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式糙米发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09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道式糙米发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式糙米发芽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大量糙米需要发 芽的轨道式糙米发芽装置。
背景技术
糙米由于其质量差不能直接食用,而使糙米发芽,从而使糙米内部的营养 成份富集,大大提高糙米的营养价值,成为营养增强性食品,就需要把糙米进 行发芽、钝化、酶介和清洗等工序处理,因此提高糙米的营养价值就需要进行 发芽、钝化、酶介和清洗工序处理,而现有的处理大都是在一个装置进行不能 处理大量的糙米,就是有使用传送带式装置,单产量也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式糙米发芽装 置;提高了糙米日处理产量,保证各工序的环境不同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发芽室、钝化室、酶 介室、清洗室、支架和轨道,轨道设置有两条相对的直线轨并两端设置为密封, 在轨道的两条直线轨上按从一端开始顺序设置有发芽室、钝化室、酶介室和清 洗室,在发芽室、钝化室、酶介室和清洗室内设置有多条相对的轨道,支架设 置为U型并设置为与轨道滑动联接,支架上设置有多层糙米发芽托板。
把糙米放置在发芽托板上,把发芽托板分层放在支架上,把支架通过轨道 推到发芽室中,调节发芽室的环境温度、湿度,达到糙米发芽的环境要求,再 分别把支架分别推到钝化室、酶介室和清洗室,分别调节钝化室、酶介室和清 洗室的环境,分别对发芽的糙米进行钝化、酶介和清洗处理,在钝化室、酶介 室和清洗室中多个轨道上分别放有支架,因此提高了糙米日处理产量,保证各 工序的环境不同要求。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滚轮,支架设置为通过滚轮与轨道滑动联接。使 支架在轨道上移动方便。
本发明设计了,轨道设置有两条相平行的直线轨,在发芽室、钝化室、酶 介室和清洗室内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轨道。使支架在移动时不干涉。


图l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发芽室
1、钝化室5、酶介室7、清洗室6、滚轮2、支架3和轨道4,轨道4设置有 两条相平行的直线轨并两端设置为密封,在轨道4的两条直线轨上按从-一端开 始顺序设置有发芽室l、钝化室5、酶介室7和清洗室6,在发芽室l、钝化室 5、酶介室7和清洗室6内设置有三条相互平行的轨道4,支架3设置为U型 并设置为通过滚轮2与轨道4滑动联接,支架3上设置有三层糙米发芽托板。
把糙米放置在发芽托板上,把发芽托板分层放在支架3上,把支架3通过 轨道4推到发芽室1中,调节发芽室1的环境温度、湿度,达到糙米发芽的环 境要求,再分别把支架3分别推到钝化室5、酶介室7和清洗室6,分别调节 钝化室5、酶介室7和清洗室6的环境,分别对发芽的糙米进行钝化、酶介和 清洗处理,在钝化室5、酶介室7和清洗室6中三个轨道4上分别放有支架3, 因此提高了糙米日处理产量,保证各工序的环境不同要求。
在使用本实施例时,把糙米平铺在发芽托板,再把发芽托板分层放在支架 3上,把多个支架3由滚轮2在轨道4上滚动带到发芽室1中,在发芽室1中 使糙米发芽,再按顺序对支架3上发芽的糙米在钝化室5、酶介室7和清洗室 6进行处理,得到发芽的糙米。由于糙米在发芽室1的时间长,在发芽室1外 的连接轨道4上放置的支架3进行糙米的平铺,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轨道式糙米发芽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发芽室(1)、钝化室(5)、酶介室(7)、清洗室(6)、支架(3)和轨道(4),轨道(4)设置有两条相对的直线轨并两端设置为密封,在轨道(4)的两条直线轨上按从一端开始顺序设置有发芽室(1)、钝化室(5)、酶介室(7)和清洗室(6),在发芽室(1)、钝化室(5)、酶介室(7)和清洗室(6)内设置有多条相对的轨道(4),支架(3)设置为U型并设置为与轨道(4)滑动联接,支架(3)上设置有多层糙米发芽托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糙米发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滚轮(2), 支架(3)设置为通过滚轮(2)与轨道(4)滑动联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式糙米发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轨道 (4)设置有两条相平行的直线轨,在发芽室(1)、钝化室(5)、酶介室(7)和清洗室(6)内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轨道(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轨道式糙米发芽装置,包含有发芽室(1)、钝化室(5)、酶介室(7)、清洗室(6)、支架(3)和轨道(4),轨道(4)设置有两条相对的直线轨并两端设置为密封,在轨道(4)的两条直线轨上按从一端开始顺序设置有发芽室(1)、钝化室(5)、酶介室(7)和清洗室(6),在发芽室(1)、钝化室(5)、酶介室(7)和清洗室(6)内设置有多条相对的轨道(4),支架(3)设置为U型并设置为与轨道(4)滑动联接,支架(3)上设置有多层糙米发芽托板。因此提高了糙米日处理产量,保证各工序的环境不同要求。
文档编号A23L1/185GK101385518SQ200810157848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5日 公开号200810157848.X
发明者李长虹 申请人:张 琳 被以下专利引用 (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