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5928发布日期:2020-09-15 18:0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采收工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摘果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树木较为高大的果树所结的果实进行采摘时,一般采用人工爬上树木或架设梯子的方式进行采摘,而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十分费力,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容易损坏树木,部分位于树木顶端的果实难以进行采摘。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用于果农摘果的设备,这些采果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站在地面上直接对高空中的果实进行采摘,然而这些采果装置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使用起来不是十分灵活方便,加大了果农的工作负担,且摘果速度较慢,摘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减轻果农摘果时的工作负担,提高摘果效率的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它包括有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定刀板、动刀板、气缸、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筒体套置在第二筒体外侧,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为锥状,第二筒体的下端部与第一筒体的上端部为过盈配合,在第一筒体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在第二筒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台,该凸台卡置在限位槽内,第二筒体的上部呈弯曲状,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固定安装在第二筒体上部的凸台上,所述定刀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板上,所述动刀板与定刀板活动铰接,所述气缸与第二支板活动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动刀板活动铰接。

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下部设置有把手。

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分别呈倒l形。

所述动刀板通过第一枢轴与定刀板活动铰接,所述气缸通过第二枢轴与第二支板活动铰接,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三枢轴与动刀板活动铰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在使用时,由工作人员一手握住把手,一手托住第一筒体,当需要摘果时,将第二筒体的上端部伸至需要采摘的果子的下方,并将定刀板和动刀板移至果子的果柄处,通过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动刀板绕第一枢轴转动,将果柄剪断,使果子落入第二筒体内,并沿第一筒体落下,完成果子的采摘和装箱,操作十分方便灵活,摘果速度快,提高了摘果效率,解决了果园采摘水果的用工难题,减轻了果农的工作负担,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易损坏,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上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它包括有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定刀板3、动刀板4、气缸5、第一支板6和第二支板7,由图4所示,所述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均为锥状,第一筒体1套置在第二筒体2外侧,第二筒体2的下端部与第一筒体1的上端部为过盈配合,在第一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把手14。由图5所示,在第一筒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8,在第二筒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台9,该凸台9卡置在限位槽8内,所述第二筒体2的上部呈弯曲状。由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板6和第二支板7分别呈倒l形,第一支板6和第二支板7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筒体2上部的凸台9上,所述定刀板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板6上,所述动刀板4通过第一枢轴10与定刀板3活动铰接,所述气缸5通过第二枢轴11与第二支板7活动铰接,气缸5的活塞杆12通过第三枢轴13与动刀板4活动铰接。

本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在使用时,可配合农用拖拉机等牵引车辆使用,并在牵引车辆上放置压缩机等气源,通过牵引车辆为压缩机提供动力,通过真空发生器和电磁换向阀等控制元件将气缸5与压缩机相连通,气缸5与压缩机的具体连接关系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必赘述。工作人员站于牵引车辆上,将第二筒体2向上拉动,由于第二筒体2的下端部与第一筒体1的上端部为过盈配合,即第二筒体2下端部的外径大于第一筒体1上端部的内径,因此可将第二筒体2的下端部紧配合固定卡置在第一筒体1的上端部处,将本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的长度伸至最长。当需要摘果时,可在第一筒体1的底部套置一布袋,由工作人员一手握住把手14,一手托住第一筒体1,将第二筒体2的上端部伸至需要采摘的果子的下方,并将定刀板3和动刀板4移至果子的果柄处,通过控制气缸5的活塞杆12伸出,使动刀板4绕第一枢轴10转动,将果柄剪断,使果子落入第二筒体2内,并沿第一筒体1落至布袋内,当摘果结束后,可将第二筒体2收缩至第一筒体1内,以便于本摘果机的收纳和转运。



技术特征:

1.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定刀板、动刀板、气缸、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筒体套置在第二筒体外侧,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为锥状,第二筒体的下端部与第一筒体的上端部为过盈配合,在第一筒体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在第二筒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台,该凸台卡置在限位槽内,第二筒体的上部呈弯曲状,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固定安装在第二筒体上部的凸台上,所述定刀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板上,所述动刀板与定刀板活动铰接,所述气缸与第二支板活动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动刀板活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下部设置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分别呈倒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板通过第一枢轴与定刀板活动铰接,所述气缸通过第二枢轴与第二支板活动铰接,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三枢轴与动刀板活动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压单臂滑筒摘果机,它包括有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定刀板、动刀板、气缸、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筒体套置在第二筒体外侧,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为锥状,第二筒体的下端部与第一筒体的上端部为过盈配合,在第一筒体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在第二筒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台,该凸台卡置在限位槽内,第二筒体的上部呈弯曲状,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固定安装在第二筒体上部的凸台上,所述定刀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板上,所述动刀板与定刀板活动铰接,所述气缸与第二支板活动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动刀板活动铰接,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操作十分方便灵活,摘果速度快,提高了摘果效率,减轻了果农的工作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余爱农;李少华;李福洲;李腾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钟祥市深山蜂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8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