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擂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112阅读:10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肉擂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将碎鱼肉与配料混和、研磨成鱼糜的机械。
背景技术
鱼肉擂溃机是将鱼肉进一步捣碎,并在捣碎的过程中加入食盐将盐溶性蛋白溶解出来,同时使添加物(如姜、胡椒粉等)均勻地分散到鱼肉里去,是完成鱼糜加工的重要步骤,操作过程可分为空擂、盐擂和调味擂溃三部分,鱼肉放入高速擂溃机内擂溃,通过搅拌和研磨作用,将鱼肉的肌纤维组织进一步破坏,为盐溶性蛋白的充分溶出创造良好的条件。鱼肉擂溃机是鱼糜制品加工的主要设备,还可以实现对鱼肉进行搅拌研磨,通过研磨使鱼肉纤维细碎、组织破坏;经搅拌使鱼肉达到均勻研磨。现有的鱼肉擂溃机存在结构复杂,不便于维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鱼肉擂溃机,解决了现有的鱼肉擂溃机存在结构复杂,不便于维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由工作台1、立柱2、横梁3、电机 4、皮带传动装置5、立轴6、斜向支撑体7、擂锤8和擂溃罐9构成;立柱2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面侧边位置;擂溃罐9是上面开口的碗形结构,擂溃罐9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面; 横梁3位于擂溃罐9正上方,横梁3 —端与立柱2固定连接;立轴6竖向设置并安装于横梁 3上,立轴6下端与斜向设置的斜向支撑体7的上端固定连接,斜向支撑体7的下端连接球形的擂锤8,擂锤8设置于擂溃罐9内部;电机4固定于立柱2上,电机4的转轴通过设置于横梁3内的皮带传动装置5连接立轴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工作保持稳定、可靠;2、采用单层不锈钢材料制成,即卫生又节约成本;3、传动装置便于维修、清洗和调节,操作安全;4、高速擂溃机搅拌均勻,碾压均衡,鱼肉质量好。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鱼肉、猪肉、鸡肉或其它食品、化工、轻工医药等行业产品物料的搅拌、混合和研磨,效果均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工作台1、立柱2、横梁3、电机4、皮带传动装置5、立轴6、斜向支撑体7、擂锤8、擂溃罐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鱼肉擂溃机,由工作台1、立柱2、横梁3、电机4、皮带传动装置5、立轴6、斜向支撑体7、擂锤8和擂溃罐9构成;立柱2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面侧边位置;擂溃罐9是上面开口的碗形结构,擂溃罐9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面;横梁3位于擂溃罐9正上方,横梁3 —端与立柱2固定连接;立轴6竖向设置并安装于横梁3上,立轴6下端与斜向设置的斜向支撑体7的上端固定连接,斜向支撑体7的下端连接球形的擂锤8,擂锤8设置于擂溃罐9内部;电机4固定于立柱2上,电机4的转轴通过设置于横梁3内的皮带传动装置5连接立轴6。所述擂溃罐9的底面是向下凹的半球面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鱼肉擂溃机,其特征在于,由工作台(1)、立柱(2)、横梁(3)、电机(4)、皮带传动装置 (5)、立轴(6)、斜向支撑体(7)、擂锤(8)和擂溃罐(9)构成;立柱(2)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 上面侧边位置;擂溃罐(9)是上面开口的碗形结构,擂溃罐(9)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面; 横梁(3 )位于擂溃罐(9 )正上方,横梁(3 ) —端与立柱(2 )固定连接;立轴(6 )竖向设置并安装于横梁(3)上,立轴(6)下端与斜向设置的斜向支撑体(7)的上端固定连接,斜向支撑体(7 )的下端连接球形的擂锤(8 ),擂锤(8 )设置于擂溃罐(9 )内部;电机(4 )固定于立柱 (2)上,电机(4)的转轴通过设置于横梁(3)内的皮带传动装置(5)连接立轴(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鱼肉擂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擂溃罐(9)的底面是向下凹的半球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肉擂溃机,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将碎鱼肉与配料混和、研磨成鱼糜的机械。由工作台、立柱、横梁、电机、皮带传动装置、立轴、斜向支撑体、擂锤和擂溃罐构成;立柱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面侧边位置;擂溃罐是上面开口的碗形结构,擂溃罐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面;横梁位于擂溃罐正上方,横梁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立轴竖向设置并安装于横梁上,立轴下端与斜向设置的斜向支撑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斜向支撑体的下端连接球形的擂锤,擂锤设置于擂溃罐内部;电机固定于立柱上,电机的转轴通过设置于横梁内的皮带传动装置连接立轴。它解决了现有的鱼肉擂溃机存在结构复杂,不便于维修的问题。
文档编号A22C25/00GK202151097SQ2011202708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冯振亚, 刘彦, 田佳生, 贾晓黎 申请人:鲜八里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