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高位嫁接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4698发布日期:2019-11-15 23:2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壳山核桃高位嫁接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高位嫁接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山核桃,系胡桃科、山核桃属中的一个种,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之一,其壳薄易剥、仁肉肥厚、味香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薄壳山核桃引入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未形成产业化生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苗木的培育技术仍未得到根本突破,育苗周期长,嫁接成活率低,繁殖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严重限制了薄壳山核桃生产的产业化推广。

高位嫁接是一种将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在相对较大规格砧木上,以缩短育种周期,加快改良或提高目标性状的大苗培育方法,现有技术中缺少对薄壳山核桃大苗高位嫁接技术的研究,对薄壳山核桃的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尝试性试验阶段,还没有形成一种可以大量推广和重复验证的成熟方法,因此,提供一种系统的薄壳山核桃培育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高位嫁接培育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薄壳山核桃育苗周期长,嫁接成活率低,繁殖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这一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薄壳山核桃高位嫁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苗的培育:该步骤包括整地、种子的挑选、种子层积处理、播种、出苗管理和树形修整。

a、整地:选取地势平坦的土地,撒施腐熟的有机肥,每667平方米施肥3000~4000公斤,施肥后将土地深翻40~60厘米,随后进行土壤平整,除去杂物,作畦,然后挖1平方米大小的定植穴,株行距选择(5~8)×(8~10)米,喷洒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土壤进行消毒。

b、种子的挑选:选择颗粒饱满的大粒种子,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30分钟进行杀菌,然后用冷水浸种5天,每天换水一次,去除沉入水中的坏果,浸种后将种子表面的水分自然晾干。

c、种子层积处理:采用沙藏层积处理的方法,沙藏选择粗河沙或珍珠岩作为基质,基质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手松即散为宜,将基质与种子按重量比3:1的比例混合,混合后装在透气的容器内,或堆放在阴凉干燥处,保持温度为5~10℃,每隔7~10天翻动1次,酌情喷水,使湿度均匀,透气良好,防止腐烂,沙藏层积处理时间为60~80天,具体时间视果壳厚度而定,果壳薄的种子沙藏时间宜短,果壳厚的沙藏时间可适当延长,沙藏结束后即可播种。

d、播种:播种时间选择在11月到来年4月,在步骤a中挖好的定植穴中心挖深度为20~30厘米、宽度为20~30厘米的播种穴,在该播种穴中从下到上依次铺设10厘米的菜籽饼、1层塑料薄膜、5厘米的混合物x,2~3颗种子、5厘米的混合物x,该混合物x是由重量比为3:1:2:1的马肝土、蛭石、泥炭土和珍珠岩组成,播种后要浇透水1次,随后在播种穴外面覆盖一层1×1米的黑色防草布。

e、出苗管理:待种子完全出苗后,每个播种穴选留一个长势较好的幼苗,剔除多余的幼苗,合理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2)接穗的处理:选择品种优良的薄壳山核桃母株,在母株的中上部,采集组织充实,芽体饱满,直径为5~7毫米的1年生发育枝作接穗,并将枝条剪成40~50厘米,每支接穗上选留2个饱满芽,用水桶盛装干净的水,将接穗枝条下部浸入水中5~10厘米,保持水分带回嫁接基地及时进行嫁接,如不能及时嫁接,将浸水部分枝条减掉5厘米,并将枝条用保鲜膜包裹严实,放在5℃左右的冰箱中冷藏备用。

(3)嫁接:当砧木苗长至胸径为5厘米左右时,进行嫁接,采用切接法,在离地面1.5~2.0米处的砧木苗主干上,选择三个待嫁接部位截成平滑切面,三个位置相邻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在切面往下部位用切接刀略带木质部垂直下切,切面宽度3~5毫米,长为3.5厘米,然后将处理过的保留2个饱满芽的接穗嵌入砧木苗切口内,再用塑料膜把接口严密绑扎,松紧要适度。

(4)嫁接后管理:及时摘除砧木上新抽生的萌芽,对接穗上新发出的侧枝进行短截,培养侧枝,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2~3年后形成树形。

优选的,步骤(1)整地步骤中选择的土地土壤应深厚肥沃,可选择壤土或沙壤土。

优选的,步骤(1)整地步骤中作畦的高低具体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择,多雨地区或地下水位过高时,选择高畦,利于排水,少雨干旱地区选择低畦,利于灌溉。

优选的,步骤(1)中种子层积处理开始的时间选在播种前的两个月左右。

优选的,步骤(1)中播种的时间分为冬播和春播,在11月到来年的1月为冬播,春播为2至4月份,播种时间视当地气温而定,云南省可采用冬播,江苏省播种时间为早春,北方地区根据当地的气温适当推迟。

优选的,步骤(3)中嫁接的时间为每年的3月至4月上旬。

优选的,在步骤(1)和步骤(4)中的除草、松土、施肥方法为:除草方法:人工除草,选择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松土方法:苗木进入生长旺盛期时进行松土,初期宜浅,后期稍深,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准,苗木硬化期,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应停止松土;施肥方法:幼苗期施氮肥,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钾肥,在苗木生长旺盛期氮肥、磷肥、钾肥混合加以补充,生长后期应停施氮肥,多施钾肥,追肥应以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为主,少量多次。

优选的,在步骤(1)和步骤(4)中的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为:灌溉方法:采用高床沟灌,沟灌的次数根据当地降雨量来定,如果10天之内降雨量不超过20毫米,则进行一次灌溉,始终使土壤含水量不低于60%,灌溉时间宜在早晚进行,夏秋多雨时要注意及时排水;病虫害防治方法为:组织人工捕捉和杀虫灯诱杀蛀干性害虫,及时剪除病枝,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对砧木苗的培育方法进行了改良,采用直接播种的方法,出苗后,直接在育苗地进行间苗处理,育苗过程中,不断剪除主干上萌发的新梢,砧木苗长至胸径为5厘米左右时,将处理过的接穗直接高位嫁接到砧木苗上,省去移栽步骤,避免移栽过程中伤害直根系,避免额外建立栽培林,节约了土地资源;(2)缩短了培育时间,本发明的培育方法从直接播种到成园只需5~6年即可完成,采用传统方法从种子到成园,至少需要8年时间;(3)本发明对嫁接方法进行了创新,采用高位嫁接的嫁接方法,得到的树形主干高1.5~2.0米,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省力化栽培,便于田间管理,主干上均匀分布3枝接穗,相邻接穗间水平夹角120度,每支接穗留芽2个,由于接穗相互之间夹角很大,给侧枝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利于侧枝的培养和生长。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发明高位嫁接树形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

本发明薄壳山核桃高位嫁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苗的培育:该步骤包括整地、种子的挑选、种子层积处理、播种、出苗管理和树形修整。

a、整地:选取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撒施腐熟的有机肥,每667平方米施肥3000~4000公斤,施肥后将土地深翻40~60厘米,随后进行土壤平整,除去杂物,作畦,为利于排水,选择高畦,然后挖1平方米大小的定植穴,株行距选择(5~8)×(8~10)米,喷洒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土壤进行消毒。

b、种子的挑选:选择颗粒饱满的大粒种子,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30分钟进行杀菌,然后用冷水浸种5天,每天换水一次,去除沉入水中的坏果,浸种后将种子表面的水分自然晾干。

c、种子层积处理:种子层积处理时间选在12月份,采用沙藏层积处理的方法,沙藏选择粗河沙作为基质,基质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手松即散为宜,将基质与种子按重量比3:1的比例混合,混合后装在透气的容器内,或堆放在阴凉干燥处,保持温度为5~10℃,每隔7~10天翻动1次,酌情喷水,使湿度均匀,透气良好,防止腐烂,沙藏层积处理时间为60~80天,具体时间视果壳厚度而定,果壳薄的种子沙藏时间宜短,果壳厚的沙藏时间可适当延长,沙藏结束后即可播种。

d、播种:播种时间选择2月份,在步骤a中挖好的定植穴中心挖深度为20~30厘米、宽度为20~30厘米的播种穴,在该播种穴中从下到上依次铺设10厘米的菜籽饼、1层塑料薄膜、5厘米的混合物x,2~3颗种子、5厘米的混合物x,该混合物x是由重量比为3:1:2:1的马肝土、蛭石、泥炭土和珍珠岩组成,播种后要浇透水1次,随后在播种穴外面覆盖一层1×1米的黑色防草布。

e、出苗管理:待种子完全出苗后,每个播种穴选留一个长势较好的幼苗,剔除多余的幼苗,合理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为:除草方法:人工除草,选择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松土方法:苗木进入生长旺盛期时进行松土,初期宜浅,后期稍深,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准,苗木硬化期,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应停止松土;施肥方法:幼苗期施氮肥,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钾肥,在苗木生长旺盛期氮肥、磷肥、钾肥混合加以补充,生长后期应停施氮肥,多施钾肥,追肥应以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为主,少量多次;灌溉方法:采用高床沟灌,沟灌的次数根据当地降雨量来定,如果10天之内降雨量不超过20毫米,则进行一次灌溉,始终使土壤含水量不低于60%,灌溉时间宜在早晚进行,夏秋多雨时要注意及时排水;病虫害防治方法为:组织人工捕捉和杀虫灯诱杀蛀干性害虫,及时剪除病枝,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2)接穗的处理:选择品种优良的薄壳山核桃母株,在母株的中上部,采集组织充实,芽体饱满,直径为5~7毫米的1年生发育枝作接穗,并将枝条剪成40~50厘米,每支接穗上选留2个饱满芽,用水桶盛装干净的水,将接穗枝条下部浸入水中5~10厘米,保持水分带回嫁接基地及时进行嫁接,如不能及时嫁接,将浸水部分枝条减掉5厘米,并将枝条用保鲜膜包裹严实,放在5℃左右的冰箱中冷藏备用。

(3)嫁接:待砧木苗长至胸径为5厘米左右时,选择3月中旬进行嫁接,采用切接法,在离地面1.5~2.0米处的砧木苗主干上,选择三个待嫁接部位截成平滑切面,三个位置相邻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在切面往下部位用切接刀略带木质部垂直下切,切面宽度3~5毫米,长为3.5厘米,然后将处理过的保留2个饱满芽的接穗嵌入砧木苗切口内,再用塑料膜把接口严密绑扎,松紧要适度。

(4)嫁接后管理:及时摘除砧木上新抽生的萌芽,对接穗上新发出的侧枝进行短截,培养侧枝,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2~3年后形成树形,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分别同步骤(1)中的方法。

采用本发明步骤(1)所述的砧木苗的培育方法从播种到砧木苗长至满足嫁接条件,即砧木苗的胸径长至5厘米左右时,大约需要3年的时间,嫁接后通过步骤(4)所述的嫁接后管理,经过2~3年即可形成树形,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培育方法从种子播种到树形形成完成建园只需5~6年即可完成。传统的薄壳山核桃培育方法,一般通过种植实生苗作为砧木进行嫁接来形成树形以完成建园,增加了实生苗的移栽定植过程,从种子播种到形成树形至少需要8年时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