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3137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桑叶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Morus alba L.)的叶,味苦,甘,性寒,有散风祛热、清肝明目之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昏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 还用于肝经实热或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等症。桑叶营养丰富,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归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之列。饮茶可以提神解倦,健胃活血,增进健康,有延年益寿之效。现在茶叶已成为风靡全球的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首,并被誉之为“原子时代的饮料”,备受中外人民青睐。与茶叶不同的是,桑叶里不含有咖啡因,因而不必担心桑叶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桑叶在《本草图经》中谓之“神仙叶”,具有滋阴补血、益肝通气、降压利尿之功效。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很多地方都种植了桑树,作为特种经济林,桑园面积增加很快,除养蚕外,出现了大量桑叶过剩的现象,从而白白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将桑叶制成桑茶,用于饮料、保健食品等方面,可实现加工增值。桑茶的专利大多集中于桑绿茶制备或与茶叶或与辅料拼配,对于桑红茶饮未有申请。中国专利号为98111164. 5的《一种桑茶的生产工艺》以桑叶作为主原料,经洗晾、切叶、 杀青、揉捻、解块、烘干、提香工序制成。中国专利号为200410066135. 4的《一种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以桑树新芽和薰衣草干为原料,经过轻度萎凋、杀青、揉捻、做形、烘焙、窨花等工艺制作而成;中国专利号为200610038838. 5的《一种新型桑茶及其生产方法》,主要由桑茶和茶叶两种成分组成,按照桑茶25% 90%,茶叶10% 75%混合包装而成。另外, 将桑叶制作成红茶,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在发酵期降血糖成分(I-DNJ)有所提高,但黄酮类明显经转化而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桑红茶中黄酮类成分的保健功能。普洱茶能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防癌、抗癌;养胃、护胃;普洱茶中含有许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消毒、健牙护齿的作用;消炎、杀菌、治痢;抗衰老。同时,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大分子多糖类物质转化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维生素C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现在市场上随处可见各种品牌的绿茶,红茶成品,有茶叶包装出售的,也有袋泡茶和速溶产品等。在市场上,一般常见中国传统的茶叶,而且大多是绿茶类的。对于桑茶,市场上见到的比较少,也只有桑绿茶产品,而以桑红茶为基本原料,以普洱茶为配料的饮品在市场上没有。在桑红茶发酵前,采用添加普洱茶来制备桑红茶饮,一方面提高了桑红茶中降血糖成分(I-DNJ)含量;另一方面提高了桑红茶中总黄酮含量。本发明在提高了桑红茶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桑红茶口味和良好汤色的茶饮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空白,提供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发酵茶饮及其制备方法,这类茶饮,不仅兼备桑红茶与普洱茶的各自优点,而且更有利于桑红茶中降血糖成分(I-DNJ)含量的提高。是桑红茶保健功能、汤色与口感效果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按质量百分比由成品普洱茶叶(后发酵熟茶)为 4. 35 5. 26%,鲜桑叶为94. 74% 95. 65%构成。其中,所述的鲜桑叶为桑树中上部无污染、无病虫害的新鲜桑叶片,叶片规格为长 1厘米,宽0. 3 0. 5厘米。优选配方,按质量百分比成品普洱茶叶(后发酵熟茶)为4. 35%,鲜桑叶为 95. 65%。优选配方,按质量百分比成品普洱茶叶(后发酵熟茶)为4. 76%,鲜桑叶为 95. 24%。优选配方,按质量百分比成品普洱茶叶(后发酵熟茶)为5.沈%,鲜桑叶为 94. 7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的制备方法,步骤为按照规定量,将均勻混合好的添有普洱茶的鲜桑叶,经室温萎凋4 5个小时,趁热揉捻3 5分钟后,于32°C条件下发酵 16小时,经过烘焙和干燥后制成条状桑红茶叶。将上述添加有普洱茶的条状桑红茶叶,通过喷雾干燥,粉碎得茶粉。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70 190°C,出口温度为85 100°C,流速700mL/h。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及制备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优质桑叶资源开发成新型桑茶饮品具有可观的经济利益和环保意义,另一方面普洱茶中含有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它们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能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防癌、抗癌; 养胃、护胃。而且更重要的是,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经发酵后,I-DNJ得到了明显的定向生物转化,使产品中I-DNJ含量有所提高;I-DNJ具有降血糖、抑制病毒活性、抑制肿瘤转移、 抑制α-葡萄糖淀粉酶等作用。本类产品制备工艺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在有效提高桑红茶产品中I-DNJ同时,增加了总黄酮含量,加工简单,发酵自然(生态),容易实施。用加有普洱茶的桑红茶饮代替普通桑红茶和普洱茶饮,其营养更为全面自然、保健功能得到明显提尚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的制备中普洱与桑叶配比选择依据采用Dixon和WelDb从米氏动力学方程推导出的一种估计外源添加物(χ)与复合体系中酶活性(y)之间关系的 Michaelis-Menten 方禾呈y = c(l+ax)/(l+bx)a、b、c为混合体系中复合酶共同作用参数,其中c没有添加外源物前发酵体系酶活性理论值。a、b、c均为正数,且b > a。按下列算式,算出生态剂量(Ecological dose, ED)ED20 = 10(1 -a/b) / (b_a)发酵体系酶活性用作用产物(总黄酮)表示。我们获得ED2tl值为2g,即1份普洱茶加20份鲜桑叶(质量比);质量百分比为普洱茶4. 76%、鲜桑叶95. 24% ;然后以20份鲜桑叶(质量比)为中心,以“步长”为2进行左右扰动,即1份普通红茶加18、22份鲜桑叶(质量比),质量百分比分别为普洱茶5.和鲜桑叶94. 74%、普洱茶4. 35%和鲜桑叶 95. 65% ;在发酵前均勻混合。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三氯化铝比色法)精密称取供试样品1. OmL稀释5 倍,取出1. OmL,用80%乙醇定容至50mL,称取0、0. 5,1. 0,1. 5,2. 0,2. 5、3mL于试管中,加入 0. 50mol/L 的 NaNO2 溶液 0. 5mL 摇勻,5min 后加入 0. 30mol/L 的 AlCl3 溶液 0. 5mL,摇勻,加入1. OOmol/L的NaOH溶液2. 5mL,用80%的乙醇定容至8mL,在波长510nm处测OD值。然后通过标准曲线方程换算,计算出样品中的总黄酮的含量。I-DNJ含量检测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将已制备的1-DNJ测试样品液取 100μ L于1. 5mL的离心管中,依次加入0. 4mol/LPH8. 5的硼酸钾缓冲液100μ L、0. 05mol/ LFM0C-C1 (溶解于50 %乙腈)200 μ L,迅速混勻后25 °C水浴20min。加入lmol/L甘氨酸IOOyL中和剩余的FM0C-C1以终止反应。加入1. 0%醋酸液100 μ L及纯净水400 μ L 稀释,10000r/min离心5min,0. 45 μ m微孔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待测。I-DNJ色谱柱 AlltimaC18G.6mmX250mm,5ym),流动相乙腈-0. 醋酸(39 :61,V/V);检测波长 254nm ;流速1. OmL/min ;进样量 20 μ L。实施例1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成品普洱茶叶(后发酵熟茶)4. 35%,鲜桑叶(采桑树中上部无污染、无病虫害的叶片到室内,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室内阴干至无水滴为止,切成长1厘米,宽0. 3 0. 5厘米的条叶)95. 65%。制备步骤是根据中国专利号为200910145178. 4的《一种桑红茶的制备方法》,制备条状桑红茶叶,其I-DNJ含量为1. 04;3mg/g、总黄酮含量为48. 497mg/g。将上述桑红茶通过喷雾干燥,粉碎得茶粉。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70 190°C,出口温度为85 100°C,流速700mL/h。小袋分装,其I-DNJ含量为1. 383mg/g,总黄酮含量为 44.437mg/g。实施例2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成品普洱茶叶(后发酵熟茶)4. 76%,鲜桑叶(采桑树中上部无污染、无病虫害的叶片到室内,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室内阴干至无水滴为止,切成长1厘米,宽0. 3 0. 5厘米的条叶)95.对%。制备步骤是根据中国专利号为200910145178. 4的《一种桑红茶的制备方法》,制备条状桑红茶叶,其I-DNJ含量为1. 120mg/g、总黄酮含量为47. 854mg/go
将上述桑红茶通过喷雾干燥,粉碎得茶粉。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70 190°C,出口温度为85 100°C,流速700mL/h。小袋分装,其1-DNJ含量为2. 378mg/g,总黄酮含量为 47.189mg/g。实施例3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成品普洱茶叶(后发酵熟茶)5. 26%,鲜桑叶(采桑树中上部无污染、无病虫害的叶片到室内,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室内阴干至无水滴为止,切成长1厘米,宽0. 3 0. 5厘米的条叶)94. 74%。制备步骤是根据中国专利号为200910145178. 4的《一种桑红茶的制备方法》,制备条状桑红茶叶,其I-DNJ含量为2. 10;3mg/g、总黄酮含量为5115;3mg/g。将上述桑红茶通过喷雾干燥,粉碎得茶粉。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70 190°C,出口温度为85 100°C,流速700mL/h。小袋分装,其I-DNJ含量为2. 082mg/g,总黄酮含量为 62.952mg/g。
权利要求
1.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普洱茶为4. 35 5. 26%,鲜桑叶为94. 74% 95. 65%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洱茶为后发酵熟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鲜桑叶为桑树中上部无污染、无病虫害的新鲜桑叶片,叶片规格切成长1厘米,宽0. 3 0. 5厘米。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先将添有普洱茶的鲜桑叶均勻混合,然后经室温萎凋4 5个小时,趁热揉捻3 5 分钟后,于32°C条件下发酵16小时,经过烘焙和干燥制得条状桑红茶叶;再将制得的条状桑红茶叶在进口温度为170 190°C,出口温度为85 100°C,流速为700mL/h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粉碎制得可溶性茶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普洱茶的桑红茶饮及制备方法,该桑红茶饮所含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成品普洱茶叶(后发酵熟茶)为4.35~5.26%,鲜桑叶为94.74%~95.65%构成;制备方法是在添加时间上,分别于桑红茶制作发酵前进行。本发明制备工艺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在有效提高桑红茶产品中1-DNJ同时,增加了总黄酮含量,加工简单,发酵自然(生态),容易实施。用加有普洱茶的桑红茶饮代替普通桑红茶和普洱茶饮,其营养更为全面自然、保健功能得到明显提高。
文档编号A23F3/14GK102388997SQ20111034505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吴滔, 吴福安, 姜星, 张健, 王俊 申请人:江苏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