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间套多用精密点播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2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间套多用精密点播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隔式定量播种机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型间套多用精密点播施肥机。
现有的谷物播种机,对于大粒、中粒种子的播种,多采用条播方式,其缺点是浪费种子,且不适于播种谷子、油菜、芝麻等小粒作物。也有少数播种机是采用点播方式播种,但这些点播机仍存在以下三个缺点一是不能同时施入种肥,播种后往往需进行一次后期追肥,使劳动强度加大,播种时间延长;二是不适于播种小粒作物,仅适于播种大粒、中粒种子;三是其株距不易调整,且结构复杂、重量较大、成本较高。目前对谷子、油菜、芝麻等小粒作物,多采用手工播种法,其缺点是播种劳动强度大、播种速度慢、播种质量差、浪费种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适于播种大粒、中粒、小粒种子,可适于在田间间套播种,并可实现种、肥兼施的小型间套多用精密点播施肥机,其播种株距易于调整、且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小型间套多用精密点播施肥机,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牵引杆6和设置在牵引杆6下端的开沟器1,开沟器1的两侧设有一对挡土板14,该挡土板的后端安装有一对覆土板13,扶手10安装在挡土板14上,支架3的前端联接在牵引杆6上,其上部设置有种箱8及肥箱9,其下部通过升降调整螺栓15安装有排种排肥管2,支架3的后端联接一凸轮箱11,在凸轮18的一侧通过凸轮轴17联接一同轴转动的地轮12,推杆20位于凸轮18之前的推杆套22内,其上设有一复位弹簧21,推杆20的前端与安装在支架3内的排种排肥板19联接。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的支架3前部可以通过定位螺栓5装设一个由调整杆4和划行轮16构成的划行器。这样在大田播种时,划行器所划出的行线,即可作为下一行的播种路线,从而可保证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的牵引杆6上端可以安装有一对豁麦杆7。这样在麦田间套种玉米或其它作物时,该豁麦杆7即可将麦杆向两边豁开,以方便播种。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的地轮12可以是普通的固定式地轮;也可以是由轮毂23、位于轮毂23外端的调整导轨24、轮辋26和位于其内侧的调整杆25构成,所述调整杆25通过定位螺栓29安装在位于调整导轨24上的限位滑槽28中。这样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通过调整调整导轨24与调整杆25之间的位置来调整地轮12的大小。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的排种排肥板19可以根据种粒大小、点播穴粒数、播种株距等要求来选用具有不同孔径播种孔、不同数量播种孔及不同厚度的排种排肥板。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该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向局部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该第一个实施例中划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该第一个实施例中地轮12的结构示意图6是图5的C-C剖面图;图7是图5的D-D剖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该实用新型中排种排肥板19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
图10的剖视图;
图12是该实用新型中排种排肥板19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
图12的剖视图;
图14是该实用新型中排种排肥板19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
图14的剖视图;
图16是该实用新型中排种排肥板19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
图16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说明如下1-开沟器,2-排种排肥管,3-支架,4-调整杆,5-定位螺栓,6-牵引杆,7-豁麦杆,8-种箱,9-肥箱,10-扶手,11-凸轮箱,12-地轮,13-覆土板,14-挡土板,15-升降调整螺栓,16-划行轮,17-凸轮轴,18-凸轮,19-排种排肥板,20-推杆,21-复位弹簧,22-推杆套,23-轮毂,24-调整导轨,25-调整杆,26-轮辋,27-防滑齿,28-限位滑槽,29-定位螺栓,30-排种孔,31-排肥孔,32-微调板。
参见
图1、图2、图3知,该实施例具有牵引杆6和设置在牵引杆6下端的开沟器1,开沟器1的两侧设有两个挡土板14,该挡土板的后端安装有一对覆土板13,扶手10安装在挡土板14的后上部,支架3的前端固定在牵引杆6上,其上部设置有肥箱9和位于肥箱两侧的两个种箱8,支架3下部通过升降调整螺栓15安装有排种排肥管2,支架3的后端联接一凸轮箱11,凸轮18位于凸轮箱11内,凸轮18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凸起(必要时该凸起也可以是三个或五个以上),在凸轮18的一侧通过凸轮轴17联接一同轴转动的地轮12,推杆20位于凸轮18之前的推杆套22内,推杆套22安装在支架3中,推杆20上设有复位弹簧21,其前端与安装在支架3内的排种排肥板19相联接,排种排肥板19上设有一个排肥孔和二个排种孔,在牵引杆6上端装有一对向后分开的豁麦杆7,在支架3的前上部通过定位螺栓5装设一划行器,该划行器由调整杆4和划行轮16构成。
参见图4知,该实施例中划行器的调整杆4上部为水平状,使用时可用以调整播种的行间距离,下部为竖直状,划行轮16安装在其下端,并可在调整杆4上旋转。
参见图5、图6、图7,该实施例中的地轮12是由轮毂23,设置在轮毂23之外的六个调整导轨24、六个调整杆25,位于调整杆外侧的轮辋26构成,轮辋26之外设有防滑齿27,所述六个调整杆25各通过一个定位螺栓29安装在位于调整导轨24上的限位滑槽28中。
参见图8,该实施例的支架3上还可根据需要只设置一个肥箱9和一个种箱8,相应的排种排肥板19厚度较大,其上设置有一个排种孔和一个排肥孔,该机适于对大粒、中粒种子进行大株距的播种。也可将肥箱9用一个种箱8替代,即设置两个种箱,排种排肥板19也相应的只设置两个排种孔,此时可适于播种中粒小株距。
参见图9,该实施例的支架3上只设有三个种箱8,而无肥箱,其排种排肥板19厚度较小,也相应设有三个排种孔。该机只排种不施肥,适于对微粒、小粒种子进行小株距播种。
参见
图10、
图11,该排种排肥板的厚度很小,其上设有三个很小的排种孔30,适于在播种小株距的微粒、小粒种子时使用。
参见
图12、
图13,该排种排肥板的厚度较小,其中部设有一个排肥孔31,两侧设有两个较小的排种孔30,适于在播种较小株距的微粒、小粒种子时使用。
参见
图14、
图15,该排种排肥板的厚度较大,其上设有一个排肥孔31和一个较大的排种孔30,可适于在播种大株距的大粒、中粒大株距时使用。
参见
图16、
图17,该排种排肥板的厚度大,其上设有两个较大的排种孔30,排种孔一侧各设有一个安装在排种排肥板上的微调板32,通过该微调板32可调整排种孔30的孔径大小,从而控制播种穴粒数,该板可适于在排种较小株距的大粒、中粒种子时使用。
使用时拉动牵引杆6,整机向前运动,开沟器1在地表开出沟槽,地轮12向前滚动,地轮12通过凸轮轴17带动凸轮18转动,凸轮18推动推杆20作往复直线运动,推杆20带动排种排肥板19作伸出与退回运动,使其上的排种孔30、排肥孔31退回时在种箱8和肥箱9下接种接肥,伸出时则通过排种排肥管分别排种排肥,排出后的种肥经覆土板13覆土,再经地轮12镇压,即可达到播种的目的。
若大田播种时,可卸下豁麦杆7,并根据播种所需的行距调整好划行器调整杆14的位置,播种一行后,划行轮16在地表划出行线,下一行即沿此行线播种。若在麦田间套播玉米时,则卸下划行器,装上豁麦杆7即可。
若需调整播种株距、穴粒数时,则可更换排种排肥板19、种箱8和肥箱9。若地轮12的大小可以调整时,也可通过调整地轮12的大小来实现株距的微调。
结合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排种排肥板19的伸出与退回来进行点播,易于控制种量,从而达到均匀、精密点播、减少种子浪费的目的;2、可同时施入种、肥,缩短播种时间,减少劳动强度;3、可适用于大粒、中粒、小粒、微粒等各类种子进行大株距、小株距的播种,其播种株距、穴粒数可根据需要调整;4、未采用齿轮、链轮、链条等传动部件,且采用一个地轮12来实现滚动与镇压的双重目的,使整机结构非常简单、体积减小、重量减轻、成本降低;5、可适于在田间套播种,在大田中播种时可同时进行划行,且可适于各种作物的播种,因而具有一机多用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间套多用精密点播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牵引杆(6)和设置在牵引杆(6)下端的开沟器(1),开沟器(1)的两侧设有一对挡土板(14),该挡土板的后端安装有一对覆土板(13),扶手(10)安装在挡土板(14)上,支架(3)的前端联接在牵引杆(6)上,其上部设置有种箱(8)及肥箱(9),其下部通过升降调整螺栓(15)安装有排种排肥管(2),支架(3)的后端联接一凸轮箱(11),在凸轮(18)的一侧通过凸轮轴(17)联接一同轴转动的地轮(12),推杆(20)位于凸轮(18)之前的推杆套(22)内,其上设有一复位弹簧(21),推杆(20)的前端与安装在支架(3)内的排种排肥板(19)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间套多用精密点播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轮(12)是由轮毂(23)、位于轮毂(23)外端的调整导轨(24)、轮辋(26)和位于其内侧的调整杆(25)构成,所述调整杆(25)通过定位螺栓(29)安装在位于调整导轨(24)上的限位滑槽(28)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间套多用精密点播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前部通过定位螺栓(5)装设一个由调整杆(4)和划行轮(16)构成的划行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间套多用精密点播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6)上端安装有一对豁麦杆(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间套多用精密点播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排肥板(19)的排种孔一侧设有一个微调板(3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隔式定量播种机械,主要解决已有技术播种量不易控制、浪费种子、劳动强度较大、不适于播种小粒作物以及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等缺点。包括牵引杆、开沟器和支架,支架上设有种箱、肥箱和排种排肥管,支架后端联接一凸轮箱,凸轮的一侧安装一地轮,凸轮通过推杆推动排种排肥板作往复运动,该排种排肥板可根据种粒大小、播种株距及穴粒数进行更换。该机可适用各类种子进行大株距、小株距的点式播种。
文档编号A01C7/06GK2207052SQ94245980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5日
发明者高志文 申请人:高志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