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79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寿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属食品工业技术领域 二、现有技术领域
据有关资料査询,长寿啡生产工艺在国内是空白。生产长寿啡是首创。该
工艺是在实验室做小试研究,进一步中试,在单机每天按生产200千克厂内示
范,运行状况良好,该工艺的显著特点
1、 新工艺无废渣液排出。
2、 新工艺用料与料混合法生产。
3、 租用农户土地栽培何首乌,灵芝示范基地。根据销售市场进一步扩大, 再实行公司加农户进行大发展。
4、 该技术主要优点
(1) 长寿啡是新工艺,针对我国进入WT0与国际接轨发展,人们的要求和 希望随着历史的前进在不断进化,渴望大自然生物食品。长寿啡的生产符合中 央十七大的精神,"创新,创业"为了大众的健康,更好的生存,研究和生产绿 色食品势在必行,符合绿色食品的发展方向,从中获得健康所需要的钙、钾、 矿物质等微量元素。
(2) 根据《中药大辞典》上册1586页中所述,何首乌1、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增强免疫功能。3、延缓衰老。 4、对循环系统的作用。5、抗遗传损伤作用。6、抗炎、镇痛作用。[各家论述]l、《钢目》肾主闭藏,肝主疏泄。2、《本草汇言》惟其(何首 乌)性善收涩,其精滑者可用,痢泄者可止,久疟虚气散漫者可截,此亦莫非 拟之辞耳。3、《木径逢原》何首乌生则性兼发散,主寒热阂疟,及痛疽背疮皆 用之。4、《木草求真》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与 地黄功力相似。5、《木草经读》何首乌,余于久疟久痢多取用之。6、《本草正 义》首乌,专入肝肾,补养真阴。(3) 灵芝饱子粉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中药材。根据《中药大辞典》上册1650页所述,灵芝饱子粉成分含13种氨基酸。[药理]l、对中枢神经的系统作用。2、对心血管系统作用。3、抗血小板聚 集及抗血栓作用。4、降血糖作用。5、保肝作用。6、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 7、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8、抗肿瘤作用。9、抗放射作用。10、免疫调节作 用。[药性]甘,平。归肺,心,脾经。1、《本经》"赤芝苦,平。""紫芝甘, 温。"2、《别录》"无毒。"3、《药性论》"紫芝甘,平。"4、《青岛中草药手册》 "性温、味淡、微辛。入肾,脾经。"(4) 《中药大辞典》下册2149页所述荞麦[药理]l、降压作用。2、对血脂血糖的影响。3、其他有一定抑制作用。[药性]甘,微酸,寒。归脾,胃,大肠经。1、《千金方》"味酸,微寒。 无毒。"2、《嘉祜本草》"味甘,平,寒。"3、《本草求真》"专入肠胃。"4、《得 配本草》"入足太阴,阳明经。"5、《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6、《随息 居饮食谱》"甘,温。"(5)长寿啡新工艺,无废渣液排出,生产和操作环境好,属清洁生产工艺。除此之外,便于储存、运输、便于人们服用,胃肠道吸收充分。它是一种即有 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的特殊方便食品。每天早晚一次,能够起到防病治病, 强身抗老,养生美容的作用。(6)该工艺适应性强,开发成本低,安全符合食品工业生产的各项标准和工 艺要求。三、 发明的目的促进先进科技生产力绿色食品进一步发展,深入。让天然食补代替有副作 用的药补。1、 生产工艺-何首乌磨粉、荞麦磨粉。灵芝饱子粉。搅拌、杀菌、包装、成品。2、 工艺过程技术要点;(1) 严格控制何首乌粉,荞麦粉、灵芝饱子粉的比例。(2) 原辅材料规格要求1、 采挖二年生长的何首乌洗净、挑选、切片、晾干、破'碎、磨粉。2、 一级荞麦破碎,磨粉。3、 一级灵芝饱子粉。四、 实现发明的最好形式就印证该发明(长寿啡)技术的真实性、直观性、可靠性和可行性而言, 只需具备下列条件和按下述操作步骤进行即可实现目的。1、 材料①何首乌粉25克 ②荞麦粉350克 ③灵芝饱子粉125克2、 器具①工作台②简易搅拌机③小磨粉机备条件 量具 3、小试操作步骤(一人操作)
将材料同时放入简易搅拌机,混合搅拌,包装,成品。500克长寿啡=25克 何首乌粉十125克灵芝饱子粉十350克荞麦粉。小样封好备査。
五、该发明与其他食品相比,更具有自身的独特优点和显著优势。
1、 生产工艺简化, 一次性配套完成,投资费用低效率高。
2、 生产工艺简单,能耗生产费用低。
3、 天然长寿啡含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鲜开水一冲搅拌既吃,方便 大众食用。无异味,口感好。临床对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和改善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食品长寿啡,由何首乌粉、灵芝饱子粉、荞麦粉组成。其特征是按重量比配制何首乌粉25∶灵芝饱子粉125∶荞麦粉350。
全文摘要
长寿啡属食品工业技术领域。严格控制何首乌粉,荞麦粉,灵芝饱子粉的比例。其技术特征按重量比配制500长寿啡=何首乌粉25灵芝饱子粉125荞麦粉350。长寿啡天然食补代替了有副作用的药补。含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鲜开水一冲搅拌即吃,方便大众食用。无异味,口感好。临床对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和改善性。
文档编号A23F5/00GK101233888SQ20081008081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8日
发明者廖常萍 申请人:廖常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