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分格的发酵方法

文档序号:601248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分格的发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行业名优白酒入窖发酵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名优白酒的发酵工艺中,除了汾酒是采用陶瓷缸作地缸发酵外,其它大多数是采用窖坑来进行发酵,如浓香型酒用泥窖,酱香型酒用碎石窖或条石窖。即是将制酒原料,通过粉碎、混蒸、打量水、摊凉加曲、拌和均匀等工序,直接或堆集发酵后,加入窖中。装完一定量酒醅,踩窖一次,装满窖坑后,将踩柔的黄泥封在窖顶上。由于超负荷压榨作用,底部酒醅被上中部酒醅压榨得严严实实,既不疏松,又不透气,最后,到了蒸馏之时,取出上中部酒醅,底部又被浸没在黄水之中。对这部分酒醅,不得不进行“滴窖降水”操作,将黄水酉尽滴完,降低酸度和水分后,才能蒸馏。

这种传统的一层发酵方法,师徒相承,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既原始,又粗放。

发明内容
传统的一层发酵方法,使底部酒醅之间,既不能保持一定的空隙,又变得板结成团,不疏松,对发酵十分有害;黄水的逐步出现,又使底部酒醅浸没在其中,微生物生长代谢所需要的气一固、液一固界面效应环境,不复存在。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分格的发酵方法,即是针对底部酒醅发酵不佳,并且还有黄水浸没酒醅的状况而发明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不改变传统工艺、原生态原则下,以窖坑为基础,为解决其上、中、底各部酒醅之间,互不产生压强,并增加窖内酒醅接触面,采用多层分空格装酒醅的方法:做一长方体框架结构,平置于窖坑底部作为底层,再在框架结构内,组装长方体空格。底层装满酒醅,在框架结构上面,平铺竹片,再铺篾席,篾席之上,重叠放上大小相同的框架结构,作为第二层。第二层内,组装长方体空格,再装酒醅。这样,变传统的一层发酵为多层分格发酵。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能给中、底部酒醅的发酵、生香,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名优白酒的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窖坑的长宽,用竹子或不锈钢作材料,恰如其分地做一高度略小于窖坑深度1/3或1/4的六个面是空的长方体框架结构,平置于窖坑底部作为底层,再用比较薄的成平板状的石料,或平板玻璃,或平板陶瓷材料,在框架结构内,做成大小一致的可以随意组装、拆卸的与框架结构的高度平齐的上下面是空的4 16个长方体空格,空格的下面,即是泥窖底。入窖发酵时,当底层的长方体空格装满酒醅后,在空格的上面,即框架结构上面,均匀地平铺略短于窖坑宽度的竹片,竹片上面再铺上用竹子材料编织而成的有小孔的篾席,篾席之上,重叠放上与底层大小相同的框架结构,作为第二层;第二层及其以上层的框架结构内,只组装4 8个长方体空格;第二层装满酒醅后,又在框架结构上面,平铺竹片,再铺篾席。依照此法,最顶层不用框架结构,3层发酵,用框架结构2个;4层发酵,用框架结构3个。酒醅装满窖坑,仍用黄泥封住 窖顶。
权利要求
1.名优白酒的多层分格的发酵方法,该方法是这样实施:做一长方体框架结构,平置于窖坑底部作为底层,再在框架结构内,组装4 16个长方体空格;底层装满酒醅,在框架结构上面,平铺竹片,再铺篾席,篾席之上,重叠放上大小相同的框架结构,作为第二层;第二层内组装长方体空格,再装酒醅,其特征是: a.所述长方体框架结构,是根据窖坑的长宽,用竹子或不锈钢作材料,恰如其份地做成,高度略小于窖坑深度1/3或1/4,六个面是空的; b.所述长方体空格,是用比较薄的成平板状的石料,或平板玻璃,或平板陶瓷材料做成,其大小一致,可以随意组装、拆卸,与框架结构的高度平齐,上下面是空的; c.所述平铺的竹片,略短于窖坑宽度,篾席,用竹子材料编织而成,有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第二层及其以上层的框架结构内,只组装4 8个长方体空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最顶层不用框架结构,3层发酵,用框架结构2个,4层发酵 ,用框架结构3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多层分格的发酵方法,是针对酿酒行业名优白酒底部酒醅发酵不佳,并且还有黄水浸没酒醅的状况而发明的。该工艺方法的要点是做一长方体框架结构,置于窖底,框架结构内,组装长方体空格;装满酒醅后,铺竹片、篾席,重叠放上另一框架结构,再装酒醅。此工艺方法,能给中、底部酒醅的发酵、生香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文档编号C12G3/02GK103184124SQ20111046171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袁庆虞 申请人:袁庆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