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2196发布日期:2020-05-22 16:25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菌棒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菌棒是用棉籽壳或者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下脚料经过合理配比,接种上菌种,培养出来的,菌丝体经过生理生长达到成熟后,遇到适宜是温度,湿度就会长成蘑菇。在香菇生产中,需要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菌袋进行刺孔,目的是为了增加袋内含氧量,排除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促进菌丝快速生长,提早达到生理成熟。

而目前市场的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a.由于传统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方法需要对菌棒进行多次刺孔的过程,且每次刺孔的角度、深度和孔径均不相同,而传统工具的使用具有唯一性,不能有效的适用于不同刺孔的需求,导致实用性不够高;b.由于传统的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方法在对菌棒的周向进行不同角度钻孔时,由于操作人员的手部晃动,使得扎处的孔参差不齐,影响排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方法,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装置,该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装置包括手持架、驱动机构、锁紧机构、挤压机构、轴承、套筒和扎孔机构,采用上述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装置对菌棒的表面进行扎孔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套接菌棒:人工手持手持架,将套筒套接在菌棒的外壁;

s2、孔径调节:根据实际扎孔孔径需求,人工手动将扎孔机构调节成所需直径大小;

s3、角度调节:人工通过手持架带动扎孔机构在套筒的正上方旋转,待转动之所需角度时,在人工通过锁紧机构将扎孔机构的位置进行锁定;

s4、按压扎孔:人工掌部按压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挤压机构运动,再通过挤压机构带动扎孔机构执行扎孔动作;

所述手持架的顶部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的一端安装有扎孔机构,扎孔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套筒,套筒的外壁安装有轴承,轴承的一侧外壁与手持架的底部焊接,轴承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锁紧机构;

所述手持架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圆孔;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滑套、限位板、第一弹簧和驱动块,滑套焊接在手持架的侧壁,滑套的内部插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外壁焊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位于两个所述滑套的中间区域,驱动杆的底部焊接有驱动块,且驱动块的底部开设有圆弧倒角;

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支撑管、挤压杆、辊轴和第二弹簧,支撑管焊接在手持架的底部上端面,支撑管的内部中心位置插接有挤压杆,挤压杆的一端安装有辊轴,且辊轴的外壁与驱动块底部圆弧倒角处相贴,挤压杆的外壁且位于辊轴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弹簧;

所述扎孔机构包括半圆板、固定架和扎孔组件,半圆板的侧壁中心位置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内部插接有扎孔组件,扎孔组件的一端外壁与挤压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解锁绳、定位环、锁紧组件和拉环,手持架的一侧外壁与轴承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定位环,定位环的内部穿插解锁绳,解锁绳的一端穿过连接圆孔位于矩形孔的内,且解锁绳的端头处安装有定位环,定解锁绳的另一端与锁紧组件相连,锁紧组件固定在轴承的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板、定位杆、l型固定板、第三弹簧、定位圆盘和定位圆槽,l型固定板焊接在轴承的外壁,轴承的顶部插接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连接有锁紧板,定位杆的外壁焊接有定位圆盘,l型固定板的内部与定位圆盘的连接处开设有定位圆槽,第三弹簧套接在定位杆的外壁,定位杆的另一端与解锁绳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内壁等间距安装有定位滚轮,套筒的外壁等间距开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扎孔组件包括大径扎管、深度调节挡板和小径扎管,小径扎管的一端与挤压杆焊接固定,小径扎管的外壁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大径扎管,大径扎管的外壁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深度调节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小径扎管的外壁对称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通过绞座活动连接有深度定位板,且深度定位板与绞座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的一种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方法,本发明在锁紧机构、挤压机构和扎孔机构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满足不同周向角度、深度与不同大小孔径的插孔需求,无需像传统方法那样配备多种型号插孔装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2.本发明设置的一种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方法,本发明在对不同周向角度进行扎孔动作时,均通过锁紧机构对扎孔机构的位置进行锁定,使得整个扎孔过程相对平稳,不会出现晃动,扎出的孔口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孔口更加整齐,排气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手持架、驱动机构和锁紧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锁紧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扎孔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扎孔组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图6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时本发明手持架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阅1-8所示,一种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装置,该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装置包括手持架1、驱动机构2、锁紧机构3、挤压机构4、轴承5、套筒6和扎孔机构7,采用上述菌菇栽培袋装培养基料处理装置对菌棒的表面进行扎孔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套接菌棒:人工手持手持架1,将套筒6套接在菌棒的外壁;

s2、孔径调节:根据实际扎孔孔径需求,人工手动将扎孔机构7调节成所需直径大小;

s3、角度调节:人工通过手持架1带动扎孔机构7在套筒6的正上方旋转,待转动之所需角度时,在人工通过锁紧机构3将扎孔机构7的位置进行锁定;

s4、按压扎孔:人工掌部按压驱动机构2,通过驱动机构2带动挤压机构4运动,再通过挤压机构4带动扎孔机构7执行扎孔动作;

所述手持架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一侧连接有挤压机构4,挤压机构4的一端安装有扎孔机构7,扎孔机构7的正下方设置有套筒6,套筒6的外壁安装有轴承5,轴承5的一侧外壁与手持架1的底部焊接,轴承5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锁紧机构3;

所述手持架1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孔12,矩形孔1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圆孔13;

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杆21、滑套22、限位板23、第一弹簧24和驱动块25,滑套22焊接在手持架1的侧壁,滑套22的内部插接有驱动杆21,驱动杆21的外壁焊接有限位板23,限位板2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弹簧24,且第一弹簧24位于两个所述滑套22的中间区域,驱动杆21的底部焊接有驱动块25,且驱动块25的底部开设有圆弧倒角;

所述挤压机构4包括支撑管41、挤压杆42、辊轴43和第二弹簧44,支撑管41焊接在手持架1的底部上端面,支撑管41的内部中心位置插接有挤压杆42,挤压杆42的一端安装有辊轴43,且辊轴43的外壁与驱动块25底部圆弧倒角处相贴,挤压杆42的外壁且位于辊轴43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弹簧44;

所述扎孔机构7包括半圆板71、固定架72和扎孔组件73,半圆板71的侧壁中心位置安装有固定架72,固定架72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内部插接有扎孔组件73,扎孔组件73的一端外壁与挤压杆42相连,具体工作时,当角度、孔径和深度均调节完毕后,操作人员通过掌部挤压驱动杆21,通过驱动杆21带动驱动块25垂直向下移动,由于驱动杆21无法水平移动,使得驱动块25的圆弧倒角处挤压辊轴43,使得挤压杆42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该推力直接作用于扎孔组件73,带动扎孔组件73完成扎孔动作,且改过程中,第一弹簧24和第二弹簧44均被压缩产生回弹力,该回弹力分别用于驱动杆21和挤压杆42的自动复位。

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解锁绳31、定位环32、锁紧组件33和拉环34,手持架1的一侧外壁与轴承5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定位环32,定位环32的内部穿插解锁绳31,解锁绳31的一端穿过连接圆孔13位于矩形孔12的内,且解锁绳31的端头处安装有定位环32,定解锁绳31的另一端与锁紧组件33相连,锁紧组件33固定在轴承5的外壁,人工手部拉动拉环34,通过拉环34带动解锁绳31移动,从而通过解锁绳31触发锁紧组件33。

所述锁紧组件33包括锁紧板331、定位杆332、l型固定板333、第三弹簧334、定位圆盘335和定位圆槽336,l型固定板333焊接在轴承5的外壁,轴承5的顶部插接有定位杆332,定位杆332的一端连接有锁紧板331,定位杆332的外壁焊接有定位圆盘335,l型固定板333的内部与定位圆盘335的连接处开设有定位圆槽336,第三弹簧334套接在定位杆332的外壁,定位杆332的另一端与解锁绳31相连,解锁绳31被拉动时,带动解锁绳31末端相连的定位杆332在l型固定板333内部移动,从而使得定位杆332一端相连的锁紧板331发生位移,第三弹簧334被压缩产生回弹力,使得锁紧板331与防滑纹62分离,此时处于解锁状态,即可手动转动手持架1调节扎孔角度,角度调节完毕后,再松开拉环34,锁紧板331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再次回到初始位置,锁紧板331的侧壁紧贴在防滑纹62上,此时处于锁定状态,即可执行扎孔动作,保证在扎孔时,手持架1不会晃动。

所述套筒6的内壁等间距安装有定位滚轮61,人工在将套筒6套接在菌棒的表面时,定位滚轮61在菌棒的表面滑动,通过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的进给方式,使得在套接套筒6时更加省力,套筒6的外壁等间距开设有防滑纹62,通过防滑纹62可有效的增加了套筒6外壁的表面粗糙程度,使得锁紧组件33在锁紧时,更加牢固。

所述扎孔组件73包括大径扎管731、深度调节挡板732和小径扎管733,小径扎管733的一端与挤压杆42焊接固定,小径扎管733的外壁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大径扎管731,大径扎管731的外壁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深度调节挡板732,具体工作时,根据实际扎孔深度需求,人工手动转动深度调节挡板732,使得大径扎管731的管尖到深度调节挡板732的距离等于扎孔深度,即可实现大孔径扎孔需求,人工手动转动大径扎管731,使得大径扎管731的管尖与小径扎管733的管尖分离,小径扎管733外漏,即可实现小孔径扎孔需求。

所述小径扎管733的外壁对称开设有收纳槽7331,收纳槽7331的内部通过绞座7332活动连接有深度定位板7333,且深度定位板7333与绞座7332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在大径扎管731转动分离时,深度定位板7333失去大径扎管731内壁提供的支撑力,使得深度定位板7333的扭簧弹力的作用下沿着绞座7332旋转,直至与小径扎管733的管壁垂直,使得在扎小孔时,可有效的控制扎孔深度,使得每次扎孔深度均匀相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