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桨搅拌式和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330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桨搅拌式和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桨搅拌式和面机。
背景技术
和面机是面包、饼干、糕点等面食类食品生产成套设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和面机调制的基本过程为先将面粉、水及食品添加剂等原料倒入料斗内,启动电机使搅拌桨叶转动,面粉颗粒在搅拌桨叶的搅动下均勻地与水结合,首先形成胶体状态的不规则小团粒,进而小团粒相互粘合,逐渐形成一些零散的大团块,随着搅拌桨叶的不断推动,团块扩展揉捏成整块面团。由于搅拌桨叶对面团进行的连续翻转、糅合、拉伸、挤压、对流等一系列作用,使各原料得到更加均质化的混合,从而调制出表面光滑,具有一定弹性、韧性及延伸性的理想面团。传统的和面机采用单个搅拌浆叶,在搅拌的时候,搅拌桨叶只能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以搅拌面团,搅拌时间长,加工效率低,由于搅拌桨叶采用单一方向运转导致原料不能充分混合,面团的搅拌效果差,产品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搅拌效果好且产品合格率高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翻转的料斗,所述料斗开设有入料孔和出料口,所述料斗内架设有一对搅拌方向相反的并列装配的搅拌装置, 所述搅拌装置分别连接有电机。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压盖、穿过并伸出所述料斗的侧壁的一对搅拌轴以及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搅拌轴的搅拌桨叶,所述压盖与所述搅拌轴可拆卸式连接。其中,所述压盖和所述搅拌轴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压盖和所述搅拌轴螺接。其中,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桨叶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键。其中,所述搅拌桨叶呈倒“ S ”形。以上的,所述料斗包括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所述第一搅拌腔和所述第二搅拌腔之间设置有凸形底板,所述第一搅拌腔连接有顶板,所述第二搅拌腔连接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与所述第二搅拌腔的侧壁围设有所述出料口。其中,所述第一搅拌腔和所述第二搅拌腔的底面均呈圆弧形。其中,所述料斗的顶部设置有料斗盖,所述入料孔设置于所述料斗盖。其中,所述料斗的外侧壁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套设于所述搅拌轴。其中,所述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可翻转的料斗,料斗开设有入料孔和出料口,料斗内架设有一对搅拌方向相反的并列
3装配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分别连接有电机;搅拌方向相反的一对搅拌装置的设置,缩短加工时间,加工效率高,此外,搅拌装置并列装配有利于原料经过多次正向和反向交替式搅拌,有利于原料的充分混合搅拌,搅拌效果好,产品合格率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桨搅拌式和面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桨搅拌式和面机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桨搅拌式和面机的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桨搅拌式和面机的料斗的隐藏ー个侧壁后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包括有1——机架2——料斗21——第一搅拌腔22——第二搅拌腔 23——凸形底板 24——入料孔25——出料ロ洸——料斗盖27——顶板28——出料板3——搅拌装置 31——压盖32——搅拌轴33——搅拌桨叶 34——固定键35——螺栓4——电机5——密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可翻转的料斗2,所述料斗2开设有入料孔M和出料口 25,所述料斗2内架设有一对搅拌方向相反的并列装配的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分别连接有电机4。使用时,将水、面粉和食品添加剂等原料通过入料孔对放入料斗2内,启动电机4, 两个电机4分别驱动两个搅拌装置3正向、反向旋转,两个搅拌装置3的设置,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另外由于两个搅拌装置3并列装配,从而有利于将原料进行多次正向和反向交替式翻转、糅合、拉伸、挤压、对流等一系列作用,使各原料得到更加均质化的混合,搅拌完成后即调制出表面光滑,具有一定弹性、韧性及延伸性的理想面团,旋转翻倾料斗2,使搅拌好的面团通过出料口 25倾倒取出,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效率高、搅拌效果好,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本实施例的每个搅拌装置3包括压盖31、穿过并伸出所述料斗2的侧壁的一对搅拌轴32以及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搅拌轴32的搅拌桨叶33,所述压盖31与所述搅拌轴32 可拆卸式连接。搅拌桨叶33的两端分别与搅拌轴32连接,确保搅拌装置3对料斗2的搅拌空间占用较小,提高单次搅拌的成品量,此外,搅拌轴32不与原料直接接触,有效避免原料粘附在搅拌轴32上而影响搅拌效果。压盖31的设置,提高搅拌装置3的使用可靠性,且有利于拆卸和更换搅拌桨叶33,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实施例的压盖31和所述搅拌轴32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压盖31和所述搅拌轴 32螺接。垫片的设置有利于压盖31和搅拌轴32稳定连接,确保搅拌桨叶33稳定地套设在搅拌轴32上,使用可靠性强。压盖31和搅拌轴32通过螺栓35固定连接,螺栓35分别穿过压盖31、搅拌桨叶33的通孔与搅拌轴螺接,方便组装和拆卸,加工效率高。本实施例的搅拌轴32与所述搅拌桨叶33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键34,有效避免在频繁搅拌过程中,搅拌桨叶33与搅拌轴32的连接处发生滑移松脱,增强搅拌装置3的结构稳定性,增强搅拌装置3的使用效果。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搅拌桨叶33呈倒“S”形,搅拌桨叶33与原料的接触面积较大有利于原料的充分搅拌,且有利于避免搅拌桨叶33在搅拌时磨损料斗 2,确保原料充分混合均勻,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当然,搅拌桨叶33也可以是波浪形或其他形状,只要其能实现原料的充分搅拌即可。本实施例的料斗2包括第一搅拌腔21和第二搅拌腔22,所述第一搅拌腔21和所述第二搅拌腔22之间设置有凸形底板23,所述第一搅拌腔21连接有顶板27,所述第二搅拌腔22连接有出料板观,所述出料板观与所述第二搅拌腔22的侧壁围设有所述出料口 25。两个搅拌方向相反的搅拌装置3分别架设于第一搅拌腔21和第二搅拌腔22内,设计简约,方便组装。凸形底板23的设置,有效缩小了第一搅拌腔21和第二搅拌腔22之间的空隙,从而缩小了两个搅拌装置3的搅拌桨叶33之间的间隙,避免原料滞留在第一搅拌腔 21和第二搅拌腔22之间的搅拌死角,确保原料充分混合,增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顶板27的设置可将入料孔M与料斗2阻隔开,便于搅拌操作,搅拌完成后,翻转料斗2,有利于成品从第二搅拌腔22内沿着出料板观移动,最后通过出料口 25倾倒出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施例的第一搅拌腔21和所述第二搅拌腔22的底面均呈圆弧形,大大缩小了搅拌桨叶33与第一搅拌腔21、搅拌桨叶33与第二搅拌腔22之间的搅拌死角空隙,避免部分原料滞留在底层位置而不能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效果好。本实施例的料斗2的顶部设置有料斗盖沈,所述入料孔M设置于所述料斗盖26。 搅拌前,将料斗2的出料口 25向上翻转至对应料斗盖沈的位置,入料孔M与料斗2连通, 便于原料通过入料孔M进入料斗2内,向下翻转料斗2使出料口 25倾斜放置,此时与第一搅拌腔21连接的顶板27正对料斗盖沈,入料孔M与料斗2不连通,避免杂质和其他物质落入料斗2内,卫生安全性能高。优选地,料斗盖沈设置有至少两个入料孔对,便于将不同种类的原料分别入料至料斗2内,操作简单,避免原料互混而沾染在入料孔M内,实用性强。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料斗盖沈的对应第一搅拌腔21和第二搅拌腔22的上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入料孔对,便于将原料分别落入第一搅拌腔21和第二搅拌腔22内,便于搅拌加工,生产效率高。本实施例的料斗2的外侧壁设置有密封装置5,所述密封装置5套设于所述搅拌轴 32。密封装置5的设置有效减少原料在搅拌过程中沿搅拌轴32泄漏出料斗2的侧边外侧的现象,减少成品量的损耗且满足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电机4为变频调速电机。使用时,变频调速电机以最低电流启动,随着原料的进入,搅拌桨叶33在转动时原料的混合会给搅拌桨叶33 —个搅拌阻力,利用变频调速电机的矢量变频技术,可根据搅拌时实际所需的动力输出量自动调节输出电流及电压的大小,节约电能,节能效果好,由于变频调速电机启动时电流非常平稳,不会对电网及机械产生冲击,有效减少噪音的产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翻转的料斗,所述料斗开设有入料孔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内架设有一对搅拌方向相反的并列装配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分别连接有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压盖、穿过并伸出所述料斗的侧壁的一对搅拌轴以及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搅拌轴的搅拌桨叶,所述压盖与所述搅拌轴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和所述搅拌轴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压盖和所述搅拌轴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桨叶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呈倒“S”形。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包括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所述第一搅拌腔和所述第二搅拌腔之间设置有凸形底板, 所述第一搅拌腔连接有顶板,所述第二搅拌腔连接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与所述第二搅拌腔的侧壁围设有所述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腔和所述第二搅拌腔的底面均呈圆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顶部设置有料斗盖,所述入料孔设置于所述料斗盖。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外侧壁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套设于所述搅拌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桨搅拌式和面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可翻转的料斗,料斗开设有入料孔和出料口,料斗内架设有一对搅拌方向相反的并列装配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分别连接有电机;搅拌方向相反的一对搅拌装置的设置,缩短加工时间,加工效率高,此外,搅拌装置并列装配有利于原料经过多次正向和反向交替式搅拌,有利于原料的充分混合搅拌,搅拌效果好,产品合格率高。
文档编号A21C1/06GK202190679SQ2011203015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
发明者利建波, 苏奕鹄, 黄汉周 申请人:东莞市富荣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