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引水控制构造_2

文档序号:8345375阅读:来源:国知局
0’所组成的(如图5的A)、或不同材质的同一颗粒大小的粒子50、50’所组成的(如图5的B )、或是由粒子所烧结形成至少二个不同密度(即微引道51,如图5的C、图5的D );而上述阻力件5与导管2的设置方式为套合方式、螺合方式、卡合方式为最佳,且阻力件5外侧可先设置有一薄状胶套(图中未示)后再一并组装在导管2的出气端202处,以作为更换阻力件5时,能防止出气端202内径被阻力件5刮损(即内径变大)的情况发生。
[0057]该引水组件6包括有渗水件60及滤水件61,渗水件60及滤水件61内部形成有若干个细小的微孔道601、611,渗水件60的硬度较滤水件61的硬度为硬,并使渗水件60能被渗水孔14所一体包覆成型为最佳;而且,渗水件60的顶面与土壤8接触,渗水件60的底面是紧邻接触在滤水件61的上表面,并使滤水件61下表面能延伸至空间区12内,以使得水分子得以通过滤水件61的细小微孔道611而往上流窜,而形成第一道过滤水中杂质的功效夕卜,同时,该滤水件61也能自行拆取下来清洗及清洗后再装回的重复使用,而达到操作便利性及重复再使用的环保特性;而上述渗水件60是由粒子烧结组成、或粒子粘合组成,且以金属、陶瓷、石等不易腐烂的材质为最佳。
[0058]当欲栽种需水量较大的植物9时,仅需先将引水组件6设置在内盆体10的渗水孔14内(如图2),再将土壤8倒入至内盆体10的凹陷状容置区域13内,即可将待栽种的植物9种植于土壤8内;此时,再将水倒入至外盆体11内后,方能以螺合方式将内盆体10及外盆体11结合成一整体状(即内盆体10及外盆体11的接触面间夹置有止漏元件7),且能使水布满于内盆体10及外盆体11间所夹置形成的中空密闭状空间区12内;此时,由于引水组件6内的若干个细小微孔道601、611及干燥土壤8间所产生的毛细引导作用下,而使得已位于空间区12内的水会先经由滤水件61的过滤作用后,将较洁净的水分子经由微孔道601,11而渗入至土壤8内,而使得该空间区12内部的气体压力小于一大气压下,方能再迫使空间区12外部的空气会经由导管2的引导吸引作用而直接以较大流量或较快速方式流入填满于空间区12内,而再次提供空间区12内的水能以较大或较快的渗水率再次渗入至土壤8内,如此多次的循环作用后,方能使土壤8的含水量与空间区12内的水压呈平衡,换言之,土壤8的湿度是以渗水件60为中心而朝外侧呈渐层式的湿度分布(即离渗水件60愈远愈呈干燥),而使得土壤8能保持较大的渗水面积及渗水湿度,以符合能栽种需水量较大的植物9所需的栽种环境控制。
[0059]当欲栽种中、小需水量的植物9时,也能在上述导管2的入气端201设置有管塞3,管塞3与导管2的入气端201间形成有导引部4 (如图3),导引部4的总面积小于入气端201的断面面积,且使导引部4入口底缘较管塞3的环围部31底端缘为高,因此,外部气体会受导引部4的限制而使得流入到导管2内的流量及流速均会降低许多,且会使土壤8中的微粒子或空气中的粉尘不易从气流路径A流入而阻塞于通道20内,进而达到外部气体以中小流量方式经由导管2流入空间区12内(B卩补充气体使用),而迫使空间区12内的水仅能以中小流量及流速方式渗入至土壤8内,而使土壤8的渗水面积及湿度变小(即呈中小湿度区域),而符合栽种中或略小需水量的植物9所需的栽种环境控制。
[0060]当欲栽种小需水量的植物9时,也能在上述导管2的出气端202设置有阻力件5(如:图4),阻力件5内部形成有多个微引道51 (即由复数粒子所烧结形成至少二个不同密度的微引道51,如图5的C、图5的D ),微引道51 —端能与空间区12形成连通;因此,外部气体经由导引部4的限制后而以中小流量方式流入至导管2内,且该气体再受阻力件5的微引道51限制作用而以缓慢或小流量方式流入至空间区12内(S卩补充气体使用),而迫使已位于空间区12内的水仅能以小流量及小流速方式渗入至土壤8内,而使土壤8的渗水面积及湿度变得更小(即呈小湿度区域),而符合栽种小需水量的植物9所需的栽种环境控制。
[0061]当欲栽种需水量极少的植物9时,也能在上述导管2的入气端201紧密设置有管塞3,即该管塞3的阻塞部34紧密设置在入气端201内(即紧配合,如图6),而确实阻断外部气体无法从气流路径A再流入至空间区12内;此时,外部的气体仅能经由土壤8及引水组件6的微孔道601、611而以极缓慢流速及极微量方式渗入至空间区12内(即补充气体使用),而迫使空间区12内的水仅能以极缓慢流量及流速方式渗入至土壤8内,而使土壤8的渗水面积及湿度变得极小化(即呈极微湿或极小湿度区域),而符合栽种需水量极少的植物9 (如:仙人掌、沙漠玫瑰等)所需的栽种环境控制。
[0062]当长期间栽种后,由于植物9的根茎或根须90是具有向水性的特性引导趋使下,往往会使根茎或根须90自行钻入至较有水份的土壤8处,再加上,根茎或根须90的尺寸大于硬质渗水件60的微孔道601的尺寸,以致使植物9的根茎或根须90不会同时穿入阻塞于所有的微孔道601内(或是直接贯穿撑大微孔道601的现象),换言之,空间区12内的水能经由不同微孔道601所形成的路径而直接被引导渗入至土壤8内,且利用软质滤水件61先行将水中的杂质给予过滤后,而使较洁净的水得以被往上引流渗入至土壤8内,以确保较洁净的水被往上引流渗入至土壤8内,而提供较洁净的植栽环境,且使得再往上引流的渗透率得以被有效控制,而达到渗入至土壤8内的湿度范围及渗透率得以被稳定的控制夕卜,同时,也能利用软质滤水件61具有再清洗并再装回的重复使用作用,以达到环保再利用性的功效。
[0063]另外,本发明能将多余的水先行储存于内、外盆体10、11间的空间区12内,而不会溢出于外盆体11外侧,以确保摆设花盆或树盆附近处的环境洁净,并能杜绝室内滋生蚊虫及病菌的功效。
[0064]上述发明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所以,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及精神所做的均等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主权项】
1.一种盆栽引水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盆体单元,它是由一具凹陷状容置区域的内盆体、一支撑内盆体用的外盆体、一夹置于内、外盆体间的空间区、以及一连通容置区域与空间区的渗水孔;其中: 内、外盆体的接触位置间设置有止漏元件,而致使内、外盆体间所形成的空间区是呈中空密闭状,且已位于空间区的渗水孔内设置有引水组件,该引水组件的内部形成有若干个细小的微孔道; 导管的内部形成有一中空状的通道,且在通道的入气端及出气端处分别连通至盆体单元的空间区的外部及其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栽引水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引水组件包括有硬质渗水件及软质滤水件,渗水件及滤水件内部形成有若干个细小的微孔道,且硬质渗水件是紧配合设置在软质滤水件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盆栽引水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硬质渗水件是由铜粒子绕结所形成的,且硬质渗水件是以一体射出包覆成型或紧配合设置在渗水孔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盆栽引水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导管的出气端设置有阻力件,阻力件为透气元件的表面或内部形成有多个微引道,微引道一端与空间区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盆栽引水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阻力件为铜粒子绕结所形成,且至少两端为不同密度所形成的微引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盆栽引水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阻力件外侧设置有一薄状胶套后,再一并组装到导管的出气端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盆栽引水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导管的入气端设置有管塞,管塞包括有一基部、一位于基部外周侧及可套置导管通道的入气端外侧的环围部、以及一可阻塞于导管通道的入气端内的阻塞部,并于管塞与导管的入气端间形成有导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盆栽引水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管塞设有定位部,且定位部与环围部在不同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盆栽引水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管塞设有定位部,且定位部与环围部在同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盆栽引水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内、外盆体分别设有螺纹部,以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而使内盆体及外盆体组成一整体。
【专利摘要】本发明包括有盆体单元、导管及管塞所组成,该盆体单元是由一具凹陷状容置区域的内盆体、一支撑内盆体用的外盆体、一夹置于外盆体与内盆体之间的中空状空间区、以及一连通容置区域至空间区间的渗水孔,内、外盆体的接触位置间设置有止漏元件,而致使空间区呈中空密闭状;而渗水孔内设置有引水组件,该引水组件包括有硬质渗水件及软质滤水件,渗水件及滤水件内部均形成有若干个细小的微孔道,且渗水件紧邻设置在滤水件上表面;而且,导管内部的中空状通道的入气端及出气端分别连通至盆体单元的空间区外部及内部,且入气端及出气端分别与管塞及阻力件组装在一起;另外,管塞至少包括有一基部、一位于基部外周侧及套置导管通道的入气端外侧的环围部、以及一阻塞于导管通道的入气端内的阻塞部,管塞与入气端间形成有导引部。
【IPC分类】A01G25-16
【公开号】CN104663364
【申请号】CN201310625867
【发明人】蔡金泰
【申请人】蔡金泰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