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小花蝽捕食量和产卵量的复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3793发布日期:2021-02-05 16:3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小花蝽捕食量和产卵量的复合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昆虫生物学与生态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小花蝽捕食量和产卵量的复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东亚小花蝽和南方小花蝽隶属于半翅目花蝽,南方小花蝽是我国南部地区广泛分布的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东亚小花蝽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之一,它们捕食量大、捕食范围广、寄主植物多样,对小型害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主要取食蓟马、蚜虫、叶螨、粉虱、红蜘蛛、棉铃虫等昆虫、植物花粉,以及夜蛾类昆虫的卵和小幼虫,在控制果园、农田、温室花卉和林木等虫害的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昆虫天敌开发利用的主要品种。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如何提高天敌昆虫捕食量以及产卵量则显得尤为重要,植物挥发物不仅有助于天敌昆虫在搜寻寄主害虫,而且特殊的植物源物质还可以增加天敌昆虫取食猎物的食量。挥发物单体对害虫行为的影响与挥发物的种类和浓度有关,不同浓度和配比的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行为甚至会造成截然相反的效果。
[0003]
特异性植物源挥发物能显著增强昆虫信息素类物质的引诱力,也可以在不同植物源物质之间发挥互补功效。这种对昆虫信息素的增效作用受昆虫体内的章鱼胺及其受体介导。特异性植物源挥发物和章鱼胺受体结合,降低性信息素接收神经元对性信息素的反应阚值,增强性信息素接收神经元敏感性,这可能是植物源挥发物对信息素类物质具有增效作用的主要机制(王振华等,2008)。在自然界中,昆虫取食寄主植物后,植物所释放的挥发物最多有数百种之多,但是真正起作用的可能是一种或几种,以特定的比例混合(buttery and ling,1984)。对害虫起作用的主导化合物中每一种成分都与昆虫触角上相应的嗅觉气味结合蛋白受体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较强的结合特性,而且还存在结合阈值,一旦超过这个阈值,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随意增加某种化合物的配比含量都会影响最终的诱集效果。由于现实条件下很难模仿自然条件下植物释放的挥发物之间的比例,本发明人将挥发物中的主导化合物筛选出来,进行单体活性测定,从而获得促进小花蝽捕食和刺激其产卵的化合物,并按照一定比例和浓度配制成复合物,从而获得了一种较为理想而简便的生物学方法。目前尚未发现有相关研究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小花蝽捕食量和产卵量的复合物,该复合物是从多种害虫寄主植物挥发物中筛选出来的活性物质,按照比例配制而成,一方面可以刺激天敌对害虫的捕食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小花蝽的生殖行为,大幅提高小花蝽的产卵量,较正常情况下可提高40%。本发明复合物具有多重作用效果,为开展小花蝽化学生态学和神经行为学机理研究提供依据,为田间有效利用小花蝽进行害虫防控提供稳定虫源。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小花蝽捕食量和产卵量的复合物,以液体石蜡为溶剂,将50μg/ml的正己醛、
反-2-壬烯醛、2-甲基丁醛、1-辛烯-3-醇、己醇、3-辛醇、异丁酸叶醇酯、戊酸叶醇酯、3-辛酮、罗勒烯进行相同质量比例混合而成。
[0006]
所述小花蝽包括南方小花蝽、东亚小花蝽、微小花蝽。
[0007]
一种提高小花蝽捕食量和产卵量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50μg/ml的单一组分溶液的制备50μg/ml的正己醛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正己醛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反-2-壬烯醛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反-2-壬烯醛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2-甲基丁醛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 2-甲基丁醛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1-辛烯-3-醇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 1-辛烯-3-醇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己醇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己醇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3-辛醇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3-辛醇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异丁酸叶醇酯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异丁酸叶醇酯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戊酸叶醇酯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戊酸叶醇酯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3-辛酮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3-辛酮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罗勒烯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罗勒烯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2)将步骤(1)得到的50μg/ml的正己醛溶液、反-2-壬烯醛溶液、2-甲基丁醛溶液、1-辛烯-3醇溶液、己醇溶液、3-辛醇溶液、异丁酸叶醇酯溶液、戊酸叶醇酯溶液、3-辛酮溶液、罗勒烯溶液进行相同质量比例混合。
[0008]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原材料是从害虫寄主植物源物质中获得的天然的化合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形成了其固定的参与能量与物质循环代谢途径,不存在化学农药残留期长的问题,与环境是兼容的;本发明从寄主中筛选的物质种类繁多,作用靶标位点广,而且每种物质都是从众多同类成分中筛选的,可以起到增效互补的作用;本发明复合物材料易得,成本较低,能显著激发昆虫捕食和生殖行为,具有双重效果。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小花蝽对蓟马的捕食效果(平均值+标准差)示意图;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组和对照组间捕食效果差异显著;
图2为小花蝽对红蜘蛛的捕食效果(平均值+标准差)示意图;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组和对照组间捕食效果差异显著;图3为小花蝽的产卵量(平均值+标准差)示意图;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组和对照组间产卵量差异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11]
实施例1复合物制备:1.1本发明50μg/ml单一组分溶液的制备50μg/ml的正己醛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正己醛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反-2-壬烯醛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反-2-壬烯醛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2-甲基丁醛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 2-甲基丁醛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1-辛烯-3-醇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 1-辛烯-3-醇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己醇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己醇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3-辛醇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3-辛醇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异丁酸叶醇酯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异丁酸叶醇酯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戊酸叶醇酯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戊酸叶醇酯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3-辛酮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3-辛酮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50μg/ml的罗勒烯溶液的制备:将事先配制好的10μg/μl的罗勒烯标准化合物5μl加入到995μl的液体石蜡中,并均匀混合;1.2 将步骤1.1得到的50μg/ml的正己醛溶液、反-2-壬烯醛溶液、2-甲基丁醛溶液、1-辛烯-3醇溶液、己醇溶液、3-辛醇溶液、异丁酸叶醇酯溶液、戊酸叶醇酯溶液、3-辛酮溶液、罗勒烯溶液进行相同质量比例混合,得到本发明复合物。
[0012]
1.3 将步骤1.1得到的正己醛溶液、反-2-壬烯醛溶液、2-甲基丁醛溶液、1-辛烯-3醇溶液、己醇溶液、3-辛醇溶液、异丁酸叶醇酯溶液、戊酸叶醇酯溶液、3-辛酮溶液、罗勒烯溶液按照质量比2:1:1:2:1:1:2:1:2:2混合,得到配方1复合物。
[0013]
1.4 将步骤1.1得到的正己醛溶液、反-2-壬烯醛溶液、2-甲基丁醛溶液、1-辛烯-3醇溶液、己醇溶液、3-辛醇溶液、异丁酸叶醇酯溶液、戊酸叶醇酯溶液、3-辛酮溶液、罗勒烯
溶液按照质量比1:2:2:1:1:2:1:2:2:2混合,得到配方2复合物。
[0014]
1.5 将步骤1.1得到的正己醛溶液、反-2-壬烯醛溶液、2-甲基丁醛溶液、1-辛烯-3醇溶液、己醇溶液、3-辛醇溶液、异丁酸叶醇酯溶液、戊酸叶醇酯溶液、3-辛酮溶液、罗勒烯溶液按照质量比1:1:2:2:1:1:1:2:2:2混合,得到配方3复合物。
[0015]
实施例2小花蝽对各组分及混配物的触角电位反应20
µ
l样品溶液均匀滴在长5cm、宽0.5cm的“v”字形滤纸条上,放入巴斯德滴管中,滴管末端连接刺激气流控制装置,送气管管口与触角纵向垂直,并与触角相距1cm。调节连续气体流量为124ml/min,刺激气体流量为20ml/min,每次刺激时间为0.2s。两次刺激之间间隔40s,以保证触角感觉器官功能的完全恢复。各组分及复合物在一根触角上平行刺激3次取平均值,至少重复试验5根触角。各组分及复合物的eag相对反应值以液体石蜡作为对照。对于每一待测样品,刺激顺序为液体石蜡、待测样品、液体石蜡。前后两次对照取平均值。
[0016]
eag相对反应值=待测样品的eag相对反应值-液体石蜡平均eag相对反应值。
[0017]
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如表1所示,小花蝽对所测的10种单个组分均具有相对较高的触角电位反应(相对反应最高值为反-2-壬烯醛-155.35μv,最低值为戊酸叶醇酯-65.74μv)。小花蝽对本发明复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相对值结果达到了-282.88μv,各组分间增效作用明显。本发明复合物的eag反应值较配方1(-222.36μv)的触角电位值有大幅增加,且显著高于配方2(-214.33μv)和配方3(212.61μv)的eag反应值。
[0018]
表1 小花蝽对单一组分及本发明复合物、配方1、配方2、配方3的触角电位反应
实施例3整个试验在长方形玻璃释放器中进行,玻璃释放器置于人工气候箱中,温度为25
±
1℃,光照时间16:8 h (l:d),相对湿度 (70
±
5)% rh。处理组(本发明复合物、配方1、配方2、配方3)分别释放4头小花蝽成虫,在四片叶上放置蓟马80头,将本发明复合物、配方1、配方2或配方3悬挂于玻璃释放器顶端。空白对照组不释放复合物,其他条件同处理组。处理组(本发明复合物、配方1、配方2、配方3)和对照组(仅含有液体石蜡)各重复3次,小花蝽释放前饥饿l d,3d后分别记录蓟马的数量。
[0019]
结果表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复合物、配方1、配方2、配方3中小花蝽捕食效果分别为77.33%
±
1.53%、67.33%
±
3.06%、63.00%
±
4.58%、61%
±
3.61%,本发明复合物的捕食效果显著高于配方1、配方2、配方3和对照组(51.67%
±
3.51%)。配方2和配方3捕食效果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0020]
实施例4整个试验在长方形玻璃释放器中进行,玻璃释放器置于人工气候箱中,温度为25
±
1℃,光照时间16:8 h (l:d),相对湿度 (70
±
5)% rh。处理组(本发明复合物、配方1、配方2、配方3)分别释放4头小花蝽成虫,在四片叶上放置红蜘蛛30头,将本发明复合物、配方1、配方2或配方3悬挂于玻璃释放器顶端。空白对照组不释放复合物,其他条件同处理组。处理组(本发明复合物、配方1、配方2、配方3)和对照组(仅含有液体石蜡)各重复3次,小花蝽释放
前饥饿l d,3d后分别记录红蜘蛛的数量。
[0021]
结果表明,如图2所示,本发明复合物、配方1、配方2、配方3捕食效果分别为56.67%
±
4.04%、45.67%
±
1.53%、43.33%
±
1.53%、44%
±
3%,本发明复合物的捕食效果显著高于对配方1、配方2、配方3和对照组捕食效果(29%
±
1%)。配方1、配方2、配方3捕食效果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配方1、配方2、配方3间的捕食效果无显著差异。
[0022]
实施例5对照试验组为完全不含有本发明复合物的液体石蜡,挑取2对小花蝽放置于100ml离心管中,雌雄各2头,离心管采用防虫纱网封口。将液体石蜡100ul滴于1mm
×
5mm滤纸上,滤纸条放入100ml离心管中,离心管放置于人工气候箱中,温度为25
±
1℃,光照时间16:8 h (l:d),相对湿度 (70
±
5)% rh,试验一周,试验重复3次。在解剖镜下观察产卵量。处理试验组(本发明复合物、配方1、配方2、配方3)复合物100ul分别滴于1mm
×
5mm滤纸上,滤纸条放入100ml离心管中,其他试验方法和条件同对照。
[0023]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复合物、配方1、配方2、配方3中,小花蝽平均产卵量分别为65.33
±
2.52粒、53
±
2.65粒、51.67
±
2.08粒、50.33
±
1.53粒,本发明复合物的小花蝽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配方1、配方2、配方3和对照(40.67
±
1.15),配方1、配方2和配方3间小花蝽平均产卵量无显著差异。
[0024]
以上所述仅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例子,在本专业技术领域范围内并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等效变换以及改进,均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