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在防除小麦田苗前杂草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4705发布日期:2020-05-15 17:19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在防除小麦田苗前杂草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小麦收割机的长途跨区作业、小麦新品种更新换代与大面积的统繁统供、粗放的耕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节节麦的发生、随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再入农田及单一除草剂品种的长期使用,使麦田杂草群落发生了演变,使原来的优势种杂草得到控制,而致使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逐年上升,成为当前高水肥麦田的恶性杂草。

其中节节麦又名粗山羊草,是世界性恶性杂草,多生于荒芜草地或麦田中,危害较重。节节麦出苗期长,主要在小麦播种之后15-20天,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形成冬前出苗高峰(此期间出苗的杂草约占总数的70%);另一个是春季出苗期(下一年2月下旬至3月,仍有部分出苗)。节节麦在冬小麦田主要以幼苗越冬,也可以种子、分蘖和单株幼苗越冬。秋季出苗的节节麦冬前产生分蘖3-4个,多者10个以上。来年春季气温回升后,未出苗的种子还可继续出苗,还可继续分蘖;并且主茎和分蘖都能抽穗结籽。节节麦的分蘖能力强,生长旺盛。据调查,春季节节麦一般每株10-20个分蘖,最多达每株36个分蘖。节节麦耐干旱,适应性强,节节麦以种子繁殖。种子成熟后一部分落在田里,次年萌发,而大部分混杂在小麦等作物籽实中随调运传播。

在现有技术中,只有含有甲基二磺隆成分的除草剂对节节麦有防除效果,但是使用中存在:如果用量小,不能达到所期望的防除效果;如果用量高了,对小麦有很大的伤害。此外,角质型硬质小麦相对比较敏感、扬麦158、镇麦9号蛋白质含量较高,对甲基二磺隆相对敏感,在遇霜冻、泽涝、盐害等环境胁迫时可能引起药害。生产上如果遇阴雨天田间过湿、低洼积水或者麦苗受涝害、冻害、盐碱危害、病虫危害及植株营养不良时不能用药,小麦拔节或株高达13厘米后不能使用,否则容易产生药害。施药后4天内有大雨、霜冻容易产生药害。施药时田间不能有积水,施药前后2天内不能大水漫灌,以免出现药害。另外,在冰冻条件下施用甲基二磺隆容易发生药害,导致小麦叶片发黄、矮缩不长,严重的会出现死苗。

目前,二甲戊灵及其复配制剂在小麦上没有专利、试验和使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申请发明人通过长期实验研究和田间试验,本着科学组合、成本低廉、组成简单的原则,发现将二甲戊灵和禾草丹在特定混合比例下组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麦田节节麦、日本看麦娘、大穗看麦娘、婆婆纳形成的草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除草组合物在防除小麦田功前除草中的应用,所述除草组合物有效成分为二甲戊灵和禾草丹,所述二甲戊灵和禾草丹的质量比为10-50:50-10。

进一步方案,所述除草组合物的亩用量为:二甲戊灵为10g.a.i-80g.a.i、禾草丹10g.a.i-60g.a.i。

进一步方案,所述麦田杂草为节节麦、日本看麦娘、大穗看麦娘或婆婆纳。

进一步方案,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乳油或水分散粒剂。

在本发明中,二甲戊灵的化学名称为n-(1-乙基丙基)-2,6-二硝基-3,4-二甲基苯胺,其为选择性芽前、芽后旱田土壤处理除草剂。杂草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的药剂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造成杂草死亡。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直播旱稻、马铃薯、烟草、蔬菜等多种作物田除草。

在本发明中,禾草丹的化学名称为二乙氨基硫代甲酸-s-(4-氯苄基)酯;n,n-二乙基硫赶氨基甲酸对氯苄酯。特点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禾草丹是一种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植物幼芽的叶、叶鞘基部、根均可吸收禾草丹,但叶片的吸收能力低于根。被叶和叶鞘吸收的禾草丹主要向上输导,根吸收的禾草丹则输送至植株各部分。稗草幼芽中毒后生长停止、叶片呈浓绿色,芽鞘顶端紧包,第一真叶从侧面伸出,第二真叶从第一真叶侧面长出,全株逐渐褪色,最后枯死。水稻吸收禾草丹的速度比稗草慢,而在体内降解禾草丹的速度比稗草快,禾草丹在稗草体内的浓度远比稻亩高,这就是禾草丹能杀死稗草而对稻苗安全的主要原因。禾草丹适用于水稻、麦类、大豆、花生、玉米、蔬菜田及果园等。在水田禾草丹主要用来防除稗草、千金子,对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虱草、牛毛毡、蛇眼、鸭舌草、水苋、节节草、陌上菜等也有较好的防效。在旱地禾草丹主要用来防除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看麦娘、棒头草、早熟禾,对马齿苋、碎米莎草等也有较好的防效。但禾草丹对多年生杂草及大多数阔叶杂草防效较差。

在大量的研究中,申请人对复配除草剂的组成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发现在二甲戊灵和禾草丹的质量比例为10-50:50-10范围内,对目标杂草的有效率不低于90%;在二甲戊灵和禾草丹的质量比例为20-40:40:20范围内,最优选30:30范围内,对目标杂草的有效率不低于95%,有效控制麦田节节麦、日本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婆婆纳等阔叶杂草的为害,协同增效作用极其显著。

在田间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调整在农田使用时的具体用量,以质量含量计算,每亩用量为:二甲戊灵为10g.a.i-80g.a.i、禾草丹10g.a.i-60g.a.i。其中g.ai是表示有效成分克数;优选的,二甲戊灵为30g.a.i-60g.a.i、禾草丹20g.a.i-40g.a.i。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可以添加辅助材料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悬浮剂或干悬浮剂)、乳油或水分散粒剂等剂型。

上述的辅助材料为农药领域常用的辅助材料,本发明并不限制具体的辅料组成和种类,任意本技术领域可用的助剂、填充料、润湿剂等各种材料均可用于本发明。

申请人进行的实验显示,本发明公开的复配除草剂在冬小麦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在旱旱轮作区可以有效防除节节麦、大穗看麦娘、婆婆纳等杂草的危害,在水旱轮作区可以有效防除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硬草、牛繁缕等杂草的危害,操作方便,也可以防止节节麦、日本看麦娘产生抗药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分别按照二甲戊灵和禾草丹(以质量比计)分别按照配方1=50:10、配方2=40:20、配方3=30:30、配方4=20:40、配方5=10:50五种配比制备5个本发明复配除草剂实施例,在室内进行对节节麦、日本看麦娘、大穗看麦娘、婆婆纳的生物活性测定和农田药效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1、二甲戊灵和禾草丹复配剂对麦田节节麦、日本看麦娘、大穗看麦娘、婆婆纳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测定。

在室内用二甲戊灵和禾草丹及其复配组合对节节麦、日本看麦娘、大穗看麦娘、婆婆纳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方法按ny/t1154.7-2006《复配的联合作用测定》实施。

二甲戊灵和禾草丹的配比按照配方1=50:10、配方2=40:20、配方3=30:30、配方4=20:40、配方5=10:50五种配比进行测定。试验调查结果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并采用dp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求取线性回归方程以及ed50。采用共毒系数法(ctc)判断即混配处理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实验结果如下:

1)二甲戊灵和禾草丹混用对节节麦的联合作用类型

表1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混配药后30d对节节麦的鲜重防效

表中防治效果为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由表1可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自的毒力回归方程、ed50、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与共毒系数。列于表2。

表2: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混配对节节麦的联合作用

由试验可知,处理c、d、e、f、g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77.21、252.67、372.62、350.87、362.07,c、d、e、f、g的共毒系数均显著大于120,达到显著增效作用,其中处理e的共毒系数最大达372.62,增效作用极为显著。

通过试验可知,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按50:10~10:50比例混配均有显著增效作用,其中,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按30:30左右混配最为合适,对节节麦具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

2)二甲戊灵和禾草丹混剂对日本看麦娘的联合作用类型

表3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混配药后30d对日本看麦娘的鲜重防效

表中防治效果为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由表1可知各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其各自的毒力回归方程、ed50、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与共毒系数。列于表4。

表4: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混配对日本看麦娘的联合作用

由试验可知,处理c、d、e、f、g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81.12、240.75、269.42、233.29、210.12,c、d、e、f、g的共毒系数均显著大于120,达到显著增效作用,特别是处理e的共毒系数最大达269.42,增效作用极为显著。

通过试验可知,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按50:10~10:50比例混配均有显著增效作用,其中,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按30:30左右混配最为合适,对日本看麦娘具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

3)二甲戊灵和禾草丹混用对大穗看麦娘的联合作用类型

表5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混配药后30d对大穗看麦娘的鲜重防效

表中防治效果为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由表5可知各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其各自的毒力回归方程、ed50、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与共毒系数。列于下表6。

表6: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混配对大穗看麦娘的联合作用

由试验可知,处理c、d、e、f、g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74.74、218.47、280.79、260.26、241.77,c、d、e、f、g的共毒系数均显著大于120,达到显著增效作用,特别是处理e的共毒系数最大达280.79,增效作用极为显著。

通过试验可知,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按50:10~10:50比例混配均有显著增效作用,其中,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按30:30左右混配最为合适,对大穗看麦娘具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

4)二甲戊灵和禾草丹混用对婆婆纳的联合作用类型

表7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混配药后30d对婆婆纳的鲜重防效

表中防治效果为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由表1可知各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再通过公式计算其各自的毒力回归方程、ed50、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与共毒系数。列于表8。

表8: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混配对婆婆纳的联合作用

由试验可知,处理c、d、e、f、g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35.97、180.05、245.77、218.05、220.76,c、d、e、f、g的共毒系数均显著大于120,达到显著增效作用,特别是处理e的共毒系数最大达245.77,增效作用极为显著。

通过试验可知,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按50:10~10:50比例混配均有显著增效作用,其中,二甲戊灵与禾草丹按30:30左右混配最为合适,对婆婆纳具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

2、二甲戊灵和禾草丹组合物对麦田日本看麦娘、牛繁缕的田间防效试验

申请人在安徽舒城等地进行了两年田间试验,方法按《gb/1798.41-2000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麦类作物地杂草》实施。试验设①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80g、②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100g、③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120g、④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200g、⑤33%二甲戊灵乳油200毫升/亩、⑥50%禾草丹乳油300毫升/亩和空白对照,计7个处理。每个处理小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排列,四次重复。

试验选择杂草发生比较多的小麦田块,在小麦播种后出苗前,每亩兑水30kg,土壤喷雾处理。杂草基本出齐即药后30天第一次调查、越冬前即施药后60天进行田间草情调查,方法为绝对值(数测)调查法,每小区随机取4个点,每点0.25平方米。分次进行杂草基数、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调查记载。处理区杂草数量(或鲜重)与空白对照区的杂草数量(或鲜重)进行比较,计算防治效果,并采用dancan′s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二甲戊灵和禾草丹复配剂对日本看麦娘、牛繁缕的株/鲜重防效

株防效:通过药后30天、60天株防效调查数据的统计算得: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四个剂量对日本看麦娘的株防效分别为87.4-100%和85.8-98.9%;33%二甲戊灵悬浮剂对日本看麦娘的株防效为77.6%和74.7%;50%禾草丹乳油对日本看麦娘的株防效为79.8%和79.5%;对牛繁缕的株防效分别为83.0-100%和79.2-100%;33%二甲戊灵悬浮剂对牛繁缕的株防效为76.6和77.4%%;50%禾草丹乳油对牛繁缕的株防效为80.9%和81.1%。

鲜重防效:通过药后30天、60天鲜重防效调查数的据统计算得: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四个剂量对日本看麦娘的鲜重防效为87.5-100%、89.0-98.7%;33%二甲戊灵悬浮剂对日本看麦娘的鲜重防效78.5%、79.5%;50%禾草丹乳油对日本看麦娘的鲜重防效80.3%、79.3%。采用dancan′s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结果: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对日本看麦娘的鲜重防效显著好于禾草丹和二甲戊灵单剂,说明两药剂混合使用增效显著,防效优异。

3.二甲戊灵和禾草丹复配剂对麦田节节麦、婆婆纳的田间防效试验

申请人在河南漯河等地进行了两年田间试验,方法按《gb/1798.41-2000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麦类作物地杂草》实施。试验设①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80g、②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100g、③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120g、④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200g、⑤33%二甲戊灵乳油200毫升/亩、⑥50%禾草丹ec300毫升/亩和空白对照,计7个处理。每个处理小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排列,四次重复。

试验选择杂草发生比较多的小麦田块,在小麦播种后出苗前,每亩兑水30kg,土壤喷雾处理。杂草基本出齐即药后30天第一次调查、越冬前即施药后60天进行田间草情调查,方法为绝对值(数测)调查法,每小区随机取4个点,每点0.25平方米。分次进行杂草基数、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调查记载。处理区杂草数量(或鲜重)与空白对照区的杂草数量(或鲜重)进行比较,计算防治效果,并采用dancan′s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株防效:通过药后30天、60天株防效调查数据的统计算得: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四个剂量对节节麦的株防效分别为87.7-100%和87.3-98.7%;33%二甲戊灵悬浮剂对节节麦的株防效为83.6%和84.8%;50%禾草丹ec对节节麦的株防效为78.1%和77.2%;对婆婆纳的株防效分别为83.0-100%和83.6-100%;33%二甲戊灵悬浮剂对牛繁缕的株防效为78.3%和78.7%;50%禾草丹ec对牛繁缕的株防效为81.3%和81.8%。

鲜重防效:通过药后30天、60天鲜重防效调查数的据统计算得: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四个剂量对日本看麦娘的鲜重防效为82.7-100%、83.7-100%;33%二甲戊灵悬浮剂对日本看麦娘的鲜重防效78.1%、79.0%;50%禾草丹ec对日本看麦娘的鲜重防效81.7%、82.5%。采用dancan′s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结果: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对日本看麦娘的鲜重防效显著好于禾草丹和二甲戊灵单剂,说明两药剂混合使用增效显著,防效优异。

4.二甲戊灵和禾草丹复配剂对麦田大穗看麦娘的田间防效试验

申请人在河南漯河等地进行了两年田间试验,方法按《gb/1798.41-2000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麦类作物地杂草》实施。试验设①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80g、②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100g、③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120g、④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200g、⑤33%二甲戊灵乳油200毫升/亩、⑥50%禾草丹ec300毫升/亩和空白对照,计7个处理。每个处理小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排列,四次重复。

试验选择杂草发生比较多的小麦田块,在小麦播种后出苗前,每亩兑水30kg,土壤喷雾处理。杂草基本出齐即药后30天第一次调查、越冬前即施药后60天进行田间草情调查,方法为绝对值(数测)调查法,每小区随机取4个点,每点0.25平方米。分次进行杂草基数、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调查记载。处理区杂草数量(或鲜重)与空白对照区的杂草数量(或鲜重)进行比较,计算防治效果,并采用dancan′s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株防效:通过药后30天、60天株防效调查数据的统计算得: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四个剂量对大穗看麦娘的株防效分别为86.3-100%和87.3-100%;33%二甲戊灵乳油200毫升/亩对大穗看麦娘的株防效为83.3%和85.4%;50%禾草丹ec300毫升/亩对节节麦的株防效为81.4%和82.8%。

鲜重防效:通过药后30天、60天鲜重防效调查数的据统计算得: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四个剂量对大穗看麦娘的鲜重防效为86.7-100%、87.2-100%;33%二甲戊灵乳油200毫升/亩对大穗看麦娘的鲜重防效83.5%、83.9%;50%禾草丹ec300毫升/亩对大穗看麦娘的鲜重防效81.7%、82.0%。采用dancan′s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结果:50%二甲戊灵·禾草丹wg(30+20)对大穗看麦娘的鲜重防效显著好于禾草丹和二甲戊灵单剂,说明两药剂混合使用增效显著,防效优异。

综合上述室内生测试验及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二甲戊灵与禾草丹组合形成的复配除草剂,对麦田节节麦、日本看麦娘、大穗看麦娘、婆婆纳均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实现了两个单剂优点互补、协同增效作用显著的预期,在防治麦田杂草时,在小麦播后苗前,使用该复配除草剂土壤喷雾处理,能有效的控制麦田节节麦、日本看麦娘、大穗看麦娘、婆婆纳等杂草的为害。产品投入市场后一定深受农户的欢迎。

在商业市场上,根据需要可将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加入现有的一些助剂、填料等制成成品制剂,例如:

1、可湿性粉剂实施例:

60%二甲戊灵·禾草丹可湿性粉剂(40.0:20.0)100kg

第一步:二甲戊灵配料、混合

称取95%二甲戊灵42.11kg(折百40.0kg)、白碳黑5kg、称取97%的噻吩磺隆实物21.1kg(折百20.0kg)、助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钠)18kg、轻碳酸钙补足100kg,依次倒入混合机中搅拌30分钟。

第二步:粉碎

将混匀的母粉进行气流粉碎,结束以后,将主机物料和集尘器收集的物料再次混合(10分钟)。

第三步:检测各项指标合格,计量分装即成品。

2、乳油

40%二甲戊灵·禾草丹乳油(30:10)

称取95%二甲戊灵实物量52.63kg(折百30.0kg)、97%禾草丹3.16kg(折百10.0kg),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低萘溶剂油补足至100%。

3、水分散粒剂

75%二甲戊灵·禾草丹水分散粒剂(50.0:25.0)100kg

第一步:配制母粉、粉碎

称取95%二甲戊灵实物量52.63kg(折百50.0kg)、97%禾草丹实物3.16kg(折百25.0kg),合计有效成份为60kg、依次倒入混合机中搅拌30分钟以后,进行气流粉碎,质检合格后备用。

第二步:稀释混合

将润湿剂(烷基磺酸盐)3.0%;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10.0%;崩解剂(元明粉)2.0%;高岭土补足至100%,投入无重力粒子混合机中混合均匀。

第三步:制粒

将制作好的稀释物料加入含有黏结剂的水溶液中制作成软材,然后通过挤压制粒机将软材制作成湿粒子

第四步:干燥

在流化床干燥器式热风循环烘箱中干燥,干燥至水分小于3%即可。

第五步:整形

将干燥好的颗粒放入到筛分器中,筛除大块及细粉。

第六步:检测、计量、分装即成品入库

检测各项质量指标合格,计量、分装即成品入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