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6725发布日期:2019-10-29 20:1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农业园艺金属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产中,农作物在种植时不可能保证出苗率100%,在解决这种问题时,往往是将重苗进行移苗,每次都用小铲在缼苗处先挖坑,再把重苗的幼苗带土挖出移栽到缼苗坑,而且劳动人员每次都要蹲下作业,容易疲劳,且效率低下。

在实际劳动过程中,农民为了尽快补苗使作物同步生长,有时在晚上还要劳作,该装置还配有LED照明灯,方便夜间使用。然而目前的移苗装置上基本未设置有LED照明灯。因此,急需一种使用方便、移苗效率高且具有LED照明灯的移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苗装置使用不方便、移苗效率低以及没有设置LED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包括移苗装置本体,所述移苗装置本体包括移苗铲,所述移苗铲的内部为中空设置,且所述移苗铲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移苗铲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形状为Π型,所述连接器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外侧铰接,还包括卸苗压片,所述卸苗压片水平设置在所述移苗铲内,且所述卸苗压片与所述回位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回位连杆的上端贯穿连接器并向上延伸,所述回位连杆的顶端设置有栽苗回位把手,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的上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器顶部的回位弹簧,且所述回位弹簧与所述回位连杆位于所述连接器上方的部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电池盒、LED照明灯以及开关,所述LED照明灯分别与所述开关以及所述电池盒中的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形状为内部为空腔的圆柱形,所述手柄由镀锌钢管构成,且所述手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滑橡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长为250mm,所述手柄的外径为30mm,且所述手柄的壁厚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形状为内部为中空的圆柱形,且所述固定杆由镀锌钢管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长为600mm,所述固定杆的外径为30mm,且所述固定杆的壁厚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由镀锌扁铁弯折形成Π型。

进一步地,所述移苗铲的外径为150mm,所述移苗铲的长为150mm,且所述移苗铲的壁厚为3mm,所述移苗铲的前侧面竖直设置有一缺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农作物移苗装置,用于解决农作物在种植出现缼苗重苗时的带土移栽、园林幼苗的带土移栽,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以及适应性广的特点;同时,在实际劳动过程中,农民为了尽快补苗使作物同步生长,有时在晚上还要劳作,通过设置的照明装置,方便夜间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中:1、手柄;2、固定杆;3、连接器;4、移苗铲;5、卸苗压片;6、助力板;7、栽苗回位把手;8、回位连杆;9、回位弹簧;10、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包括移苗装置本体,所述移苗装置本体包括移苗铲4,所述移苗铲4的内部为中空设置,且所述移苗铲4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移苗铲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器3,所述连接器3的形状为Π型,所述连接器3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顶端设置有手柄1,所述手柄1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固定杆2的顶端外侧铰接,还包括卸苗压片5,所述卸苗5压片水平设置在所述移苗铲4内,且所述卸苗压片5与所述回位连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回位连杆8的上端贯穿连接器3并向上延伸,所述回位连杆8的顶端设置有栽苗回位把手7,还包括照明装置10,所述照明装置10设置在所述固定杆2的上部。所述连接器3上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助力板6,所述助力板6由不锈钢板构成,且所述固定杆2的下端与所述助力板6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计,所述固定杆2通过上述助力板6与所述连接器3固定连接,安全可靠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器3顶部的回位弹簧9,且所述回位弹簧9与所述回位连杆8位于所述连接器3上方的部分固定连接。也即通过在回位连杆8下部设置有一凸部(图中未示出),所述回头弹簧9位于所述凸部与所述连接器3顶部之间的位置,用于对所述回位连杆8进行回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所述照明装置10包括电池盒、LED照明灯以及开关,所述LED照明灯分别与所述开关以及所述电池盒中的电池电连接。通过设置的照明装置10,方便该移苗装置在夜间使用,进而提高了其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所述手柄1的形状为内部为空腔的圆柱形,所述手柄1由镀锌钢管构成,且所述手柄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滑橡胶套。通过上述设计,提高了手柄1两端的防滑效果,且增强了手柄的强度以及降低了重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所述手柄1的长为250mm,所述手柄1的外径为30mm,且所述手柄1的壁厚为3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所述固定杆2的形状为内部为中空的圆柱形,且所述固定杆2由镀锌钢管构成。通过上述设计,降低了固定杆2的重量且提高了其强度,继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所述固定杆2的长可优选为600mm,所述固定杆2的外径可优选为30mm,且所述固定杆2的壁厚可优选为3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所述连接器3由镀锌扁铁弯折形成Π型。且所述镀锌扁铁的长和宽分别为400mm和25mm。所述固定杆2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器3的中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器3的下端与移苗铲4固定连接,安全可靠性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所述移苗铲4的外径为150mm,所述移苗铲的长为150mm,且所述移苗铲4的壁厚为3mm,所述移苗铲4的前侧面竖直设置有一缺口(图中未示出)。即所述移苗铲4由镀锌钢管弯折形成一内部为空腔的圆柱形的结构,且所述移苗铲4的外径为150mm、长为150mm以及壁厚为3mm;在移苗铲4的前侧面竖直方向切割一宽度为30mm的缺口,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所述卸苗压片4为直径为130mm以及厚度为3mm的不锈钢板构成,且所述卸苗压片4上与所述移苗铲4中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凹槽,所述回位连杆8的下端与所述卸苗压片4上的凹槽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移苗装置,所述照明装置10中电池盒内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装在带开关的电池盒内,方便充电。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