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942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具体的说是一种袋泡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袋泡茶基本都是以植物的花、叶、茎、根混合在一起经加工制成的,因此动物类袋泡茶是本领域的一大空白,而花和叶类的袋泡茶易霉变及受虫蛀,在保存及效期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 一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木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袋泡茶包括袋泡茶原料,袋泡茶原料由蛹虫草、纳豆、地龙和甘草组成,原料按重量比例为蛹虫草纳豆地龙甘草=4-5 3-4 2-3 1-1. 5 ;其制备过程如下将地龙和纳豆混合在一起用水进行2次煎煮提取,合并2次的煎煮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再将蛹虫草和甘草混合在一起用水做进行2次煎煮提取,合并2次煎煮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提取后的蛹虫草及甘草料渣进行干燥,粉碎过筛得到细粉;最后将2种浸膏与细粉充分进行混合,干燥,粉碎,制粒,再干燥,分装即为成品。所述蛹虫草、地龙和甘草均采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干燥品,纳豆采用新鲜品。所述的袋泡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地龙和纳豆混合在一起用水做为溶媒,进行2次提取,第一次提取为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8-12倍水量,浸泡20-60分钟后煎煮60-120分钟,过滤,滤渣第二次提取为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6-10倍水量之间进行煎煮60-120分钟,过滤,合并二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8-1. 32的浸膏;再将蛹虫草和甘草混合在一起用水进行2次提取,第一次提取为按蛹虫草和甘草的重量计加10-14倍水量,浸泡20-60分钟后煎煮60-120分钟,过滤,滤渣第二次提取为按蛹虫草和甘草的重量计加6-10倍水量之间进行煎煮60-90分钟,过滤,合并二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8-1. 32的浸膏;将二次提取后的蛹虫草及甘草料渣在80-10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后用80-100目筛粉碎;最后将2种浸膏与细粉充分进行混合,60-80°C的温度下对浸膏进行干燥,得干燥品,将干燥品用80-100目筛粉碎成细粉,制粒干燥,分装即为成品。将干燥品用80-100目筛粉碎成细粉,然后用质量浓度70-80%酒精作赋形剂进行制粒,在60-80°C的温度下对湿颗粒进行干燥,分装即为成品。所述地龙和纳豆混合用水进行2次提取的最适提取条件为,第一次提取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10倍水量,浸泡40分钟后煎煮90分钟,第二次提取为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8倍水量,进行煎煮60分钟;所述蛹虫草和甘草混合在一起用水进行2次提取的最适提取条件为,第一次提取为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12倍水量,浸泡40分钟后煎煮90分钟,第二次提取为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10倍水量,进行煎煮60分钟。所述用质量浓度75%酒精进行制粒,制粒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使酒精对其充分杀菌。蛹虫草别名北冬虫夏草、北蛹虫草、虫草;地龙别名虫丘蝴、螻、娘、丘娘、蜿嬗、引无、附蝴、寒蝴、曲嬗、曲蟮、土龙、地龙子、土嬗、虫蟮;甘草的别名国老;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的四味原料(蛹虫草、纳豆、地龙和甘草)组合在一起,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本食品组方的主要功效是降血脂,其次是溶血栓、降血压、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蛹虫草可以起到增强人体免疫力,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地龙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纳豆可以融解血栓,是很好的血栓预防剂,而甘草是调和口感和气味,同时也起到了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作用。所以我们将蛹虫草、纳豆、地龙、甘草四种原料组合在一起,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食品组方,无论从营养方面还是从保健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I)蛹虫草与地龙组合,小白鼠实验,对抗氧化、降血脂的作用远大于单用蛹虫草,单用地龙对此方面的作用,尤其能提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从而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很好的效果。(2)纳豆激酶能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将蛹虫草中虫草素的作用、地龙中蚓激酶的活性提高一倍半。(3)本组方中加以甘草,不仅具有调和气味及口感的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补气的功效,易被中老年朋友接受。2.本发明的组方做为营养补品做成代用茶的形式,增强了吸收利用度,使人们在喝茶聊天的过程中就可以从中补充一些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起到了均衡补充的作用,创造了喝水降血脂的新方法。3.本发明生产工艺是将所有原料都经过提取,这样也增加了冲泡过程中的浸出率,使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提取出来并进入人体而被人体所吸收。在降血脂方面,目前市场上尚无类似产品的相关报道,所以可以说本食品组方是独一无二的。4.本发明为颗粒状,颗粒状以增加其流动性,作为袋泡茶便于浸泡。5.本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是根据组方中各原料所含营养成分的特性,将纳豆和地龙用水进行提取,能最大限度的将所含蛋白质,纳豆激酶和蚓激酶提取出来;蛹虫草和甘草用水进行提取,也能很好的将其营养成分提取出来,并且这种提取方法适合大生产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6.本发明将蛹虫草及甘草提取后的料渣进行干燥,粉碎后可做为辅形剂,将浸膏均匀的吸附于细粉上,即利于浸膏的干燥,又减少了其它辅料的加入,使整个组方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增加任何食品添加剂。而制成颗粒利于分装和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9袋泡茶包括内滤袋和袋泡茶原料,袋泡茶原料的加工处理过程如下地龙和纳豆处理分别取地龙300g和纳豆400g进行处理。由于地龙和纳豆均含蛋白质、氨基酸等水溶性成分,所以将其混合在一起用水做为溶媒进行提取,根据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不同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a、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表I :正交因素水平表
权利要求
1.一种袋泡茶,包括袋泡茶原料,其特征在于袋泡茶原料由蛹虫草、纳豆、地龙和甘草组成,原料按重量比例为蛹虫草纳豆地龙甘草=4-5 3-4 2-3 1-1. 5 ; 其制备过程如下 将地龙和纳豆混合在一起用水进行2次煎煮提取,合并2次的煎煮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 再将蛹虫草和甘草混合在一起用水做进行2次煎煮提取,合并2次煎煮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将提取后的蛹虫草及甘草料渣进行干燥,粉碎过筛得到细粉; 最后将2种浸膏与细粉充分进行混合,干燥,粉碎,制粒,再干燥,分装即为成品。
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蛹虫草、地龙和甘草均采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干燥品,纳豆采用新鲜品。
3.一种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地龙和纳豆混合在一起用水做为溶媒,进行2次提取,第一次提取为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8-12倍水量,浸泡20-60分钟后煎煮60-120分钟,过滤,滤渣第二次提取为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6-10倍水量之间进行煎煮60-120分钟,过滤,合并二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8-1. 32的浸膏; 再将蛹虫草和甘草混合在一起用水进行2次提取,第一次提取为按蛹虫草和甘草的重量计加10-14倍水量,浸泡20-60分钟后煎煮60-120分钟,过滤,滤渣第二次提取为按蛹虫草和甘草的重量计加6-10倍水量之间进行煎煮60-90分钟,过滤,合并二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8-1. 32的浸膏; 将二次提取后的蛹虫草及甘草料渣在80-10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后用80-100目筛粉碎; 最后将2种浸膏与细粉充分进行混合,60-80°C的温度下对浸膏进行干燥,得干燥品,将干燥品用80-100目筛粉碎成细粉,制粒干燥,分装即为成品。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干燥品用80-100目筛粉碎成细粉,然后用质量浓度70-80%酒精作赋形剂进行制粒,在60-80°C的温度下对湿颗粒进行干燥,分装即为成品。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龙和纳豆混合用水进行2次提取的最适提取条件为,第一次提取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10倍水量,浸泡40分钟后煎煮90分钟,第二次提取为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8倍水量,进行煎煮60分钟;所述蛹虫草和甘草混合在一起用水进行2次提取的最适提取条件为,第一次提取为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12倍水量,浸泡40分钟后煎煮90分钟,第二次提取为按地龙和纳豆的重量计加10倍水量,进行煎煮60分钟。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质量浓度75%酒精进行制粒,制粒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使酒精对其充分杀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具体的说是一种袋泡茶。包括袋泡茶原料,其中,袋泡茶原料由蛹虫草、纳豆、地龙和甘草组成,原料按重量比例为蛹虫草∶纳豆∶地龙∶甘草=4-5∶3-4∶2-3∶1-1.5;本发明的组方做为营养补品做成代用茶的形式,增强了吸收利用度,使人们在喝茶聊天的过程中就可以从中补充一些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起到了均衡补充的作用,创造了喝水降血脂的新方法。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972572SQ2011102643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7日
发明者汤海涛 申请人:汤海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