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调节PH值的香菇尾茬增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24276发布日期:2020-09-25 17:5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香菇增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调节ph值的香菇尾茬增产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又名香蕈、香信、香菰、椎茸,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香菇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栽培香菇都用“砍花法”,是一种自然接种的段木栽培法。一直到了60年代中期才开始培育纯菌种,改用人工接种的段木栽培法。70年代中期出现了代料压块栽培法,后又发展为塑料袋栽培法,产量显著增加。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香菇生产的第一大国。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中国历代医学家对香菇均有著名论述。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香菇的药用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香菇中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含有六大酶类的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香菇--真菌皇后。香菇,又称香蕈、冬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类。由于它味道较香,香气宜人,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真菌皇后”之誉。

香菇菌丝喜欢生长在偏酸性的环境中,最宜的ph值在4.5-5.5在此环境中生产快而稠密,而原基形成和子密体生长发育最适宜ph3.5-4.5之间。

因在子实体形成和菌棒营养逐渐减少的情况下,香菇菌棒ph会随之降到ph3以下,就会不出菇,传统的对尾茬香菇进行增产的方法为每天早、中、晚各喷水一次,早晚结合喷水个通风一小时,促进子实体的发育,但上述方法还未解决香菇菌棒ph会降低到ph3以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基于调节ph值的香菇尾茬增产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其在香菇尾茬增产过程中,通过物理改性先将香菇尾茬干燥,防香菇尾茬在生长的过程中携带的病菌、草籽及虫害,并初步改善菌棒的层状结构,有效增加菌棒的层间距及结构稳定性;将密封薄膜密封的尾茬香菇放置在温度18℃-22℃,湿度85%遮光成阴的棚内,具有明显的沃土功效,提高营养土生物活性,并能调节香菇生长发育,可提高香菇尾茬的产量,并改善香菇的外观、口感及品质;通过将昼夜温差调整到10℃以上,且夜里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白天最高温度不能高于22℃,使得菌棒内的营养物间距扩大,颗粒分散更均匀,层间距集合更松散,有助于吸附石灰水,利于后期对菌棒ph的调整;通过调整菌棒的ph值,可以起到保护营养液中活性成分和缓释的目的,防除病虫害高效长久,同时使香菇生长过程中长时间维持细胞活性,促进香菇健壮生长的同时有助于提高香菇产量并有效改善香菇的品质;石灰水浸泡的菌棒能有效结合无机肥和有机肥两者的效果,能为香菇生长发育及时有效提供所需养分,促进香菇健壮生长,缩短香菇种植周期,同时本发明浸泡后的菌棒疏松通气性好,土壤肥力高,保水保温能力强,还能有效防除土壤病虫害及杂菌对香菇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提高香菇细胞活性,促进香菇对营养物质的高效积累,缩短香菇种植周期;能促进香菇健壮生长,明显缩短香菇种植周期,在提高香菇产量的同时还有效改善香菇的品质。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调节ph值的香菇尾茬增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香菇头茬采摘完毕后,将脱袋后1-4天的香菇尾茬用密封薄膜密封,不翻动菌袋;

s2、在第5-8天,菌丝表面分泌一层黄色到棕褐色水珠,此时结合揭膜通风,连续两天给菌袋喷营养水;

s3、转色结束后,采用1:80-120石灰水浸泡6-8小时改变菌棒内的ph值;

每天进行干湿差及温差刺激。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需将密封薄膜密封的尾茬香菇放置在温度18℃-22℃,湿度85%遮光成阴的棚内。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第1天用喷雾器轻喷,把黄红色的水珠冲散;

第2天加压重喷把过浓的棕红色水珠冲净,然后将菌袋表面菌丝干燥不粘手时再覆盖薄膜,转色一般8-12天完成。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昼夜温差需要达到10℃以上,且夜里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白天最高温度不能高于22℃。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用2×2×1.2米水池,加石灰水10斤左右,浸泡500-600袋防烧棒,高温浸泡时需要每隔10分钟进行一次查温。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需采用1:100石灰水浸泡7小时改变菌棒内的ph值。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香菇尾茬增产过程中,通过物理改性先将香菇尾茬干燥,防香菇尾茬在生长的过程中携带的病菌、草籽及虫害,并初步改善菌棒的层状结构,有效增加菌棒的层间距及结构稳定性;

2、将密封薄膜密封的尾茬香菇放置在温度18℃-22℃,湿度85%遮光成阴的棚内,具有明显的沃土功效,提高营养土生物活性,并能调节香菇生长发育,可提高香菇尾茬的产量,并改善香菇的外观、口感及品质;

3、通过将昼夜温差调整到10℃以上,且夜里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白天最高温度不能高于22℃,使得菌棒内的营养物间距扩大,颗粒分散更均匀,层间距集合更松散,有助于吸附石灰水,利于后期对菌棒ph的调整;

4、通过调整菌棒的ph值,可以起到保护营养液中活性成分和缓释的目的,防除病虫害高效长久,同时使香菇生长过程中长时间维持细胞活性,促进香菇健壮生长的同时有助于提高香菇产量并有效改善香菇的品质;

5、石灰水浸泡的菌棒能有效结合无机肥和有机肥两者的效果,能为香菇生长发育及时有效提供所需养分,促进香菇健壮生长,缩短香菇种植周期,同时本发明浸泡后的菌棒疏松通气性好,土壤肥力高,保水保温能力强,还能有效防除土壤病虫害及杂菌对香菇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提高香菇细胞活性,促进香菇对营养物质的高效积累,缩短香菇种植周期;

6、本发明能促进香菇健壮生长,明显缩短香菇种植周期,在提高香菇产量的同时还有效改善香菇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基于调节ph值的香菇尾茬增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香菇头茬采摘完毕后,将脱袋后1-4天的香菇尾茬用密封薄膜密封,不翻动菌袋,需将密封薄膜密封的尾茬香菇放置在温度18℃-22℃,湿度85%遮光成阴的棚内;

s2、在第5-8天,菌丝表面分泌一层黄色到棕褐色水珠,此时结合揭膜通风,连续两天给菌袋喷营养水,第1天用喷雾器轻喷,把黄红色的水珠冲散;

第2天加压重喷把过浓的棕红色水珠冲净,然后将菌袋表面菌丝干燥不粘手时再覆盖薄膜,转色一般8-12天完成;

s3、转色结束后,采用1:80-120石灰水浸泡6-8小时改变菌棒内的ph值;

每天进行干湿差及温差刺激,昼夜温差需要达到10℃以上,且夜里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白天最高温度不能高于22℃;

用2×2×1.2米水池,加石灰水10斤左右,浸泡500-600袋防烧棒,高温浸泡时需要每隔10分钟进行一次查温。

需采用1:100石灰水浸泡7小时改变菌棒内的ph值。

本发明在香菇尾茬增产过程中,通过物理改性先将香菇尾茬干燥,防香菇尾茬在生长的过程中携带的病菌、草籽及虫害,并初步改善菌棒的层状结构,有效增加菌棒的层间距及结构稳定性;将密封薄膜密封的尾茬香菇放置在温度18℃-22℃,湿度85%遮光成阴的棚内,具有明显的沃土功效,提高营养土生物活性,并能调节香菇生长发育,可提高香菇尾茬的产量,并改善香菇的外观、口感及品质;通过将昼夜温差调整到10℃以上,且夜里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白天最高温度不能高于22℃,使得菌棒内的营养物间距扩大,颗粒分散更均匀,层间距集合更松散,有助于吸附石灰水,利于后期对菌棒ph的调整;通过调整菌棒的ph值,可以起到保护营养液中活性成分和缓释的目的,防除病虫害高效长久,同时使香菇生长过程中长时间维持细胞活性,促进香菇健壮生长的同时有助于提高香菇产量并有效改善香菇的品质;石灰水浸泡的菌棒能有效结合无机肥和有机肥两者的效果,能为香菇生长发育及时有效提供所需养分,促进香菇健壮生长,缩短香菇种植周期,同时本发明浸泡后的菌棒疏松通气性好,土壤肥力高,保水保温能力强,还能有效防除土壤病虫害及杂菌对香菇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提高香菇细胞活性,促进香菇对营养物质的高效积累,缩短香菇种植周期;本发明能促进香菇健壮生长,明显缩短香菇种植周期,在提高香菇产量的同时还有效改善香菇的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