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冷凉高山区农田产量的轮作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2214发布日期:2020-05-22 16:25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作物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冷凉高山区农田产量的轮作方式。
背景技术
:冷凉高山区,海拔在2000米左右,降雨量严重分配不均,冬春季干旱少雨,秋季早霜频发。这种地势在我国贫困地区较为常见,面积广阔,光照资源丰富。然而,由于普遍缺少灌溉等设施,许多蔬菜都无法种植,土壤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如何因地制宜运用当地栽培作物,提高冷凉山区土壤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保护当地脆弱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优质高产的山区农业,是冷凉山区种植制度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受限于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设施,可供种植的作物种类相对较少,其中最常见的作物之一为玉米。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种植方式,包括单一作物的轮作和复种轮作。通过轮作不仅能防治病虫草害,同时还能均衡利用土壤养分,保证土壤养分的均衡利用,避免其片面消耗。作物轮作还能调节土壤肥力,例如谷类作物和多年生牧草有庞大根群,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而绿肥作物和油料作物,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另外,轮种根系伸长深度不同的作物,深根作物可以利用由浅根作物溶脱而向下层移动的养分,并把深层土壤的养分吸收转移上来,残留在根系密集的耕作层。同时轮作可借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补充土壤氮素,如花生和大豆每亩可固氮6~8千克,多年生豆科牧草固氮的数量更多。水旱轮作还可改变土壤的生态环境,增加水田土壤的非毛管孔隙,提高氧化还原电位,有利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分解,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防止土壤次生潜育化过程,并可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例如水稻和川芎,作为经典的粮药轮作模式,在我国已存数千年历史。近年来,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而在冷凉高山区,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农民收益,粮药轮作方式是一个重要的探索。玉米属典型的高秆性植物,本身具有抗旱的特性,在我国种植广泛。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及多糖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由于玉米在我国的种植较为广泛及普遍,所以农民在种植玉米时没有科学的种植方法,盲目与随意性大;尤其是采用传统的方式盲目施肥,不仅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化肥利用率随着量的不断扩大而随之大幅降低,同时导致玉米技叶疯长甚至引起病虫害暴发和倒伏现象普遍存在,综合多方面因素,玉米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产量却得不到提高,品质还逐渐下降。此外,如果单纯种植玉米,虽然在肥沃田块以及科学管理条件下亩产可高达800kg,但由于玉米价格低,因此亩产经济效益只有2000元左右,无法解决农民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川续断(dipsacusasperwall.exhenry)为川续断科川续断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为我国大宗常用药材,耐寒,忌高温,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北、湖南、贵州等地。续断味苦、辛、微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等功效,广泛用于中成药和保健品的生产原料。随着续断需求量的激增,近年来野生续断资源逐年减少,目前市场销售的续断主要来自人工种植。续断的市场需求量大,收购价格稳定,续断种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续断种植水平较低,传统的种植模式,占有大量耕地,且杂草危害严重,除草成本较高,土地利用率低,严重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同时,川续断的传统种植方式导致第二年抽薹开花植株高达30-40%,影响了根的品质。玉米与续断轮作,第一年可收获一季玉米,通过推迟川续断播期,可大幅度降低川续断第二年的抽薹率(约10%),有效提高川续断质量;两者轮作,对劳动强度和栽培技术水平要求低,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能显著提高农民收益,改良土壤,促进冷凉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报道。技术实现要素: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与川续断轮作栽培模式可以很好解决冷凉高山区春季缺水区产业结构调整,同时粮药轮作,一年收获玉米,一年收获川续断,长此以往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比玉米单作亩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手段实现的:一种提高冷凉高山区农田产量的轮作方式,所述轮作方式为粮药轮作,所述粮为玉米,所述药为续断。一种提高冷凉高山区农田产量的轮作方式,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土地:选择旱季雨季分明,海拔在1200-2800m范围内,二半山土壤厚的田块;且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的干季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5-15%,夏半年5-10月的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95%;(2)整地与施基肥:土地全层翻耕,在玉米下种前铲除杂草,施足基肥,将耕地灌溉、浇透;(3)播种玉米:在第一年3月中下旬播种玉米,7-10天后间苗,每穴留2株壮苗,进行前季玉米的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及防涝抗旱工作,7月收获;(4)播种川断续:于8月中上旬播种川续断,于第二年3月土壤解冻,续断齐苗后进行间苗,每穴留2株壮苗,在第二年4月中旬和5月中旬,2次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以促进续断根的生长,避免徒长抽薹开花。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基肥为:农家肥2000-2500kg、氮磷钾复合肥100-130kg。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播种玉米采用宽窄行,宽行90cm,窄行45cm,株距40-50cm,覆膜后点播,每穴3-4粒。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在玉米苗高6-7片叶时,亩施尿素7-10k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15-20kg。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播种川续断种植采用玉米间行,穴播,行距45cm,株距25-30cm,播种7-8粒。进一步的,所述玉米密度3500-4500株/亩,续断密度8000-10000株/亩。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玉米收获后,玉米杆留田间,对续断苗起遮阴和冬季防冻作用。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植物生长延缓剂选自多效唑、稀效唑、矮壮素中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玉米品种为东单88号、罗单7号、振兴508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川续断品种为农家种小芦头或大芦头的一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针对冷凉高山区玉米和川续断种植情况,对两种经济作物的土壤、环境、栽培、收获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对玉米和川续断进行轮作的方式,尽量减少人工栽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采用高效生态循环的粮药种植模式,布局合理,将常规玉米单作模式改为玉米-川续断轮作模式,大幅提高了水、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劳动强度低,可操作性强,适宜在广大高寒山区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大面积推广。3、基于贫困高山区粗放的生产条件,玉米已成为该区域许多农户的首选作物,而要找到类似的作物并不容易。续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需要复杂的栽培管理技术,且收益较高,其最宜生长环境恰好在冷凉高山区(周边平原丘陵地区的夏季高温会明显影响续断种子萌发以及药材产量和质量),续断耐寒,能顺利度过山区秋冬季频发的霜冻气候。4、本发明涉及的轮作方式可持续,有效保证同一田块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续断收益虽高但忌连作,与玉米轮作之后,避免了土壤营养偏耗,保证同一地块继续种植续断,保证农户每年都有相对高收益。5、本发明最大限度利用山区的自然条件,变劣势为优势,减少成本投入。利用刚收完玉米时恰好赶上山区雨季,进行续断的适墒播种,在续断苗期又利用玉米杆遮阴防冻,减少水分散失,保证了续断的正常出苗,之后山区适度的霜冻和干旱则有利于其药用成分的积累。6、续断的传统播种季节是在4月左右,第二年抽薹开花比例高,但与玉米轮作后,其播期推后,降低了第二年抽薹开花的比例(续断一旦抽薹开花,药材产量和质量就会显著降低),再配合喷施一些生长延缓剂,能完全保证第二年续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具体实施实施例1在木里县簸箕罗村进行,选择玉米品种东单88号和续断农家种小芦头。其中,玉米种植采用宽窄行,宽行90cm,窄行45cm,株距45cm,覆膜后点播,每穴3-4粒。川续断种植在玉米间行,穴播,行距45cm,株距25cm,播种7-8粒。第一年3月中下旬播种玉米,7天后间苗,每穴留2株壮苗,7月收获;于雨季后期,即8月中上旬播种续断,于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即3月进行间苗,每穴留2株壮苗。在第二年4月中旬和5月中旬,2次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以促进续断根的生长,避免徒长抽薹开花。春玉米密度4000株/亩,续断密度9500株/亩。在玉米下种前施足基肥,全层翻耕:农家肥2000kg、氮磷钾复合肥100kg;在玉米苗高6-7片叶时,亩施尿素7k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15kg。实施例2在木里县簸箕罗村进行,选择玉米品种振兴508和续断农家种小芦头。其中,玉米种植采用宽窄行,宽行90cm,窄行45cm,株距50cm,覆膜后点播,每穴3-4粒。川续断种植在玉米间行,穴播,行距45cm,株距25cm,播种7-8粒。第一年3月中下旬播种玉米,7-10天后间苗,每穴留2株壮苗,7月收获;于雨季后期,即8月中上旬播种续断,于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即3月进行间苗,每穴留2株壮苗。在第二年4月中旬和5月中旬,2次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以促进续断根的生长,避免徒长抽薹开花。春玉米密度3600株/亩,续断密度9200株/亩。在玉米下种前施足基肥,全层翻耕:农家肥2500kg、氮磷钾复合肥100kg;在玉米苗高6-7片叶时,亩施尿素8k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15kg。实施例3在木里县簸箕罗村进行,选择玉米品种罗单7号和续断农家种大芦头。其中,玉米种植采用宽窄行,宽行90cm,窄行45cm,株距40cm,覆膜后点播,每穴3-4粒。川续断种植在玉米间行,穴播,行距45cm,株距30cm,播种7-8粒。第一年3月中下旬播种玉米,7-10天后间苗,每穴留2株壮苗,7月收获;于雨季后期,即8月中上旬播种续断,于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即3月进行间苗,每穴留2株壮苗。在第二年4月中旬和5月中旬,2次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以促进续断根的生长,避免徒长抽薹开花。春玉米密度4500株/亩,续断密度8000株/亩。在玉米下种前施足基肥,全层翻耕:农家肥2000kg、氮磷钾复合肥100kg;在玉米苗高6-7片叶时,亩施尿素10k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0kg。试验例采用本发明方法,已成功进行玉米-续断轮作近50亩,如表1所示,比单收玉米时每年每亩收益增加了1037.5元,为冷凉山区农业产业高效发展提供了一个好模式。指标玉米续断产量(kg/亩)450-500250-300单价(元/kg)211收益(元)900-10002750-330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