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58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生物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农林生物质(如农业秸秆、果壳、林业废弃物等)是可再生能源,通过各种物理化 学方法的加工后,可以转化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能源产品以及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化工 产品。已知传统的生物质加工装置有裂解碳化、液化、气化装置、生物发酵液化、气化装置 等,但上述装置都只能适应特定秸秆的加工,使用范围小、功能单一,不适应目前多种秸秆 加工处理的需要,原料适应性弱,经济性差,现有一种针对多种秸秆加工的生物质的加工装 置,该装置利用沉降、旋风分离、丝网过滤设备进行除尘,以及对分馏出来的焦油进行加氢 转化,该装置中沉降、旋风分离、丝网过滤等设备除尘效率较高,但系统造价高、阻力大、生 产效率低,同时由于焦油加氢处理催化剂,氢耗大大高于其它化工加氢过程的氢耗,导致生 产运行成本高,经济性差。因此,必须寻找综合处理能力强、原料适应性强、经济性好的综合 加工装置,以适应目前对各种农林生物质加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生物质 加工装置,可有效解决生物质加工装置综合处理能力弱、原料适应性差、经济性差的缺点,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秸秆粉碎设备和秸秆裂解炉,秸秆粉碎设备经输送管与秸秆 裂解炉相连通,秸秆裂解炉上部经裂解气出口与干法除尘器相连通,秸秆裂解炉下部有炭 出口 ,干法除尘器经管道与湿法除尘器相连通,干法除尘器下部有出灰口 ,湿法除尘器下部 有排渣口 ,湿法除尘器上部气体出口经管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经管道与气柜相连通,气 柜经管道与秸秆裂解炉相连通,湿法除尘器下部经液体出口与分馏塔相连通,分馏塔底部 经出口与秸秆裂解炉相连通,分馏塔顶部经出口与液体储罐相连通,液体储罐经管道分别 与综合加工设备和秸秆堆怄池相连通,秸秆堆沤池经管道与混合/调合池相连通,混合/调 合池经管道与厌氧消化池相连通,厌氧消化池经沼渣、沼液出口和综合加工设备相连通,厌 氧消化池底部有沼气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清洁、环保、节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是生物质加工处理设备上的创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图。
五、 具体实施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秸秆粉碎设备和秸秆裂解炉,秸秆粉碎设备1经
输送管与秸秆裂解炉2相连通,秸秆裂解炉2上部经裂解气出口 14与干法除尘器3相连通,秸秆裂解炉2下部有炭出口 13,干法除尘器3经管道与湿法除尘器4相连通,干法除尘器3 下部有出灰口 15,湿法除尘器4下部有排渣口 16,湿法除尘器4上部气体出口经管道与冷 凝器5连通,冷凝器5经管道与气柜6相连通,气柜6经管道与秸秆裂解炉2相连通,湿法 除尘器4下部经液体出口与分馏塔7相连,分馏塔7底部经出口与秸秆裂解炉2相连通,分 馏塔7顶部经出口与液体储罐8相连通,液体储罐8经管道分别与综合加工设备12和秸秆 堆沤池9相连通,秸秆堆沤池9经管道与混合/调合池10相连通,混合/调合池10经管道 与厌氧消化池11相连通,厌氧消化池11经沼渣、沼液出口 18和综合加工设备12相连通, 厌氧消化池11底部有沼气出口 17。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和提高生产效率,所说的秸秆堆沤池9经管道与秸秆粉碎设备 1相连通。 所说的秸秆裂解炉2是由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或耐火材料制成的固定床、移动床 或流化床式中的一种,单炉或多炉的并联,裂解温度为300°C -900°C ; 所说的干法除尘器3为旋风分离器或惯性除尘器, 一个或多个并联;湿法除尘器4
是利用液体吸收粉尘的湿法除尘器,为洗涤塔、水膜除尘器、水浴除尘器或文氏管除尘器中 的一种,一个或多个的并联; 所说的冷凝器5为风冷或水冷式冷凝器,气柜6为湿式或干式气柜,分馏塔7为填 料塔或板式塔,液体储罐8是由金属材料、砖或水泥材料制成的圆形或方形空心体,其内壁 有防腐层; 所说的秸秆堆沤池9是由金属材料、砖或水泥制成的、体积为10 3000立方米、 有出料口和进料口的方形或圆形空心体; 所说的混合/调合池10是由金属材料、砖或水泥制成的、体积为10 3000立方 米、有出料口和进料口的方形或圆形空心体; 所说的厌氧消化池11是由金属材料、砖或水泥制成的、体积为10 3000立方米、 有出料口和进料口的方形或圆形空心体,其内有搅拌设备,厌氧消化温度为10°C -60°C ; 综合加工设备12是指市售的包括反应釜、造粒机、包装机等在内的加工有机药 物、肥料、碱性土壤改良剂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是,秸秆(或林业废弃物)经秸秆粉碎设备1粉碎后输送 进入秸秆裂解炉2,在300°C 90(TC下裂解为炭和裂解气,炭占产物总量的10 70%,用 于燃料、保温材料等,裂解气占产物总量的90 30% ,包含部分粉尘,粉尘经干法除尘器3、 湿法除尘器4除尘后,冷却分离为气体和液体产物,气体产物为中热值气体,经冷凝器5进 一步冷却后送入气柜6,气柜6通过管道将气输送给秸秆裂解炉2,用作秸秆裂解炉燃料,液 体产物经分馏塔7分离,塔顶温度低于4(TC,塔底温度8(TC 28(TC,塔底分离出焦油,输 送给秸秆裂解炉2,用作裂解燃料,也可加工成液体燃料和其他化工产品,分馏塔7塔顶分 离出轻质液体(木醋液),主要是含有机酸和少量小分子有机物的水溶液,这部分水溶液先 送入液体储罐8储存, 一部分利用综合加工设备12加工成有机药物、肥料、碱性土壤改良剂 等, 一部分与粉碎后的秸秆混合,在秸秆堆沤池9中酸化分解秸秆7 30天,堆沤后的秸秆 与有机废水、生活污水在混合/调合池10混合调合后送入厌氧消化池11消化7 30天, 厌氧消化温度10°C 6(TC,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和沼渣、沼液,沼气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沼 渣、沼液利用综合加工设备12加工成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等。
4[0016] 本实用新型在生物质的综合加工过程中,将生物质的裂解装置和生物质厌氧消化 装置结合应用,从而使秸秆的热裂解(物理化学方法)和厌氧消化(生物方法)产生协同 作用,大大提高生物质加工过程中各种产物的利用率和生物质加工的经济性,是一种简单、 清洁、环保、经济的生物质加工装置,是生物质能源化领域的一个创新,具有显著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一种生物质加工装置,包括有秸秆粉碎设备和秸秆裂解炉,其特征在于,秸秆粉碎设备(1)经输送管与秸秆裂解炉(2)相连通,秸秆裂解炉(2)上部经裂解气出口(14)与干法除尘器(3)相连通,秸秆裂解炉(2)下部有炭出口(13),干法除尘器(3)经管道与湿法除尘器(4)相连通,干法除尘器(3)下部有出灰口(15),湿法除尘器(4)下部有排渣口(16),湿法除尘器(4)上部气体出口经管道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经管道与气柜(6)相连通,气柜(6)经管道与秸秆裂解炉(2)相连通,湿法除尘器(4)下部经液体出口与分馏塔(7)相连通,分馏塔(7)底部经出口与秸秆裂解炉(2)相连通,分馏塔(7)顶部经出口与液体储罐(8)相连通,液体储罐(8)经管道分别与综合加工设备(12)和秸秆堆沤池(9)相连通,秸秆堆沤池(9)经管道与混合/调合池(10)相连通,混合/调合池(10)经管道与厌氧消化池(11)相连通,厌氧消化池(11)经沼渣、沼液出口(18)和综合加工设备(12)相连通,厌氧消化池(11)底部有沼气出口(17)。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秸秆堆沤池(9)经管道与秸秆粉碎设备(1)相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秸秆裂解炉(2)是由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或耐火材料制成的固定床、移动床或流化床式中的一种,单炉或多炉的并联。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干法除尘器(3)为旋风分离器或惯性除尘器,一个或多个的并联;湿法除尘器(4)为洗涤塔、水膜除尘器、水浴除尘器或文氏管除尘器中的一种,一个或多个的并联。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冷凝器(5)为风冷或水冷式冷凝器,气柜(6)为湿式或干式气柜,分馏塔(7)为填料塔或板式塔,液体储罐(8)是由金属材料、砖或水泥材料制成的圆形或方形空心体,其内壁有防腐层。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秸秆堆沤池(9)是由金属材料、砖或水泥制成的、体积为10 3000立方米、有出料口和进料口的方形或圆形空心体。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混合/调合池(10)是由金属材料、砖或水泥制成的、体积为10 3000立方米、有出料口和进料口的方形或圆形空心体。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厌氧消化池(11)是由金属材料、砖或水泥制成的、体积为10 3000立方米、有出料口和进料口的方形或圆形空心体,其内有搅拌设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加工装置,有效解决生物质加工装置综合处理能力弱、原料适应性及经济性差的缺点,结构是,秸秆粉碎设备与秸秆裂解炉连通,秸秆裂解炉上部经裂解气出口与干法除尘器连通,秸秆裂解炉下有炭出口,干法除尘器与湿法除尘器连通,干法除尘器下有出灰口,湿法除尘器下有排渣口,上部气体出口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经气柜与秸秆裂解炉连通,湿法除尘器下经液体出口与分馏塔相连通,分馏塔底部与秸秆裂解炉连通,其顶部与液体储罐相连通,液体储罐与综合加工设备和秸秆堆沤池相连通,秸秆堆沤池经混合/调合池相与厌氧消化池相连通,再经沼渣、沼液出口和综合加工设备相连通,厌氧消化池底部有沼气出口,其结构简单、清洁、节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C12M1/107GK201525825SQ200920257938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9日
发明者肖进彬 申请人:肖进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