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38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叶生产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生产发酵机,属于茶叶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鲜叶进行发酵,是红茶初制过程的重要エ序,使茶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叶底汤色变红,需在低温25-28 °C,湿度95 %以上,通氧的状态下进行发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效果佳的茶叶生产发酵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茶叶生产发酵机,其特征在干,具有多个呈纵向排布的发酵腔室,所述发酵腔室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有滚刷装置,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有温度调节装置。进ー步,所述传送带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电机连接。进ー步,所述滚刷装置与电机连接。较为完善的是,所述发酵腔室有三組。进ー步,所述顶层发酵腔室靠近滚刷装置的ー侧设有进料仓。进ー步,所述发酵机的ー侧设有检修爬梯。本发明茶叶茶叶生产发酵机,具有如下优点I、清洁化连续生产线加工的茶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控制茶叶加工过程中造成人体不利的污染。2、设备操作简便、能耗较低、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较长,采用变频调速、温度控制,可控程度较高;3、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ー步的说明。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參阅图1,茶叶生产发酵机1,具有三组呈纵向排布的发酵腔室5,发酵腔室5设有传送带4,传送带4设有传动轴9,传动轴9与电机8连接。传送带4的一端设有滚刷装置3,滚刷装置3与电机7连接,相邻发酵腔室5的滚刷装置3设于相反侧。滚刷装置3对传送带4上的茶叶进行平铺等操作,从而控制发酵机I发酵时茶叶在传送带4上的铺设厚度及密度。传送带4的下方设有温度调节装置10,以控制发酵所需的温度及湿度。
顶层发酵腔室5靠近滚刷装置3的一侧设有进料仓2。同吋,发酵机I的一侧设有检修爬梯6。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
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茶叶生产发酵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呈纵向排布的发酵腔室,所述发酵腔室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有滚刷装置,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有温度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茶叶生产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茶叶生产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装置与电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茶叶生产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腔室有三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生产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发酵腔室靠近滚刷装置的ー侧设有进料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生产发酵机,其特征在干,所述发酵机的ー侧设有检修爬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生产发酵机,属于茶叶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有多个呈纵向排布的发酵腔室,所述发酵腔室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有滚刷装置,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有温度调节装置。本发明茶叶茶叶生产发酵机,具有如下优点1、清洁化连续生产线加工的茶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控制茶叶加工过程中造成人体不利的污染;2、设备操作简便、能耗较低、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较长,采用变频调速、温度控制,可控程度较高;3、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文档编号A23F3/08GK102687771SQ20121020353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任仲滋, 夏涛, 孙长应, 张正竹, 彭学权, 陆国富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