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蟹味菇工厂化栽培方法_2

文档序号:973281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灭菌3h-4h。
[0025]冷却:
灭完菌后的栽培料放置于冷却室冷却,冷却至22度以下,才能将培养料推至接种室接种。
[0026]接种:
使用日本进口固体菌种接种机型号F-7000的自动接种机接种,菌种为购买上海农科院菌种保藏中心的蟹味菇优良菌种,接种量为5%( v/v)。
[0027]培养:
然后置于室温23°C_25°C,相对湿度60%-70,C02浓度0.02%-0.025%下培养90d。
[0028]搔菌:
90d后使用日本进口自动搔菌机型号为STE的自动搔菌机,在常温、常压下搔菌,搔菌时适当补水,补水的量在15_20mL为最佳。
[0029]出菇:
使用计算机环境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出菇:菌丝恢复期(第1-5天)最适参数为温度16°C,湿度95-100%,光照黑暗,CO2浓度0.1-0.2%,通排风5/20min,内循环3/20min;原基形成期(第5-12天)最适参数为温度15°C,湿度90-95%,光照5/120min,C02浓度0.1%,通排风30/lOmin,内循环15/10min;原基分化期(12-14天)最适参数为温度15°C,湿度90-95%,光照5/20-15/105min,C02浓度0.1%,通排风 10/15min,内循环 15/10min;子实体生长期(14-16天)最适参数为温度14.5°C,湿度95-100%,光照15/105-15/45min,C02浓度0.1-0.2%,通排风10/15-15/10min,内循环15/10min;子实体成熟期(16天-采收)最适参数为温度14.5-15.5°C,湿度95-100%,光照24h,C02浓度0.1-0.2%,通排风 15/10min,内循环30/10-30/lmin。
[0030]采收、包装:
菌柄长度5_8cm,菌盖直径1.8-2.2cm,平均燕丛高度5_6cm米收。
[0031]其特征在于: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中的其它原材料5%,为将蟹味菇或真姬菇脚柄直接粉碎至20-40目蟹味菇或真姬菇脚柄粉未;
拌料时用的水为真姬菇脚柄活性提取物粉的水溶液;
搔菌时补水15-20mL为真姬菇脚柄活性提取物粉的水溶液。
[0032]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二是一种蟹味菇工厂化栽培方法,栽培的流程:原材料的验收一一配方,拌料一一装瓶一一灭菌一一冷却,接种一一培养一一搔菌一一出菇一一采收,包装。
[0033]原材料的验收
木肩:(PH值:7.2-7.7,含水量:60%-70%,颗粒度:2mm以下,含沙量:3_5%以下,感官指标:阔叶木树种,无霉变);
棉籽壳:(PH值:6.2-7.3,含水量:13%以下,3mm以下,1%以下,棉絮少,无霉变、害虫); 玉米芯:(PH值:6.0-7.4,含水量:14%以下,3mm以下,1%以下,无霉变、杂质,灰尘少); 米糠:(PH值:6.2-7.4,含水量:14%以下,4目筛通过率100%,1%以下,新鲜,无霉变、酸败);
玉米粉:(PH值:6.3-7.4,含水量:14%以下,4目筛通过率100%,1%以下,新鲜,无霉变、害虫、酸败);
麸皮:(PH值:6.2-6.8,,含水量:14%以下,2mm以下,1%以下,干燥,无霉变、酸败); 碳酸钙:(PH值:11以上,含水量:4目筛通过率100%,O粉末状,无受潮、结块)。
[0034]配方: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阔叶树种木肩37%,棉籽壳9%,玉米芯17%,米糠22%,玉米粉3%,麸皮11%,碳酸钙0.8%,其它原材料0.2%;
拌料:
在常温、常压下将上述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料送入,上海英丰食用菌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SYO102095的自动拌料机,进行拌料。
[0035]装瓶:
在常温、常压下将上述拌料送入上海英丰食用菌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MR ENG自动装瓶机装料,采用11OOmL塑料瓶(70mm 口径)进行瓶栽,每瓶装湿料700g,含水量63%_65%,PH值为
7.0-7.8 之间。
[0036]灭菌:
将上述瓶栽料送入连云港国鑫医药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GXMQ-H的蘑菇灭菌器灭菌,在温度121°C,高压2Mpa,下灭菌3h-4h。
[0037]冷却:
灭完菌后的栽培料放置于冷却室冷却,冷却至22度以下,才能将培养料推至接种室接种。
[0038]接种:
使用日本进口固体菌种接种机型号F-7000的自动接种机接种,菌种为购买上海农科院菌种保藏中心的蟹味菇优良菌种,接种量为5%( v/v)。
[0039]培养:
然后置于室温23°C_25°C,相对湿度60%-70,C02浓度0.02%-0.025%下培养90d。
[0040]搔菌:
90d后使用日本进口自动搔菌机型号为STE的自动搔菌机,在常温、常压下搔菌,搔菌时适当补水,补水的量在15_20mL为最佳。
[0041]出菇:
使用计算机环境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出菇:菌丝恢复期(第1-5天)最适参数为温度16°C,湿度95-100%,光照黑暗,CO2浓度0.1-0.2%,通排风5/20min,内循环3/20min;原基形成期(第5-12天)最适参数为温度15°C,湿度90-95%,光照5/120min,C02浓度0.1%,通排风30/lOmin,内循环15/10min;原基分化期(12-14天)最适参数为温度15°C,湿度90-95%,光照5/20-15/105min,C02浓度0.1%,通排风 10/15min,内循环 15/10min;子实体生长期(14-16天)最适参数为温度14.5°C,湿度95-100%,光照15/105-15/45min,C02浓度0.1-0.2%,通排风10/15-15/1011^11,内循环15/101^11;子实体成熟期(16天-采收)最适参数为温度14.5-15.5°C,湿度95-100%,光照24h,C02浓度0.1-0.2%,通排风 15/10min,内循环30/10-30/lmin。
[0042]采收、包装:
菌柄长度5_8cm,菌盖直径1.8-2.2cm,平均燕丛高度5_6cm米收。
[0043]其特征在于: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中的其它原材料0.2%,为蟹味菇或真姬菇脚柄活性提取物粉。
[0044]蟹味菇或真姬菇脚柄活性提取物粉是由以下方法提取:将蟹味菇或真姬菇脚柄粉碎,加5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提取0.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通过已处理好的DlOl非极性大孔树脂,其中每Iml树脂的上样流速在1.20ml/h之间,所述非极性大孔树脂径高比为1:10,上样后滤液的静态吸附时间为I小时,依次用水、18%以下的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再用35%乙醇、0.5%氢氧化钠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C测定为1.20的流浸膏,减压干燥,干燥的温度为50°C,粉碎,即得。
[0045]拌料时用的水为真姬菇脚柄活性提取物粉的水溶液。
[0046]搔菌时补水15_20mL为真姬菇脚柄活性提取物粉的水溶液。
[0047]实施例三
一种蟹味菇工厂化栽培方法,栽培的流程:原材料的验收一一配方,拌料一一装瓶一一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播菌出燕米收,包装。
[0048]原材料的验收:
木肩:(PH值:7.2-7.7,含水量:60%-70%,颗粒度:2mm以下,含沙量:3_5%以下,感官指标:阔叶木树种,无霉变);
棉籽壳:(PH值:6.2-7.3,含水量:13%以下,3mm以下,1%以下,棉絮少,无霉变、害虫); 玉米芯:(PH值:6.0-7.4,含水量:14%以下,3mm以下,1%以下,无霉变、杂质,灰尘少); 米糠:(PH值:6.2-7.4,含水量:14%以下,4目筛通过率100%,1%以下,新鲜,无霉变、酸败);
玉米粉:(PH值:6.3-7.4,含水量:14%以下,4目筛通过率100%,1%以下,新鲜,无霉变、害虫、酸败);
麸皮:(PH值:6.2-6.8,,含水量:14%以下,2mm以下,1%以下,干燥,无霉变、酸败); 碳酸钙:(PH值:11以上,含水量:4目筛通过率100%,O粉末状,无受潮、结块)。
[0049]配方: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阔叶树种木肩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