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菌素、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296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菌素、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花斑癣菌,拉丁名Malassezia)菌素、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黄褐斑为发生于人体面部皮肤有碍美容的常见皮肤病,其主要特征为面部皮肤不同程度的色素加深。
黄褐斑的发病机理和原因不十分清楚,常见于妊娠、口服避孕药或原因不明,目前尚无满意治疗方法,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表皮内黑色素细胞产生过量黑素颗粒并沉积于皮肤内。除全身用药外,目前最常用的外用祛斑剂有2%氢醌霜,2%曲酸霜,20%王二酸霜,0.01%维甲酸霜,5%白降汞软膏,3%过氧化氢溶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霜等,上述治疗方法均存在以下问题1、显效率低,疗效慢,疗程长;2、常出现毒副反应,如面部潮红,灼热,皮肤干燥和脱屑等(常见皮肤过敏反应除外)(文献见“美容皮肤病学的研究与展望”,赖永贤.扬希惠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2第3期164页-166页);3、复发率高,临床观察上述治疗有效者需长期用药,往往在停药后即复发等。
目前治疗黄褐斑这一皮肤病所有外用药及祛斑化妆品中,尚无使用马拉色菌菌素作为原料。
马拉色菌(花斑癣菌Malassezia)《皮肤性病学》第五版78-79页.主编.张学军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9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提供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提供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菌素、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克服了目前治疗黄褐斑药物显效率低、疗效慢、疗程长,常出现毒副反应,复发率高的缺点。
本发明是基于以下治病机理根据临床观察和经典文献(临床皮肤病学.第二版.主编赵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1月)记载,致病性马拉色菌临床虽可引起花斑癣,但此马拉色菌亦为正常人体寄生菌,只在特定条件下,如皮肤多脂多油才会致病,并且致病力弱,只侵犯表皮而不侵犯真皮及皮下组织。
黄褐斑的主要病理特征是皮肤内黑色素细胞产生过多的黑色素颗粒,而花斑癣的临床病理特点是在花斑癣发病1-2个月后出现皮肤色素减退斑,并且此色素减退斑在花斑癣病愈后仍会持续数月甚至半年以上,证实马拉色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马拉色菌素,此菌素能够抑制人体黑素细胞产生黑素颗粒。致病后所致花斑癣临床表现轻微,无炎性反应而只有色素性的改变。
据此,我们自花斑癣患者身上收集马拉色菌后进行大量人工培养,将收集菌落制成溶液,高压灭菌后制备外用制剂用于治疗黄褐斑并取得良好效果,并且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包括马拉色菌菌素和辅料;所述辅料可以含任何无毒的皮肤用常规药物或美容活性成分,如遮光剂、渗透增强剂、增湿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着色剂、调色剂、收敛剂等物质;所述辅料可以为任何皮肤常用赋形剂和添加剂,包括防腐剂、增稠剂和香料,以及常规抗氧剂,如叔丁对甲氧酚(BHA)、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没食子酸丙酯、柠檬酸、二叔丁对甲氧酚(BHT)、乙氧喹等,还可以含有本领域熟知的增稠剂、助溶剂、润湿剂、乳化剂和粘度稳定剂等;所述制剂可以为任何一种皮肤外用制剂,尤其为溶液剂、膏剂、乳剂;所述的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马拉色菌菌素和辅料混合而成;所述马拉色菌菌素的制备至少包括以下步骤马拉色菌的采集培养和菌液的制备;所述采集培养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培养基制成取豆粉加入蒸馏水中置冰箱过夜取出;过滤,滤液中按100份加蛋白胨1∶琼脂1.8∶葡萄糖4的比例加入上述成分;加热融化灭菌,制成培养基;接种,37℃培养5-7天;所述菌液的制备包括取培养的马拉色菌苔溶于生理盐水中,制成菌悬液;和/或,将培养的菌苔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置37℃摇床培养基中,培养5-7天,制成菌悬液;上述菌悬液过滤灭菌即得。
所述马拉色菌菌素的制备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采集培养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培养基制成,取豆粉40份加入1000份蒸馏水中置冰箱过液次日取出;用滤纸或8层纱布过滤,滤液中按100份加蛋白胨1份、琼脂1.8份、葡萄糖4份的比例加入上述成分;加热融化,分装,10磅10分钟灭菌,置斜面备用;将制备液分装入三角烧瓶内,灭菌备用,制成固体培养基;培养基最好为沙堡培养基,PH为6.5。菌种接种量为适量以接种成功为限;灭菌压力为10磅10分钟。
所述取材及培养为对花斑癣病人皮损区刮取鳞屑,接种于上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37℃培养5-7天;所述菌悬液消毒灭菌后,过滤备用;所述置37℃摇床培养基培养后消毒灭菌,过滤去沉渣,备用。
所述菌悬液每ml含马拉色菌约30-90个亿,最好为50-70个亿,尤其为约60个亿,即100g制剂辅料加菌悬液5ml。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在制备治疗黄褐斑药物方面的应用,所述制剂含有马拉色菌菌素和皮肤药用辅料。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在制备治疗黄褐斑美容护肤品方面的应用,所述制剂含有所述马拉色菌菌素和护肤常用辅料。
本发明制剂用于皮肤的使用频率应根据病人和使用者个体而定。具体使用方法应根据病人个体的年龄、体重和皮肤状况来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制剂可制成各种制剂,使用简便。
2、本发明显效率高,疗效快,疗程短。
3、除个别正常皮肤过敏反应外,无毒副反应,如面部潮红,灼热,皮肤干燥和脱屑等现象出现。
4、停药后复发率低。
为证明本发明所述效果,本发明药物治疗黄褐斑50例效果观察如下所述。
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一、临床诊断标准(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2)无明显自觉症状。
(3)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多发。
(4)病情有一定季节性,夏重冬轻。
(5)无明显内分泌疾病,并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6)色素沉着区域的平均光密度值大于自身面部平均光密度值的20%以上。
二、疗效判定标准(一)基本治愈(1)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90%,颜色基本消失。
(2)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8。(3)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55。
(二)显效(1)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60%,颜色明显变淡。
(2)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5。(3)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15。
(三)好转(1)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30%,颜色变淡。
(2)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3)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5。
(四)无效(1)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小于30%,颜色变化不明显。
(2)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1。
说明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ID值的计算方法①光密度(OPT)计算假定目标(皮肤)图像中某点灰度(颜色)为A,入射光(特定光)标定为B,该点的光密度值为OPT=Lng(B/A)=LngB-LngA由于B≥A所以OPT≥0。②积分光密度(OPTDM)计算假定面积(AREA)为M×N,而积分光密度为面积内各点光密度的总和;平均光密度(OPTDI)为积分光密度内的光密度平均值,即OPTDI=ΣMΣNOPtij]]>OPTDM=OPTDIi=1/AREAs=1.]]>③ID值代表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根据黄褐斑患者皮损区域色素沉着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积分光密度值的改变,而计算出的相对值。
三、评分方法和标准皮损分布 面积大小 色素程度0 无0 无1 面双侧<2cm2轻淡褐色2 面双侧2~4cm2中明显褐色3 面部泛发 >4cm2重深褐色四、评分法下降指数计算方法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本发明药物治疗黄褐斑50例效果观察1、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及本院职工,其中女性48例,男性两例,年龄22~45岁,平均32.7岁,已婚44人,未婚6人。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年,所有患者均诊断明确。诊断标准以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会色素病学组委员会(1998年8月哈尔滨)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制定标准(草案)》为准,其中5人为妊娠前后发病,月经不正常者11人,余无明显诱因。
2、治疗方法常规清洁面部外涂本发明霜剂每日早晚各1次,涂后轻按摩1~3分钟,用药期间停用其它一切口服及外用祛斑药物,停用皮肤护理祛斑治疗。每15~30天复诊1次记录效果。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及过敏现象。
3、疗效制定根据《标准》中疗效判定标准,以前2项为主,基本痊愈皮损消退大于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皮损消退大于60%,颜色明显变淡;有效皮损消退大于30%,颜色变淡;无效皮损消退小于30%,颜色变化不明显。
4、结果50例中,基本痊愈9例(18%),显效15人(30%),有效19人(38%),无效7人(14%),总有效率86%,效果良好者多在用药10~15天见效,2~3个月显效或痊愈。本发明药物(A组)与传统祛斑药物复方曲酸霜(B组)相比较,效果优于后者,复方曲酸霜病例23例。(引用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0年第6卷第5期277页《复方曲酸霜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组别 总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A 50 9 15197 86B 23 1 3 9 9 61合计73 10182816统计学处理P<0.01注A组斑迪霜组B组复方曲酸霜组具体病例病例1刘某某.女.38岁,黄褐斑中度.病史10年。使用马拉色菌制剂外涂患处每日2次,治疗期间不用其他任何内服外用药。1月后显效,2月后痊愈。
病例2李某女30岁,黄褐斑重度,病史3年,停用其他一切内外用药及祛斑化妆品,外用马拉色菌制剂后2月余明显好转。
病例3邓某某女34岁,中度黄褐斑,病史5年,单用马拉色菌制剂2月后痊愈,至今2年无复发。
病例4刘某某女37岁黄褐斑中度,3个月后痊愈已坚持使用马拉色菌制剂2年。皮损始终未犯,而切未出现任何副反应。
病例5李某某女40岁黄褐斑重度,病史8年,外用马拉色菌制剂1月后现效,3个月后痊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马拉色菌溶液剂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菌素的制备方法步骤以下1、马拉色菌的采集培养与滤液的制备培养基的制备可取豆粉40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置冰箱过液次日取出;用8层纱布过滤,取滤液,按100ml加蛋白胨1g、琼脂1.8g、葡萄糖4g的比例加入上述成分;加热融化,分装,10磅10分钟灭菌,置斜面备用;制备液体培养基不加入琼脂,将100ml制备液分装入250ml的三角烧瓶内,灭菌备用。每100ml液体培养基加3.6g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灭菌备用,其中,培养基PH为6.5。
2、取材及培养用75%酒精对花斑癣病人皮损区进行消毒,用无菌镊子轻刮取鳞屑,将适量鳞屑接种于上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37℃培养6天,当在固培养基的斜面长成典型的菌落时终止培养。
3、马拉色菌滤液的制备滤液制备方法为以下两种(1)取固体培养斜面菌苔,溶于生理盐水中,制成菌悬液,消毒灭菌后,过滤使用。(2)取2~3接种环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的菌苔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置37℃摇床培养基中,培养6天后高压消毒灭菌,过滤去沉渣,使用。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由所述马拉色菌菌素组成;是将上述培养的滤液经高压灭菌(10磅10分钟)后混合均匀即可。
其中,菌悬液每ml含马拉色菌约60个亿。
实施例2马拉色菌软膏剂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菌素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用滤纸过滤豆浸液,取滤液,按100ml加蛋白胨2g、琼脂3.6g、葡萄糖8g的比例加入上述成分,制成固体马拉色菌培养基;37℃培养5天,培养基PH为6.5。所述上述培养菌苔制成滤液经高压10磅10分钟灭菌后混合均匀得马拉色菌菌素液。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软膏剂,由所述马拉色菌菌素液和赋形剂组成,所述赋形剂为加入十八醇4克、硬脂酸4克、单硬脂酸甘油脂3.5克、凡士林10克、甘油10克,土温-80 2克,加入余量马拉色菌菌素液配制成软膏剂100克。
其中,菌悬液每ml含马拉色菌约30个亿,即100g霜剂基质加菌悬液2.5ml。
实施例3马拉色菌乳液剂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菌素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用滤纸过滤豆浸液,取滤液,按100ml加蛋白胨2g、琼脂3g、葡萄糖6g的比例加入上述成分,制成固体马拉色菌培养基;37℃培养7天,培养基PH为6.5。所述上述培养菌苔制成滤液经高压10磅10分钟灭菌后混合均匀得马拉色菌菌素液。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乳液剂,由所述马拉色菌菌素液和赋形剂组成,所述赋形剂为加入20ml丙二醇,10ml甘油配制而成100ml乳液剂。其中,菌悬液每ml含马拉色菌约88个亿。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包括马拉色菌菌素和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所述制剂可以为任何一种皮肤外用制剂;所述马拉色菌菌素菌悬液每ml含马拉色菌约30-90个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所述制剂可以为溶液剂、膏剂、乳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所述辅料可以含任何无毒的皮肤用常规药物或美容活性成分,或皮肤常用赋形剂和添加剂。
5.权利要求1-4所述的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马拉色菌菌素和辅料混合而成。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马拉色菌菌素的制备至少包括以下步骤马拉色菌的采集培养和菌液的制备;所述采集培养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培养基制成取豆粉加入蒸馏水中置冰箱过夜取出;过滤,滤液中按100份加蛋白胨1∶琼脂1.8∶葡萄糖4的比例加入上述成分;加热融化灭菌,制成培养基;接种,37℃培养5-7天;所述菌液的制备包括取培养的马拉色菌苔溶于生理盐水中,制成悬液;和/或,将培养的菌苔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置37℃摇床培养基中,培养5-7天,制成菌悬液;上述菌悬液过滤灭菌即得。
7.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马拉色菌菌素的制备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采集培养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的培养基制成,取豆粉40份加入1000份蒸馏水中置冰箱过液次日取出;用滤纸或8层纱布过滤,滤液中按100份加蛋白胨1份、琼脂1.8份、葡萄糖4份的比例加入上述成分;加热融化,分装,10磅10分钟灭菌,置斜面备用;将制备液分装入三角烧瓶内,灭菌备用,制成固体培养基;所述取材及培养为对花斑癣病人皮损区刮取鳞屑,接种于上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37℃培养5-7天;所述菌悬液消毒灭菌后,过滤备用;所述置37℃摇床培养基培养后消毒灭菌,过滤去沉渣,备用。
8.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在制备治疗黄褐斑药物方面的应用,所述制剂含有马拉色菌菌素和皮肤药用辅料。
9.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制剂在制备治疗黄褐斑美容护肤品方面的应用,所述制剂含有所述马拉色菌菌素和护肤常用辅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菌素、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马拉色菌制剂含有马拉色菌和辅料,可由马拉色菌和辅料混合制备;所述马拉色菌菌素的制备方法包括马拉色菌的采集培养与滤液的制备。所述制剂可以为任何一种皮肤外用制剂,尤其是溶液剂、膏剂、乳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的马拉色菌素在制备治疗黄褐斑病症药物和美容护肤品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具有显效率高,疗效快,疗程短,无毒副反应,复发率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C12N1/14GK1513482SQ0313804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30日
发明者周存才, 武延隽 申请人:周存才, 武延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