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87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
背景技术
地下水位的观测,在不同的行业多采用人工观测的办法,一般为机械装置如确定观测位置,建立观测井,放置观测标尺等办法进行观测,近几年使用的红外线测距仪,由于红外线的散射,只能在宽阔地进行,如河流水位等。科研上使用的仪器可以准确的进行观测,但价格昂贵,一套仪器高达几十万元。现有对地下水位观测中存在的观测方法简单、粗放、不能自动记录,人工劳动强度大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能够实现自动记录的目的。一种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主机金属盒以及与其连接的水位探头管,在该水位探头管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与安装在主机金属盒内的单片机连接从而采集液位信息,该单片机还与一外部存储器连接从而将采集到的液位信息存入其中,另外该单片机还与供电电源连接。其中供电电源采用可充电蓄电池。其中外部存储器采用U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可以实现地下水位观测的自动化,有利于提高不同行业地下水位观测的技术水平,本发明的记录仪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造价低,符合地下水位观测的要求。


附图I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中单片机(2)的主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包括主机金属盒I以及与其连接的水位探头管4,在该水位探头管4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与安装在主机金属盒I的单片机2连接从而采集液位信息,该单片机2还与一外部存储器6连接从而将采集到的液位信息存入其中,另外该单片机2还与供电电源连接。其中供电电源采用可充电蓄电池,并且该供电电源也安装在主机金属盒I内,主机金属盒I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本发明的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主要组成如下I、单片机2作为控制中心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进行C语言编程,程序中设计院有标准时钟记录年月日时分秒和水位数据,把检测到的数据和显示出来并保存到外部存储器6,即U盘中。2、外部存储器6部分存储部分采用通用的U盘作为外部存储器6,存储量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更换方便。3、液位传感器部分液位传感器部分采用水位探头3进行水位检测,检测精度目前设计为10_,可以满足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记录的精度要求。4、整体安装以农业地下水位安装为例,农田地下水位在0 3m之间变化与农作物生长关系较大。安装时打一个直径IOOmm的地下水观测井5,埋好塑料观测井管,管壁上打小孔,以便地下水位变化通畅。将本发明的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的50_直径透明密封塑料的水位探头管4置于观测井5内,用于检测水位,主机金属盒I安装于地面以上30cm的井口之上,并固定,打开电源开关,进入自动记录状态。5、适用范围适用于农业地下水位,水利上的河流、水库、机井,建筑上的排水井、煤矿上的井下水位等。·本发明的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自动化程度很高,只要电源充足,不需要任何操作。每次观测时打开仪器盒盖子,即可看到水位的实时数据,更换U盘,会自动重新记录,U盘数据可复制到电脑上进行整理作图等。本发明的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不用观测人员按时去观测,可以一周或十天去更换一次存贮器,或用笔记本电脑现场复制数据。记录精度可以设置为最短I分钟记录一次,也可以一天记录一次,出厂时可根据不同适应条件,规定好出厂值,例如农业上用的地下水位记录仪为每天记录三次数据。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金属盒(I)以及与其连接的水位探头管(4),在该水位探头管(4)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与安装在主机金属盒(I)内的单片机(2)连接从而采集液位信息,该单片机(2)还与一外部存储器(6)连接从而将采集到的液位信息存入其中,另外该单片机(2)还与供电电源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其中供电电源采用可充电蓄电池。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其中外部存储器(6)采用U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其特点是包括主机金属盒(1)以及与其连接的水位探头管(4),在该水位探头管(4)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与安装在主机金属盒(1)内的单片机(2)连接从而采集液位信息,该单片机(2)还与一外部存储器(6)连接从而将采集到的液位信息存入其中,另外该单片机(2)还与供电电源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可以实现地下水位观测的自动化,有利于提高不同行业地下水位观测的技术水平,本发明的记录仪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造价低,符合地下水位观测的要求。
文档编号G01F23/00GK102829838SQ20121030791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张爱平, 杨正礼, 王世凯, 赵天成, 王世荣, 王长军, 刘汝亮, 罗昀, 赵营, 王小虎, 肖红燕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