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脱式水稻割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74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脱式水稻割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小型水稻收获机器,尤其适用于热带、亚热带丘陵地区小块水田作业。
目前,我国尚无先脱后割的收获机械投入使用,水稻收获大都采用先割后脱的办法,工序多,劳动强度大。在国外有一种摘穗收获机器,因不能同时收获茎杆以及断穗复脱工作量大而不适合我国国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飞溅损失少、适应性强、采用先脱后割工艺,能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的前脱式水稻割脱机。
本实用新型的割脱机由行走部分、割脱部分、承载部分三大部分以及发动机、离合器及其控制杆组成,其特点是割脱部分置于行走部分之前,承载部分置于行走部分之后。脱粒滚筒的安装高度与稻穗高度适应,其旋向使脱粒区在滚筒下方,脱下的谷粒朝后下方进入承载部分。
以下结合
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具体实施方案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 是表示切割器动刀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4 是表示脱粒部分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割脱部分、承载部分、行走部分以及发动机〔15〕、离合器及其控制杆〔13〕组成。行走部分包括减速器〔10〕、驱动轮〔12〕、方向扶手〔16〕;承载部分包括船体〔14〕、两个尾轮〔17〕、驾驶座〔20〕;割脱部分包括脱粒滚筒〔4〕、拨禾轮〔1〕以及切割器等。所述的切割器为搅轮式切割器,由搅轮〔7〕、梳齿式夹持器〔21〕以及装在夹持器〔21〕后部的锯齿刀片〔22〕组成(参见附图3),搅龙既起到切割器的动刀片作用,又起到横向输送稻杆的作用。为了将稻穗有效地喂入脱粒滚筒进行脱粒,同时又能起导出、复脱防溅、横向定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脱粒滚筒〔4〕的前下方,拨禾轮〔1〕的后下方加装有弓齿式导出轮〔3〕,其旋向与脱粒滚筒相反。并且脱粒滚筒〔4〕、拨禾轮〔1〕搅轮〔7〕、导出轮〔3〕通过一根封闭皮带传递动力。为了使拨禾轮〔1〕能有效地起到拨禾作用,根据谷粒外壳的特性,本拨禾轮〔1〕为外层包有海绵体的圆柱筒,并且在拨禾轮〔1〕与脱粒滚筒之间装有诱导板〔2〕。
为了适用不同高度稻谷的割脱,本实用新型配置了脱粒部分高度调节机构(参见图4),它由张紧轮〔5〕、空套在减速器高速齿轮轴〔9〕上的调节杆〔19〕、固定在机器上的止动棘轮〔23〕,固定在调节杆〔19〕上的止动爪〔24〕及弹簧〔25〕、以及止动爪释放拉线〔26〕组成。在本实用新型中,割脱部分、行走部分、承载部分三大部分之间均采用快卸挂销式连接。在本割脱机的前部装有分禾器〔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合上离合器,驱动轮〔12〕行走,脱粒滚筒〔4〕、拨禾轮〔1〕、导出轮〔3〕、搅轮〔7〕同时作相应的旋转运动。拨禾轮〔1〕将稻穗拨向诱导板〔2〕,由于机器前行和弓齿导出轮〔3〕的共同作用,稻穗进入脱粒滚筒〔4〕的脱粒区,脱下的谷粒由于惯性和重力的作用将沿脱粒滚筒〔4〕的切线方向进入收集槽〔11〕(如附图1),并滚入船体〔14〕。被脱后的茎杆由机器的前行和后续待脱谷穗的运动使其紧贴在导出轮〔3〕上并沿导出轮〔3〕表面抽出,抽出量达一定程度后茎杆下部与搅轮〔7〕接触,搅轮〔7〕将迅速使茎杆作横向复合运动,并在固定于梳齿式夹持器〔21〕后部的锯齿刀片〔22〕和搅龙叶片周边的共同作用下,茎杆被割断,然后沿排杆槽〔8〕被横向推送并抛向割脱机侧边田间(已割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①因采用先脱后割工艺,结构简单、功耗小;②因设有弓齿式导出轮以及脱粒部分高度调节机构,可适用割脱不同高度以及倒伏参差不齐的作物;③既能适用湖区深泥田作业(船体〔14〕承载),还能适用旱地作业(尾轮〔17〕承载)。④可快速拆卸为三部分,组装也迅速简便,通过性能好,搬运方便,特别适用于山区、丘陵区小田作业。⑤本实用新型稍加分离组合,还可作农村短途运输和农副产品加工之用。
权利要求1.一种前脱式水稻割脱机,由割脱部分、承载部分、行走部分以及发动机[15]、离合器及其控制杆[13]组成,所述的行走部分包括减速器[10]、驱动轮[12]、方向扶手[16],承载部分包括船体[14]、两个尾轮[17]、驾驶座[20],割脱部分包括切割器、脱粒滚筒[4]、拨禾轮[1]等,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割脱部分置于行走部分之前,承载部分置于行走部分之后,脱粒滚筒[4]的安装高度与稻穗高度适应,其旋向使脱粒区在滚筒下方,在脱粒滚筒[4]的前下方、拨禾轮[1]的后下方加装有一个起喂入、导出、复脱防溅、横向定位作用的弓齿式导出轮[3]其旋向与脱粒滚筒相反,所述的切割器由搅轮[7]、梳齿式夹持器[21]、锯齿式刀片[22]组成,脱粒滚筒[4]、拨禾轮[1]、搅轮[7]、导出轮[3]通过一根封闭皮带传递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脱式水稻割脱机,其特征在于拨禾轮〔1〕为外层包有海绵体的圆柱筒,并且在拨禾轮〔1〕与脱粒滚筒之间装有诱导板〔2〕。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前脱式水稻割脱机,其特征在于有一脱粒部分高度调节机构,该机构由张紧轮〔5〕、空套在减速器高速齿轮轴〔9〕上的调节杆〔19〕、固定在机架上的止动棘轮〔23〕固定在调节杆〔19〕上的止动爪〔24〕和弹簧〔25〕,以及止动爪释放拉线〔26〕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脱式水稻割脱机,其特征在于割脱部分、行走部分、承载部分三大部分采用快卸挂销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脱式水稻割脱机,其特征在于在该机的前部有分禾器〔6〕。
专利摘要一种前脱式水稻割脱机。采用先脱后割工艺,由可快速组合、拆卸的割脱、行走、承载三大部分组成,采用了海绵筒式拨禾轮,搅龙式切割器、弓齿式导出轮等新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总体配置合理,功耗小、飞溅损失小,通过性能好等优点。可适用割脱不同高度的作物,也可适用倒伏后参差不齐的作物的割脱;既能在湖区深泥田中作业,又能在旱地作业。在山区、丘陵区等小块水田作业最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文档编号A01D41/00GK2034764SQ882126
公开日1989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24日
发明者彭千祝 申请人:彭千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