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渣的改性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5996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马铃薯渣的改性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马铃薯渣的改性方法及应用,属于膳食纤维的改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渣是在生产马铃薯淀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副产物,水分含量在卯°/。 左右,主要含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脂肪
和盐类。干燥后其含量分布大致如下水分5%~15%,淀粉20% 50%,膳食纤 维30°/。~60°/。,蛋白质4%~8%,脂肪0.4%~1%,灰分1%~5%。马铃薯渣通常 作为饲料和废渣处理,由于生产季节集中,薯渣产量大,大量堆积占用场地, 且鲜薯渣不易储存和运输,腐败后产生恶臭,常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得不到充 分利用。因此,薯渣的利用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马铃薯渣中含 有多种营养成份,如淀粉、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等,因此,人们对薯渣的研究就 表现在对其营养成分的利用上面。在国内,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利用其 丰富的营养成分,作为微生物的发酵底物,利用固态或半固态的方法发酵生产
单细胞蛋白(SCP),做为动物饲料中的一种植物蛋白,缓解国内外动物词料的 蛋白质资源缺乏的问题;二是通过各种工艺提取薯渣中的有效成分,如膳食纤 维和果胶。膳食纤维的主要提取方法有生物发酵法、酸酶法、碱酶法或双酶法 等,根据需求,去除薯渣中的淀粉、蛋白质,以得到所需的膳食纤维。但是, 所有这些应用只能有限的减少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所堆积的大量薯渣,人们亟 待一种能大批量处理的方法使薯渣得到更好的利用。
由于马铃薯渣纤维含量高,持水量高,湿渣呈浆状,不利于工业上的脱水 干燥,而胶体磨具有能处理稠度高的浆状物料的特点,可便利地对马铃薯渣进 行湿法超微粉碎,得到具有一定粘度的以纤维与淀粉为主的混合物,便于通过 喷雾或滚筒等工业方法干燥,产品作为低能量食品配料,部分替代面粉或油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以大批量处理马铃薯渣,解决 其大量堆积的现状,获得一种附加值较高的改性薯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马铃薯渣的改性方法,以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
所产生的副产物马铃薯湿渣为原料,固形物含量为5%-15%,通过添加试剂调节 pH至中性,加温至40-6(TC,用胶体磨剪切8-60min对马铃薯渣进行湿法超微 粉碎,所获得的浆状物质用传统的滚筒干燥、喷雾干燥、气流干燥或冷冻干燥 方式进行干燥,获得具有大于250 mPa. s粘度的细胞壁降解物、淀粉和微量蛋白质的混合物。
所用的调节pH值的试剂为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用所述的改性方法所制得的产品的应用,作为一种低能量的食品配料,用
作脂肪或面粉替代品,作为含膳食纤维的功能性食品配料应用于肉制品、蕃茄
沙司及烘焙产品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通过胶体磨对马铃薯渣进行湿法超微粉碎,使马 铃薯渣细胞壁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使薯渣的粒径变小,比表面积增大, 纤维结构更加松散,从而获得膨胀力、持水力、水溶性和粘度等物理性能和持 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和胰脂酶活力抑制力等与降血脂相关的功能特性均有所 增加的改性马铃薯渣。它口感细腻、光滑,覆水性好,富含膳食纤维和淀粉, 可以部分取代脂肪或面粉以提高产品质量。本发明提供一种马铃薯渣的批量处 理改性方法,生产工艺简单便利;所获得的产品物理性质及功能特性好,可做 为含功能性膳食纤维的食品配料替代脂肪或面粉应用于食品中。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 lkg固形物含量为8%的马铃薯湿渣,加质量浓度5%NaOH溶液
调马铃薯湿渣pH值为7,加温至5(TC,调胶体磨孔隙度为12pm处理8min,滚
筒;+虽弥-虽^r'吐ru4薯、杳
实施例2:改性前后的马铃薯渣物理性质进行了比较,表l为改性前后马铃 薯渣膨胀力、持水力和粘度的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改性薯渣的物理性质得 到了改善,膨胀力、持水力有所上升,还获得改性前薯渣未表现出来的粘度。
表l改性前后马铃薯渣膨胀力、持水力和粘度的变化。
膨胀力持水力粘度膨胀力 持水力 粘度
/mL g"/g g"/mPa. s/m匕 g-1 /g g-1/mPa. s
室温下沸水浴处理10min后
对照3.84、627、36-9 12
改性薯渣7,78、3283、518、79 502
实施例3:改性前后的马铃薯渣功能性质进行了比较,表2为改性前后马铃 薯渣的功能性质的变化。表2显示,胶体磨的改性使马铃薯渣与降血脂能力相
关的一些功能性质有所提高,由此推出,改性马铃薯渣的降血脂功能有所改善。
表2胶体磨处理前后马铃薯渣功能性质的变化
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胰脂肪酶活力抑制力
/g g-1/誦o1 kg—1/%
对照4.9841448.1
改性薯渣7.6246567.2
备注对照为未经胶体磨处理的马铃薯渣。
权利要求
1、一种马铃薯渣的改性方法,其特征是以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马铃薯湿渣为原料,固形物含量为5%-15%,通过添加试剂调节pH至中性,加温至40-60℃,用胶体磨剪切8-60min对马铃薯渣进行湿法超微粉碎,所获得的浆状物质用传统的滚筒干燥、喷雾干燥、气流干燥或冷冻干燥方式进行干燥,获得具有大于250mPa.s粘度的细胞壁降解物、淀粉和微量蛋白质的混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调节pH值的试剂为 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3、 用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性方法所制得的产品的应用,其特征是作为一种 低能量的食品配料,用作脂肪或面粉替代品,作为含膳食纤维的功能性食品配 料应用于肉制品、蕃茄沙司及烘焙产品中。
全文摘要
一种马铃薯渣的改性方法及应用,属于膳食纤维的改性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马铃薯湿渣为原料,固形物含量为5%-15%,通过添加试剂调节pH至中性,加温至40-60℃,用胶体磨剪切8-60min对马铃薯渣进行湿法超微粉碎,所获得的浆状物质用传统的滚筒干燥、喷雾干燥、气流干燥或冷冻干燥方式进行干燥,获得具有大于250MPa.s粘度的细胞壁降解物、淀粉和微量蛋白质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一种马铃薯渣的批量处理改性方法,生产工艺简单便利;所获得的产品具有一定粘度和高水合能力且易于复水的物理性质及功能特性好的改性马铃薯渣,可做为含功能性膳食纤维的食品配料替代脂肪或面粉应用于食品中。
文档编号A23L1/216GK101313758SQ20081002216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日
发明者雁 洪, 力 程, 陈菊红, 顾正彪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