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1919发布日期:2020-04-17 17:0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



背景技术:

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腐臭垃圾、餐厨垃圾、动物尸体等。目前一般将这些废弃物主要通过堆肥处理法、沼气发酵法及蚯蚓处理法三种方法进行处理。但是这些处理方式存在附加值低、处理环境差等问题;同时这些处理方式浪费了大量有机质,而这些废弃物是养殖黑水虻或蝇蛆的良好养料,经过黑水虻或蝇蛆的繁殖,其中的有机质被转化为黑水虻预蛹及其粪便,既提高了附加值又彻底解决了污染问题,一举两得。

现有的黑水虻养殖通常是作坊式生产阶段,存在机械化程度低,投入人工太多,往往达不到大规模的生产作业,难以满足现在的养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采用机械化设备进行对养殖过程中的步骤处理,从而提高养殖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包括plc控制器、前处理设备、布料设备、搅拌设备及养殖平台,所述前处理设备、布料设备及搅拌设备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前处理设备设有进料口,所述前处理设备通过传送装置与布料设备连接,所述养殖平台为长方形槽体,所述布料设备设置于养殖平台上方,所述布料设备设有布料口,所述布料口朝向养殖平台内部,所述搅拌设备设置于养殖平台上方,所述搅拌设备位于布料设备与养殖平台之间,所述搅拌设备用于搅拌处理养殖平台内的废弃物和黑水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处理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端设有斜支架;脱水机构,所述脱水机构包括脱水箱、脱水转轮、脱水槽、第一转料滑梯及第一电机,所述脱水转轮两端分别固定于脱水箱两端,所述脱水箱底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脱水箱和脱水槽依次叠放于斜支架上,所述第一转料滑梯设于脱水箱斜向下一端,所述第一电机设于脱水箱斜向上一端,且与脱水转轮固定连接,所述脱水箱斜向上一端还设有进料口;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顶部设有收料口的壳体、粉碎刀、第二转料滑梯及第二电机,所述壳体固定于机架远离斜支架一端,所述第一转料滑梯伸入收料口,所述粉碎刀两端转动连接壳体,所述第二转料滑梯一端穿过机架底部与壳体底部连接,且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机架上,且与粉碎刀固定连接;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池、搅拌扇叶及第三电机,所述搅拌池置于脱水机构底部,所述搅拌池与传送装置连通,所述第二转料滑梯伸入搅拌池内,所述搅拌扇叶伸入搅拌池内,所述搅拌扇叶转轴端转动穿过机架,所述第三电机固定于机架上,且与搅拌扇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处理设备还包括水分调节机构,所述水分调节机构包括湿度探测仪、辅助支架、水箱及注水喷头,所述湿度探测仪贴附于脱水箱侧壁,所述水箱固定于机架远离斜支架一端,所述注水喷头一端与水箱连通,另一端罩设于脱水箱倾斜向下一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布料设备包括料斗、固定支架、水平移动装置,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滑动装置上方,所述料斗为三棱柱结构,所述料斗横向设置于固定支架上,所述料斗与固定支架通过水平移动装置进行连接,所述料斗通过水平移动装置可在固定支架上进行水平移动,所述料斗上端与传送装置连通,所述料斗下端设有布料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平移动装置数量为两个,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分别设置于料斗两端,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丝杆及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设置于固定支架一侧,所述丝杆一端与固定支架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另一端与第四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料斗一端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与丝杆表面,所述套管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管与丝杆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搅拌设备包括养殖平台、搅拌装置、滑动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养殖平台内,所述搅拌装置通过滑动装置可沿养殖平台两侧滑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若干片搅拌叶片及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设置于滑动装置上,所述第五电机随滑动装置可沿养殖平台两侧进行滑动,所述搅拌杆横向设置于养殖平台上方,所述搅拌叶片固定设置于搅拌杆表面,所述搅拌杆一端与第五电机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搅拌杆内部设有进风腔,所述进风腔一端设有抽风风扇,所述搅拌杆设有抽风风扇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进风腔连通,所述搅拌杆表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进风腔连通,所述出风口设有隔离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plc控制器型号为s7200cpu224xp。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送装置采用输送带或运输管道进行传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的有益效果是:前处理设备设有进料口,前处理设备通过传送装置与布料设备连接,布料设备设置于养殖平台上方,布料设备设有布料口,布料口朝向养殖平台内部,搅拌设备设置于养殖平台上方,搅拌设备位于布料设备与养殖平台之间。将废弃物放入到前处理设备的进料口中,利用前处理设备对废弃物进行脱水、粉碎及搅拌等处理,使废弃物能够达到符合黑水虻养殖的标准,在通过传送装置将处理之后的废弃物输送至布料设备中,通过布料设备将废弃物平整地摊铺在养殖平台上,再通过养殖平台上方的搅拌设备,将废弃物和黑水虻进行混合,同时在处理废弃物的过程中,废弃物因为发酵内部所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散热,将堆积在一起的废弃物进行搅拌,使更多地空气进入到废弃物内部,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前处理设备、布料设备及搅拌设备均通过plc控制器达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减少对人工的需求,并且利用机械化处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前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布料设备和搅拌设备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搅拌设备的搅拌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包括plc控制器、前处理设备20、布料设备30、搅拌设备40及养殖平台10,所述前处理设备20、布料设备30及搅拌设备40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通过plc控制器达到自动化控制,减少对人工的需求,并且利用机械化处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所述plc控制器型号为s7200cpu224xp或者是其他可进行编程控制的plc控制器型号。

所述前处理设备20设有进料口222,所述前处理设备20通过传送装置与布料设备30连接,所述布料设备设置于养殖平台10上方,所述布料设备设有布料口311,所述布料口311朝向养殖平台10内部,所述搅拌设备40设置于养殖平台10上方,所述搅拌设备40位于布料设备30与养殖平台10之间,所述搅拌设备40用于搅拌处理养殖平台10内的废弃物和黑水虻。

所述传送装置采用输送带或运输管道进行传送。利用输送带或者是运输管道,可以减少人工,利用机械设备对不同工序之间废弃物的转运,便于人们进行控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前处理设备20包括机架21,所述机架21一端设有斜支架211、脱水机构22、粉碎机构23及搅拌机构24;

脱水机构22,所述脱水机构22包括脱水箱221、脱水转轮223、脱水槽224、第一转料滑梯225及第一电机226,所述脱水转轮223两端分别固定于脱水箱221两端,所述脱水箱221底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脱水箱221和脱水槽224依次叠放于斜支架211上,所述第一转料滑梯225设于脱水箱221斜向下一端,所述第五电机413设于脱水箱221斜向上一端,且与脱水转轮223固定连接,所述脱水箱221斜向上一端还设有进料口222;

粉碎机构23,所述粉碎机构23包括顶部设有收料口232的壳体231、粉碎刀233、第二转料滑梯234及第二电机235,所述壳体231固定于机架21远离斜支架211一端,所述第一转料滑梯225伸入收料口232,所述粉碎刀233两端转动连接壳体231,所述第二转料滑梯234一端穿过机架21底部与壳体231底部连接,且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电机235固定于机架21上,且与粉碎刀233固定连接;

搅拌机构24,所述搅拌机构24包括搅拌池241、搅拌扇叶242及第三电机243,所述搅拌池241置于脱水机构22底部,所述搅拌池241与传送装置连通,所述第二转料滑梯234伸入搅拌池241内,所述搅拌扇叶242伸入搅拌池241内,所述搅拌扇叶242转轴端转动穿过机架21,所述第三电机243固定于机架21上,且与搅拌扇叶242固定连接。

三个机构自上而下依次处理废弃物,实现多项功能于一体。并通过第一转料滑梯225和第二转料滑梯234传送废弃物,此过程处理过的废弃物借助自身重力可快速传送至下一机构,以实现高效衔接。利用前处理设备20即可对废弃物进行脱水、粉碎及搅拌处理,再通过搅拌池241与传送装置连通,将废弃物输送至布料设备30中。

所述前处理设备20还包括有水分调节机构25,所述水分调节机构25包括湿度探测仪251、辅助支架252、水箱253、注水喷头254和控制终端。湿度探测仪251贴附于脱水箱221侧壁,利用湿度探测仪251检测脱水箱221中废弃物的湿度。辅助支架252设于机架21远离斜支架211一端,水箱253固定于辅助支架252上,注水喷头254一端与水箱253连通,另一端罩设于脱水箱221倾斜向下一端。当废弃物水分含量较少时,可以打开注水喷头254对水分含量较少的废弃物进行湿润。

所述布料设备30包括料斗31、固定支架32、水平移动装置33,所述固定支架32设置于滑动装置42上方,所述料斗31为三棱柱结构,所述料斗31横向设置于固定支架32上,所述料斗31与固定支架32通过水平移动装置33进行连接,所述料斗31通过水平移动装置33可在固定支架32上进行水平移动,所述料斗31上端与传送装置连通,所述料斗31下端设有布料口311。

先将料斗31移动至养殖平台10一端,废弃物通过传送装置输送到料斗31中,启动水平移动装置33,使得料斗31在投放有机废弃物到养殖平台10的同时,可从养殖平台10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从而将有机废弃物平铺在养殖平台10上,达到将有机废弃物均匀的铺设在养殖平台10的目的。

所述水平移动装置33数量为两个,所述水平移动装置33分别设置于料斗31两端,所述水平移动装置33包括丝杆331及第四电机332,所述第四电机332设置于固定支架32一侧,所述丝杆331一端与固定支架32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丝杆331另一端与第四电机332固定连接,所述料斗31一端设有套管312,所述套管312套设与丝杆331表面,所述套管312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管312与丝杆331螺纹连接。

通过第四电机332带动丝杆331进行转动,套设在丝杆331上的套管312沿丝杆331移动,与套管312进行固定连接的料斗31跟随套管312一同沿丝杆331进行水平移动,料斗31可以一边进行投放有机废弃物,一边进行移动,使料斗31出来的废弃物不会堆积在一处地方,能够平整铺开。

所述搅拌设备40包括搅拌装置41和滑动装置42,所述搅拌装置41设置于养殖平台10内,所述搅拌装置41通过滑动装置42可沿养殖平台10两侧滑动,所述搅拌装置41包括搅拌杆411、若干片搅拌叶片412及第五电机413,所述第五电机413设置于滑动装置42上,所述第五电机413随滑动装置42可沿养殖平台10两侧进行滑动,所述搅拌杆411横向设置于养殖平台10上方,所述搅拌叶片412固定设置于搅拌杆411表面,所述搅拌杆411一端与第五电机413固定连接。

启动第五电机41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412进行转动,养殖平台10中的废弃物和黑水虻进行搅翻转,空气能进入到黑水虻与废弃物的内部,使处理过程中因为发酵所生产的热量能够散发出来,达到散热的目的。

所述滑动装置42包括滑轨421及与滑轨421滑动连接的滑动件422,所述第五电机413与滑动件42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件422两侧设有牵拉绳423,所述养殖平台10两端均设有收线器424,所述牵拉绳423一端固定于滑动件422上,所述牵拉绳423另一端与收线器424固定连接。

当养殖平台10一端的收线器424对牵拉绳423进行收卷时,牵拉绳423带动滑动件422沿滑轨421进行滑动,一同带动搅拌装置41沿养殖平台10进行移动,方便搅拌装置41对养殖平台10内的黑水虻和废弃物进行充分的搅拌。

请参考图3,所述搅拌杆411内部设有进风腔414,所述进风腔414一端设有抽风风扇415,所述搅拌杆411设有抽风风扇415一端开设有进风口416,所述进风口416与进风腔414连通,所述搅拌杆411表面设有出风口417,所述出风口417与进风腔414连通,所述出风口417设有隔离网418。

在搅拌杆411转动搅拌的过程中,启动抽风风扇415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到搅拌杆411的进风腔414内,再通过与进风腔414连通的出风口417排出,加快养殖平台10中的空气流通,从而提高搅拌装置41对黑水虻和废弃物的散热能力。所述出风口417设有隔离网418,防止有黑水虻或废弃物通过出风口417进入到进风腔414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弃物化处理车间,前处理设备设有进料口,前处理设备通过传送装置与布料设备连接,布料设备设置于养殖平台上方,布料设备设有布料口,布料口朝向养殖平台内部,搅拌设备设置于养殖平台上方,搅拌设备位于布料设备与养殖平台之间。将废弃物放入到前处理设备的进料口中,利用前处理设备对废弃物进行脱水、粉碎及搅拌等处理,使废弃物能够达到符合黑水虻养殖的标准,在通过传送装置将处理之后的废弃物输送至布料设备中,通过布料设备将废弃物平整地摊铺在养殖平台上,再通过养殖平台上方的搅拌设备,将废弃物和黑水虻进行混合,同时在处理废弃物的过程中,废弃物因为发酵内部所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散热,将堆积在一起的废弃物进行搅拌,使更多地空气进入到废弃物内部,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前处理设备、布料设备及搅拌设备均通过plc控制器达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减少对人工的需求,并且利用机械化处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