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马铃薯原料制取可压片马铃薯面团的方法

文档序号:56635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由生马铃薯原料制取可压片马铃薯面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生的马铃薯原料(rawpotatostock)制取可压片马铃薯面团(sheetablepotatodough)的方法,尤其涉及通过引入生的马铃薯原料替代脱水后的马铃薯薄片来生产出马铃薯面团类制品的方法,从而改善其香味特性。对相关现有技术的描述如果能够在食品工业中研究开发出这样一种制品,该制品可以利用面团作为制品的起始物料而制成,将会带来许多益处。面团制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压片、成形、裁切、挤压或者整形处理。例如,未经发酵的玉米饼(tortillachips)便利用了玉米或者湿润粉糊类面团作为起始物料,其中所述面团通过一个压片装置进行压制,并且随后被裁切成各个独立的小饼形状。湿润粉糊具有足够的粘聚性,从而使得其可以在不会发生破裂的条件下被压制成一张薄片,并且被置于一个输送装置上,因此将其称作“可压片”的面团。通常,饼干和松脆的小吃食品利用面粉类面团来作为起始物料,其中需要对所述面粉类面团进行挤压与裁切或者压制与裁切处理。用于制取适合于压片和挤压处理的小麦粉或者玉米粉类面团的方法,在食品工业中是非常公知的。马铃薯类面团通常利用马铃薯粉或者脱水后的马铃薯薄片来作为起始物料。由生马铃薯所制成的马铃薯面团不会被用于需要进行压片或者挤压的应用领域中,这是因为这种面团的性能不适合于进行压片和挤压处理。更具体地说,由生马铃薯制品所制成的马铃薯面团会趋于粘附到加工设备的表面上,而且无法保持适合于压片或者挤压处理的粘聚性。过去在由生马铃薯原料生产可压片马铃薯面团方面的尝试已经宣告失败,所获得的面团的浆糊稠度不适合于制成用于裁切或者成形处理的压制薄片。马铃薯粉和马铃薯薄片利用生的马铃薯制品来作为起始物料,这些生的马铃薯制品需要经过烹调处理,并且随后被脱水成干燥的马铃薯粉或者马铃薯薄片,从而过滤出大部分糖分并且对生的物料进行均化。不幸的是,在这种工艺中会损失许多马铃薯粉。因此,当这种马铃薯粉或者马铃薯薄片被用作起始物料时,通常需要加入香味添加剂,用以生产出适合食用的最终成品,比如薄片状小吃食品。但是,仍然需要对马铃薯粉或者马铃薯薄片类制品进行进一步研究开发,来最大程度地仿效由生的马铃薯原料制成的马铃薯片。因此,就存在有这样一种需求,即希望能够提供一种利用生的马铃薯制品作为起始物料来制取马铃薯面团的工艺,由此制成的马铃薯类制品适合于进行挤压和压片处理。通过将生的马铃薯原料引入起始面团中,最终成品的香味将会大大改善。必须利用生的马铃薯原料来取代脱水后的马铃薯粉或者薄片,从而生产出更为天然的马铃薯制品。与此同时,该工艺还必须能够生产出一种马铃薯面团凝胶体,该凝胶体具有适用于标准食品加工、压片、挤压和裁切装置的处理性能。对本发明的概述所提出的本发明包括有利用含有生马铃薯原料的马铃薯面团来制备马铃薯类制品的方法。除了利用生的马铃薯原料作为马铃薯面团中的主要成分之外,该面团还适合于进行压片、挤压和裁切处理,并且具有与基于马铃薯粉或者马铃薯薄片所制成的马铃薯面团相似的加工特性。该目的通过组合使用若干个受控加工步骤来实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利用了片状马铃薯原料作为起始物料,其中所述片状马铃薯原料需要被削去外皮并且被裁切成四分之一英寸的厚片。由生的马铃薯所制成的厚片随后在195℃温度下进行受控脱水处理,使得其水分含量大约为40%至60%。接着对部分脱水后的厚片进行冷却,并且将其置于一个高速切削加工机械(high-shearprocessor)中。该高速切削加工机械用于将厚片切碎,从而用作一个机械式炊具(mechanicalcooker),来达到一个受控的温度和时间终点。这样就能够生产出一种可流动的凝胶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比如可以以30至60分钟的时间来将该可流动的凝胶体冷却至大约40℃至45℃。含有油酸的乳化剂可以与马铃薯薄片或者其它含有淀粉的物料一起被混合到所述凝胶体中。也可以添加入糖、玉米糖浆和盐。随后,在添加入水的同时以较短的时间对面团进行混合,来制成一种颗粒性面团,而并非块状面团,并且其水分含量为30%至50%。随后可以在压片装置中的辊子之间对面团进行压制,压制到一定的厚度,并且随后将其裁切成片状制品。该片状制品随后被油炸成形或者以其它方式焙烤或者煎炒到所需的终端湿度。最终获得的成品是一种增强了马铃薯香味的马铃薯类制品。本发明尤其在利用生的马铃薯原料来生产可压片马铃薯面团的能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本申请来说,可压片面团是一种易于适用到工业用标准面团压片装置中的面团。通过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明白。对附图的简述本发明中被认为新颖的技术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中予以陈述。当结合所附附图进行阅读时,通过参照下文对所图示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会最好地理解本发明本身,以及本发明的优选使用方式、其它目的和优点,其中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方法的流程框图;附图2是一个图表,示出了两种被部分脱水并且被预烹调过的马铃薯样品的RVA曲线,这两种马铃薯样品以不同的时间段经历了本发明中的高速切削研磨;附图3是一个图表,示出了本发明中制品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RVA曲线,同时还示出了现有制品的RVA曲线;用于进行比较,而附图4是一个图表,示出了在研磨步骤之后本发明中制品的不同优选详细描述附图1是一个流程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方法从接收到生的马铃薯原料102开始工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利用了片状马铃薯原料(chip-gradepotatostock),从而制成一种均匀并且可预测的起始物料。但是,也可以利用普通的黄褐色马铃薯或者其它厚板状马铃薯原料,从而降低初始马铃薯原料的成本。可以对在下文中所公开的某些工艺时间和温度进行调节,来补偿由于利用厚板状马铃薯原料作为起始物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马铃薯在步骤104中进行去皮处理,来将马铃薯的表皮去除。随后在步骤106中对马铃薯进行裁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在步骤106中将马铃薯裁切成四分之一英寸的厚片。在裁切步骤106中,也可以利用法国式油炸马铃薯片裁切法、方粒切法或者任何其它用于将马铃薯分割成小块的方法。随后,裁切出的马铃薯原料将经历一个受控焙烤和脱水步骤108。该脱水处理比如通过以大约25分钟的时间在大约195℃烘烤制品来实现。对于连续式工艺来说,这种焙烤处理可以分批进行,或者沿着一个输送装置来进行。这种受控脱水处理用于将马铃薯原料的水分含量从初始的大约75%至85%降低至部分脱水后大约40至60%的水分含量。经过部分脱水后的马铃薯原料随后将经历一个第一冷却步骤1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时间超过大约25分钟,来达到大约70℃的温度。第二实施例涉及一个以大约35分钟的时间来达到大约45℃的终端温度的冷却步骤110。第一冷却步骤110中的时限和冷却速度均会影响淀粉的最终特性、制品的胶凝效果和稠化效果、以及凝胶的成形效果。从而,可以对冷却时间和温度进行调节,用以生产出具有全部所需特性的最终成品。接着,在研磨步骤112中将马铃薯原料切碎。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研磨步骤112是利用一个具有锋利刀片的高速切削研磨机来实现的,该切削研磨机以相对较高的旋转速度进行工作,非常象一个传统的家庭用食品加工装置。这种类型的加工工艺被本申请人称作“高速切削研磨”,或者说需要利用一个“高速切削研磨机”。由于切碎操作需要以较高的速度使用这种刀片,所以在高速切削研磨步骤112中会产生热量。因此,研磨步骤112在该工艺中引入了机械式烹调处理。还需要对高速切削研磨步骤112的时间和终端温度进行控制,时间通常被设定为3分钟,终端温度通常为50℃至70℃。应该明白的是,贯穿前述步骤对温度进行控制,对于保持最终成品具有合适的工艺性能非常重要。在研磨步骤112端部处排出的马铃薯原料可以被恰当地描述成具有大约70℃温度的可流动凝胶体。这种凝胶体改善了马铃薯原料的粘聚性,其中所述马铃薯原料已经脱过水但尚未进行在此所公开的受控冷却处理。附图2以本发明中的制品的特性示出了研磨步骤中的关键性能。附图2是一个图表,示出了两种样品在本发明中研磨步骤之后的RVA曲线。RVA指的是快速粘性分析仪(RapidVisco-Analyzer),这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常用于表征粘滞特性的设备。RVA曲线在食品工业中是一种用于研究淀粉水合和胶化性能的公知工具。RVA方法通常涉及对浓度为5%至40%重量比(w/w)的面粉或者淀粉悬浮液进行受控加热和冷却。用于附图2、3和4中所有RVA曲线的悬浮液的固体浓度大约为15%的重量比。与后面用于示出RVA曲线的附图一样,附图2示出了一条温度基准线200,该温度基准线200在时间表上反映出了样品相对于温标201的温度。附图2中的X轴以分钟为单位提供了一个时间基准,而Y轴则以RVU为单位提供了一个粘性测定值,其中RVU是与RVA方法相关的一种常用粘性单位。附图2示出了用于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1的RVA曲线210,和用于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2的RVA曲线220。在研磨步骤之前,这两种样品均被烹调到具有54%的湿度。但是,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1被在高速切削研磨机中研磨1分钟,来达到35℃的终端温度。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2被在高速切削研磨机中研磨3分钟,来达到55℃的终端温度。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1表现出较差的可压片性能。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2则是可压片的,而且具有柔顺的最终成品纹理组织。两种样品粘性峰值之间的差值与这两种样品中淀粉颗粒结构之间的差异有关。附图3示出了一个优选的制品实施例的RVA曲线,同时还示出了若干种现有制品的RVA曲线。另外,附图3还示出了本方法中参照温标301的温度曲线300。该RVA曲线310用于所述优选实施例中被称作预烹调样品No.3的样品。在附图3中还示出了一个用于被冻干的生面粉样品的RVA曲线320,一个用于未经烹调的生面粉样品的RVA曲线330,一个用于马铃薯薄片样品的RVA曲线340,以及一个用于马铃薯颗粒样品的RVA曲线350。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3如前所述那样制备而成,即通过将马铃薯薄片烹调到具有45%的水分含量并且将马铃薯原料研磨到具有40℃的终端温度。在利用了下文所描述的冷却步骤之后,可以在无需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对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3进行压制。从而,用于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3的RVA曲线310代表了马铃薯原料在研磨处理之后的特性,经过研磨处理之后的马铃薯原料可以被用作可100%压片的马铃薯制品。附图4示出了利用本发明中直至研磨步骤112的步骤所制备出来的四种马铃薯原料样品。还示出了温度曲线400。在附图4中示出的第一条RVA曲线410与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4有关。该样品No.4被烹调和脱水至具有45%的水分含量,并且随后被研磨至具有60℃的终端温度。第二条RVA曲线410与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5有关。该样品No.5被烹调和脱水至具有54%的水分含量,并且被研磨至具有60℃的终端温度。第三条RVA曲线430与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6有关。该样品No.6被烹调和脱水至具有56%的水分含量,并且被研磨至具有60℃的终端温度。第四条RVA曲线440与经过预烹调的样品No.7有关。该样品No.7被烹调和脱水至具有60%的水分含量,并且被研磨至具有55℃的终端温度。与附图3中所示出的样品No.3不同的是,样品No.4、5、6和7并不适合于在不混入添加成分的条件下直接对切削后的马铃薯原料进行压片处理。但是,正如在下文中更为详细描述的那样,这些添加成分可以被添加到附图4中所示的任何样品中,来获得适用的最终制品。各种经过预烹调的样品的使用均取决于最终制品所需的香味、组织及外观。在研磨步骤112之后,马铃薯原料随后将经历一个第二冷却步骤114。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冷却步骤114持续30至40分钟,以便将马铃薯原料冷却至大约40℃至45℃。添加剂在步骤116中被引入到马铃薯原料中。在该添加剂添加步骤116中,可以任选性地将乳化剂混合到马铃薯原料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乳化剂中含有油酸,并且一种在此方面适用的乳化剂是由Missouri省Kansas市的AmericanIngredients公司生产的BFP64K型乳化剂。在添加剂添加步骤116中,也可以将马铃薯薄片或者其它含有淀粉的物料与马铃薯原料混合在一起,来获得所需的加工稠度或者对香味特性进行调节。在添加剂添加步骤116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糖,比如葡萄糖、蔗糖、玉米糖浆,和盐与马铃薯原料混合在一起,来改善其香味和组织或纹理。对于前述的乳化剂来说,对马铃薯原料的延展性进行控制是其主要用途。在实际中,这可以通过使用乳化剂或者通过在第一冷却步骤110、第二冷却步骤114或者两个冷却步骤110和114中延长冷却时间来加以实现。例如,在另外一个没有使用乳化剂的实施例中,第一冷却步骤110可以被延长至1至12小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利用了被延长至3至6个小时的冷却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在研磨步骤112中无需升高马铃薯原料的温度。该被延长的冷却时间段可以通过在受控脱水步骤108之前将油涂敷到裁切出的马铃薯上来加以缩短。所有这些不同可选择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对面团的特性进行控制,以获得最终可压片的面团制品。再参照附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所获得的混合物随后将经历一个混合步骤118。该混合步骤118以较短的时间进行,比如30秒。在步骤118中对面团进行混合,直至其形成颗粒性面团稠性,而并非块状面团。在混合步骤118中添加入水,来使得面团的终端湿度大约为35%至45%。随后,所获得的面团将经历进一步加工步骤120,在该进一步加工步骤120中利用了本
技术领域
中的公知方法。例如,面团可以被压制成所需的厚度。随后可以对面团进行裁切,来成形或者油炸至具有一个终端湿度。在前面已经对本发明的多个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论证,下面将对其中的若干个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虽然这些具体实施例以一系列间歇步骤加以公开,但是应该明白的是,各个实施例均可以利用食品加工工业中存在的现有方法来连续地或者半连续地加以实施。工艺示例I正如在下表1中详细示出的那样,第一个具体实施例(在下文中称作“示例I”)利用了三种不同的面团组分来加以论证。示例I利用了片状马铃薯原料作为起始物料,利用由Ohio州Troy市的Hobart公司生产的Hobart去皮机来将所述片状马铃薯原料的外皮去除。利用由Ohio州Hicksville市Memco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手持切片机来将去过皮的马铃薯裁切成四分之一英寸的厚片。随后利用水来人工对马铃薯厚片进行三次充分清洗和冲洗。在进行脱水处理之前,将去过皮并且裁切出的马铃薯一直浸泡在水中。接着,在将托盘置于一个烤炉中实施脱水步骤之前,立即将马铃薯厚片置于带有穿孔的托盘上。每个托盘上承载有3.5公斤的单层排布式马铃薯厚片。通过以33分钟的总滞留时间使得托盘穿过一个193℃的煤气加热烤炉,比如CantrellInternationalModelM970101型煤气加热烤炉,来对三种承载物进行焙烤和部分脱水处理。在这个阶段,最终的湿度范围为52%至54%,而生的马铃薯原料的起始湿度大约为80%。随后以大约45分钟的时间将脱水后的马铃薯冷却至室温。接着,利用由Ohio州Columbus市的StephanMachinery公司生产的Stephan竖式裁切机/混合器来将经过冷却和脱水处理后的马铃薯研磨成一种凝胶体。每批研磨物料的重量为6.0公斤。研磨步骤以30至60秒的时间间隔间歇式进行20分钟,来达到60℃的终端研磨温度。接着,以45分钟的时间将马铃薯凝胶体冷却至大约30℃,并且通过添加下表1中所列出的预混合干燥配料,来制备出一种马铃薯面团,在表1中示出了利用被描述成示例I的工艺所制得的三种不同混合物中的面团组分(示例Ia,示例Ib和示例Ic)。表1—工艺示例I中的面团组分在添加入水之前,以15秒钟的时间间隔共计对马铃薯面团混合45秒钟,并且在添加入水之后,以10秒种的时间间隔共计对马铃薯面团混合20秒种。将面团压制成0.025英寸厚的薄片,并且随后将其裁切成椭圆形小块。接着,将这些椭圆形小块置于182.2℃的棉花油中油炸成形12.5秒种,从而生产出一种美味的马铃薯类小吃食品。工艺示例II第二个具体实施例(下文称作“示例II”)以片状马铃薯原料作为起始物料,其中所述片状马铃薯原料需要如前面在示例I中所述那样经过去皮、裁切和清洗处理。随后在87.8℃的温度下将马铃薯厚片预煮45秒种。预煮后的马铃薯厚片被立即浸入水中,并且随后被以单层形式置于托盘上,每个托盘上所承载的马铃薯的总重量为3.0公斤。通过以25分钟的总滞留时间使得托盘穿过一个215.6℃的煤气加热烤炉,仍然比如是CantrellInternationalModelM970101型煤气加热烤炉,来对三个托盘承载物进行脱水处理。最终部分脱水后的马铃薯厚片的湿度为45%至48%,而生的马铃薯中的起始湿度大约为80%。接着,在室温下将脱水后的马铃薯冷却5个小时。随后,如示例I中所描述的那样对冷却后的脱水马铃薯进行研磨。研磨操作以1分钟的时间间隔间歇式进行5分钟,来获得均匀的颗粒分布。在没有任何额外的干配料或者混合操作的条件下,将马铃薯颗粒面团压制成0.023英寸厚的薄片,并且随后将其裁切成椭圆形小块。裁切出来的小块随后被置于176.7℃的棉花油中油炸成形16秒种,从而生产出一种美味的马铃薯类小吃食品。工艺示例III具体实施例的第三个示例(在下文中称作“示例III”)利用了厚板状马铃薯原料作为起始物料,其中所述厚板状马铃薯原料也需要如前面在示例II中所述那样进行去皮、裁切、清洗和预煮处理。经过预煮后的马铃薯厚片被立即浸入水中,并且被以单层形式置于托盘上,每个托盘上所承载的马铃薯的总重量为3.5公斤。用于示例III的脱水、冷却、研磨、面团预加工、压片及油炸成形步骤均大体类似于前面在示例I中详述的那些内容。但是,利用该示例III进行论证的三种特定面团混合物(示例IIIa,示例IIIb和示例IIIc)中的面团组分是不相同的,并且在下表2中列出了其面团组分。另外,在该示例III中,脱水后的马铃薯厚片的最终水分含量大约为56%至58%,而在示例I中所公开的最终水分含量则是52%至54%。表2—工艺示例III中的面团成分如同所有已公开的实施例一样,示例III中的面团制品可以经过压片、裁切和油炸或者焙烤处理,来达到一个终端湿度,从而生产出一种美味的马铃薯类小吃食品。本发明用于由一种可压片的马铃薯面团来制取马铃薯类小吃食品,其中在可压片的马铃薯面团中引入了生的马铃薯制品来作为起始物料。将生的马铃薯制品引入马铃薯面团中,大大增强了最终小吃食品的马铃薯香味特性,并且能够获得一种更为天然的马铃薯制品。虽然已经参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专门图示和描述,但是本
技术领域
中那些熟练技术人员将会明白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条件下,对此可以在形式与细节上进行多种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面团的方法,包括有下述步骤(a)对生的马铃薯原料进行裁切;(b)对所述马铃薯原料进行加热;(c)对所述马铃薯原料进行冷却;(d)将所述马铃薯原料研磨至具有一个终端温度,从而形成一种凝胶体;(e)对所述凝胶体进行冷却;以及(f)将所述凝胶体与水混合在一起,来形成一种颗粒性面团。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有将所述马铃薯原料脱水至具有30%至70%的水分含量。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加热操作在190℃至220℃的温度下持续15至35分钟。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有以20至65分钟的时间将所述马铃薯原料冷却至具有30℃至50℃的最终温度。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有以大约35分钟的时间将所述马铃薯原料加热至具有大约45%的终端湿度。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还包括有将所述马铃薯原料研磨至具有45℃至75℃的终端温度。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研磨操作包括使用一个高速切削加工机械。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还包括有以大约20至45分钟的时间将所述可流动的凝胶体冷却至具有大约35℃至50℃的终端温度。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乳化剂添加到步骤(e)中的可流动凝胶体内。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中包括有油酸。11.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淀粉物料添加到步骤(e)中的可流动凝胶体内。1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糖添加到步骤(e)中的可流动凝胶体内。1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玉米糖浆添加到步骤(e)中的所述可流动凝胶体内。1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盐添加到步骤(e)中的所述可流动凝胶体内。1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还包括有以少于1分钟的时间对所述可流动凝胶体进行混合。1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水添加到步骤(f)中的所述可流动凝胶体中,来使得终端水分含量为32%至52%。1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步骤(d)中的研磨操作所获得的制品的RVA曲线,类似于说明书中附图3所示出的预烹调样品No.3的RVA曲线310。1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步骤(d)中的研磨操作所获得的制品的RVA曲线,类似于说明书中附图4所示出的那些RVA曲线。19.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类食品的方法,包括有下述步骤(a)制备一种含有生的马铃薯原料的可压片面团;(b)将所述面团制成所需的形状;和(c)对所述制成的面团进行烹调。20.如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可压片面团是通过利用一个高速切削加工机械对烹调过的马铃薯原料进行研磨而制成的。21.如权利要求20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片面团的RVA曲线类似于说明书中附图3所示出的预烹调样品No.3的RVA曲线310。22.如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可压片面团中包括有乳化剂。23.如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中包括有油酸。24.如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片面团的RVA曲线类似于说明书中附图4所示出的那些RVA曲线。25.一种可压片的马铃薯面团,包括有生的马铃薯原料,其特征在于利用一个高速切削研磨机对所述生的马铃薯原料进行机械式烹调。26.如权利要求25中所述的可压片马铃薯面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粘滞特性类似于在说明书中附图3所示预烹调样品No.3的RVA曲线中所示出的那些粘滞特性。27.如权利要求25中所述的可压片马铃薯面团,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面团的粘滞特性类似于在说明书中附图4所示RVA曲线中所示出的那些粘滞特性。28.如权利要求25中所述的可压片马铃薯面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乳化剂。29.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可压片马铃薯面团,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中还包括有油酸。30.一种经过改进的马铃薯制品,其特征在于改进之处包括将生的马铃薯原料加工成一种适合于进行压片处理的凝胶体稠性。31.如权利要求30中所述的可压片马铃薯面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在所述可压片面团已经被研磨之后,其粘滞特性类似于在说明书中附图3所示预烹调样品No.3的RVA曲线310中所示出的那些粘滞特性。32.如权利要求30中所述的可压片马铃薯面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压片面团已经被研磨之后,该马铃薯面团的粘滞特性类似于在说明书中附图4所示RVA曲线中所示出的那些粘滞特性。33.如权利要求30中所述经过改进的马铃薯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的马铃薯原料经过烹调处理,随后得以冷却,并且接着利用一个高速切削加工机械对其进行研磨。34.如权利要求33中所述经过改进的马铃薯制品,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经过研磨的马铃薯原料与乳化剂混合在一起。35.如权利要求34中所述经过改进的马铃薯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中包括有油酸。全文摘要用于生产香味增强型马铃薯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生的马铃薯原料作为起始物料来制取可压片的面团。该方法包括有若干个受控加工步骤,利用这些步骤能够获得一种适合于进行压片或者挤压处理的马铃薯凝胶体。利用生的马铃薯原料,大大增强了最终制成的小吃食品的马铃薯香味。文档编号A23L1/214GK1391443SQ00815821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日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7日发明者安东尼·B·贝洛,克里斯托弗·P·弗兰德,基思·E·彼德洛夫斯基申请人:雷科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