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螺旋霉素菌渣的生物学方法

文档序号:596770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处理螺旋霉素菌渣的生物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螺旋霉素菌渣的生物学方法,涉及到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和发 酵工程学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霉素菌渣是螺旋霉素生产菌液体发酵生产的废弃物,其成分包括菌体、未利用完的 培养基、培养基降解物、生产菌次级代谢物,以及在产品提取过程中添加的无机盐(如絮凝 剂、助滤剂)等。螺旋霉素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粗蛋白含量较高,是一种可利用度 较高的有机资源。但是螺旋霉素菌渣成分的复杂性限制了对其的处理再利用。除营养成分外, 菌渣中还含有抗生素残留和螺旋霉素生产菌产生的多种次级代谢物。如果将菌渣直接作为饲 料蛋白源使用,这些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后就可能引起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的积累,进而威胁人 类健康,安全性存在着很大问题。菌渣中虽有较高的粗蛋白,但这些蛋白的可吸收性不好, 同时菌渣中含有多种无机盐,灰分过高,将菌渣直接作为微生物培养基氮源使用的效果也很 差。
伴随着螺旋霉素工业的发展,螺旋霉素菌渣也呈现出分布广,资源量大的特点。这些大 量未经处理的菌渣已经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当前如何有效处理菌渣污染仍是一个急需解 决的问题。治理螺旋霉素菌渣污染并进行再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都 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螺旋霉素菌渣中的毒性因素,提高螺旋霉素菌渣的蛋白质量,将 螺旋霉素菌渣转化为安全性高、性能优良的蛋白源,处理后的产品可以作为微生物培养基氮 源或饲料蛋白源使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螺旋霉素菌渣的污染问题,并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 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使用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及复合酶制剂(两者合称为发酵因 子),以螺旋霉素菌渣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其他辅料共同构成发酵底物进行固态发酵,再对发 酵产物进行高温干燥灭活,即得产品。
本发明中的发酵底物,由螺旋霉素菌渣和其他辅料构成。其中螺旋霉素菌渣可以为干渣 或湿渣(含水量0-75%),辅料可以是工农业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酒糟、粕类、麸皮等中的 一种或多种。螺旋霉素菌渣所占比例(干基)为50-90%,辅料的比例(干基)为10-50%,
本发明中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包含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其中酵母菌占 30-50%,地衣芽孢杆菌10-40%,黑曲霉30-50%,优选为酵母菌占40-50%,地衣芽孢杆菌20-30%, 黑曲霉40-60%。
本发明中的复合酶制剂,包含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其中蛋白酶 占30-40%,纤维素酶20-30%,半纤维素酶20-30%,葡聚糖酶20-30%,优为蛋白酶占30%,纤维 素酶30%,半纤维素酶20%,葡聚糖酶20%。
本发明中复合微生物发酵剂与复合酶制剂的添加比例=1-2 : 1。
本发明中发酵因子与发酵底物的添加比例(按照干基量计算),发酵因子发酵底物
=1-2 : 100,优选为1.5 : 100。
本发明中发酵底物的起始含水量为45-65%,优选为50-55%。发酵底物的堆高高度不得高 于1.2m,优选为0.9-1. lm。发酵温度为45-55°C,优选为50-53。C。当发酵温度高于55。C时,
3应进行通风处理。发酵时间为48-60h,优选为54-58h。发酵底物的干燥灭活温度应大于8(TC, 干燥时间为12-20rain,优选为15-18min。
螺旋霉素菌渣经处理后,产品粗蛋白质含量>35%,灰分含量《12°/。,水分含量《10%,性 能安全可靠。使用此产品部分或全部替代的传统氮源用于大环内酯抗生素发酵中,发酵效价 提高10-30%,成本降低10-35%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l:
取干螺旋霉素菌渣(含水量10。/。)54kg,湿啤酒糟(含水量70%) 120kg,麸皮10kg,使发酵 料水分为50%左右,然后接入0.75kg复合微生物发酵剂(酵母菌40%,地衣芽孢杆菌20%,黑曲 霉40%)和O. 75kg的复合酶制剂(蛋白酶30%,纤维素酶30%,半纤维素酶20°/。,葡聚糖酶20%), 混合均匀。发酵底物堆高为lm。发酵温度控制在50-55'C,当发酵底物温度高于55'C时进行翻 堆通风降温处理。发酵时间55h,经8(TC干燥灭活15min,再粉碎、包装可得104kg产品。
实施例2:
取湿螺旋霉素菌渣(含水量70%) 150kg,干啤酒糟(含水量10%) 40kg,麸皮10kg,使发 酵底物含水量为55%左右,然后接入1.3kg复合微生物发酵剂(酵母菌35%,地衣芽孢杆菌30%, 黑曲霉35%)和0. 7kg的复合酶制剂(蛋白酶30y。,纤维素酶30%,半纤维素酶20%,葡聚糖酶20%), 混合均匀。发酵底物堆高为0.9m。发酵温度控制在50-55°C,当发酵底物温度高于55'C时进行 翻堆通风降温处理。发酵时间60h,经8(TC干燥灭活15min,再粉碎、包装可得100kg产品。
实施例3:
取干螺旋霉素菌渣(含水量10%) 65kg,干啤酒糟(含水量10%) 35kg,麸皮10kg,接入 0. 5kg复合微生物发酵剂(酵母菌40%,地衣芽孢杆菌20%,黑曲霉40%)和0.5kg的复合酶制剂 (蛋白酶30%,纤维素酶30%,半纤维素酶20%,葡聚糖酶20%),再缓慢加入95kg水,使发酵底 物含水量为54%左右,混合均匀。发酵底物堆高为lm。发酵温度控制在50-55。C,当发酵底物 温度高于55。C时进行翻堆通风降温处理。发酵时间58h,经8(TC干燥灭活15min,再粉碎、包 装可得100kg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螺旋霉素菌渣的生物学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及复合酶制剂,以螺旋霉素菌渣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其他辅料共同构成发酵底物进行固态发酵,再对发酵产物进行高温干燥灭活即得产品。产品可用作微生物培养基氮源或饲料蛋白源。
2. 根据权利要求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螺旋霉素菌渣可以是湿菌渣,也可以是经过干燥处理后的干菌渣,含水量为0-75%。
3. 根据权利要求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底物中螺旋霉素菌渣的比例(干基)为50-90%,辅料的比例(干基)为10-50%;辅料可以是工农业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酒糟、粕类、麸皮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包含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其中酵母菌占30-50%,地衣芽孢杆菌10-40%,黑曲霉30-50%,优选为酵母菌40-50%,地衣芽孢杆菌20-30%,黑曲霉40-60%。
5. 根据权利要求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酶制剂,包含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其中蛋白酶占30-40%,纤维素酶20-30%,半纤维素酶20-30%,葡聚糖酶20-30%,优为蛋白酶30%,纤维素酶30%,半纤维素酶20%,葡聚糖酶20%。
6. 根据权利要求l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因子(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和复合酶制剂)与发酵底物的添加比例(按照干基计算),发酵因子发酵底物干基量=1-2 : 100,优选为1.5 :100。
7.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底物的含水量为45-65%,优选为50-55%;发酵温度为45-55°C,优选为50-53°C;发酵时间为49-60h,优选为54-58h。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完成后,发酵底物的干燥灭活温度应大于80°C,干燥时间为12-20min,优选为15-18min。
9.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螺旋霉素菌渣及辅料(包括但不限于酒糟、粕类、麸皮)作为发酵底物,控制发酵底物起始含水量为45-65%,接入复合微生物发酵剂(酵母菌30-50%,地衣芽孢杆菌10-40%,黑曲霉30-50%)和复合酶制剂(蛋白酶30-40%,纤维素酶20-30%,半纤维素酶20-30%,葡聚糖酶20-30%),进行固态发酵。发酵底物堆高为0. 9-1. 2m。发酵温度控制在45-55°C,当发酵底物温度高于55"时进行翻堆通风降温处理。发酵时间48-60h,经80。C以上干燥灭活12-20min,再粉碎包装即得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螺旋霉素菌渣的生物学方法,通过使用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及复合酶制剂,以螺旋霉素菌渣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其他辅料共同构成发酵底物进行固态发酵,再对发酵产物进行高温干燥灭活即得产品,所得产品可用作微生物培养基氮源或饲料蛋白源。此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处理时间短,处理效率高的特点;处理后产品安全可靠,性能优良。从而解决了螺旋霉素菌渣的污染问题,并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文档编号C12P1/00GK101624605SQ20081004832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8日
发明者浦劲松, 杰 胡 申请人:武汉烁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