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萎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382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叶生产萎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生产萎凋机,属于茶叶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鲜叶进行萎凋,是红茶初制过程的重要工序,萎凋工艺发生茶叶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这对后续工艺成茶的外形、内质均起到较大影响。萎凋的目的在于蒸发水分、减少细胞张力,使叶子变软,从而便于揉捻。同时,增强酶的活性,使内含成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从而为红茶的优良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现有技术中,茶叶的萎凋加工主要是在室内自然平摊,控制温度和湿度,这对环境天气的要求较高,产品的品质偶然性较高,易出现次品,这对红茶生产企业将会产生极大的
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萎凋效果佳的茶叶生产萎凋机。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茶叶生产萎凋机,包括机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机体框架呈楔形,顶部倾斜30-45度;机体框架内通过隔板形成多个萎凋腔室;机体框架两侧的上部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穿过所述每个萎凋腔室;机体框架内设有整体通风烟道,整体通风烟道穿过每个萎凋腔室,所述整体通风烟道在每个萎凋腔室内均设有温度调节装置。进一步,传送带通过多个传动轮在机体框架内行循环回路。进一步,机体框架顶部较低的一侧设有进料仓。进一步,进料仓的一侧设有滚动毛刷。进一步,机体框架顶部较高的一侧设有出料仓。进一步,出料仓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设有挡板。较为完善的是,所述机体框架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本发明茶叶生产萎凋机,摒弃了传统的萎凋操作,将红茶初制萎凋工序在萎凋机中进行加工,茶叶萎凋质量较高。本发明茶叶生产萎凋机具有如下优点I、清洁化连续生产线加工的茶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控制茶叶加工过程中造成人体不利的污染。2、设备操作简便、能耗较低、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较长,采用变频调速、温度控制, 可控程度较高。 3、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整体通风烟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I和2,茶叶生产萎凋机,包括机体框架1,机体框 架I呈楔形,顶部倾斜 30-45度。机体框架I内通过隔板形成多个萎凋腔室4,机体框架I两侧的上部设有传送带 5,传送带5穿过每个萎凋腔室4,传送带5通过多个传动轮(10、13、15、16和11)在机体框架I内行循环回路。机体框架I内设有整体通风烟道8,整体通风烟道8穿过每个萎凋腔室4,整体通风烟道8在每个萎凋腔室4内均设有温度调节装置9,控制茶叶萎凋所需的温度及湿度要求,整体通风烟道8设有进风口 7。机体框架I顶部较低的一侧设有进料仓3,进料仓3的一侧设有滚动毛刷6,滚动毛刷6通过电机控制,对进料仓3投入的毛茶进行平铺等操作,从而控制萎凋时茶叶在传送带5上的铺设厚度及密度。机体框架I顶部较高的一侧设有出料仓17,出料仓17底部设有出料口 14,出料口
14设有挡板12。另外,机体框架I的底部设有支撑架2。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茶叶生产萎凋机,包括机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机体框架呈楔形,顶部倾斜30-45度;机体框架内通过隔板形成多个萎凋腔室;机体框架两侧的上部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穿过所述每个萎凋腔室;机体框架内设有整体通风烟道,整体通风烟道穿过每个萎凋腔室,所述整体通风烟道在每个萎凋腔室内均设有温度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茶叶生产萎凋机,其特征在于,传送带通过多个传动轮在机体框架内行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茶叶生产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机体框架顶部较低的一侧设有进料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生产萎凋机,其特征在于,进料仓的一侧设有滚动毛刷。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茶叶生产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机体框架顶部较高的一侧设有出料仓。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茶叶生产萎凋机,其特征在于,出料仓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设有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茶叶生产萎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框架的底部设有支撑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生产萎凋机,属于茶叶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框架,机体框架呈楔形,顶部倾斜30-45度;机体框架内通过隔板形成多个萎凋腔室;机体框架两侧的上部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穿过所述每个萎凋腔室;机体框架内设有整体通风烟道,整体通风烟道穿过每个萎凋腔室,所述整体通风烟道在每个萎凋腔室内均设有温度调节装置。本发明茶叶生产萎凋机,摒弃了传统的萎凋操作,将红茶初制萎凋工序在萎凋机中进行加工,茶叶萎凋质量较高。
文档编号A23F3/06GK102687768SQ20121020337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任仲滋, 宁井铭, 宛晓春, 彭学权, 李尚庆, 陆国富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