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营茧簇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7754发布日期:2020-12-29 09:3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营茧簇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簇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营茧簇具。



背景技术:

蚕,是蚕蛾的幼虫,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当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五十多天的时间。五龄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在养蚕场内都要提供为蚕结茧的簇具,以供其吐丝着床结茧,但是现有的簇具不利于蚕茧的有效挂丝着床,且白色的簇具导致蚕茧吐丝不清,结茧率低,残茧占比高,因此必须设计一种新型营茧簇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营茧簇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营茧簇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结茧框和撑脚,所述结茧框包括横向框条、纵向框条和落茧柱,所述横向框条与纵向框条垂直交叉设置形成若干个长方形容茧格,在每个长方形的容茧格的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的同一侧面上设有间隔竖直分布的落茧柱,且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上的落茧柱沿横向和纵向相互错位设置,撑脚间隔地设置在结茧框未设置有落茧柱的一侧。

进一步,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均粗细相间设置,在两根粗制的横向框条或纵向框条之间设有至少一根细制的横向框条或细制的纵向框条。

进一步,所述撑脚由第一撑板、第二撑板和支撑轴组成,所述第一撑板与第二撑板交叉设置,在交叉处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支撑轴孔为配合构件。

进一步,在粗制的横向框条与粗制的纵向框条的交叉处开设有支撑轴孔,撑脚通过支撑轴孔与结茧框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落茧柱的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

更进一步,所述非圆形为多边形或星形。

更进一步,所述多边形为三边形至六边形。

更进一步,所述多边形的边线为直线、波浪线、弧线或它他们组合。

更进一步,所述星形为三角星至八角星。

进一步,所述结茧框、采茧框和撑脚为非白色塑料压制件,或在塑料压制件的表面设有非白色涂层,优选黑色。

由于该新型营茧簇具的结茧框通过撑脚支撑在茧床的平面上,这样既提高了营茧簇具的整体透气性,而且可消除少数血茧对优质茧的污染,还可以实现多层叠放,大幅度减少结茧占地面积,且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上的落茧柱沿横向和纵向都分开间隔设置,这样既为每个蚕茧提供一个适宜的立体空间,又为蚕吐丝成茧提供了立体挂丝的支撑柱,对提高蚕茧成型大小的均匀度和入窝率十分有利,将落茧柱的横截面设计成非圆形,例如多边形或星型,便于蚕茧起初吐丝时的挂丝着床,提高结茧率。

将整个营茧簇具设计成非白色塑料压制件,或在塑料压制件的表面设有非白色涂层,可减少光线反射,保持结茧时环境黑暗,利于提高吐丝率;优选黑色效果会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2和图3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结茧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采茧框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撑脚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结茧框;2-采茧框;3-撑脚;11-横向框条;12-纵向框条;13-落茧柱;14-支撑轴孔;21-横向簇片条;22-纵向簇片条;31-第一撑板;32-第二撑板;33-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由新型营茧簇具和采茧框3组成的营茧采茧簇具,如图1-图6所示,所述新型营茧簇具包括结茧框1和撑脚3,所述结茧框1由横向框条11、纵向框条12和落茧柱13组成,所述横向框条11与纵向框条12等距离垂直交叉设置形成若干个容茧格的框格体,在容茧框格体的横向框条11和纵向框条12的同一侧面上间隔设有落茧柱13,落茧柱13与横向框条11或纵向框条12垂直,设置在横向框条11和纵向框条12上的落茧柱13相互错位分布,所述采茧框2由横向簇片条21和纵向簇片条22相互垂直交叉设置组成的采茧框格体,撑脚3间隔地设置在结茧框1未设置有落茧柱13的一侧,采茧框2套装在结茧框1上设有落茧柱13的一面上,套装要求为在每个容茧格内有横向簇片条21或纵向簇片条22或者同时有横向簇片条21和纵向簇片条22。

优选方案,所述横向框条11和纵向框条12均粗细相间设置,在两根粗制的横向框条11或纵向框条12之间设有至少一根细制的横向框条11或纵向框条12。

所述撑脚3由第一撑板31、第二撑板32和支撑轴33组成,所述第一撑板31与第二撑板32呈十字交叉设置,且交叉处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轴33,所述支撑轴33与支撑轴孔14为配合构件。

在粗制的横向框条11与粗制的纵向框条12的交叉处均开设有支撑轴孔14,撑脚3通过支撑轴孔14与结茧框1相连接,且撑脚3安装在结茧框1未设置有落茧柱13的一侧,间隔设置的撑脚3数量为4~10个,本例选6个,所述落茧柱13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正三角形。本例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或正三角形的边线为直线、波浪线、弧线或它他们组合。

当然,所述落茧柱13的横截面形状也可选为所三角星至八角星。

所述结茧框1、采茧框2和撑脚3为黑色塑料压制件,也可在塑料压制件的表面设有黑色涂层。由于新型营茧簇具整体为黑色,这样可以减少光线反射,保持结茧时环境黑暗,利于提高蚕的吐丝率。

由于该新型营茧簇具的结茧框通过撑脚支撑在茧床的平面上,这样既提高了营茧簇具的整体透气性,而且可消除少数血茧对优质茧的污染,还可以实现多层叠放,大幅度减少结茧占地面积,且横向框条和纵向框条上的落茧柱沿横向和纵向都分开间隔设置,这样既为每个蚕茧提供一个适宜的立体空间,又为蚕吐丝成茧提供了立体挂丝的支撑柱,对提高蚕茧成型大小的均匀度和入窝率十分有利,将落茧柱的横截面设计成非圆形,例如多边形或星型,便于蚕茧起初吐丝时的挂丝着床,提高结茧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结茧框1通过撑脚3支撑在地面上,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透气性,且横向框条11和纵向框条12上的落茧柱13横向、纵向分开间隔设置,充分利用空间,在保证了落茧柱13数目足够的情况下有留出了足够的结茧空间,提高了入窝率,同时落茧柱13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可为多边形、星型,便于挂丝,提高结茧率。该装置整体为非白色,可减少光线反射,保持结茧时环境黑暗,利于提高吐丝率;采茧框2的作用是手工脱茧,当蚕成茧后,只要双手拉动采茧框2就能轻松地将绕集在结茧框1上的所有蚕茧都脱开,便于收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