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4736发布日期:2020-10-31 09:5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公知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有:对田地的穗秆进行割取的割取单元;以及将割取单元割取的穗秆向后方输送的供料部(feeder)。割取单元具有:将穗秆切断的切割器;以及使得由切割器割取的穗秆汇集至供料部入口的绞龙。供料部具有:形成有供料部入口的供料室;以及配置于供料室内且沿前后方向往返移动的输送机。

虽然输送机从前方朝后方输送穗秆,但是有时一部分穗秆会附着于输送机而从后方朝前方返回。在穗秆返回的情况下,当输送机在输送机的前端部向后方折返时,有时所附着的穗秆被朝向前方的绞龙喂入。于是,穗秆有可能会卷绕于绞龙而导致作为横向进给螺杆(screw)的绞龙的横向进给功能受损,由此导致输送性能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0404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是着眼于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穗秆的输送性能的联合收割机。

本公开的联合收割机具备:供料部,其从供料部入口向后方输送穗秆;绞龙,其使得由切割器切断的田地的穗秆汇集至所述供料部入口;以及倒流防止板,其将所述供料部入口的一部分覆盖,并防止穗秆从所述供料部入口向所述绞龙返回。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防止穗秆向绞龙倒流,因此,能够防止穗秆倒流并缠绕于绞龙而导致绞龙的输送性能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右视图

图3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绞龙以及供料部的周边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供料部的供料部入口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示出绞龙以及供料部内部构造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割取单元与供料部的连接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示出割取单元与供料部的连接构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公开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简要地对联合收割机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接下来,对割取单元以及供料部进行说明。

[联合收割机的整体构造]

图1~图3分别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100的左视图、右视图以及俯视图。在图中,由箭头表示联合收割机100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联合收割机100具备行驶装置1、割取装置2、脱粒装置3、筛选装置4、贮存装置5以及动力装置6。

行驶装置1设置于机体框架10的下方。行驶装置1具有:变速器11;以及设置为左右一对的履带装置12。变速器11将搭载于机体框架10的动力装置6的动力传递至履带装置12。履带装置12使得联合收割机100沿前后方向行驶、或者使得联合收割机100在左右方向上转弯。

割取装置2设置于行驶装置1的前方。割取装置2具有:对田地的穗秆进行割取的割取单元20;以及将割取单元20割取的穗秆向后方输送的供料部24。割取单元20具有拔禾轮21、切割器(割刀)22以及绞龙(横向进给螺杆)23。拔禾轮21旋转而将田地的穗秆向切割器22引导。切割器22将由拔禾轮21引导的穗秆切断。绞龙23使得由切割器22切断的穗秆汇集至规定的位置(供料部24的入口)。供料部24具有供料室240以及输送机241。输送机241将借助绞龙23汇集的穗秆经由供料室240而输送至脱粒装置3的前转子33。

脱粒装置3设置于割取装置2的后方。脱粒装置3在脱粒室内具有:脱粒筒31;从下方将脱粒筒31覆盖的承接网32;以及前转子33。脱粒筒31旋转而对穗秆进行脱粒并将其朝后方输送。承接网32对由脱粒筒31输送的穗秆进行支承,并且使脱粒处理物向筛选装置4掉落。前转子33将供料部24输送来的穗秆向脱粒装置3送入。在脱粒筒31的下方设置有作为谷粒输送用的螺旋输送机的一等品输送机143以及二等品输送机(未图示)。它们均沿水平方向对脱粒处理后的谷粒进行输送。

筛选装置4设置于脱粒装置3的下方。筛选装置4具有:对脱粒处理物进行摆动筛选的摆动装置41;以及朝向上述摆动装置41送风的送风装置42。利用一等品输送机143和扬谷输送机151对摆动装置41筛选后的谷粒进行输送,并经由喂入口153而将谷粒喂入至谷粒箱51。送风装置42将脱粒处理物中含有的秸秆屑等夹杂物吹飞。秸秆屑等夹杂物从设置于筛选装置4的后方的秸秆排出口45向外部排出。

贮存装置5设置于脱粒装置3以及筛选装置4的右侧。脱粒装置3及筛选装置4、与贮存装置5在机体框架10的上方以左右排列的方式配置。贮存装置5具备用于供谷粒贮存的谷粒箱51。谷粒箱51对从筛选装置4经由一等品输送机143以及扬谷输送机151而输送来的谷粒进行贮存。在将谷粒箱51内的谷粒排出时,使用排出绞龙52。排出绞龙52构成为沿上下左右方向转动自如,并能够将谷粒向任意场所排出。

动力装置6设置于驾驶部13的下方且设置于贮存装置5的前方。动力装置6由发动机61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61是柴油发动机,其将燃料燃烧所得的热能转换为动能。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发动机61将燃料燃烧所得的热能转换为对行驶装置1等各部分进行驱动的动力。动力装置6可以是利用电力而产生动力的电动马达。另外,动力装置6也可以具备发动机61与电动马达的双方。

驾驶部13设置于谷粒箱51的前方且设置于机体框架10的右侧前部。在驾驶部13设置有供操作员就坐的驾驶座席14、配置于该驾驶座席14的前方的转向方向盘15,在上述部件的周围配置有变速杆、离合器杆、开关类等各种操作件。

[割取单元]

如图4所示,割取单元20具有:切割器22;配置于切割器22的后方的作为横向进给螺杆的绞龙23;将绞龙23的下方覆盖并形成穗秆的输送面的割取底板201;以及割取框架202。构成割取单元20的各部件(切割器22、绞龙23、割取底板201)固定于割取框架202。如图3、图4及图6所示,绞龙23具有:能够旋转的轴筒23a;以及设置于轴筒23a的外周面的螺旋状的螺旋叶片23b。

[供料部]

如图6及图5所示,供料部24具有:形成穗秆的输送空间的供料室240;以及配置于供料室240内的输送机241。供料室240形成为箱状,在供料室240的前部形成有供料部入口240a,在供料室240的后部形成有供料部出口240b。此处所说的供料部入口240a是将形成于供料室240的边缘连结而成的面。输送机241沿前后方向往返移动而将穗秆从前方朝后方输送。具体而言,输送机241具有:前后一对滚筒241a;架设于一对滚筒241a的环状链条241b;具有安装于环状链条241b的板部位的多个板条241c。如图6所示的箭头那样,滚筒241a及环状链条241b旋转而使得板条241c从前方朝后方移动,在输送机241的后端部朝前方折返进而从后方朝前方移动,并在输送机241的前端部向后方折返。即,环状链条241b以及板条241c沿前后方向往返移动。

如图6所示,关于上述构造的供料部24,板条241c在穗秆附着于板条241c的状态下从后方朝前方返回,当板条241c在输送机241的前端部向后方折返时,有时附着于板条241c的穗秆被朝向绞龙23喂入。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5、图6所示,设置有倒流防止板25,该倒流防止板25将供料部入口240a的一部分覆盖而防止穗秆从供料部入口240a向绞龙23返回。倒流防止板25将供料部入口240a的上部覆盖。如图6所示,倒流防止板25配置于:将借助输送机241而从后方朝前方返回的穗秆朝向绞龙23喂入的路径li上。如该图所示,倒流防止板25以下部与上部相比更从供料部入口240a朝向前方远离的方式倾斜。据此,能够将与倒流防止板25碰撞的穗秆向前方且向下方引导,由此能够抑制穗秆堵塞于倒流防止板25与供料部内部之间。

此外,倒流防止板25的朝向设定为使得倒流防止板25的假想延长线25v不与绞龙23的轴筒23a交叉。如果这样设定倒流防止板25的朝向,则即便穗秆沿着倒流防止板25的表面掉落,也能够防止穗秆与绞龙23的轴筒23a接触。

如图4、图6、图7及图8所示,割取单元20具有:将绞龙23的下方覆盖的割取底板201;以及对割取底板201进行支承的割取框架202。如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供料部24具有:构成形成有供料部入口240a的供料室240的供料部底面240c;以及对供料部底面240c进行支承的供料部框架242。如图6及图7所示,割取单元20具有引导板26,该引导板26从割底板201向供料部侧延伸而从割取底板201向供料部底面240c引导穗秆。引导板26通过焊接而固定于割取底板201,引导板26的供料部24侧的端部是未固定的自由端。

如图8及图7所示,关于割取单元20以及供料部24,在使得各割取框架202以及供料部框架242紧贴的状态下,借助加强板27并利用螺栓而将双方的框架202、242紧固固定。割取框架202与供料部框架242借助螺栓而固定于2处位置。加强板27沿着割取单元2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跨越割取框架202与供料部框架242的固定位置。引导板26的供料部24侧的末端向下方折曲并与加强板27的上表面接触。即,加强板27对引导板26的自由端进行支承。

如上,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具备:供料部24,其从供料部入口240a向后方输送穗秆;绞龙23,其使得由切割器22切断的田地的穗秆汇集至供料部入口240a;以及倒流防止板25,其将供料部入口240a的一部分覆盖,并防止穗秆从供料部入口240a向绞龙23返回。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防止穗秆向绞龙23倒流,因此,能够防止穗秆倒流并缠绕于绞龙23而导致绞龙23的输送性能受损。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料部24具有:供料室240,其形成有供料部入口240a;以及输送机241,其配置于供料室240内,并沿前后方向往返移动,倒流防止板25配置于:将借助输送机241而从后方朝前方返回的穗秆向绞龙23喂入的路径li上。

根据该结构,在将借助输送机241而从后方朝前方返回的穗秆朝向绞龙23喂入时,倒流防止板25对该穗秆进行遮挡,因此,能够防止绞龙23的输送性能受损。

在本实施方式中,倒流防止板25以下部与上部相比更从供料部入口240a朝向前方远离的方式倾斜。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与倒流防止板25碰撞的穗秆朝前方且朝下方引导,从而能够抑制穗秆堵塞于倒流防止板25与供料部内部(例如输送机241)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绞龙23具有:能够旋转的轴筒23a;以及螺旋状的螺旋叶片23b,其设置于所述轴筒23a的外周面,倒流防止板25的朝向设定为使得倒流防止板25的假想延长线25v不与轴筒23a交叉。

根据该结构,即使穗秆沿着倒流防止板25的表面向下掉落,也能够防止穗秆与绞龙23的轴筒23a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联合收割机具备:割取框架202,其对割取底板201进行支承,该割取底板201将绞龙23的下方覆盖;供料部框架242,其对构成供料室240的供料部底面240c进行支承,该供料室240形成有供料部入口240a;以及引导板26,其从割取底板201向供料部侧延伸而从割取底板201向供料部底面240c引导穗秆,割取框架202与供料部框架242借助加强板27而固定,引导板26的供料部24侧的末端向下方折曲并与加强板27的上表面接触。

根据该结构,能够经由引导板26从割取底板201向供料部底面240c顺畅地输送穗秆。另外,虽然引导板26的供料部24侧的末端是自由端,但是由加强板27对该自由端进行支承,因此能够提高强度。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20割取单元

201割取底板

202割取框架

22切割器

23绞龙

23a轴筒

23b螺旋叶片

24供料部

240a供料部入口

240供料室

240c供料部底面

242供料部框架

241输送机

25倒流防止板

25v假想延长线

26引导板

27加强板

li路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