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包子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点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包子机械手。
背景技术:
包子是我国的传统面点,也是人们极为喜欢的食品。目前家庭制作主要还 是手工,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面点加工机械,但是体积较大,不适合家庭使用。 家庭制作包子,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加之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不得不 以购买来满足食用的需要。购买来的包子口味相对单一,缺乏个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包子机械手,适合家庭制作包子,满 足个性化口味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包子机械手,由底 盘、向心叶片和安装在底盘边部封闭的环轴组成,所述的向心叶片本体设有与 环轴连接的圆环,多片向心叶片边部依次重叠活动连接在环轴上,向心叶片向 外展开与底盘形成平面,受外力向内收拢与底盘形成半球状的空腔。
所述的底盘为一圆盘,中心留有孔,可与机械连接。
所述的向心叶片为12 16片,中餐的制作,不仅要求口味,同时对形状也 有要求,即所谓的色、香、味,使用时多片向心叶片同时收縮挤褶,褶纹为圆 弧型,非常美观,符合中国人的美食需求;所述的包子机械手连接在机械上可 以使用,也可用手动收拢向心叶片。该机械手底部留有与机械的连接孔,可与 设备连接,小型饭店或早餐铺可机械化操作,家庭使用时,可以手工操作。
本实用新型一种包子机械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家庭制作包子,用该机 械手手工操作,比手工捏制省时省力,满足个性化口味需要;小型饭店或早餐铺可机械化操作,满足规模化制作。该机械手制作的包子,褶纹不少于12个,
且为圆弧型,非常美观,符合中国人的美食习惯。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一种包子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向心叶片与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盘,2、向心叶片,3、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 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一种包子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由底盘1、向心叶片2和安装在底盘 边部封闭的环轴3构成,底盘l为一圆盘,中心设有圆孔。
图2为向心叶片与轴的连接示意图,向心叶片2 —端设有与环轴3连接的 圆环,多片向心叶片2边部依次重叠活动连接在环轴上3上,向心叶片2向外 展开与底盘l形成平面,受外力向内收縮与底盘1形成半球状的空腔,向心叶 片2为12 16片。
该机械手可通过底盘1中心上的圆孔与机械连接,由机械操作,也可直接 手工操作;手工操作时,将机械手置于平面上,向心叶片2向外展开,面皮置 于其上,放入馅芯,收拢向心叶片2,包子即可形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 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 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 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包子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子机械手由底盘(1)、向心叶片(2)和安装在底盘(1)边部封闭的环轴(3)组成,向心叶片(2)本体设有与环轴(3)连接的圆环,多片向心叶片(2)边部依次重叠活动连接在环轴(3)上,向心叶片(2)向外展开与底盘(1)形成平面,受外力向内收拢与底盘(1)形成半球状的空腔。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子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1) 为一圆盘,中心留有孔。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包子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心 叶片(2)为12~16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子机械手,由底盘(1)、向心叶片(2)和安装在底盘(1)边部封闭的环轴(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心叶片(2)本体设有与环轴(3)连接的圆环,多片向心叶片(2)边部依次重叠活动连接在环轴(3)上,向心叶片(2)向外展开与底盘(1)形成平面,受外力向内收拢与底盘(1)形成半球状的空腔;包子机械手连接在机械上可以使用,也可用手动收拢向心叶片(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家庭制作包子,用该机械手手工操作,比手工捏制省时省力,满足个性化口味需要;小型饭店或早餐铺可机械化操作,满足规模化制作。该机械手制作的包子,褶纹不少于12个,且为圆弧型,非常美观,符合中国人的美食习惯。
文档编号A21C9/06GK201226757SQ2008200411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2日
发明者邱学青 申请人:邱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