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抗性棉铃虫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3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抗性棉铃虫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类,是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杀虫剂,特别是防治抗性棉铃虫的有机杀虫剂。
棉花是使用农药最多的农作物之一。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棉铃虫等害虫已对常规的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以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普遍的、严重的抗药性。如1981年,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稀释8000~10000倍,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到了1992年,稀释1000倍、500倍,防治效果仅50%。
通过各类农药混用是解决害虫抗药性的可行办法之一。目前市售的复配制剂对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不够理想,如棉铃宝,对高龄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仅50~60%。多虫清在中国棉铃虫高抗地区--聊城地区,防治效果也只有65~70%。另一些复配杀虫剂则毒性高,如灭铃灵、灭铃威等,均属高毒农药,使用不够安全。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高对高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并降低对人畜的毒性,降低用药成本,筛选由不同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有效成分及增效剂组成的杀虫组合物,以达到提高防效、降低毒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是以氟氯氰菊酯、三唑磷为农药有效成分,并加有增效剂、助剂和溶剂制成的二元复配乳油。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所用的助剂为0203、0204、2201等农用乳化剂。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所用的增效剂为0,0-二乙基-0-苯基硫代磷酸酯。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所用的溶剂为芳烃类有机溶剂,尤以甲苯、二甲苯为佳。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其农药有效成分氟氯氰菊酯、三唑磷的组成比例分别为二元复配乳油总量的0.5~2.0%、5.0~15.0%(重量)。氟氯氰菊酯原药含量在94%以上,三唑磷原药含量在70%以上为佳。加入的助剂量为二元复配乳油总量的5.0~15.0%(重量)。加入的增效剂量为二元复配乳油总量的15.0~25.0%(重量)。加入的溶剂量为扣除农药有效成分、助剂与增效剂量之外,补足到100%。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是通过以下加工工艺制备的在常温下,先将计算量的溶剂加入到配制罐中,然后在搅拌下,依次加入农药有效成分氟氯氰菊酯、三唑磷,待搅拌溶解后,加入助剂、增效剂,再搅拌30~60分钟,即得透明均相乳油。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经冷藏0±1℃,热贮54±1℃及室温稳定性试验和乳油的乳化性试验,均符合乳油产品的规格要求。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经毒力测定,对高抗性棉铃虫的共毒系数在310以上,增效作用显著。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具有胃毒、触杀作用,对3龄以上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并可兼治棉蚜等害虫。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对大鼠急性口服LD50 92.6~68.1mg/kg,经皮LD50 3690~1470mg/kg,属中等毒性,使用安全。
实施例1在常温下,将计算量的甲苯加入到配制罐中,开动搅拌,依次加入1.596份重量的94%氟氯氰菊酯原药、14.0份重量的70%三唑磷原油,待原药溶解后,加入12.0份重量的助剂,21.0份重量的增效剂,再搅拌30分钟,即制得11.3%杀虫组合物。经试用,防治抗性棉铃虫的效果在95%以上。
实施例2在常温下,将计算量的二甲苯加入到配制罐中,开动搅拌,依次加入0.851份重量的94%氟氯氰菊酯原药、17.143份重量的70%三唑磷原油,待原药溶解后,加入11.5份重量的助剂,18.0份重量的增效剂,再搅拌40分钟,即制得12.8%杀虫组合物。经试用,防治抗性棉铃虫的效果在90%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棉花害虫,特别是抗性棉铃虫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氟氯氰菊酯、三唑磷为农药有效成分,并加有增效剂、助剂和溶剂的二元复配乳油。该组合物的组成为氟氯氰菊酯∶三唑磷∶增效剂∶助剂=0.5~2∶5~15∶15~25∶5~15(重量),其余为溶剂。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为0,0-二乙基-0-苯基硫代磷酸酯。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0203、0204、2201等农用乳化剂。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芳烃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的复配加工技术,其特征在于,在常温下,先将溶剂加入到配制罐中,然后在搅拌下,依次加入农药有效成分氟氯氰菊酯、三唑磷,搅拌溶解后,加入助剂、增效剂,再搅拌30~60分钟,即得透明均相乳油。
全文摘要
防治抗性棉铃虫的杀虫组合物属于农药类,是一种防治抗性棉铃虫的二元复配高效杀虫剂。当前市售的复配杀虫剂对高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较差,或对人畜高毒,使用不够安全。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对高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可达85~90%以上,而且对人畜毒性较低,使用安全,农用成本低。除用于棉花防治抗性棉铃虫外,还可兼治棉蚜,也可用于小麦,防治麦蚜等害虫。
文档编号A01N57/32GK1102052SQ9311947
公开日1995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2日
发明者胡笑形, 梁天锡, 吴华龙 申请人:胡笑形, 梁天锡, 吴华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