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1173发布日期:2020-08-11 20:2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储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粮食的储存过程中,由于粮食的堆积会产生热量聚集,会出现粮堆温度不正常的上升或者粮堆的温度无法下降的现象,称之为粮堆发热,特别是在粮堆的底部中心,热量不容易发散,潮气较重,长期存放容易引起霉变。特别是农村的粮食一般是散堆在一起,粮堆中的微生物和粮食壳体会呼吸加速、发热,导致粮堆的温度升高引起霉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储藏装置,旨在解决粮堆的发热霉变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储藏装置,包括:储藏仓,呈立式放置,所述储藏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贯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送风装置,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安装于所述进气口内,用以向所述容置腔内送风;以及,冷却装置,安装至所述通风管道上,用以冷却所述通风管道内的气体。可选的,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中部位置向上凸设形成一凸台。可选的,所述凸台的下方形成一安装腔;所述进气口贯设于所述安装腔的上壁面。可选的,所述通风管道具有沿上下向呈相对设置的进风端以及出风端,所述出风端安装至所述进气口内,所述进风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冷却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安装至所述进风端上。可选的,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鼓风机的输风口与所述进风端的进风口相连通,用以向所述通风管道内送风。可选的,所述出风端自所述进气口延伸至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出风端上形成有多个气孔。可选的,所述出风端包括出风管道本体以及自所述出风管道本体侧表面延伸出的延展风管,所述延展风管与所述出风管道本体相连通;多个所述气孔包括设于所述出风管道本体上的第一气孔和/或设于所述延展风管上的第二气孔。可选的,所述延展风管设有多个,且沿所述通风管道的周向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出风端沿上下向的轴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进气口内;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至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通风管道的进风端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通风管道活动。可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半导体冷却片,所述半导体冷却片贴敷于所述通风管道的侧壁上;和/或,所述储藏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安装至所述容置腔内,以检测所述容置腔内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储藏仓上设置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通风管道安装至所述进气口内,所述冷却装置对所述通风管道内的气体进行降温,通过所述通风管道向所述容置腔内输送冷风,以此降低所述容置腔内的温度,防止粮食发热霉变,并通过所述出气口保证所述容置腔内的压力正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藏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储藏装置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储藏装置211出风管道本体1储藏仓212延展风管11进气口22鼓风机12出气口23驱动装置13凸台3冷却装置21通风管道4温度检测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粮食的储存过程中,由于粮食的堆积会产生热量聚集,会出现粮堆温度不正常的上升或者粮堆的温度无法下降的现象,称之为粮堆发热,特别是在粮堆的底部中心,热量不容易发散,潮气较重,长期存放容易引起霉变。特别是农村的粮食一般是散堆在一起,粮堆中的微生物和粮食壳体会呼吸加速、发热,导致粮堆的温度升高引起霉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藏装置100,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藏装置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储藏装置100包括储藏仓1、送风装置以及冷却装置3:所述储藏仓1呈立式放置,所述储藏仓1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贯设有进气口11以及出气口12;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通风管道21,所述通风管道21安装于所述进气口11内,用以向所述容置腔内送风;所述冷却装置3,安装至所述通风管道21上,用以冷却所述通风管道21内的气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储藏仓1上设置进气口11以及出气口12,所述通风管道21安装至所述进气口11内,所述冷却装置3对所述通风管道21内的气体进行降温,通过所述通风管道21向所述容置腔内输送冷风,以此降低所述容置腔内的温度,防止粮食发热霉变,并通过所述出气口12保证所述容置腔内的压力正常。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粮食堆积的底部中心热量不容易发散,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中部位置向上凸设形成一凸台13。通过设置所述凸台13将粮堆中心的粮食分散至堆积中心周侧,便于底部中心热量发散。具体的,所述凸台13的下方形成一安装腔;所述进气口11贯设于所述安装腔的上壁面。将所述进气口11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上壁面上,便于由粮堆的发热中心向内输送冷风,进一步控制所述粮堆的温度。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道21具有沿上下向呈相对设置的进风端以及出风端,所述出风端安装至所述进气口11内,所述进风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冷却装置3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安装至所述进风端上。在气体输入所述容置腔内之前进行降温,带来的冷却效果更好,并通过将所述冷却装置3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无需在外部再留有安装冷却装置3的空间,节省了所述储藏装置100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所述通风管道21向所述容置腔内送风,所述进风端可以设置有多种送风方式,例如设置鼓风机送风、使用风扇送风或者采用气缸等周期性送风。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鼓风机22,所述鼓风机22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鼓风机22的输风口与所述进风端的进风口相连通,用以向所述通风管道21内送风。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冷却效果,所述出风端自所述进气口11延伸至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出风端上形成有多个气孔。将所述通风管道21内的冷气输送至所述容置腔内,防止冷气不扩散,使得冷却效果更好。更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端包括出风管道本体211以及自所述出风管道本体211侧表面延伸出的延展风管212,所述延展风管212与所述出风管道本体211相连通;使得所述通风管道21更均匀的传递冷气。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所述气孔包括设于所述出风管道本体211上的第一气孔,通过所述第一气孔对所述出风管本体211的周围进行降温。同样的,多个所述气孔包括设于所述延展风管212上的第二气孔,通过所述第二气孔对所述延展风管212的周围进行降温。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气孔的设置和所述第二气孔的设置这两个相关技术特征中,可以择一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气孔的设置和所述第二气孔的设置同时存在,使得所述通风管道21的冷却效果更好。具体的,所述延展风管212设有多个,且沿所述通风管道21的周向间隔设置。以此保证所述容置腔内的每个方向都能被冷风吹到。另外,为了使得冷风更均匀的对所述容置腔进行降温,所述出风端沿上下向的轴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进气口11内;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23,所述驱动装置23安装至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通风管道21的进风端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通风管道21活动。通过所述驱动装置23驱动所述通风管道21转动,以保证均匀的向所述通风管道21四周输送冷风,并通过所述通风管道21地转动搅动粮堆,防止堆积产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使用采用电机、油机等方式与所述通风管道21的进风端驱动连接,以此带动所述通风管道21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伺服电机,将所述伺服电机安装至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沿上下向延伸,所述输出轴直接与所述通风管道21的进风端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通风管道21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却装置3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采用半导体冷却片或者使用压缩式制冷机来对所述通风管道21内的气体进行降温。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装置3包括半导体冷却片,所述半导体冷却片贴敷于所述通风管道21的侧壁上,半导体冷却片功耗小,冷却效果好,保证进入所述通风管道21内的气体被降至足够的温度。另外,所述储藏装置100还包括温度检测器4,所述温度检测器4安装至所述容置腔内,以检测所述容置腔内的温度。通过所述温度检测器4便于对所述容置腔的温度进行监控。需要说明的是,在半导体冷却片的设置和所述温度检测器4的设置这两个相关技术特征中,可以择一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在本实用新型中,这两个相关技术特征同时存在,以使得所述储藏装置100的使用效果最佳。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