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7496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为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 0RSV)隶属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是严重危害世界各地兰科植物的主要病毒之一。研究发现齿兰环斑病毒常与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Potexvirus, CymMv)形成复合感染,使兰花叶片形成不规则的褪绿条纹、圆斑、环斑甚至坏死等症状,导致植物生长不良、花小而少,花期縮短,使兰花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大为下降,自1951年首次发现ORSV以来,该病毒受到各兰花种植国的普遍关注。近年来,随着兰花产业的发展,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给兰花种植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在我国海南、广东、浙江、江苏、云南等地也有该病毒的报道。因而迫切需要建立快速、准确、简单方便的检测方法,为该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脱毒种苗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物质支持。由于齿兰环斑病毒常常与建兰花叶病毒形成复合感染,故很难通过分离纯化病毒来制备高质量的抗体,本专利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ORSV的外壳蛋白,并利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兔子、BALB/C鼠来制备该病毒的多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检测ORSV的免疫捕获RT-PCR及ELISA的方法。为该病毒病的诊断、抗病育种和脱毒苗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本专利运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并用表达的蛋白制备ORSV特异性抗体,从而使建立的检测ORSV免疫捕获RT-PCR及ELISA血清学方法具有准确性强、易标准化和大规模生等特点。这些检测方法为该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脱毒种苗和抗病育种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方法。
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GenBank中的编码ORSV外壳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No. EU683879设计引物,上游引物为CGGGATCCATGTCTTACACTATTAC,下游引物为CGGTCGACTTAGGAAGAGGTCCAAGTA ;
2)利用Trizol试剂提取齿兰环斑病毒兰花病叶的总RNA ; 3) RT-PCR克隆ORSV外壳蛋白基因用下游引物按照RevertAid 逆转录试剂盒合成ORSV外壳蛋白基因第一链cDNA进行,利用上述设计的一对引物,以合成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克隆ORSV外壳蛋白基因; 4)0RSV外壳蛋白基因按正确的读码框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成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P ; 5)将重组载体pET-32a-CP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菌株;6)用IPTG诱导表达4-6h,离心收 菌体,菌体经超声波破碎,收集上清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 齿兰环斑病毒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表达的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免疫BALB/C鼠和兔子制备多克隆抗体; 2)取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在50%聚乙二醇融合剂下融合,HAT
筛选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分泌抗ORSV病毒的阳性孔; 3)用有限稀释法进行细胞克隆,经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获得能稳定传代并
分泌抗ORS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杂交瘤细胞注射入BALB/C鼠腹腔制备单抗腹水; 5)用间接ELISA所述的方法鉴定制备单克隆抗体仅与ORSV病毒有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与其它植物病毒没有任何免疫反应。 所述用权利要求1方法表达的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作为免疫原。所述用于田间ORSV检测、进出口 ORSV检疫及及为抗病育种和脱毒苗的培育服务。所述的用于田间ORSV检测的方法为免疫捕获RT-PCR、 ACP-ELISA、 DAS-ELISA或TAS-ELISA。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提供一种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的方法。该专利方法
制备的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含量高、纯度好,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质量好;利
用制备的抗体建立的免疫捕获RT-PCR、 ELISA方法能够高度特异、准确、灵敏的检测ORSV ; 2)利用本发明所制备的抗体检测ORSV,不需要昂贵的电子显微镜设备; 3)利用本发明所制备的抗体,为该病毒病的诊断、抗病育种和脱毒苗的培育提供
技术支持。


图1RT-PCR扩增ORSV外壳蛋白基因。M, DNA标准分子量;1-6, RT-PCR扩增产物; 图2 (a)重组蛋白的SDS-PAGE分析,M :中分子量标准蛋白Marker ; 1 :纯化的重组
蛋白;2未纯化的重组蛋白;3-未诱导宿主菌;4-诱导后含pET-32a空载体的宿主菌; 图2(b)重组蛋白的Western-blot分析,1 :未纯化的重组蛋白;2 :纯化的重组蛋
白;3 :诱导后含pET-32a空载体的宿主菌;M :中分子量标准蛋白Marker ; 图3IC-RT-PCR方法检测ORSV病毒,1 :健康兰花;2 :ORSV感病兰花;3 :ORSV感病
兰花作阳性对照。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制备了含量高、纯度好的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制备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质量好的ORSV抗体,利用制备的抗体建立的免疫捕获RT-PCR、 ELISA方法能够高度特异、准确、灵敏、快速检测ORSV,可为兰花脱毒鉴定和抗病育种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产品支持,对该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同时可应用于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方面。 —、0RSV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 根据GenBank中的编码ORSV外壳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No. EU683879)设计引物,上游引物为CGGGATCCATGTCTTACACTATTAC,下游引物为CGGTCGACTTAGGAAGAGGTCCAAGTA,上游引物下划线处为BamH I酶切位点,下游引物下划线处为Sal I酶切位点,引物由上海英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nvitrogen)合成。利用Trizol试剂提取病样的总RNA,第一链cDNA的合成按照RevertAidTM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即模板RNA 2 yl,下游引物1 yl,RNase Free H2o 9iU。混合后70。C下5min,取出置冰上3_5min ;加入4 ii 1 5XRTBuffer,2ii 1 d證Mix,lii 1 Rnasin Inhibitor,混合后37 °C下5min ;力卩入1 ii IReverseTranscriptase,混合后42。C下反应lh,70。C下10min使逆转录酶失活。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如下预变性94t: 3min,变性94t: lmin,退火50°C lmin,延伸72°C lmin,循环扩增35次,最后延伸72°C 10min。扩增产物于0. 8%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分析,并用PCR凝胶回收试剂盒(AxyGEN)回收DNA片段,具体操作参考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将回收的目的基因片段与克隆载体pMD-18T vector连接,重组质粒命名为pMD18-T_CP,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 5a的感受态细胞中,用质粒提取试剂盒(AxyGEN)提取重组质粒,对提取的重组质粒进行PCR和双酶切鉴定,并通过测序验证重组克隆载体pMD18-T-CP中所携带的CP基因序列及读码框的正确性,序列分析软件为DNAstar、NCBI-BLAST,所用的数据库为GeneBank。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如图1所示493bp大小的条带,其由额外增加的16bp引物碱基和477bp的0RSV外壳蛋白基因组成。序列测定表明,克隆的外壳蛋白基因与GeneBank中的ORS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Accession No. EU683879和No. EU653020)的同源性最高,均达到100%。将克隆产物割胶回收后连接到pMD-18T克隆载体上,经PCR和酶切鉴定得到阳性克隆pMD18-T-CP。 二、 0RSV外壳蛋白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诱导表达、纯化
重组质粒pMD18-T-CP中CP基因片段经Sal I和BamH I双酶切后定向插入经同样酶切的pET-32a表达载体中。PCR、酶切筛选阳性克隆,并通过测序验证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P中所携带外壳蛋白基因序列未突变且读码框正确。将重组载体pET-32a-CP和pET-32a空载体分别转入大肠杆菌BL21 (DE3)菌株,挑取单菌落接种到含氨卞青霉素抗性的LB液体培养基,37t:培养过夜,按l : 100的比例将培养物接种于含氨卞青霉素抗性的新鲜LB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至0D600"0. 5加入终浓度为lmmol. L-lIPTG诱导表达4h,离心收集菌体。部分菌体加入1XSDS-PAGE上样缓冲液,沸水中处理5-I0min, 12 OOOrpm离心后取上清lOiil进行12. 5% SDS-PAGE电泳分析,并用6XHis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鉴定。其余菌体经超声波破碎,收集上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并用T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在约为36kDa处出现一较高浓度的诱导表达条带,与预计的融合蛋白大小相一致(图2A), 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回收液的SDS-PAGE电泳结果发现,仅在36kDa处有一条明显条带(图2A)。进一步利用6XHis标签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分析发现,该表达的重组蛋白和20kDa空载体蛋白均能与6XHis单克隆抗体起特异性反应(图2B),表明ORSV的外壳蛋白基因已经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融合表达,并成功进行纯化。
三、表达蛋白的多抗血清制备 纯化的表达重组蛋白经PBS透析后取约300 ii g的抗原与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对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进行背部脊柱两侧4点以及腹股沟和腋窝两侧进行多点皮下注射免疫。18天后进行二免,二免的免疫剂量为200iig,并与弗氏不完全佐剂充分乳
5化后进行皮下注射。以后每隔18天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不加佐剂,并采用大腿肌注的方式免疫。每次免疫后7天取少量血清,用间接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当间接ELISA效价达到1 : 100000以上时,取血并分离获得血清100毫升,抗血清于-8(TC冰箱中保存备用。
四、ORS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1.免疫动物 用原核表达的0RSV外壳蛋白免疫四周龄体重18-20g BALB/C雌性小鼠lmg/ml提取ORSV病毒0. 5-0. 7ml与等体积福氏完全佐剂混合,充分乳化后,经背腹部皮下多点注射0. 2-0. 3ml每只,间隔3-4周,取与一免等量抗原和等体积的福氏不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第二次腹腔注射O. 2-0. 3ml每只,共加强免疫2次,用加倍剂量的抗原进行末免,3天后取脾
细胞进行融合。
2.细胞融合 取上述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按5-10 : l的比例,在无血清的RPMI-1640(Gibco)培养基中混匀,1500rpm离心5min,去除培养基,用50% PEG(聚乙二醇,Sigma)作为融合剂,在37t:下水浴下加入0. 5_0. 7ml,使其融合2min,用无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终止融合后1500rpm离心5min,沉淀用HAT筛选培养基(Sigma)悬浮,分装到96孔含有饲养细胞的细胞板中,371:,5% C02的细胞培养器皿中培养。
3.杂交瘤细胞、阳性孔的筛选及其克隆 细胞培养器皿中培养5天后,用HAT筛选培养基换液一次,第10天用HT培养基换液,等到融合细胞覆盖孔底5% -50%时,常规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孔,共获150多个对ORSV有反应的阳性孔,阳性率为28%。选择6个呈强阳性反应的细胞孔,进行有限稀释法克隆,获得1A5、9H7和10C2共3株能分泌抗ORSV的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6个月以上体外传代和多次冻存复苏后,3株细胞株均能良好生长,并稳定分泌抗体。经扩大培养后,用于腹水制备和液氮保存。
4.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用齿兰环斑病毒(ORSV)、建兰花叶病毒(CymMv)、香石竹斑驳病毒(CarMV)、甘蔗花叶病毒(SCMV)、芜菁花叶病毒(TuMV)、番茄花叶病毒(ToMV)、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蚕豆萎蔫病毒1(BBWV-l)、蚕豆萎蔫病毒2(BBWV-2)、香石竹环斑病毒(CaRSC)、马铃薯X病毒(PVX)和马铃薯Y病毒(PVY)病叶汁包被ELISA反应板,以相应的健叶提取液作阴性对照,用间接ELISA法,分别测定3株单抗的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方法具体为上述病叶汁分别用包被液稀释成20倍(W/V)后100u1/孔包被ELISA板,4t:过夜或37t: 2小时,使其吸附于聚苯乙烯板孔;PBST洗涤三次后用1_10%的脱脂奶粉或1-3%BSA或3-6X牛血清封闭30-60min ;加入单抗100u1/孔,37°C 1_2小时;PBST洗涤三次后加入按说明书稀释10000倍的碱性磷酸脂酶(AP)标记兔抗鼠IgG 二抗(Sigma公司)100ul/孔,37t: 1-2小时,PBST洗涤四次后,用PNPP底物显色,2mol/L氢氧化钠终止反应后,用酶标仪读取0D4。5的值,以与阴性0D值比值大于2. 1为阳性。结果发现,3株单抗对ORSV有特异性反应,而与CymMv 、 CarMV、 TMV、 ToMV、 CMV、 SCMV、 PVY、 PVX、 BBWV1 、 BBWV2 、 TuMV、 CaRSC其他病毒均无特异性反应。
5.单克隆抗体腹水制备及纯化 取8周龄左右BALB/C小鼠,腹腔注射0. 3-0. 5ml降植烷(Sigma) , 7-10天后腹腔注入5-10X 105个杂交瘤细胞,注射后7-10天可见小鼠腹部明显膨大,采取腹水, 3000-5000rpm离心3_5min,收集上清液,即为单克隆抗体腹水。取1倍体积腹水加2倍体 积0. 06M KM. 8醋酸缓冲液稀释,加辛酸(30ul/ml腹水),室温下边加边搅拌,4t:澄清1小 时,12000rpm离心20min,收集上清,再用50%饱和硫酸铵沉淀免疫球蛋白,4t:放置2小时, 3000-5000rpm离心20min,沉淀用2倍体积的PBS溶液溶解,在4。C流动透析24小时后即获 纯化的腹水抗体,-7(TC保存。 6.单克隆抗体的亚类鉴定和腹水效价测定 将纯化的单抗腹水与Sigma公司的标准抗BALB/C小鼠IgG, IgG" IgG2a, IgG2b、 IgG3,IgM抗体,作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结果为,单抗的类型及亚类均为IgGl,3株单克隆抗体 的轻链均为k链。用常规间接ELISA方法检测单抗腹水效价,结果为上述3株腹水效价均 在10—6以上。 7.AP-抗0RSV单克隆抗体结合物的制备将30mg AP和1. Omg纯化的单克隆抗体混匀于0. 5ml PBS (0. 01mol/l、PH7. 2),加
入戊二醛至终浓度为0. 2%,于室温下温和搅拌2小时。反应物中加入10mMTris-HCL(pH8. O,O. 15M NaCl, l匪MgC12)至lml,然后用上述Tris-HCL缓冲液于
4C流动透析24小时。透析以后的产物即为AP-单克隆抗体结合物,结合物中加入灭菌甘油
至50% (V/V),于-2(TC保存备用。 8.单克隆抗体识别位点分析 3ug/ml抗原(提纯ORSV) 100u1/孔于96孔ELISA板中,4。C包被过夜;用PBST洗 涤三次,2% BSA 150u1/孔37t:,封闭1小时,加一种单抗腹水50ul及AP标记的另一种单 抗50ul,37t: 1小时;PBST洗涤三次后加硝基苯磷酸盐底物100ul/孔,37t: 20分钟,0D405 测定吸收值。以单抗腹水对同一 AP标记的单抗抑制为100% ,以已知无关单抗腹水对标记 单抗的抑制为阴性对照,计算各单抗间的抑制率。即抑制率为(l-测定值OD/阴性对照值 OD)XIOO。抑制率> 75%为相关,> 50%为不完全相关,< 50%为不相关,< 25%为完全不 相关,结果表明3株抗ORSV单抗识别3个不相关的抗原结合位点。
9.用单抗建立间接抗原包被ELISA(ACP-ELISA)方法检测病毒
ACP-ELISA方法的操作步骤 (1)用碳酸盐缓冲液(pH9. 6) 30倍稀释的病叶汁液100u1/孔加入ELISA板,ORSV 病叶为阳性对照,相应健叶为阴性对照,37t: 2h,或4t:过夜;
(2) PBST洗涤后用5 %脱脂奶粉封闭30min ;
(3)单抗腹水5000倍稀释后100u1/孔,37°C lh ; (4) PBST洗涤后加入5000倍稀释的AP标记的羊抗鼠IgG结合物(Sigma) , lOOul/ 孔,37。C,lh ; (5)用PBST洗涤后加入硝基磷酸盐底物lOOul/孔,室温30min ; (6)用肉眼观察,底物颜色变成黄绿色的孔为阳性,或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0D405
值,以P/N > 2. 1作为阳性判断标准。 ACP-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检测 单抗腹水工作浓度为5000倍稀释,对病叶从1 : 5至2560作倍比稀释,提纯病毒 (5mg/l)从l : 1000至l : 500000作倍比稀释,分别以相应稀释度的健叶汁液作阴性对照,进行上述ACP-ELISA方法检测。结果表明ACP-ELISA方法对1 : 5 500倍稀释的病 叶汁液均呈阳性反应,即对检测病叶的灵敏度可达到1 : 500, ACP-ELISA方法对纯病毒的 检测灵敏度可达2ng/ml,每孔的病毒绝对量检测为0. 2ng。表现ACP-ELISA方法具有高度 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10. ORSV的单抗DAS-ELISA检测方法 1)抗ORSV的一株单抗5000倍稀释lOOul/孔包被聚苯乙烯板,37°C , 2_4h或4°C , 过夜; 2) PBST洗涤三次后加1-10 %的脱脂奶粉或1-3 % BSA或3-6 %牛血清封闭200ul/ 孔于37。C封闭30-60min 3)加入检测样品lOOul/孑L。以ORSV为阳性对照,以相应的健康样品作阴性对照, 37°C l-2h ; 4) PBST洗涤后加入10000倍稀释碱性磷酸脂酶(AP)标记另一单抗结合物lOOul/ 孔,37。C l_2h 5) PBST洗涤后加PNPP底物于室温显色5-30min, 2mol/L氢氧化钠终止反应后,肉 眼观察底物颜色变成黄绿色的孔为阳性或用680型酶联免疫检测仪测405nm的OD值,以P/ N>2. l作为阳性判断标准。
DAS-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检测 对病叶从l : 5至5120作倍比稀释,提纯病毒(5mg/l)从l : IOOO至I : 1024000 作倍比稀释,分别以相应稀释度的健叶汁液作阴性对照,进行上述DAS-ELISA方法检测。结 果表明DAS-ELISA方法对1 : 5 1000倍稀释的病叶汁液均呈阳性反应,即对检测病叶的 灵敏度可达到l : 1000, DAS-ELISA对纯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2ng/ml,每孔的病毒绝 对量检测为0. 02ng。表现DAS-ELISA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11. ORSV的TAS-ELISA检测方法
11. 1. TAS-ELISA方法的操作流程 1)将抗原核表达的外壳蛋白的兔多抗血清lOOul/孔包被聚苯乙烯板,37t:,2-4h
或4t:,过夜; 2) PBST洗涤三次后加1-10 %的脱脂奶粉或1-3 % BSA或3-6 %牛血清封闭200ul/ 孔于37。C封闭30-60min 3)加入检测样品lOOul/孑L。以ORSV为阳性对照,以相应的健康样品作阴性对照, 37°C l-2h ; 4)洗涤后用封闭液稀释的单抗腹水lOOul/孔,37°C l_2h 5)PBST洗涤后加入10000倍稀释碱性磷酸脂酶(AP)标记兔抗鼠IgG 二抗结合物 (Sigma) lOOul/孔,37°C l_2h 6) PBST洗涤后加PNPP底物于室温显色5-30min, 2mol/L氢氧化钠终止反应后,肉 眼观察底物颜色变成黄绿色的孔为阳性或用680型酶联免疫检测仪测405nm的OD值,以P/ N>2. l作为阳性判断标准。 11. 2. TAS-ELISA检测方法最适条件的确定 采用TAS-ELISA方阵试验进行,即横向加多抗血清用包被缓冲液从1 : 100至 1 : 102400倍比稀释;ORSV lug/ml ;纵向加用PBST缓冲液从1 : 5至1 : 2048000倍比稀释单抗腹水;AP标记的兔抗鼠IgG 二抗按Sigma公司说明书稀释,1 : 10000倍;按 TAS-ELISA方法流程进行操作。结果为ORSV的兔抗血清最适稀释度均为1 : 6000。 1A5、
9H7和10C2的最适稀释度分别为i : 8000, i : ioooo, i : 5000。 11. 3. TAS-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在兔抗血清和单抗腹水最适工作浓度下,将lug/ml的ORSV用含1_3% BSAPBST倍
比稀释后进行TAS-ELISA测定,结果为TAS-ELISA检测3株单抗的灵敏度均在0. Olng以
上,说明本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 12.上述ELISA方法的田间检测ORSV的应用 利用制备的抗体建立的上述ELISA方法对田间兰花进行检测。在浙江丽水地区兰 花上采收呈病毒症状的病样,作l : 30倍稀释,然后进行上述ELISA检测,用健株汁液作阴 性对照,接种ORSV的汁液作阳性对照。检测结果表明,兰花上ORSV的带毒率很高,80%样 品呈阳性,与电镜观察检测结果一致,这表明所制备的抗体和建立的上述ELISA方法能很 好的用于田间ORSV的检测,同时,明确了 ORSV病毒是田间兰花上流行的主要病毒种类。
13.免疫捕获反转录PCR(Immunoc即ture RT-PCR, IC-RT-PCR)检测ORSV
以上游引物5 ' primer :CGGGATCCATGTCTTACACTATTAC,下游引物3 ' primer : CGGTCGACTTAGGAAGAGGTCCAAGTA为引物。200 ii 1的抗体(多抗1 : 500倍稀释,单抗 1 : 200倍稀释)包被PCR管,37t:孵育2h ;移去包被液,用PBST洗3次,每次3min ;加 入200 ii L病叶汁液上清(0. 2g鲜叶+2mL0. 02mol/L PBS, pH 7. 2研磨,3000r/min离 心2min),以健康和感染ORSV的兰花叶片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37°C孵育2h或4°C 过夜;移去抗原液,用PBST洗3次,ddH20洗1次,洗毕作短暂离心,吸去管底余液;往 管中加入ddH2019ii L、5XRT buffer 8iiL、10mmo/L dNTP 4 ii L、 100mmol/L DTT 4yL、 20iimol/L3' primer 2 y L、稍离心混匀后置94。C变性4min,迅速置冰上3min ;往管中加入 AMV (200U/ ii L, Promega) 2 ii L、 RNasin (20U/ ii L, Promega) 1 ii L,反应总体积40 ii L,禾肖离心 混匀后置42。C反转录lh ;取10ii L反转录产物,加入10XPCR buffer 5 y L、 10mmol/L dNTP liiL、20iimol/L 5' primer 1 ii L、20 ii mol/L 3' primer 1 ii L、 Taq plus IDNA聚合酶 (5U/ ii L, Sangon) 0. 5 y L、 ddH20 31. 5 y L,反应总体积50 y L,混匀后进行PCR扩增。扩增 条件为94。C预变性3min ;94。C变性45s, 5(TC退火lmin, 72。C延伸0. 5min,循环30次,最后 一次循环后,72t:补平10min ;PCR结束后,取5 y L反应产物进行1%琼脂糖电泳及扩增的 DNA片段核酸测序验证IC-RT-PCR检测结果。兰花叶片液汁中的病毒粒子进行IC-RT-PCR 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用ORSV外壳蛋白的特异性引物可以从ORSV感染兰花叶片 的液汁中扩增到大小为493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的外壳蛋白基因条带大小一致, 而健康兰花的液汁中未能扩增到任何条带(图3)。扩增到的基因割胶回收后进一步测序表 明,扩增到的DNA片段是ORSV的外壳蛋白基因。
9
权利要求
一种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GenBank中的编码ORSV外壳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No.EU683879设计引物,上游引物为CGGGATCCATGTCTTACACTATTAC,下游引物为CGGTCGACTTAGGAAGAGGTCCAAGTA;2)利用Trizol试剂提取齿兰环斑病毒兰花病叶的总RNA;3)RT-PCR克隆ORSV外壳蛋白基因用下游引物按照RevertAidTM逆转录试剂盒合成ORSV外壳蛋白基因第一链cDNA进行,利用上述设计的一对引物,以合成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克隆ORSV外壳蛋白基因;4)ORSV外壳蛋白基因按正确的读码框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成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P;5)将重组载体pET-32a-CP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6)用IPTG诱导表达4-6h,离心收集菌体,菌体经超声波破碎,收集上清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
2. —种齿兰环斑病毒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备包括如下步骤1) 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表达的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免疫BALB/C鼠和兔子制备多 克隆抗体;2) 取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在50X聚乙二醇融合剂下融合,HAT筛选 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分泌抗ORSV病毒的阳性孔;3) 用有限稀释法进行细胞克隆,经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获得能稳定传代并分泌 抗ORS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4) 杂交瘤细胞注射入BALB/C鼠腹腔制备单抗腹水;5) 用间接ELISA所述的方法鉴定制备单克隆抗体仅与ORSV病毒有特异性免疫反应,而 与其它植物病毒没有任何免疫反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兰花齿兰环斑病毒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 权利要求1方法表达的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作为免疫原。
4. 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制备的0RSV病毒抗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田间 ORSV检测、进出口 ORSV检疫及为抗病育种和脱毒苗的培育服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ORSV病毒抗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田间 ORSV检测的方法为免疫捕获RT-PCR、 ACP-ELISA、 DAS-ELISA或TAS-ELIS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方法。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齿兰环斑病毒的外壳蛋白,用原核表达的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免疫兔子、BALB/C鼠制备其多抗血清,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其单克隆抗体,并用制备的抗体建立了检测ORSV高度特异性、灵敏性和正确性的的免疫捕获RT-PCR及ELISA方法。为该病毒病的诊断、抗病育种和脱毒苗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提供的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方法为兰环斑病毒的快速检测诊断、分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为该兰花病毒病的防治打下基础。
文档编号C12P21/02GK101781656SQ20091015336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9日
发明者吴建祥, 孟春梅, 张超, 洪健, 荣松 申请人:浙江大学;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