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10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温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式日光温室,即一种在寒冷地区进行蔬菜栽培的高效节能温室。
在北方地区,冬季十分寒冷,生产蔬菜需要在日光温室中进行。有些地区,引进了国外的温室技术,采用锅炉加热,并具有控湿装置,这种温室,造价和生产成本十分昂贵,因而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国内的温室种类很多,有北京式、鞍山式、感王式、琴弦式等等,但这些温室,在室内外温差超过25℃以下时,也需要通过人为加热来补充热量。特别是在北纬43°以北的地区,冬季气温达到-30°以下,每亩地需要燃用标煤20-30吨,而且只能生产韭菜、芹菜等叶菜类蔬菜,而黄瓜、西红柿、豆角等果菜类蔬菜生产甚少。迄今为止,在北纬43°以北的地区不用烧火生产果类蔬菜的温室技术还未见报道。
本发明的目是设计一种在北纬43°以北的地区,当气温降至-30°的情况下,不用人为补充热量或少补充热量,即可生产各种叶菜类和果类蔬菜的高效节能温室。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设计的温室由北面和东西两侧的围墙、棚盖和透光棚面以及保温棉被等部分组成,其中,棚面和水平面的夹角α=最大受光角-光感临界角-太阳高度角+修饰角。
式中,最大受光角是受光面与光线所形成的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能的角度。
光感临界角,是连续改变受光面的倾斜角度,其受光面对光能吸收率的变化由大到小的分界角,可根据条件进行测算而得出。
太阳高度角是冬至时,太阳射线与受照射处水平切线的夹角,可根据纬度和海拔高度算得。
修饰角是根据一日中光合作用较强的一段时间的日照角度而算得。实验证明,最大受光角虽然能较好地吸收太阳光能,但在实验地区,采用最大受光角,会使棚面相对直立,因而要加高棚架高度,这样就会减少复盖的面积,并且加大了散热面积,不利于热量保持和生产操作,采用上述棚面角,兼顾了能量的吸收和保持等因素,加上其他保温措施,即达到了在北纬43°以北,当气温降至-30°,不用人为加热或少加热即可生长各种蔬菜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
介绍一种在北纬43°附近的实施例。
附图所介绍的温室主要由防寒沟(1)、前沿暗墙(2)、弹性接板(3)、棚杆顶柱(4)、棚面(5)、棚柱(6)、斜梁(7)、横檩(8)、棉被(9)、棚盖(10)、围墙(11)等部分构成。防寒沟(1)有内外两条,深0.6米,宽各0.3米,其作用是阻断地面热传导。前沿墙(2)在防寒沟中间,(5)的棚杆由一弹性接板(3)相连,弹性接板(3)以竹板制成为好,前面呈自然弯曲,可减少塑膜的磨损。棚面(5)由棚杆为架,上复无滴塑膜,再用压线封压即成。棚柱(6)支撑斜梁(7),斜梁(7)长1.6米,其中0.4米下入墙内。斜梁上置横檩(8)。横檩(8)上用农作物秸杆和泥土构成棚盖(10),棚盖和斜梁(7)的仰角γ与太阳高度角β相等。前方最高处距地面3.1米,后面和东西两侧用土打成厚1.5米的围墙,亦可用砖砌成中空围墙,棚盖(10)上固定有28公斤棉絮做成的长3米、宽8米、重28公斤棉被(9)多条。本温室在北纬43°,根据海拔高度可测算出冬至太阳高度角为23°5′,经多点测试得光感临界角和最大受光角,并取修饰角为4°,从而算得棚面角α为31°。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即一种主要由三面围墙(11)和棚盖(10)、棚面(5),保温棉被(9)等所组成的高效节能温室,其特征在于其棚面(5)与水平面所呈的夹角,即棚面角α=最大受光角-光感临界角-太阳高度角β+修饰角。
2.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温室,其特征在于在北纬43°以北的地区,其棚面角α以31°~34°为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棚盖(10)与水平面所呈的夹角,即棚盖(10)的仰角(γ)=太阳高度角(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温室前沿墙(2)两侧均设有防寒沟(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于在寒冷地区进行蔬菜生产的新型温室。该温室在北纬43°以北地区,冬季气温下降到-30℃的情况下,不用人为加热或少加热,即可正常生产叶菜和果菜类蔬菜;在-28℃时,除生产上述蔬菜种类外还可生产豆科蔬菜,并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01G9/14GK1087773SQ9211508
公开日1994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季庆瑞, 赵文, 韩国良, 耿学军 申请人:季庆瑞, 赵文, 韩国良, 耿学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