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暑消食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22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祛暑消食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祛暑消食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不少地区会出现40°C以上的高温。这段时间也是一年中湿度最大的,因此人经常会感到特别闷,浑身湿漉漉的。由于高温对人体的温度调节、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方面会产生一系列影响,所以,炎夏季节人们常感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小便少而黄;身体虚弱或有慢性病的人还会感到睡眠困难,有的人甚至在这一时期会日渐消瘦。所以夏天应当注意降温、祛暑,祛暑的方法有很多,但药物祛暑会对身体产生不利,食疗祛暑又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暑消食茶的制作方法。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一种祛暑消食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山楂、大麦芽、甘草、薄荷叶和山药,具体制作方法为将50份山楂、40 45份大麦芽、50份甘草、20份干山药混合后,放入砂锅内加清水浸泡3 8分钟,再沸煮10分钟,然后加入薄荷叶45份, 加盖后即离火,等稍凉后去渣,做茶饮用。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大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薄荷叶辛,凉;归肺、肝经;功能与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 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本发明的祛暑方法简单、方便,当作一种茶品饮用,不但能消暑解渴、健胃消食,还能对暑热感冒、头痛、目赤等症有治疗作用。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经常喝喝茶还有助于较少压力,而且价格低廉,非常适合普通消费人群。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
取50g山楂、42g份大麦芽、50g甘草、20g干山药混合后,放入砂锅内加清水浸泡5 分钟,再沸煮10分钟,然后加入薄荷叶45g,加盖后即离火,等稍凉后去渣,做茶饮用。实施例二取25g山楂、21g份大麦芽、25g甘草、IOg干山药混合后,放入砂锅内加清水浸泡6 分钟,再沸煮10分钟,然后加入薄荷叶22. 5g,加盖后即离火,等稍凉后去渣,做茶饮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祛暑消食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山楂、大麦芽、 甘草、薄荷叶和山药,具体制作方法为将50份山楂、40 45份大麦芽、50份甘草、20份干山药混合后,放入砂锅内加清水浸泡3 8分钟,再沸煮10分钟,然后加入薄荷叶45份,加盖后即离火,等稍凉后去渣,做茶饮用。
全文摘要
一种祛暑消食茶的制作方法,涉及医疗、保健领域,具体制作方法为将50份山楂、40~45份大麦芽、50份甘草、20份干山药混合后,放入砂锅内加清水浸泡3~8分钟,再沸煮10分钟,然后加入薄荷叶45份,加盖后即离火,等稍凉后去渣,做茶饮用。本发明的祛暑方法简单、方便,当作一种茶品饮用,不但能消暑解渴、健胃消食,还能对暑热感冒、头痛、目赤等症有治疗作用。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经常喝喝茶还有助于较少压力,而且价格低廉,非常适合普通消费人群。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293299SQ2011102443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刘宗英 申请人:刘宗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