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2156发布日期:2020-04-07 20:3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钉螺属软体动物,有雌、雄之分,水陆两栖,由螺壳和软体两部分组成,软体部分的前部为头、颈、足和外套膜,后部是内脏。生存于湖沼或水网地区;壳面光滑者为“光壳钉螺”,比肋壳钉螺稍小,长、宽分别为6毫米和3毫米,多见于山丘地区。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血吸虫可引起人、畜、禽得血吸虫病,严重危害健康。控制血吸虫病的关键是消灭钉螺,消灭钉螺等于切断了血吸虫生活史中的中间环节。灭螺可采取人工捕捉、诱捕、深埋、毒杀等措施。

钉螺一般通过药物来进行杀灭,药物的传统使用方法大多为人工喷洒,人工喷洒比较耗时耗力,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该装置安装后,通过设置继电器的工作时间与间隔时间,使装置对目标进行每隔一段时间自动释放药物,省时省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包括外壳与单作用气缸,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加药口,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外壳内中部固定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部设置为储药室,所述外壳的内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圆管,所述圆管内滑动安装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一侧固定焊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橡胶块的一端与单作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所述单作用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单作用气缸上部设置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单作用气缸、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圆管远离单作用气缸的一端密封贯穿于外壳侧壁,所述圆管的外端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隔板靠近第一单向阀的一侧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下端与圆管连通,所述导管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加药口上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加药口上端的外螺纹上螺纹安装有螺纹盖。

优选的,所述外壳外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的测量部设置在储药室内部。

优选的,所述圆管的外端部固定安装有喷嘴。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单作用气缸上部的外壳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上端为弯曲向下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继电器设置为目标状态,当单作用气缸处于复位状态时,橡胶块处于圆管的右侧,此时储药室内的药物流到进药腔内,进气管的设置,防止储药室内处于负压状态,药物难以流下,继电器控制单作用气缸通电时,单作用气缸通过传动杆带动橡胶块对进药腔内的药物进行挤压,第二单向阀使药物只能向下流动,此时进药腔内的药物被挤压到外端部,释放到外部环境中,放药完成后,继电器使单作用气缸断电,单作用气缸的活塞杆自动复位,一次药物释放完成。通过加药口对储药室内进行加药,该装置通过对继电器的设置,使继电器控制单作用气缸每隔一段时间对目标位置进行一次药物释放,代替了人工喷洒,省事省力,并且根据需求设置药物的释放频率,节省药物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中:1、外壳;2、第一单向阀;3、喷嘴;4、外端部;5、进药腔;6、橡胶块;7、传动杆;8、圆管;9、单作用气缸;10、继电器;11、隔板;12、储药室;13、加药口;14、螺纹盖;15、液位计;16、第二单向阀;17、导管;18、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包括外壳1与单作用气缸9,外壳1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储药室12内进行加药的加药口13,外壳1为铝合金外壳,铝合金的质量较轻、有一定的强度,并且耐腐蚀,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18,进气管18为管径较小的pvc管,用于储药室12的进气,外壳1内中部固定焊接有隔板11,隔板11为铝合金板,用于将外壳1内部分隔,外壳1的内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圆管8,圆管8为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管,用于对药物进行挤压喷射,圆管8内滑动安装有橡胶块6,橡胶块6的一侧固定焊接有用于连接单作用气缸9活塞杆与橡胶块6的传动杆7,单作用气缸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上,单作用气缸9上部设置有继电器10,继电器10是型号为dh48s-2z的时间继电器,继电器10与单作用气缸9、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圆管8远离单作用气缸9的一端密封贯穿于外壳1侧壁,圆管8的外端部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第一单向阀2使外端部4只能向外出药,隔板11靠近第一单向阀2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进药腔5内进行导药的导管17,导管17的下端与圆管8连通,导管17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6,第二单向阀16使导管中的药物只能由储药室12向进药腔5内流动。

具体的,加药口13上端开设有外螺纹,加药口13上端的外螺纹上螺纹安装有螺纹盖14。螺纹盖14的设置,用于对加药口13进行开闭,防止异物进入储药室12内。

具体的,外壳1外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液位计15,液位计15的测量部设置在储药室12内部。液位计15的设置,方便对储药室12内的药物量进行观察。

具体的,圆管8的外端部4固定安装有喷嘴3。喷嘴3的设置,增加药物的喷射距离与喷射面积。

具体的,继电器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单作用气缸9上部的外壳1内壁上。

具体的,进气管18的上端为弯曲向下设置。防止进气管18上端部进入雨水。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继电器10设置为目标状态,当单作用气缸9处于复位状态时,橡胶块6处于圆管8的右侧,此时储药室12内的药物流到进药腔5内,进气管18的设置,防止储药室12内处于负压状态,药物难以流下,继电器10控制单作用气缸9通电时,单作用气缸9通过传动杆7带动橡胶块6对进药腔5内的药物进行挤压,第二单向阀16使药物只能向下流动,此时进药腔5内的药物被挤压到外端部4,释放到外部环境中,放药完成后,继电器10使单作用气缸9断电,单作用气缸9的活塞杆自动复位,一次药物释放完成,通过加药口13对储药室12内进行加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包括外壳(1)与单作用气缸(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设置有加药口(13),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18),所述外壳(1)内中部固定焊接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部设置为储药室(12),所述外壳(1)的内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圆管(8),所述圆管(8)内滑动安装有橡胶块(6),所述橡胶块(6)的一侧固定焊接有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远离橡胶块(6)的一端与单作用气缸(9)的活塞杆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所述单作用气缸(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单作用气缸(9)上部设置有继电器(10),所述继电器(10)与单作用气缸(9)、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圆管(8)远离单作用气缸(9)的一端密封贯穿于外壳(1)侧壁,所述圆管(8)的外端部(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所述隔板(11)靠近第一单向阀(2)的一侧安装有导管(17),所述导管(17)的下端与圆管(8)连通,所述导管(17)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口(13)上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加药口(13)上端的外螺纹上螺纹安装有螺纹盖(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液位计(15),所述液位计(15)的测量部设置在储药室(1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8)的外端部(4)固定安装有喷嘴(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单作用气缸(9)上部的外壳(1)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8)的上端为弯曲向下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螺药物自动释放装置,包括外壳与单作用气缸,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加药口,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外壳内中部固定焊接有隔板,所述单作用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单作用气缸上部设置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单作用气缸、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圆管远离单作用气缸的一端密封贯穿于外壳侧壁,所述圆管的外端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隔板靠近第一单向阀的一侧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下端与圆管连通,所述导管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该装置安装后,通过设置继电器的工作时间与间隔时间,使装置对目标进行每隔一段时间自动释放药物,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简明梁;李晓琴;李章;张云龙;姚浩;黄智芬;张富明;曹青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