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34263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 种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边销砖茶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是生 活在我国西部广大地区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 哈萨克族、羌族、塔吉克族等4000多万少数民族的生活 必需品。藏族人民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的生活习惯。边销砖茶氟含量髙,长期过量饮用氟含量 高的边销砖茶,易产生氟斑牙、氟骨症等病症,影响消 费者身体健康,已成为一个长期困扰着边销砖茶生产而 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难题。经测试大量茶叶样品表明-. 名茶氟含量最低,在15-30mg/kg; —般烘青或炒青氟含 量在90-1 4 0 mg/kg;茶梗氟含量1 5 3-32 2 mg/kg (细茶 梗153mg/kg,红苔梗180 mg/kg,老茶梗32 2 mg/kg ); 一般标准砖茶原料(做庄茶1-4级)氟含量为600-85 0 mg/kg,而落地叶和特别粗老的茶叶氟含量可高达1000 mg/kg以上。从以上测试结果表明茶树是一种富集氟素 的植物,特别是茶树的叶片对氟的富集作用极强;茶叶 中的氟随着叶片越老而富集量越多,边销砖茶是使用茶 树粗老枝叶作原料制作而成,其氟含量高在所难免。近 几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砖茶各种降氟方法如 化学试剂降氟、微生物降氟、生物酶降氟、选育富集氟 量低的茶树品种、控制砖茶饮用量、减少砖茶熬煮时间 等。结果表明化学降氟剂用于砖茶降氟虽然简单易行、 成本也低,但效果和作用并不理想,因为砖茶中的部分 氟与化学降氟剂形成络合物或结合成絮凝状沉淀,砖茶 熬*后,氟的络合物和絮凝状沉淀悬浮在茶汤中,并未 提取出来,仍然被人饮用入腹。另外,还要考虑化学降 氟剂使用后,砖茶的特殊风味、口感、香气可能会改变, 消费者不能接受;用微生物制剂降氟操作上简单易行, 成本也低,缩短了渥堆发酵时间,但同样,使用微生物 制剂处理过的氟也并未提取出来,同样也在茶汤中,效 果同样有限;生物酶降氟,生物酶容易受到茶叶中的铅、 铝等影响而失去活性,另外同样也存在处理过的氟未提 取出来的情况,其效果也很难讲;选育富集氟低的茶树品种,虽是 一 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所用时间 太长,而且还要碰运气,即使选育出来,在边茶原料产 区全面挖掉茶树换品种也是不可能的事,没有几十年时
间不可能办到;至于控制砖茶饮用量、减少砖茶熬煮时
间,鉴于砖茶饮用习惯和熬煮方式是民族同胞长期以来
形成的生活习惯,不易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砖茶
生产方法所釆用的降氟措施操作复杂、效果不明显的技
术缺陷,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低
氣砖茶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是一种提高砖茶原
料嫩度的方法,即砖茶原料中的粗茶与细茶的重量比控
制在 5%~65% : 35%~95%的范围;重量比较好为 30%~50%: 50%~70%。
上述方案中,所述粗茶指做庄茶、金玉茶、修剪茶、 红苔梗,以重量计其用量为做庄茶0~ 30% ,金玉茶0 ~ 50%, 修剪茶0~30%, 红苔梗0 ~ 8%,大茶梗0 ~ 7%; 细茶指烘炒晒青茶(即烘青特级~五级、炒青特级~五 级、哂青特级~五级)、条茶(也称嫩苔茶)、细茶片末、 细茶梗,以重量计其用量为烘炒晒青茶5%~90%,条 茶0- 60%, 细茶片末0~10%, 细茶梗0~5%。
上述方案中,烘炒晒青茶中,其特级~五级茶以重 量计其用量分别为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0~ 10%,烘 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1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级 0o/o ~ 90%。
本发明是发明人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科学实用 的技术方案茶树是一种富集氟素的植物,特别是茶树 的叶片对氟的富集作用极强,茶叶中的氟随着叶片越老 而富集量越多,边销茶原料的釆割标准需等到茶树新梢 基本成熟,而南路边茶原料做庄茶、金玉茶的釆割标准 是需待到茶树新梢成熟,且枝条基部已木质化时,才采 割新梢基部一、二片成叶以上的全部枝叶。边销茶是使 用茶树粗老枝叶作原料制作而成,其氟含量高在所难免。
砖茶原料嫩度提高,其氟含量就大幅下降,试验证 明嫩度最高的名茶,氟含量最低,在15-30mg/kg, 一般烘青、炒青绿茶氟含量在9 0-1 4 0mg/kg之间,茶梗 在153 ~ 32 2mg/kg之间,而 一 般标准砖茶原料(做庄茶1 ~ 4级)氟含量高达6 00 ~ 85 0mg/kg,而落地老叶和特 别粗老茶叶氟含量可高达1 000 mg/kg以上。
所以,适当提高砖茶原料嫩度,不仅能大幅度降低 砖茶氟含量,也不致于成本上升太髙(因茶叶嫩度髙, 其价格也高)。适当提高砖茶原料嫩度,就是加大砖茶原 料中的细茶比例,也就是加大烘青、炒青或晒青茶特级-五级的比例,减少砖茶原料中的做庄茶、金玉茶、修剪 叶等粗老茶叶的比例,以达到降低砖茶产品氟含量的目 的。
下面通过实施例近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限 于所述实施例。


图1为茶叶嫩度与氟含量关系图。 图2为低氟砖茶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一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50%, 细茶50%;粗茶中,做庄茶30%,金玉茶16%,修剪茶 0,红苔梗4%,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 级15%,条茶35%,细茶片末0,细茶梗0。实测氟含 量371.6mg/kg。
实施例二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65%, 细茶35%;粗茶中,做庄茶20%,金玉茶20%,修剪茶 20%,红苔梗5%,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哂青茶特级~ 一级5% ,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5% ,烘炒晒青茶四级~ 五级5%,条茶10%,细茶片末5%,细茶梗5%。实测 氟含量448.4mg/kg。
实施例三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40%, 细茶60%;粗茶中,做庄茶10%,金玉茶15%,修剪茶 10%,红苔梗5%,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 一级1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10%,烘炒晒青茶四 级~五级10%,条茶15%,细茶片末10%,细茶梗5%。实测氟含量321.2mg/kg。
实施例四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63%, 细茶37%;粗茶中,做庄茶15%,金玉茶15%,修剪茶 25%,红苔梗8%,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0,烘炒晒青茶二级 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 五 级20%,条茶5%,细茶片末10%,细茶梗2%。实测氟 含量430mg/kg。
实施例五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45%, 细茶55%;粗茶中,做庄茶25%,金玉茶5%,修剪茶 10%,红苔梗5%,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哂青茶特级~ 一级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 级30%,条茶15%,细茶片末5%,细茶梗5%。实测氟 含量345.5mg/kg。
实施例六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35%, 细茶65%;粗茶中,做庄茶20%,金玉茶0,修剪茶10%, 红苔梗5%,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 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级 40%,条茶10%, 细茶片末10%, 细茶梗5%。 实测氟 含量299mg/kg。
实施例七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25%, 细茶75%;粗茶中,做庄茶10%,金玉茶0,修剪茶10%, 红苔梗5%,大茶梗O;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 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级 50%,条茶15%,细茶片末5%,细茶梗5%。实测氟含 量239.2mg/kg。
实施例八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25%, 细茶75%;粗茶中,做庄茶20%,金玉茶O,修剪茶O, 红苔梗5%,大茶梗O;细茶中,烘炒哂青茶特级~一级 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级60%,条茶10%,细茶片末0%,细茶梗5%。实测氟含 量242mg/kg。 实施例九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30%, 细茶70%;粗茶中,做庄茶20%,金玉茶0,修剪茶5%, 红苔梗5%,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 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哂青茶四级~五级 70%,条茶0,细茶片末0,细茶梗0。实测氟含量 269mg/kg 。
实施例十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10%, 细茶90%;粗茶中,做庄茶10%,金玉茶O,修剪茶0, 红苔梗0,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0, 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级80%, 条茶0 ,细茶片末5% ,细茶梗5% 。实测氟含量 198.2mg/kg。
实施例十一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5%, 细茶95%;粗茶中,做庄茶5%,金玉茶O,修剪茶0, 红苔梗0,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0, 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级90%, 条茶O,细茶片末O,细茶梗5%。实测氟含量166.7mg/kg。
实施例十二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45%, 细茶55%;粗茶中,做庄茶25%,金玉茶15%,修剪茶 5%,红苔梗0,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0,烘炒晒青茶二级 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 级45%,条茶O,细茶片末5%,细茶梗5%。实测氟含 量384mg/kg。
实施例十三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35%, 细茶65%;粗茶中,做庄茶15%,金玉茶0,修剪茶15%, 红苔梗5%,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 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哂青茶四级~五级
745%,条茶5%,细茶片末10%,细茶梗5%。实测氟含 量298.4mg/kg。 实施例十四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35%, 细茶65%;粗茶中,做庄茶15%,金玉茶5%,修剪茶 10%,红苔梗5%,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 一级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10%,烘炒晒青茶四级~ 五级35%,条茶10 /。,细茶片末5%,细茶梗5%。实测 氟含量292.5mg/kg。
实施例十五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35%, 细茶65%;粗茶中,做庄茶10%,金玉茶10%,修剪茶 10%,红苔梗5%,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 一级1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10%,烘炒晒青茶四 级~五级20%,条茶10%,细茶片末10%,细茶梗5%。 实测氟含量281.2mg/kg。
实施例十六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35%, 细茶65%;粗茶中,做庄茶10%,金玉茶10%,修剪茶 10%,红苔梗5%,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 一级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哂青茶四级-五 级30%,条茶20%,细茶片末10%,细茶梗5%。实测 氟含量298.8mg/kg。
实施例十七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30%, 细茶70%;粗茶中,做庄茶10%,金玉茶5%,修剪茶 10%,红苔梗5%,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10%,烘炒晒青茶四级~ 五级20%,条茶30%,细茶片末5%,细茶梗5%。实测 氟含量257.1mg/kg。
实施例十八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h粗茶45%, 细茶55%;粗茶中,做庄茶15%,金玉茶15%,修剪茶 15%,红苔梗0,大茶梗0;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O,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哂青茶四级~五 级10%,条茶40%,细茶片末0,细茶梗5%。实测氟含 量353.7mg/kg。 实施例十九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30%, 细茶70%;粗茶中,做庄茶0,金玉茶0,修剪茶30Y。, 红苔梗O,大茶梗O;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0, 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级10%, 条茶50%,细茶片末5%,细茶梗5%。实测氟含量 260.7mg/kg。
实施例二十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30%, 细茶65%;粗茶中,做庄茶10%,金玉茶10%,修剪茶 10%,红苔梗O,大茶梗O;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 一级O,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哂青茶四级~五 级10%,条茶60%,细茶片末0,细茶梗0。实测氟含 量 266.3mg/kg。
实施例二十一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40%, 细茶60%;粗茶中,做庄茶10%,金玉茶15%,修剪茶 15%,红苔梗O,大茶梗O;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O,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 级15%,条茶35%,细茶片末5%,细茶梗5%。实测氟 含量335mg/kg。
实施例二十二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30%, 细茶70%;粗茶中,做庄茶5%,金玉茶15%,修剪茶 10%,红苔梗O,大茶梗O;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 一级O,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 级50%,条茶10%,细茶片末5%,细茶梗5%。实测氟 含量298.3mg/kg。
实施例二十三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45%, 细茶55%;粗茶中,做庄茶20%,金玉茶10%,修剪茶10%,红苔梗5%,大茶梗O;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 一级O,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 级5%,条茶35%,细茶片末10%,细茶梗5%。实测氟 含量343.8mg/kg。 实施例二十四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50%, 细茶50%;粗茶中,做庄茶O,金玉茶50%,修剪茶0, 红苔梗0,大茶梗O;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一级0, 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10%,烘炒晒青茶四级 五级0, 条茶30%,细茶片末5%,细茶梗5%.实测氟含量 411.3mg/kg,
实施例二十五
本例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过程按图2 所示进行,里茶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茶50%, 细茶50%;粗茶中,做庄茶O,金玉茶13%,修剪茶30%, 红苔梗O,大茶梗7%;细茶中,烘炒晒青茶特级 一级 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级5%,烘炒晒青茶四级~五级 20%,条茶10%,细茶片末10%,细茶梗5%。实测氟 含量347.1mg/kg。
本发明如图2所示,所述粗茶与细茶的重量比指的 是里茶的配方,面茶一般釆用一种细茶为原料即可,也 可以是多种细茶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权利要求
1. 一种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一种提高砖茶原料嫩度的方法, 即砖茶原料中的粗茶与细茶的重量比控制在 5%~65%35%~95%的范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砖茶原料中的粗茶与细 茶的重量比为30%~50%: 50%~70%。
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低氟砖茶的生产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茶是指做庄茶、金 玉茶、修剪茶、红苔梗,以重量计其用量为 做庄茶0~ 30%,金玉茶0~ 50%,修剪茶0~ 30%,红苔梗0 ~ 8%,大茶梗0 ~ 7%;细茶是 指烘炒晒青茶、条茶、细茶片末、细茶梗, 以重量计其用量为烘炒晒青茶5%~90%, 条茶0 ~ 60%,细茶片末0 ~ 10%,细茶梗0 ~ 5%。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炒晒青茶是指烘青特 级~五级、炒青特级~五级、晒青特级 五 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氟砖茶的生产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炒晒青茶中,其特级~ 五级茶以重量计其用量分别为烘炒晒青茶 特级~一级0~10%,烘炒晒青茶二级-三 级0~10%,烘炒晒青茶四级~五级0%~ 9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砖茶原料中的粗茶与细茶的重量比控制在5%~65%∶35%~95%的范围;所述粗茶指做庄茶、金玉茶、修剪茶、红苔梗,以重量计其用量为做庄茶0~30%,金玉茶0~50%,修剪茶0~30%,红苔梗0~8%,大茶梗0~7%;茶指烘炒晒青茶、条茶、细茶片末、细茶梗,以重量计其用量为烘炒晒青茶5%~90%,条茶0~60%,细茶片末0~10%,细茶梗0~5%,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大幅度降低砖茶氟含量,也可使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
文档编号A23F3/00GK101427711SQ20071005038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5日
发明者李国林, 梅树华, 齐桂年 申请人:梅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