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830772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方式装配于第一轴承部98的第一轴98A,该第一轴承部98安装在形成机体框架2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框架2L的前端部的左面。
[0101]如图7所示,第一升降框架95从后端部朝向前端部向下方以直线状延伸,在第一升降框架95的左面的下部安装有支撑部24B,该支撑部24B以往复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撑在前端连结有摆动臂94的轴24。
[0102]为了实现辅助收割装置90未装配时的机体框架2的轻量化,优选用螺栓等紧固构件将左侧框架2L的左前侧框架15连结于左后侧框架16并能够装卸。
[0103]另外,为了防止辅助收割装置90装配时的左前侧框架15的下垂,优选用连结框架17连结左前侧框架15的前侧部和脱粒装置4的前壁4A。此外,为了容易进行脱粒装置4保养、检修,优选将连结框架17形成为梯子状,以便操纵向者能够使用连结框架17向脱粒装置4的上部升降。
[0104]如图9所示,第二升降框架96的前端部通过焊接等紧固方法安装在连结框架93A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部的后面,后端部安装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于第二轴承部99的第二轴99A,该第二轴承部99安装在形成机体框架2的前侧框架2A的左端部的前面。此夕卜,为了提高安装进行行驶装置3的旋转的增减的变速器3A的前侧框架2A的刚性,第二轴99A通过向与前侧框架2A平行地左右方向延伸的连结轴18与安装有第四升降框架97的后端部的第三轴10A连结。此外,第二轴99A、第三轴100A以及连结轴18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0105]前侧框架2A架设在配置于左侧框架2L与右侧框架(方案中的外侧框架)2R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中间框架21的前端部、右中间框架2r的前端部、以及右侧框架2R的前侧部。另外,左侧框架2L、左中间框架21、右中间框架2r、以及右侧框架2R的后端部与后侧框架2D连结,在前侧框架2A与后侧框架2D之间设有前中间框架2B和后中间框架2C。
[0106]左中间框架21配置在比使收割前处理装置5升降的升降缸5A靠右侧,第二轴承部99安装在比前侧框架2A的部位靠左侧的前面,该前侧框架2A安装有进行行驶装置3的旋转的增减的变速器3A。另外,右中间框架2r配置在左中间框架21与右侧框架2R的大致中央。
[0107]为了提高第二升降框架96和第四升降框架97的刚性,防止第二升降框架96和第四升降框架97的变形,位于靠变速器3A靠前方的第二升降框架96的中间部和第四升降框架97的中间部由连结框架19连结。
[0108]第二升降框架96具备:为了绕过行驶装置3的驱动轴3B而如图8所示从后端部向下方以直线状延伸的第二直线部96A ;以及从第二直线部96A的前端部在驱动轴3B的前侧向下弯曲状地延伸的第二弯曲部96B,为了降低辅助收割装置90驱动时的振动、噪音,缩短第二升降框架96的长度,如图9所示,使其在收割前处理装置5的升降缸5A与行驶装置3的变速器3A之间从后端部朝向前端部以直线状延伸。
[0109]另外,为了提高第二升降框架96和第四升降框架97的刚性,防止第二升降框架96和第四升降框架97的变形,位于比变速器3A靠前方的第二弯曲部96B的中间部与第三弯曲部97B的中间部由连结框架19连结。
[0110]如图9所示,第四升降框架97的前端部通过焊接等紧固方法安装在连结框架93A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部的后面,后端部安装在旋转自如地装配于第二轴承部99的第三轴100A,该第二轴承部99安装在形成机体框架2的前侧框架2A的中间部的前面。
[0111]第四升降框架97具备:为了绕过行驶装置3的驱动轴3B而如图8所示从后端部向下方以直线状延伸的第三直线部97A ;以及从第三直线部97A的前端部在驱动轴3B的前侧向下弯曲状地延伸的第三弯曲部97B,为了防止与操纵向者的接触,缩短第四升降框架97的长度,如图9所示,使其在行驶装置3的变速器3A与操纵部8的踏板部8A之间从后端部朝向前端部以直线状延伸。
[0112]为了容易装卸辅助收割装置90,第一轴承部98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分割成两部分的分割结构,第二轴承部99和第三轴承部100优选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分割为两部分的分割结构。
[0113](其他辅助收割装置的安装结构)
[0114]以下,对其他辅助收割装置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对于相同部件标注相同符号,省略与上述的辅助收割安装结构重复的记载。
[0115]上述的辅助收割装置的安装结构是用螺栓等紧固构件将左前侧框架15连结于左侧框架2L的左后侧框架16的前端部,且用连结框架17连结左前侧框架15的前侧部和脱粒装置4的前壁4A的结构。另一方面,其他辅助收割装置的安装结构如图14?16所示是如下结构,即、为了防止辅助收割装置90装配时的左前侧框架15的下垂,而且提高左前侧框架15的刚性,通过安装框架110将左前侧框架15的前侧部连结于机体框架2的前中间框架2B、和脱粒装置4的前壁4A。
[0116]安装框架110构成为具备:从左前侧框架15的前端部朝向前方伸出的第一安装框架111 ;连结第一安装框架111的右面和机体框架2的前中间框架2B的第二安装框架112 ;以及连结第一安装框架111的上表面和脱粒装置4的前壁4A的第三安装框架113。此外,脱粒装置4的前壁4A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机体框架2的前中间框架2B的前面的上方。
[0117]如图15、16所示,第一安装框架111配置在左前侧框架15的右侧,第一安装框架111的后端部通过螺栓等紧固构件IllA装卸自如连结在支撑部件15A,该支撑部件15A设置在左前侧框架15的前端部。
[0118]如图14、15所示,第二安装框架112连结第一安装框架111的前端部的右面、和机体框架2的前中间框架2B中的左前侧框架15与左中间框架21的大致中间部的前面。第二安装框架112的前端部紧固于第一安装框架111的前端部的右面,设置在后端部的凸边状的板112A通过螺栓等紧固构件112B装卸自如地连结于支撑部件2b,该支撑部件2b设置在前中间框架2B的前面。此外,在俯视观察时,第二安装框架112从第二安装框架112的前端部朝向右侧延伸,从右侧端朝向右侧后方延伸,且从右侧后端部朝向后侧延伸并到达前中间框架2B的前面。
[0119]如图15、16所示,第三安装框架113连结第一安装框架111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和脱粒装置4的前壁4A。第三安装框架113的前端部紧固于第一安装框架111的前端部的上表面,设置在后端部的凸边状的板113A通过螺栓等紧固构件113B装卸自如地连结于脱粒装置4的前壁4A。此外,在侧面观察时,第三安装框架113从第三安装框架113的前端部朝向上侧延伸,从上侧端朝向上侧后方延伸,且从上侧后方部朝向后侧延伸并到达脱粒装置4的前壁4A。
[0120]如图17、18所示,在第一安装框架111的前端部的前面,紧固有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3字形状的托架114的后面。为了削减部件点数,使辅助收割板93和机体框架2的连结结构变得简单,在托架114设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25、和经由轴承118而外嵌于旋转轴25的相当于上述的第一轴98A的圆筒状的第一轴117。另外,在第一轴117的外周面的前侧部位紧固有上述的第一升降框架95的后端部。
[0121]在旋转轴25的左端部装配有转换机构25B,在旋转轴25的转换机构25B与托架114之间的中间部位的偏靠托架114侧的部位,装配有链轮25A。另外,第一升降框架95朝向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升降框架95的前端部不经由连结框架93B而是与辅助收割板93的后面直接连结。
[0122]如图16、17所示,在第二安装框架112的前侧左面,装配有支撑板120。为了削减部件点数,在支撑板120的前侧上部的左面,竖立设置有支轴121A,该支轴121A装配对链12F的张力进行调整的张力臂121,该链12F卷绕在装配于送料器外壳20的后部所配置的旋转轴26的链轮26F、和装配于旋转轴25的链轮25A上;在支撑板120的后侧上部的左面,竖立设置有支轴122A,该支轴122A装配对链12F的方向进行调整的张设轮122。另外,在支撑板120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位的左面,设有支柱128,该支柱128将覆盖转换机构25B等的链罩145安装成能够装卸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0123]在俯视观察时,在由第二安装框架112和第三安装框架113区分的空间,为了有效利用由安装框架110区分的空间,如图15、16所示,设有上载液压阀130的板131,该液压阀130控制向升降缸5A等供给的油的流量。板131的左侧面紧固于左前侧框架15的前侧部的右面,后侧面紧固于前中间框架2B的前面。
[0124]另外,为了防止在液压阀130堆积稻草肩等,液压阀130的上侧由液压阀用罩132覆盖。此外,液压阀用罩132的后侧部通过螺栓等紧固构件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脱粒装置4的前壁4A。
[0125]如图17所示,为了容易进行行驶装置3的履带的更换作业,在第一升降框架95的后部,通过螺栓等紧固构件126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在侧面观察时向行驶装置3伸出的下部板125。在下部板125的后部设有安装销127的开口部125A,该销127与形成于第一安装框架111的下表面的凸部IllB抵接且限制辅助收割装置90的下降位置。此外,在下部板125的后部,通过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两处开口部125A,从而能够根据农田的状态来变更辅助收割装置90的下降位置。
[0126]接着,如图11、12所示,为了容易进行第二升降框架96的安装,优选使第二升降框架96为分割成第二前侧升降框架(方案中的前侧升降框架)96C和第二后侧升降框架(方案中的后侧升降框架)96D的两部分的结构。
[0127]第二前侧升降框架96C和第二后侧升降框架96D由剖面形状为大致倒U字形状的连结托架96E连结。连结托架96E的前侧部紧固于第二前侧升降框架96C的后端部,连结托架96E的后侧部通过螺栓等紧固构件96F装卸自如地连结于第二前侧升降框架96D的前端部。
[0128]第二前侧升降框架96C的前端部与第一升降框架95相同,不经由连结框架93B而与辅助收割板93的后面直接连结,第二后侧升降框架96D的后端部安装在第二轴99A,该第二轴99A旋转自如地支撑于第二轴承部99。另外,为了提高第二前侧升降框架96C的刚性,防止变形、和在第二前侧升降框架96C上堆积收割谷物杆,在第二前侧升降框架96C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紧固有在侧面观察时为大致三角形状的板96G。此外,为了进一步防止收割谷物杆的堆积,优选由圆柱钢材、圆筒钢材形成第二前侧升降框架96C。
[0129]其次,如图11、23所示,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