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施工施肥用松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5331发布日期:2020-08-14 15:5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观施工施肥用松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景观施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观施工施肥用松土装置。



背景技术:

景观施工简单的讲就是景观工程的建设营造。景观设计是建设单位和设计者的意图、理念、风格及智慧在图纸上的表现,而景观施工就是把这一切在实地真实的展现出来,这是景观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景观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园林土方施工、园林景观建筑铺装施工、园林水电施工、园林绿化种植施工等。

现有技术中绿化种植属于景观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土地较为坚硬,需要人为进行松土,然后进行施肥操作,效率较低,且大量浪费了劳动力,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景观施工施肥用松土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景观施工施肥用松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景观施工施肥用松土装置,包括底架、行走轮、通槽、挖斗、气缸、传动机和若干翻料板,所述行走轮转动连接在底架内部,所述通槽转动连接在底架上远离斗式提升机的一侧,所述挖斗设置在通槽远离斗式提升机的一端,所述气缸转动连接在底架上,且气缸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在通槽底部,所述传动机设置在通槽上,所述若干翻料板等距排布于传动机的传动带上;还包括斗式提升机和混合机构,所述斗式提升机设置在底架上靠一侧位置,所述混合机构设置在底架上中间位置,所述底架对应混合机构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绞龙筒、绞龙轴、第一绞龙叶片和第二绞龙叶片,所述绞龙筒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底架上,所述绞龙筒对应出料口的位置开设有导料口,所述绞龙筒顶部对应斗式提升机的位置连接有肥料进口,所述绞龙筒顶部对应通槽的位置连接有土壤进口,所述绞龙轴转动连接在绞龙筒内部,且绞龙轴与电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绞龙叶片和第二绞龙叶片对称设置在绞龙轴上,且第一绞龙叶片和第二绞龙叶片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设有若干组,所述若干组行走轮均转动连接在底架底部。

优选的,还包括整平辊,所述整平辊转动连接在底架底部,且整平辊的最底部与行走轮的最底部持平。

更为优选的,还包括造粒机构,所述造粒机构包括箱体、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碾辊和第二碾辊,所述箱体设置在底架上,且位于绞龙筒底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并列转动连接在箱体内部,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碾辊设置在第一转轴上,且第一转轴由外接的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二碾辊设置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碾辊和第二碾辊上均匀对称开设有造粒槽体,且造粒槽体呈半球体结构。

更为优选的,所述造粒机构还包括传动带,所述第一转轴靠近电动机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外部,且电动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造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斗式提升机;2.行走轮;3.通槽;4.铲斗;5.翻料板;6.传动机;7.气缸;8.混合机构;9.造粒机构;10.整平辊;11.底架;81.第一绞龙叶片;82.绞龙筒;83.第二绞龙叶片;84.电动机;85.绞龙轴;91.传动带;92.箱体;93.第一转轴;94.第一碾辊;95.第二转轴;96.第二碾辊;97.齿轮传动组件;a.出料口;b.肥料进口;c.土壤进口;d.导料口;e.造粒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景观施工施肥用松土装置,包括底架11、行走轮2、通槽3、挖斗4、气缸7、传动机6和若干翻料板5,所述行走轮2转动连接在底架11内部,所述通槽3转动连接在底架11上远离斗式提升机1的一侧,所述挖斗4设置在通槽3远离斗式提升机1的一端,所述气缸7转动连接在底架11上,且气缸7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在通槽3底部,所述传动机6设置在通槽3上,所述若干翻料板5等距排布于传动机6的传动带91上;还包括斗式提升机1和混合机构8,所述斗式提升机1设置在底架11上靠一侧位置,所述混合机构8设置在底架11上中间位置,所述底架11对应混合机构8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a。

所述混合机构8包括绞龙筒82、绞龙轴85、第一绞龙叶片81和第二绞龙叶片83,所述绞龙筒82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底架11上,所述绞龙筒82对应出料口a的位置开设有导料口d,所述绞龙筒82顶部对应斗式提升机1的位置连接有肥料进口b,所述绞龙筒82顶部对应通槽3的位置连接有土壤进口c,所述绞龙轴85转动连接在绞龙筒82内部,且绞龙轴85与电动机8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绞龙叶片81和第二绞龙叶片83对称设置在绞龙轴85上,且第一绞龙叶片81和第二绞龙叶片83方向相反。

工作流程:使用人员将肥料投入斗式提升机1的料槽中,移动底架11,铲头将土壤铲入通槽3内部,并通过传动机6带动翻料板5转动,翻料板5带动通槽3内部的土壤向上移动,最终从土壤进口c进入绞龙筒82内部,斗式提升机1带动肥料向上移动,并从肥料进口b进入绞龙筒82内部,运行电动机84,电动机84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绞龙轴85转动,绞龙轴85带动第一绞龙叶片81和第二绞龙叶片83同时转动,第一绞龙叶片81和第二绞龙叶片83转动的同时,带动土壤和肥料向着靠近导料口d的方向移动,使土壤和肥料混合后从导料口d排出,最终从底架11上的出料口a送回土体上。

实施例二

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优选方案,请参阅图3和图4,还包括造粒机构9,所述造粒机构9包括箱体92、第一转轴93、第二转轴95、第一碾辊94和第二碾辊96,所述箱体92设置在底架11上,且位于绞龙筒82底部,所述第一转轴93和第二转轴95并列转动连接在箱体92内部,所述第一转轴93与第二转轴95通过齿轮传动组件9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碾辊94设置在第一转轴93上,且第一转轴93由外接的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二碾辊96设置在第二转轴95上,所述第一碾辊94和第二碾辊96上均匀对称开设有造粒槽体e,且造粒槽体e呈半球体结构。

工作流程:混合后的土壤和肥料掉入箱体92内部第一碾辊94和第二碾辊96的表面,外接的电机驱动第一转轴93转动,第一转轴93通过齿轮传动组件97带动第二转轴95转动,第一转轴93和第二转轴95带动第一碾辊94和第二碾辊96转动,第一碾辊94和第二碾辊96转动的同时,通过其表面的造粒槽,对混合后的土壤和肥料进行造粒操作,造粒完毕后,再从出料口a送回土地上。

实施例三

作为实施例二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造粒机构9还包括传动带91,所述第一转轴93靠近电动机84的一端贯穿箱体92,并延伸至箱体92外部,且电动机84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93通过传动带91传动连接。

工作流程:电动机84的输出端带动绞龙轴85转动的同时,绞龙轴85通过传动带91带动第一转轴93转动,第一转轴93再通过齿轮传动组件97带动第二转轴95转动,由此实现实施例二中的操作。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