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菇室内种植方法及其专用铺肥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03157发布日期:2022-09-14 09:2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菇室内种植方法及其专用铺肥装置。


背景技术:

2.菌菇是食药兼用菌,营养丰富,是一种人体营养的补品,在全世界都种植广泛,对于菌菇的栽培方式可分为三大类,既熟料脱袋栽培、室外脱袋栽培以及室外生料栽培,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熟料脱袋栽培方式,其步骤是将经过熟料拌好后进行灭菌处理,置于常温大棚内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再延长培养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并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供保温保湿。
3.菌丝在生长期间,需要定期对菌丝进行铺肥工作,使菌丝能够快速生长,由于栽培菌丝的土堆上铺有一层保温膜层,在进行铺肥工作前都需要将该膜层揭开,再进行铺肥工作,在完成铺肥工作后还需要重新将保温膜层铺回至土堆上,对于大面积栽培有菌菇的农田,该处理步骤工作量巨大,并且在铺肥期间,还需要注意将肥料铺散均匀,并使肥料与土堆之间充分接触,若土堆上的某处堆积有大量的肥料,将破坏该土堆的透气性能,影响菌菇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定期对菌菇的菌丝进行铺肥工作的处理步骤工作量巨大,并且在铺肥期间,若土堆上的某处堆积有大量的肥料,将破坏该土堆的透气性能,影响菌菇的生长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菌菇室内种植方法及其专用铺肥装置。
5.一种菌菇室内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s1:肥料加工,将植物谷物壳与干禽粪、禽类蛋壳、尿素和石膏,以40:30:10:2:1的比例混合并高温烘干,随后均匀搅拌混合,得到肥料;s2:灭菌,得到的肥料在高温下进行高压蒸煮,完成灭菌工作;s3:打散,将结块的肥料研磨成细粉,并使用筛网过筛,使肥料粒径均匀,避免出现大块的肥料结团现象;s4:铺肥,揭起土堆上铺设的保温膜层,将打散后的肥料均匀铺洒在栽培有菌丝的土堆表层,并使打散后的肥料与土堆表层的泥土相混合;s5:捣松,从混合有肥料的土堆上方,向下吹送气流,使土堆表层的肥料与泥土混合物被向四周吹散,避免出现肥料大面积堆积现象,同时通过带突刺结构的敲杆对土堆表层的肥料与泥土混合物进行敲击处理,使肥料与泥土之间留有大量的透气孔,提高土堆的透气性能。
6.一种菌菇室内种植铺肥装置,包括有铺肥单元、捋膜单元、捣松单元、主支架体、驱动轮、平衡轮、双向风泵、进料斗和中部固定架;主支架体的左侧和右侧各安装有一个驱动轮;主支架体下侧的左部和下侧的右部各安装有两个平衡轮;主支架体的上侧安装有双向风泵;双向风泵的上侧固接有进料斗;主支架体的中部固接有中部固定架;中部固定架上连
接有铺肥单元;铺肥单元连接两个驱动轮;双向风泵通过两个送料管连接铺肥单元;铺肥单元的前侧连接有捋膜单元;捋膜单元的下侧连接有捣松单元;铺肥部件依次将保温膜层的各个区域揭起,保温膜层被揭起期间,由铺肥部件通过风送的模式均匀的将肥料铺洒在土堆上,同时由捋膜部件捋平保温膜层,并由捣松单元将粘附在保温膜层上的肥料弹除,捣松单元将肥料与土堆表层的泥土混合,捣松单元在砸向土堆表层的泥土时,对混合的肥料与泥土进行扎松处理。
7.进一步的是,铺肥单元包括有驱动马达、第一转轴、第一直齿轮、滚轮、空心转轴、第二直齿轮、弹性钢片、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二转轴、分料筒、c形挡板、齿环和第三直齿轮;中部固定架的左侧连接有驱动马达;中部固定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固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直齿轮;第一转轴的左侧和右侧各固接有一个滚轮;中部固定架左侧的下部和右侧的下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安装架;两个第一安装架的中部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空心转轴;两个第一安装架的前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二安装架;左侧的空心转轴和两个第二安装架均连接捋膜单元;两个第二安装架均连接捣松单元;两个空心转轴的外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二直齿轮;两组第二直齿轮各与一个第一直齿轮相啮合;环绕两个空心转轴的内端各固接有若干个弹性钢片;每个弹性钢片的外端各设置有一个凸块结构;滚轮紧贴其下方的一个弹性钢片;两个空心转轴的内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为空心结构;两个第二转轴之间接通有分料筒,并且两个第二转轴均与分料筒固接;双向风泵分别通过一个送料管接通一个第二转轴,并且两个送料管各与一个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两个第二安装架的后侧之间固接有c形挡板;c形挡板的内侧紧贴分料筒;两个第二转轴的外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三直齿轮;两个驱动轮的外环面各固接有一个齿环;两组齿环各与一个第三直齿轮相啮合。
8.进一步的是,每个弹性钢片的中部各开设有一个与滚轮等宽的开槽。
9.进一步的是,分料筒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结构的分料开槽。
10.进一步的是,捋膜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三转轴、第二传动轮、拨杆和撑杆;两个第二安装架的前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左侧的空心转轴固接有第一传动轮;第三转轴的左端固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之间绕设有传动皮带;环绕第三转轴外表面的中部固接有若干个拨杆;两个第二安装架的下侧各固接有一个撑杆。
11.进一步的是,捣松单元包括有第四转轴、第一扭力弹簧和压土组件;两个第二安装架的下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与两个第二安装架之间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扭力弹簧,两个第一扭力弹簧均套设在第四转轴的外表面;第四转轴的前侧连接有压土组件。
12.进一步的是,压土组件包括有压板、橡胶弹片和橡胶杆;第四转轴的前侧固接有若干个压板;每个压板的前端各固接有一个橡胶弹片;每个橡胶弹片的前端各固接有一个橡胶杆。
13.进一步的是,每个橡胶杆的下侧各设置有若干个突刺结构。
14.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散料单元,进料斗上设有散料单元,散料单元包括有第三传动轮、轴座、第五转轴、第四传动轮、缺齿轮、第六转轴、第四直齿轮、第二扭力弹簧和齿板;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接有第三传动轮;主支架体的上侧固接有轴座;轴座与进料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的左端固接有第四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与第四传动轮之间绕设有传动皮带;第五转轴的右端固接有缺齿轮;进料斗的前侧和后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
六转轴;两个第六转轴的左端各固接有一个第四直齿轮;两个第四直齿轮与进料斗支架之间各固接有一个第二扭力弹簧,两个第二扭力弹簧各套设在一个第六转轴的外表面;两个第六转轴的相向侧各固接有一个齿板;两个齿板的齿部相互交错。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为了解决定期对菌菇的菌丝进行铺肥工作的处理步骤工作量巨大,并且在铺肥期间,若土堆上的某处堆积有大量的肥料,将破坏该土堆的透气性能,影响菌菇的生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菌菇室内种植方法及其专用铺肥装置,其中本铺肥装置结合该菌菇的室内种植方法,设有能够自动揭膜并均匀铺洒肥料的铺肥部件,在沿土堆进行横向移动过程中,铺肥部件依次将保温膜层的各个区域揭起,并依次将其放回至土堆上,保温膜层被揭起期间,由铺肥部件通过风送的模式均匀的将肥料铺洒在土堆上,同时由设有的捋膜部件滤平保温膜层,并由设有的捣松单元将粘附在保温膜层上的肥料弹除,被弹除的肥料落回至土堆上,再由捣松单元将肥料与土堆表层的泥土混合,捣松单元在砸向土堆表层的泥土时,对混合的肥料与泥土进行扎松处理,使肥料与泥土之间留有大量的透气孔,提高土堆的透气性能,实现智能、高效的自动化完成铺肥工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铺肥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弹性钢片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c形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分料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捋膜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捣松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捣松单元v区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的橡胶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散料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散料单元局部。
17.以上附图中:1-主支架体,2-驱动轮,3-平衡轮,4-双向风泵,41-送料管,5-进料斗,6-中部固定架,7-土堆,8-保温膜层,101-驱动马达,102-第一转轴,103-第一直齿轮,104-滚轮,105-空心转轴,106-第二直齿轮,107-弹性钢片,1081-第一安装架,1082-第二安装架,109-第二转轴,110-分料筒,111-c形挡板,112-齿环,113-第三直齿轮,201-第一传动轮,202-第三转轴,203-第二传动轮,204-拨杆,205-撑杆,301-第四转轴,302-第一扭力弹簧,303-压板,304-橡胶弹片,305-橡胶杆,401-第三传动轮,402-轴座,403-第五转轴,404-第四传动轮,405-缺齿轮,406-第六转轴,407-第四直齿轮,408-第二扭力弹簧,409-齿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植物谷物壳是指高粱粒。
19.一种菌菇室内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s1:肥料加工,将植物谷物壳与干禽粪、禽类蛋壳、尿素和石膏,以40:30:10:2:1的比例混合并高温烘干,随后均匀搅拌混合,得到肥料;s2:灭菌,得到的肥料在高温下进行高压蒸煮,完成灭菌工作;s3:打散,将结块的肥料研磨成细粉,并使用筛网过筛,使肥料粒径均匀,避免出现大块的肥料结团现象;s4:铺肥,揭起土堆上铺设的保温膜层,将打散后的肥料均匀铺洒在栽培有菌丝的土堆表层,并使打散后的肥料与土堆表层的泥土相混合;s5:捣松,从混合有肥料的土堆上方,向下吹送气流,使土堆表层的肥料与泥土混合物被向四周吹散,避免出现肥料大面积堆积现象,同时通过带突刺结构的敲杆对土堆表层的肥料与泥土混合物进行敲击处理,使肥料与泥土之间留有大量的透气孔,提高土堆的透气性能。
20.实施例1一种菌菇室内种植铺肥装置,如图1-图11所示,包括有铺肥单元、捋膜单元、捣松单元、主支架体1、驱动轮2、平衡轮3、双向风泵4、进料斗5和中部固定架6;主支架体1的左侧和右侧各安装有一个驱动轮2;主支架体1下侧的左部和下侧的右部各安装有两个平衡轮3;主支架体1的上侧安装有双向风泵4;双向风泵4的上侧固接有进料斗5;主支架体1的中部固接有中部固定架6;中部固定架6上连接有铺肥单元;铺肥单元连接两个驱动轮2;双向风泵4通过两个送料管41连接铺肥单元;铺肥单元的前侧连接有捋膜单元;捋膜单元的下侧连接有捣松单元。
21.如图3-图7所示,铺肥单元001包括有驱动马达101、第一转轴102、第一直齿轮103、滚轮104、空心转轴105、第二直齿轮106、弹性钢片107、第一安装架1081、第二安装架1082、第二转轴109、分料筒110、c形挡板111、齿环112和第三直齿轮113;中部固定架6的左侧连接有驱动马达101;中部固定架6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2;驱动马达101的输出轴固接第一转轴102;第一转轴102的左端和右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直齿轮103;第一转轴102的左侧和右侧各固接有一个滚轮104;中部固定架6左侧的下部和右侧的下部各螺栓连接有一个第一安装架1081;两个第一安装架1081的中部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空心转轴105;两个第一安装架1081的前侧各焊接有一个第二安装架1082;左侧的空心转轴105和两个第二安装架1082均连接捋膜单元002;两个第二安装架1082均连接捣松单元003;两个空心转轴105的外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二直齿轮106;两组第二直齿轮106各与一个第一直齿轮103相啮合;环绕两个空心转轴105的内端各固接有若干个弹性钢片107;每个弹性钢片107的中部各开设有一个与滚轮104等宽的开槽;每个弹性钢片107的外端各设置有一个凸块结构;滚轮104紧贴其下方的一个弹性钢片107;两个空心转轴105的内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转轴109,第二转轴109为空心结构;两个第二转轴109之间接通有分料筒110,并且两个第二转轴109均与分料筒110固接;分料筒110的外表面开设有螺旋结构的分料开槽;双向风泵4分别通过一个送料管41接通一个第二转轴109,并且两个送料管41各与一个第二转轴109转动连接;两个第二安装架1082的后侧之间螺栓连接有c形挡板111;c形挡板111的内侧紧贴分料筒110;两
个第二转轴109的外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三直齿轮113;两个驱动轮2的外环面各固接有一个齿环112;两组齿环112各与一个第三直齿轮113相啮合。
22.如图3、图8和图9所示,捋膜单元002包括有第一传动轮201、第三转轴202、第二传动轮203、拨杆204和撑杆205;两个第二安装架1082的前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02;左侧的空心转轴105固接有第一传动轮201;第三转轴202的左端固接有第二传动轮203;第一传动轮201与第二传动轮203之间绕设有传动皮带;环绕第三转轴202外表面的中部固接有若干个拨杆204;两个第二安装架1082的下侧各焊接有一个撑杆205。
23.如图3、以及图8-图11所示,捣松单元003包括有第四转轴301、第一扭力弹簧302和压土组件;两个第二安装架1082的下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301;第四转轴301与两个第二安装架1082之间各固接有一个第一扭力弹簧302,两个第一扭力弹簧302均套设在第四转轴301的外表面;第四转轴301的前侧连接有压土组件。
24.如图8和图11所示,压土组件包括有压板303、橡胶弹片304和橡胶杆305;第四转轴301的前侧焊接有若干个压板303;每个压板303的前端各固接有一个橡胶弹片304;每个橡胶弹片304的前端各固接有一个橡胶杆305;每个橡胶杆305的下侧各设置有若干个突刺结构。
25.将本菌菇室内种植铺肥装置横置在土堆7的上方,随后驱动轮2推动平衡轮3带动整个装置沿土堆7移动,使铺肥单元依次经过土堆7上方的保温膜层8各个区域,并由铺肥单元依次将保温膜层8的各个区域揭起,同时操作员将含有植物谷物壳的肥料依次倒入进料斗5中,肥料沿进料斗5向下掉落,并被双向风泵4分别沿两个送料管41送入铺肥单元中,铺肥单元均匀的将肥料铺洒在土堆7上,同时捋膜单元滤平保温膜层8被揭起的区域,并由捣松单元将粘附在保温膜层8上的肥料弹除,被弹除的肥料落回至土堆7上,再由捣松单元将肥料与土堆7表层的泥土混合,捣松单元在砸向土堆7表层的泥土时,对混合的肥料与泥土进行扎松处理,使肥料与泥土之间留有大量的透气孔,提高土堆7的透气性能,完成铺肥工作。
26.驱动轮2推动平衡轮3带动整个装置沿土堆7移动过程中,首先驱动马达1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102转动,第一转轴102带动第一直齿轮103和滚轮104转动,第一直齿轮103啮合第二直齿轮106带动空心转轴105和弹性钢片107旋转,期间由向上旋起的弹性钢片107通过其外端的凸块结构,将土堆7上的保温膜层8端部向上揭起,使保温膜层8的端部被向上揭起至滚轮104与弹性钢片107之间,接着随着整个装置沿土堆7继续移动,继续旋转的弹性钢片107配合滚轮104依次将保温膜层8的各个区域揭起,保温膜层8被揭起的区域经过两个撑杆205后被放回至土堆7上,使保温膜层8与土堆7之间依次出现进行铺肥工作的空间。
27.保温膜层8的各个区域揭起期间,双向风泵4将肥料分别沿两个送料管41送入第二转轴109和分料筒110中,使肥料随气流冲入分料筒110内,同时转动的驱动轮2带动齿环112转动,齿环112啮合第三直齿轮113带动第二转轴109和分料筒110转动,此时分料筒110的螺旋状分料开槽的各个区域依次从c形挡板111的下侧缺口暴露,实现肥料随气流沿分料筒110的分料开槽从外到内依次平铺到土堆7上,肥料落在土堆7上期间,从分料筒110的分料开槽中吹出的气流对肥料向四周进行吹散,避免土堆7上的肥料出现局部堆积现象,提高肥料铺洒的均匀性。
28.分料筒110在对肥料进行铺洒工作期间,左侧的空心转轴105带动第一传动轮201
转动,第一传动轮201通过传动皮带传动第二传动轮203转动,第二传动轮203带动第三转轴202和拨杆204旋转,由旋转的拨杆204从保温膜层8被揭起区域的中部进行捋平工作,避免保温膜层8在放回至土堆7上时出现大面积褶皱现象。
29.第二传动轮203在带动第三转轴202和拨杆204旋转过程中,当旋转的拨杆204向下经过压板303时,拨杆204推动压板303带动第四转轴301和第一扭力弹簧302向下扭转,使压板303通过橡胶弹片304带动橡胶杆305压在土堆7上的肥料中,使肥料中与土堆7表层的泥土混合,同时橡胶杆305通过下侧的突刺结构对混合的肥料与泥土进行扎松处理,使肥料与泥土之间留有大量的透气孔,当旋转的拨杆204离开压板303时,被扭转的第一扭力弹簧302顶端第四转轴301和压板303向上弹起复位,使压板303通过橡胶弹片304带动橡胶杆305弹起敲击在保温膜层8的下表面,对保温膜层8下表面粘附的肥料进行弹除工作,使被气流吹起并粘附在保温膜层8下表面的肥料弹落回土堆7上。
30.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优化,如图3-图13所示,还包括有散料单元004,进料斗5上设有散料单元004,散料单元004包括有第三传动轮401、轴座402、第五转轴403、第四传动轮404、缺齿轮405、第六转轴406、第四直齿轮407、第二扭力弹簧408和齿板409;第一转轴102的外表面固接有第三传动轮401;主支架体1的上侧螺栓连接有轴座402;轴座402与进料斗5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403;第五转轴403的左端固接有第四传动轮404;第三传动轮401与第四传动轮404之间绕设有传动皮带;第五转轴403的右端固接有缺齿轮405;进料斗5的前侧和后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六转轴406;两个第六转轴406的左端各固接有一个第四直齿轮407;两个第四直齿轮407与进料斗5支架之间各固接有一个第二扭力弹簧408,两个第二扭力弹簧408各套设在一个第六转轴406的外表面;两个第六转轴406的相向侧各焊接有一个齿板409;两个齿板409的齿部相互交错。
31.操作员将肥料依次倒入进料斗5中,同时转动的第一转轴102带动第三传动轮401转动,第三传动轮401通过传动皮带传动第四传动轮404带动第五转轴403和缺齿轮405转动,当缺齿轮405经过第四直齿轮407时,缺齿轮405啮合第四直齿轮407带动第六转轴406和第二扭力弹簧408扭转,第六转轴406带动齿板409在进料斗5中翻转,当缺齿轮405离开第四直齿轮407时,被扭转的第二扭力弹簧408带动第六转轴406和齿板409翻转复位,实现两个齿板409交叉式往复摆动,使落在进料斗5中的肥料在砸向两个齿板409之间时,由两个齿板409将肥料搓散,提高肥料在送料管41、第二转轴109和分料筒110中的通过效率。
3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