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草防治植物保护用除草剂及时间精准把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36562发布日期:2023-01-24 20:0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杂草防治植物保护用除草剂及时间精准把控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杂草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杂草防治植物保护用除草剂及时间精准把控方法。


背景技术:

2.大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
3.新栽植的大豆,第1-2年由于叶面积较小,草害相对严重,但是现有的化学除草剂的应用效果较差,如要达到控制草害的目的,一年中要多次应用,对土壤和植株伤害较大;再加人工锄草兼有松土透气的作用,对大豆的生长有利。所以一般不提倡在大豆田间应用化学除草剂灭草,尤其是在杂草生长不旺盛的春季,更应以人工锄草为主,这就造成了大豆种植人工花费大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草防治植物保护用除草剂及时间精准把控方法。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除草剂具体包括:活性成分、农用增效剂和保湿剂;
6.所述活性成分为烷基糖苷、牛脂胺聚氧乙烯醚;
7.所述农用增效剂为nf-100;
8.所述保湿剂为多元醇类、水溶性氨基酸类、尿素类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9.进一步,所述活性成分、农用增效剂和保湿剂的体积比为220-250:37-40:12-13。
10.进一步,所述的多元醇类选自木糖醇、聚丙二醇、山梨糖醇;所述的水溶性氨基酸类选自聚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所述的尿素类选自尿素、羟乙基尿素。
11.进一步,所述烷基糖苷、牛脂胺聚氧乙烯醚和nf-100的体积比为240:42:10。
12.进一步,所述杂草防治植物保护用除草剂在常温下用水稀释5-10倍后其粘度为10~30cps。
13.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草防治植物保护用除草剂时间精准把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将活性成分、农用增效剂和保湿剂按照活性成分、农用增效剂和保湿剂配置除草剂;
15.s2、用农用喷雾器将配置好的除草剂均匀喷洒在待种植土壤表层,之后进行大豆种植操作;
16.s3、大豆叶片伸展开后,杂草处于3-5叶期时,使用大豆田苗后除草剂均匀喷施于杂草叶面上;
17.s4、不定期地视杂草生长情况,在杂草处于3-5叶期时,适时地大豆田苗后茎叶除草剂进行除草管理。
18.进一步,所述步骤是s2之前,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喷水,使土壤在喷洒芽前除草剂时保持湿润。
19.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作物苗期,植株矮小时尽量压低喷头,使药均匀喷洒到杂草上。
20.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干旱,高温,低温用药时,注意天气情况,确保喷洒后至少三天内不下雨,使用时间为下午三四点以后。
21.进一步,大豆田苗后茎叶除草剂在使用时使用水进行稀释,且除草剂与水的比例为1:400。
22.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请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23.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发明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24.农用增效剂本身没有生物活性,但与除草剂混用后,能显著提高药剂活性,甚至可以延缓或阻止害物对农药抗性的产生,延长农药品种的生命期的一类助剂的总称。主要可以通过降低除草剂的静态表面张力(sst),加速药液在叶片上动态表面张力(dst)的降低及减小药液喷洒在叶面上的接触角来增加叶片与药液的接触面积,明显改善除草剂的润湿、铺展、滞留和渗透等理化性能,利于药液在叶面铺展及黏附,减少喷雾药液随风漂移,也有利于减少农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分解,延长药效有效期,从而增加防效,达到降低农药用量和成本及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25.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26.本发明在种植前使用除草剂对土壤进行处理,且除草剂使用烷基糖苷、牛脂胺聚氧乙烯醚可被植物幼芽吸收,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禾本科杂草受药害后新叶卷曲萎缩,其他叶皱缩整株枯死;通过除草剂对杂草幼苗进行灭杀,进而降低大豆种植后期除草频率。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杂草防治植物保护用除草剂时间精准把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0.一、解释说明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本发明如何具体实现,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展开说明的解释说明实施例。
31.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杂草防治植物保护用除草剂及时间精准把控方法,该除草剂具体包括:活性成分、农用增效剂和保湿剂;
32.所述活性成分为烷基糖苷、牛脂胺聚氧乙烯醚;
33.所述农用增效剂为nf-100;
34.所述保湿剂为多元醇类、水溶性氨基酸类、尿素类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35.所述活性成分、农用增效剂和保湿剂的体积比为220-250:37-40:12-13。
36.所述的多元醇类选自木糖醇、聚丙二醇、山梨糖醇;所述的水溶性氨基酸类选自聚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所述的尿素类选自尿素、羟乙基尿素。
37.所述烷基糖苷、牛脂胺聚氧乙烯醚和nf-100的体积比为240:42:10。
38.所述杂草防治植物保护用除草剂在常温下用水稀释5-10倍后其粘度为10~30cps。
39.二、应用实施例。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创造性和技术价值,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具体产品上或相关技术上的应用的应用实施例。
40.本发明将一种杂草防治植物保护用除草剂时间精准把控方法应用于一种杂草防治植物保护用除草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s1、将活性成分、农用增效剂和保湿剂按照活性成分、农用增效剂和保湿剂配置除草剂;
42.s2、用农用喷雾器将配置好的除草剂均匀喷洒在待种植土壤表层,之后进行大豆种植操作;
43.s3、大豆叶片伸展开后,杂草处于3-5叶期时,使用大豆田苗后除草剂均匀喷施于杂草叶面上;
44.s4、不定期地视杂草生长情况,在杂草处于3-5叶期时,适时地大豆田苗后茎叶除草剂进行除草管理。
45.所述步骤是s2之前,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喷水,使土壤在喷洒芽前除草剂时保持湿润。
46.所述步骤s3中,作物苗期,植株矮小时尽量压低喷头,使药均匀喷洒到杂草上。
47.所述步骤s3中,干旱,高温,低温用药时,注意天气情况,确保喷洒后至少三天内不下雨,使用时间为下午三四点以后。
48.大豆田苗后茎叶除草剂在使用时使用水进行稀释,且除草剂与水的比例为1:400。
49.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设备和方法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
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发明的设备及其模块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