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5117发布日期:2023-03-17 23: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包括:底座(1)、灌溉部分(3)、驱动部分(4)和供水部分(6);所述底座(1)通过两个地钉(101)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底座(1)顶端面焊接有一个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上滑动连接有一个收集箱(103),收集箱(103)内收集有雨水;所述灌溉部分(3)由安装臂(301)、喷管(302)、喷孔(303)、第一摩擦轮(304)和卷簧(305)组成,安装臂(301)焊接在伸缩杆(2)上方一端;所述驱动部分(4)由安装座(401)、驱动电机(402)和第二摩擦轮(403)组成,安装座(401)焊接在安装臂(301)顶端面;所述底座(1)顶端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控制盒(5);所述供水部分(6)由水泵(601)和连接管(602)组成,水泵(601)固定在收集箱(103)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03)底端面与两个地钉(101)的上方一端抵紧,收集箱(103)为地钉(101)的防松动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对称焊接有两块辅助板(102),两块辅助板(102)均穿过底座(1),两块辅助板(102)下方一端均经过切割处理,经过切割处理后的两块辅助板(102)下方一端均与泥土插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一块所述辅助板(102)的右端面与收集箱(103)的左端面接触,右侧一块辅助板(102)的左端面与收集箱(103)的右端面接触,两块辅助板(102)的顶端面均经过打磨处理。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03)内滑动连接有漂浮板(104),漂浮板(104)上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通孔(105),漂浮板(104)为收集箱(103)内水分的缓解蒸发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03)内对称焊接有两块挡板(106),挡板(106)与通孔(105)位置对正,当收集箱(103)内水位高度为50cm时挡板(106)底端面与漂浮板(104)顶端面接触,此时通孔(105)呈遮挡状态。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301)上转动连接有喷管(302);水泵(601)上连接有连接管(602),连接管(602)与喷管(302)相连接;喷管(302)为圆柱形管状结构,喷管(302)外壁下方位置呈扇形阵列状开设有喷孔(303),扇形阵列状开设的喷孔(303)共同组成了喷管(302)的扩散式喷水结构。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301)右端面安装有一个用于喷管(302)弹性复位的卷簧(305),喷管(302)上安装有一个第一摩擦轮(304);安装座(401)左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02),驱动电机(402)的转动轴上安装有第二摩擦轮(403),第二摩擦轮(403)为不完整结构,当驱动电机(402)转动时第二摩擦轮(403)与第一摩擦轮(304)呈连续接触状态,此时在第二摩擦轮(403)、第一摩擦轮(304)和卷簧(305)的作用下喷管(302)呈往复转动状态。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5)内安装有微处理器(501)和计时器(502),微处理器(501)和计时器(502)电性相连,微处理器(501)还与驱动电机(402)以及水泵(601)电性相连,计时器(502)内的计时参数为10秒和600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浇灌装置,涉及浇灌装置领域,包括:底座、灌溉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底座通过两个地钉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底座顶端面焊接有一个伸缩杆。因收集箱内滑动连接有漂浮板,漂浮板上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通孔,漂浮板为收集箱内水分的缓解蒸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雨水可通过通孔进入到收集箱内进行收集机,且在晴天时通过漂浮板的遮挡可降低收集箱内水分的蒸发,解决了现有装置在对花草进行浇灌时需要单独提供水源,一方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在连接水源时需要单独铺设管道,费时费力,如果靠近水源较远,更加费力;现有装置为了方便移动大多都是共通过地钉来实现固定的,在大风天气时容易出现倾倒现象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欣玲 陈炳旭 马书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欣玲
技术研发日:2022.12.10
技术公布日:2023/3/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