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6654发布日期:2020-09-11 21:3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粪污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养殖技术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养殖建设已成为养殖户新的发展趋势,相配套的机械化养殖设备也随之在市场上出现,尤其是畜禽养殖过程中粪污清理设备的出现受到了养殖户的青睐。目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是一款集粪污清理、装卸、运输、卸载于一体的环保型畜禽养殖新型粪污清理设备,清粪过程利用固定导轨提升清粪推铲实现粪污装卸,然而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发现导向轮移动到固定导轨的外弧角卸料折弯部卸料后需要将清粪推铲恢复到输运状态,恢复过程完全靠油缸下降时提升链拉动清粪推铲的拉力带动导向轮进行复位,但是由于导向轮不受到复位压力的作用,在固定导轨的外弧角卸料折弯部位置容易被卡住,导致无法复位,需要人工进行复位,影响装卸提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复位压力复位,避免导向轮卡住,提高装卸提升效率的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包括机架前梁、固定导轨和推铲,所述机架前梁的中间位置竖直安装有液压升降油缸,其左右相对应位置竖直安装有固定导轨,该固定导轨的槽口向外且相互背对设置;所述固定导轨的槽口相邻后侧面相对应位置固定有横杆,该横杆上部左右相对应设置有提升链固定件;所述液压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上端部固定有横轴,该横轴两端分别安装有链轮;所述固定导轨的槽口内分别安装有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该上导向轮与下导向轮的外侧部分别安装有连接臂,且该连接臂末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推铲背部;所述下导向轮安装的所述连接臂相对应位置之间固定有拉杆筋,该拉杆筋上部左右相对应设置有拉杆连接件;所述拉杆连接件分别固定有提升链,该提升链搭设在所述链轮后与所述提升链固定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的下端部设置为内弧角装载折弯部,其上端部设置为外弧角卸载折弯部,该外弧角卸载折弯部的槽背弧顶处竖直设置有套筒固定件;所述套筒固定件内设有压簧限位轴杆,其底边上固定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下端部与所述压力限位轴杆的底部轴端固定,且该压力限位轴杆与所述拉杆筋设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所述横杆设在所述固定导轨的高度三分之一处。

所述内弧角装载折弯部的折弯角度设定在130°—140°之间,以确保推铲铲边与地面平行接触。

所述外弧角卸载折弯部的折弯角度设定在135°—140°之间,以确保推铲向下倾斜卸料。

所述提升链固定件、链轮和拉杆连接件左右相对应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固定导轨内安装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移动来提升推铲进行装卸,通过在固定导轨的外弧角卸载折弯部设置套筒固定件,套筒固定件内安装压簧限位轴杆,底边固定压力弹簧,使其外弧角卸载折弯部具有复位压力,当推铲卸料后需要恢复到运输状态时,液压升降油缸下降,提升链带动拉杆筋下降,压力弹簧将复位压力作用于拉杆筋,使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弹出外弧角卸载折弯部内复位,避免导向轮卡住,使推铲顺利恢复到运输状态,提高装卸提升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导轨与液压升降油缸安装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载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卸载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机架前梁,2.固定导轨,3.推铲,4.液压升降油缸,5.横杆,6.提升链固定件,7.横轴,8.链轮,9.上导向轮,10.下导向轮,11.连接臂,12.拉杆筋,13.拉杆连接件,14.提升链,15.内弧角装载折弯部,16.外弧角卸载折弯部,17.套筒固定件,18.压簧限位轴杆,19.压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包括机架前梁1、固定导轨2和推铲3,机架前梁1的中间位置竖直安装有液压升降油缸4,其左右相对应位置竖直安装有固定导轨2,该固定导轨2的槽口向外且相互背对设置;固定导轨2的槽口相邻后侧面相对应位置固定有横杆5,该横杆5上部左右相对应设置有提升链固定件6,且横杆5设在固定导轨2的高度三分之一处;液压升降油缸4的活塞杆上端部固定有横轴7,该横轴7两端分别安装有链轮8;固定导轨2的槽口内分别安装有上导向轮9和下导向轮10,该上导向轮9与下导向轮10的外侧部分别安装有连接臂11,且该连接臂11末端分别固定于推铲3背部;下导向10轮安装的连接臂11相对应位置之间固定有拉杆筋12,该拉杆筋12上部左右相对应设置有拉杆连接件13;拉杆连接件13分别固定有提升链14,该提升链14搭设在链轮8后与提升链固定件6固定;提升链固定件6、链轮8和拉杆连接件13左右相对应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固定轨道2的下端部设置为内弧角装载折弯部15,内弧角装载折弯部15的折弯角度设定在130°—140°之间,以确保推铲3铲边与地面平行接触;固定轨道2的上端部设置为外弧角卸载折弯部16,外弧角卸载折弯部16的折弯角度设定在135°—140°之间,以确保推铲3向下倾斜卸料;外弧角卸载折弯部16的槽背弧顶处竖直设置有套筒固定件17;套筒固定件17内设有压簧限位轴杆18,其底边上固定有压力弹簧19;压力弹簧19的下端部与压力限位轴杆18的底部轴端固定,且该压力限位轴杆18与拉杆筋12设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工作时,当液压升降油缸4的活塞杆下降带动链轮8下降时,通过提升链固定件6紧拉提升链14开始缓慢下放,提升链14末端连接的拉杆连接件13也开始下放,促使上导向轮9和下导向轮10均在固定导轨2内向下移动,移动至固定导轨2下部的内弧角装载折弯部15内时,推铲3铲边与地面平行接触,使推铲3处于清理装载工作状态;当液压升降油缸4的活塞杆上升带动链轮8上升时,通过提升链固定件6紧拉提升链14开始缓慢上升,提升链14末端连接的拉杆连接件13也开始上升,促使上导向轮9和下导向轮10均在固定导轨2内向上移动,移动至固定导轨2上部的外弧角卸载折弯部16处时,拉杆筋12与压簧限位轴杆18的底部轴端接触,继续上升过程中拉杆筋12带动压簧限位轴杆18上升,使其的底部轴端将压力弹簧19压缩,上导向轮9和下导向轮10完全进入外弧角卸载折弯部16内,推铲3处于卸载工作状态;当卸载完成后需要复位时,液压升降油缸4回油带动链轮8开始下降,上导向轮9和下导向轮10通过提升链14作用在外弧角卸载折弯部16内向下移动,此时压力弹簧19作用于拉杆筋12上产生的复位压力将上导向轮9和下导向轮10完全弹出外弧角卸载折弯部16,使推铲3顺利恢复至输运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包括机架前梁(1)、固定导轨(2)和推铲(3),所述机架前梁(1)的中间位置竖直安装有液压升降油缸(4),其左右相对应位置竖直安装有固定导轨(2),该固定导轨(2)的槽口向外且相互背对设置;所述固定导轨(2)的槽口相邻后侧面相对应位置固定有横杆(5),该横杆(5)上部左右相对应设置有提升链固定件(6);所述液压升降油缸(4)的活塞杆上端部固定有横轴(7),该横轴(7)两端分别安装有链轮(8);所述固定导轨(2)的槽口内分别安装有上导向轮(9)和下导向轮(10),该上导向轮(9)与下导向轮(10)的外侧部分别安装有连接臂(11),且该连接臂(11)末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推铲(3)背部;所述下导向轮(10)安装的所述连接臂(11)相对应位置之间固定有拉杆筋(12),该拉杆筋(12)上部左右相对应设置有拉杆连接件(13);所述拉杆连接件(13)分别固定有提升链(14),该提升链(14)搭设在所述链轮(8)后与所述提升链固定件(6)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轨(2)的下端部设置为内弧角装载折弯部(15),其上端部设置为外弧角卸载折弯部(16),该外弧角卸载折弯部(16)的槽背弧顶处竖直设置有套筒固定件(17);所述套筒固定件(17)内设有压簧限位轴杆(18),其底边上固定有压力弹簧(19);所述压力弹簧(19)的下端部与所述压簧限位轴杆(18)的底部轴端固定,且该压簧限位轴杆(18)与所述拉杆筋(12)设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5)设在所述固定导轨(2)的高度三分之一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角装载折弯部(15)的折弯角度设定在130°—140°之间,以确保推铲(3)铲边与地面平行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弧角卸载折弯部(16)的折弯角度设定在135°—140°之间,以确保推铲(3)向下倾斜卸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链固定件(6)、链轮(8)和拉杆连接件(13)左右相对应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包括机架前梁,机架前梁安装有液压升降油缸和固定导轨;固定导轨通过横杆相对设置有提升链固定件;液压升降油缸上端通过横轴安装有链轮;固定导轨内安装上、下导向轮,该上、下导向轮通过连接臂与推铲背部固定;下导向轮的连接臂通过拉杆筋设置拉杆连接件;固定轨道的下端部设为内弧角装载折弯部,其上端部设为外弧角卸载折弯部,该外弧角卸载折弯部的槽背弧顶处设有套筒固定件;套筒固定件内设有压簧限位轴杆,其底边上固定有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下端部与压力限位轴杆的底部轴端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压力弹簧产生复位压力作用于拉杆筋复位,避免导向轮卡住,提高装卸提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新;王博炜;刘风军;王生;张中峰;李荣斌;辛兵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酒泉市铸陇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1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