一种高纬地区贫瘠土质灌木乔木种植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2013发布日期:2019-10-15 19:46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属于水利水电领域,涉及一种高纬地区贫瘠土质灌木乔木种植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东北地区目前苗木种植绿化区域主要位于城区内道路两侧,其施工种植技术已基本成熟,种植品种基本稳定,多以连翘、柳木、落叶丁香为主,种植时节分为4月春种与9月秋种。国外同纬度高寒贫瘠地区由于所处地区气候不同,主要灌木品种为低矮灌木所种植的耐寒灌木,种植技术基本相同,主要质量控制为苗木培育与移植,并且移植时间点的把握也很重要。但目前对贫瘠土质种植的研究较少。

对于高纬地区贫瘠土质的研究比较少见,本发明根据现场实际种植工艺,运用统计方法对种植环境的温度、湿度、种植时间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优种植条件,保证成活率,同时减少投入成本。

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技术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并且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纬地区贫瘠土质灌木乔木种植的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纬地区贫瘠土质灌木乔木种植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提前对树苗进行询价,选购优质树苗。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机械,进行施工交底;

(2)测量放样:测量放样按每10米一根桩放出一个点,同时用白灰洒出标记;

(3)穴状整地:穴状整地采用挖坑机按测量放样线进行开挖,每米挖1个穴,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后转下一道施工工序,穴状整地的土方直接平整、堆放在堤防背水侧,作为树木埋土备用;

(4)载植树木:栽植树木采用人工栽植,栽植时应将树苗扶直、栽正,根系舒展,深浅适宜;

(5)培土:培土时应先填表土、湿土,后填生土、干土,分层压实,在墒情不好时,要浇灌透水,再覆一层虚土,以利保墒;

(6)浇水:树木栽植后撒水车随后浇水。

本发明从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法、现场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找出原因关联关系,找出了影响灌乔木成活率的末端原因,降低气温、地利等不利条件对树木存活率施工的影响,提高一次性成活率,缩短抚育时间,降低了高寒地区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验过程:

(1)根据现状和以往工程实例,对影响灌乔木种植成活率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2)根据现状调查结果,作出排列图进行分析,以确定主要影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3)根据影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制定对策,并由专人负责实施。

(4)排除主要影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种植,及时抚育浇水。

施工工艺流程:

调查影响因素→试验段种植→制定种植方案→交底管控→统计筛查→调整纠偏不利因素→苗木养护。

在栽植的200棵乔木中,只有3棵出现死亡现像,在栽植23500棵灌木中,死亡675棵,达到了预期的设想,可以推广实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属于水利水电领域,涉及一种高纬地区贫瘠土质灌木乔木种植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包括调查影响因素→试验段种植→制定种植方案→交底管控→统计筛查→调整纠偏不利因素→苗木养护,本发明从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法、现场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找出原因关联关系,找出了影响灌乔木成活率的末端原因,降低气温、地利等不利条件对树木存活率施工的影响,提高一次性成活率,缩短抚育时间,降低了高寒地区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如意;闻艳萍;徐仁军;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3
技术公布日:2019.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