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机栽植刷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9263发布日期:2022-06-08 10:2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涉及移栽机栽植器鸭嘴的清理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移栽机栽植刷土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钵苗移栽机的栽植器上通常安装有六个鸭嘴,工作时,栽植器带动鸭嘴旋转,鸭嘴在到达最下方时插入土壤并张开,将其内部放置的钵苗植入土壤,当播种的泥土较为湿润时,鸭嘴内部非常容易粘附泥土、落叶等杂物,之后鸭嘴随栽植器由栽植器转轴的后下方向上移动,当鸭嘴旋转至栽植器转轴上方时,新的钵苗装入鸭嘴,由于鸭嘴内粘附有泥土,会造成鸭嘴堵塞,鸭嘴堵塞后,会妨碍或严重影响新的钵苗置入鸭嘴,如果停机清理,会影响栽植作业的正常进行、影响栽植作业效率、耽误农时,如果不清理,泥土等杂物又会严重影响栽植器的作业,甚至导致缺苗减产、造成较大损失。此外,由于现有移栽机的栽植器作业时转速较快,鸭嘴工作时并非以恒定的转速运动,鸭嘴在插入土壤作业时的转动速度较慢,而鸭嘴离开土壤后的转速较快,因此清理泥土的装置需要随鸭嘴的移动步调一起移动,才能有效实现清理作业,由于目前现有钵苗移栽机的清理装置运动时无法与栽植器的鸭嘴协调动作,因此对于解决鸭嘴堵塞的问题,往往需要将设备停机后,将鸭嘴内堵住的泥土用手掏出,导致鸭嘴内残留的泥土等杂物的有效清理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因此,现有钵苗移栽机的栽植器使用的鸭嘴在实际清理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堵塞泥土等杂物后,停机清理泥土等杂物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不清理泥土等杂物又会严重影响栽植器的作业,甚至导致缺苗减产、造成较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移栽机栽植刷土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钵苗移栽机的栽植器的鸭嘴存在的堵塞泥土等杂物后,停机清理泥土等杂物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不清理泥土等杂物又会严重影响栽植器的作业,甚至导致缺苗减产、造成较大损失的问题。
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栽机栽植刷土装置,包括包括能够固定安装在栽植器转轴右部的动力轮、传动装置、曲轴装置和带有毛刷的刷架装置,曲轴装置安装在栽植器转轴后方的机架上,曲轴装置上安装有刷架装置,刷架装置上固定安装有毛刷,曲轴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动力轮相连接并能够带动毛刷由后下方向前上方移动,所述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装置或链传动装置或齿形带传动装置,并能够使毛刷端部由栽植器后部对应位置的鸭嘴下端口进入鸭嘴,而由此鸭嘴的上端后部离开鸭嘴内腔,以便将对应位置的鸭嘴内腔中的泥土等杂物清理干净。
5.进一步的,曲轴装置包括前曲轴装置和后曲轴装置,刷架装置包括右刷架和左刷架,毛刷包括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动力轮为盘状的动力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从动齿轮、传动齿轮、过桥齿轮和后轴齿轮,前曲轴装置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前部的轮齿与
动力轮后部的轮齿相啮合,前曲轴装置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后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过桥齿轮,前曲轴装置后方的机架上安装有后曲轴装置,后曲轴装置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后轴齿轮,传动齿轮通过过桥齿轮与后轴齿轮相连接并能够驱动后轴齿轮,前曲轴装置右部通过右刷架与后曲轴装置右部相连接,右刷架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毛刷,前曲轴装置左部通过左刷架与后曲轴装置左部相连接,左刷架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毛刷。
6.进一步的,机架包括右架板和左架板,前曲轴装置包括前右端轴、前曲轴右板、前右曲柄销、前曲轴中臂、前左曲柄销、前曲轴左板和前左端轴,前右端轴的右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右架板上,前右端轴的左端通过前曲轴右板与前右曲柄销的右端相固定,前右曲柄销的左端通过前曲轴中臂与前左曲柄销的右端相固定,前左曲柄销的左端通过前曲轴左板与前左端轴右端相固定,前左端轴的左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左架板上;后曲轴装置包括后右端轴、后曲轴右板、后右曲柄销、后曲轴中臂、后左曲柄销、后曲轴左板和后左端轴,后右端轴的右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右架板上,后右端轴的左端通过后曲轴右板与后右曲柄销的右端相固定,后右曲柄销的左端通过后曲轴中臂与后左曲柄销的右端相固定,后左曲柄销的左端通过后曲轴左板与后左端轴右端相固定,后左端轴的左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左架板上;前曲轴装置的前右曲柄销通过右刷架与后曲轴装置的后右曲柄销相连接,前曲轴装置的前左曲柄销通过左刷架与后曲轴装置的后左曲柄销相连接。
7.进一步的,第一毛刷、第二毛刷的轴线均沿水平方向,并且在同一个的垂直于栽植器转轴的竖直平面内运动,所述竖直平面与栽植器的各鸭嘴的开口中心所在平面相重合,第一毛刷、第二毛刷的末端均朝向前方。
8.进一步的,右刷架、左刷架均呈三角形;右刷架的前上端套装在前右曲柄销上并能转动,右刷架的后上端套装在后右曲柄销上并能转动,右刷架的下部固定有右刷座,右刷座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毛刷;左刷架的前上端套装在前左曲柄销上并能转动,左刷架的后上端套装在后左曲柄销上并能转动,左刷架的下部固定有左刷座,左刷座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毛刷。
9.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传动装置,能够保证清理装置的毛刷与栽植器的鸭嘴移动相匹配,作业时毛刷由鸭嘴的下端口进入鸭嘴,而由鸭嘴的上端后部离开鸭嘴内腔,能够将鸭嘴内粘附的泥土等杂物有效清理干净,杜绝了鸭嘴内粘附泥土易导致缺苗减产、造成损失的问题,解决了需设备停机来清理泥土等杂物、费时费力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钵苗移栽机的工作效率,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10.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去除左架板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1.图例:1为栽植器转轴,2为动力轮,3为鸭嘴,4为右刷架,5为左刷架,6为第一毛刷,7为第二毛刷,8为从动齿轮,9为传动齿轮,10为过桥齿轮,11为后轴齿轮,12为右架板,13为
左架板,14为前右端轴,15为前曲轴右板,16为前右曲柄销,17为前曲轴中臂,18为前左曲柄销,19为前曲轴左板,20为前左端轴,21为后右端轴,22为后曲轴右板,23为后右曲柄销,24为后曲轴中臂,25为后左曲柄销,26为后曲轴左板,27为后左端轴,28为右刷座,29为左刷座,30为。
具体实施方式
12.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3.实施例:如图1—5所示,该移栽机栽植刷土装置包括能够固定安装在栽植器转轴1右部的动力轮2、传动装置、曲轴装置和带有毛刷的刷架装置,曲轴装置安装在栽植器转轴1后方的机架上,曲轴装置上安装有刷架装置,刷架装置上固定安装有毛刷,曲轴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动力轮2相连接并能够带动毛刷由后下方向前上方移动,所述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装置或链传动装置或齿形带传动装置,并能够使毛刷端部由栽植器后部对应位置的鸭嘴3下端口进入鸭嘴3,而由此鸭嘴3的上端后部离开鸭嘴3内腔,以便将对应位置的鸭嘴3内腔中的泥土等杂物清理干净。本技术通过传动装置,能够保证清理装置的毛刷与栽植器的鸭嘴移动相匹配,进行清理作业时,毛刷由鸭嘴3的下端口进入鸭嘴3,而由鸭嘴3的上端后部离开鸭嘴3内腔,能够将鸭嘴3内粘附的泥土等杂物有效清理干净,创造性地解决了现有钵苗移栽机栽植器的鸭嘴3容易被泥土堵塞的问题,杜绝了鸭嘴3内粘附泥土易导致缺苗减产、造成损失的问题,解决了现有钵苗移栽机需设备停机来清理泥土等杂物、费时费力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钵苗移栽机的工作效率。
14.如图1—3所示,曲轴装置包括前曲轴装置和后曲轴装置,刷架装置包括右刷架4和左刷架5,毛刷包括第一毛刷6和第二毛刷7,动力轮2为盘状的动力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从动齿轮8、传动齿轮9、过桥齿轮10和后轴齿轮11,前曲轴装置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8,从动齿轮8前部的轮齿与动力轮2后部的轮齿相啮合,前曲轴装置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后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过桥齿轮10,前曲轴装置后方的机架上安装有后曲轴装置,后曲轴装置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后轴齿轮11,传动齿轮9通过过桥齿轮10与后轴齿轮11相连接并能够驱动后轴齿轮11,前曲轴装置右部通过右刷架4与后曲轴装置右部相连接,右刷架4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毛刷6,前曲轴装置左部通过左刷架5与后曲轴装置左部相连接,左刷架5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毛刷7。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装置,不但设备结构较为紧凑、工作稳定可靠,而且能够保证传动比的精确性,有效保证使毛刷与栽植器的鸭嘴移动相匹配。通过前曲轴装置和后曲轴装置安装右刷架4和左刷架5,使得鸭嘴3、第一毛刷6和第二毛刷7的运动轨迹为两个相交的圆形,在相交处毛刷实现刷土作业。鸭嘴3在向上转动时,毛刷进入到鸭嘴3打开的部位,鸭嘴3继续向上转动,毛刷也跟着向上转,经实际测试,工作时鸭嘴3的转动速度稍快于毛刷,通过毛刷能够有效将鸭嘴3内粘附的泥土刷去。
15.如图1—2所示,机架包括右架板12和左架板13,前曲轴装置包括前右端轴14、前曲轴右板15、前右曲柄销16、前曲轴中臂17、前左曲柄销18、前曲轴左板19和前左端轴20,前右端轴14的右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右架板12上,前右端轴14的左端通过前曲轴右板15与前右曲柄销16的右端相固定,前右曲柄销16的左端通过前曲轴中臂17与前左曲柄销18的右端相固定,前左曲柄销18的左端通过前曲轴左板19与前左端轴20右端相固定,前左端轴20的左部
通过轴承安装在左架板13上;后曲轴装置包括后右端轴21、后曲轴右板22、后右曲柄销23、后曲轴中臂24、后左曲柄销25、后曲轴左板26和后左端轴27,后右端轴21的右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右架板12上,后右端轴21的左端通过后曲轴右板22与后右曲柄销23的右端相固定,后右曲柄销23的左端通过后曲轴中臂24与后左曲柄销25的右端相固定,后左曲柄销25的左端通过后曲轴左板26与后左端轴27右端相固定,后左端轴27的左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左架板13上;前曲轴装置的前右曲柄销16通过右刷架4与后曲轴装置的后右曲柄销23相连接,前曲轴装置的前左曲柄销18通过左刷架5与后曲轴装置的后左曲柄销25相连接。通过前曲轴装置和后曲轴装置,能够在不干涉栽植器鸭嘴运动的前提下实现将第一毛刷6和第二毛刷7依次送入相邻的两个鸭嘴3,从而实现了清理工作的连续作业,清理效率较高,同时清理效果较好。
16.如图2、3、4所示,第一毛刷6、第二毛刷7的轴线均沿水平方向,并且在同一个的垂直于栽植器转轴1的竖直平面内运动,所述竖直平面与栽植器的各鸭嘴3的开口中心所在平面相重合,第一毛刷6、第二毛刷7的末端均朝向前方。第一毛刷6、第二毛刷7都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运动,与栽植器上鸭嘴3的开口在同一个平面内,能够保证毛刷顺利伸入到各鸭嘴3的开口内,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毛刷的清理效果。
17.如图3、4所示,右刷架4、左刷架5均呈三角形;右刷架4的前上端套装在前右曲柄销16上并能转动,右刷架4的后上端套装在后右曲柄销23上并能转动,右刷架4的下部固定有右刷座28,右刷座28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毛刷6;左刷架5的前上端套装在前左曲柄销18上并能转动,左刷架5的后上端套装在后左曲柄销25上并能转动,左刷架5的下部固定有左刷座29,左刷座2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毛刷7。右刷架4、左刷架5可以为斜边朝向后上方的直角三角形,这样有助于提高刷架装置的结构强度。通过右刷座28、左刷座29固定安装第一毛刷6、第二毛刷7,便于保证使第一毛刷6、第二毛刷7的轴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但易于制造、装配简单,而且更换损坏的毛刷时维护更加方便。
18.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