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色蛤快速吐沙新工艺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566099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杂色蛤快速吐沙新工艺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的加工处理方法。 杂色蛤是我国出口数量较大的一种贝类,年约3000吨以上。出口杂色蛤必须使其 吐沙,但直到目前,只是简单地把杂色蛤放在天然海水中进行吐沙。这样简单的吐沙方法耗 时长, 一般为4-10小时,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并且吐沙后杂色蛤活力不足,肥度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科学的使杂色蛤快速吐沙的新工艺,并提供一种相 应的设备,以弥补现有吐沙技术的上述不足。申请人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知道影响杂色 蛤吐沙速度的主要因素有水温、溶氧量、盐度、光线、及放置杂色蛤厚度,并通过正交试验找 出了最佳的吐沙条件,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就是把杂色蛤放在盐度为25-35的海 水或人工海水中,水温控制在8-32t:,溶氧量为9ppm直到饱和,吐沙的环境应保持黑暗而 安静,杂色蛤的放置厚度为3-5个蛤体高,操作可在吐沙装置中进行。 用本发明的方法使杂色蛤吐沙,其吐沙时间降低到1. 5小时以下,并节省人力和 水。
实施例 为了用本发明的工艺使杂色蛤吐沙,特制了一种吐沙装置,如附图
l所示。该装置 由供水池(1)、沉淀池(9)和吐沙池(7)组成,它们的位置依次升高,并通过隔壁将其分隔 开,向供水池(1)中放入海水,通入锅炉汽进行加热,并用继电加热器控制水温,此水可通 过扬水泵(3)打到吐沙池(7),后者的底部是倾斜的,有利于水中泥沙杂物向较低处的排水 管(8)移动其左壁的较下部有水龙头,吐沙池(7)中也装有继电加热器控制水温,其中的水 可通过左壁上的水龙头流到沉淀池(9)中,然后由沉淀池(9)再流回供水池(l),使吐沙池 (7)中的水得以循环更新。吐沙池(7)的较下部有一水平放置的风箱架(6),杂色蛤装在如 图2所示的网箱中,后者放在网箱架(6)上,在吐沙池(7)的顶部放有遮光板(5),供水池 (1)和吐沙池(7)中还装有温度计(2)和(4)。沉淀池(9)的底上和吐沙池(7)的左下方 分别设有排水管(10)和(8),沉下来的泥沙污物可由排水管(10)和(8)排出。操作时,在 各池中放入海水,使水的温度控制在2(TC左右,将杂色蛤放在网箱中,蛤厚度约为5个蛤体 高,网箱放在网箱架(6)上,盖好遮光板(5),开动扬水泵(3)使吐沙池(7)中的水循环更 新,并用充氧机使供水池(1)中的溶氧量在4ppm左右。这样,吐沙50分钟就达到杂色蛤的 出口标准。
权利要求
一种杂色蛤快速吐沙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把杂色蛤放在盐度为25-35的海水或人工海水中,水温控制在8-32℃,溶氧量为9ppm直到饱和,吐沙的环境应保持黑暗而安静,杂色蛤的放置厚度为3-5个蛤体高,操作可在吐沙装置中进行。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吐沙装置由供水池(1)、沉淀池(9)和吐沙池(7)组成,吐沙池(7)的底面是倾斜的,其较下部有一水平放置的网箱架(6),其顶部放有遮光板(5)。
全文摘要
一种杂色蛤快速吐沙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把杂色蛤放在盐度为25-35的海水或人工海水中,水温控制在8-32℃,溶氧量为9ppm直到饱和,吐沙的环境应保持黑暗而安静,杂色蛤的放置厚度为3-5个蛤体高,操作可在吐沙装置中进行。用本发明的工艺使杂色蛤吐沙,其吐沙时间降到1.5小时以下,并节省人力和水。
文档编号A22C29/00GK101720806SQ20081015850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日
发明者董恒则 申请人:董恒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