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榨菜腌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榨菜腌制工艺。
背景技术:
乳酸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已得到广泛认可。摄入乳酸菌对人体具有多项生理功能乳酸菌能促进蛋白质、单糖及钙、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产生B族维生素等有益物质;乳酸菌能够恢复人体肠道内菌群平衡,改善人体胃肠道功能;抑制腐败菌的繁殖,清除肠道毒素;抑制胆固醇吸收,有降血脂和降血压的作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除此之外,乳酸菌在体外也具有了许多功能乳酸菌产生酸性,能显著抑制多种腐败微生物的生长,起到防腐的作用;能够产生亚硝酸还原酶,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保证食品的安全;具有发酵功能,可以明显改善和增强产品的风味。乳酸菌以其优良的生理功能
成为食品工业上的常用菌种,在乳制品,发酵植物食品如泡菜、酸菜,青贮饲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榨菜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蔬菜食品,是一种半干态非发酵性咸菜,以茎用芥菜为原料腌制而成,它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榨菜与甜酸甘蓝、欧洲酱黄瓜同列为世界三大腌菜。榨菜脆嫩爽口,风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酸味和咸鲜味,并且含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以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成为人们日常佐餐的佳品。榨菜在我国种植面积广,产量高,浙江地区是我国榨菜的主要产区之一,其中余姚市的榨菜尤为出名,被评为“中国榨菜之乡”,榨菜是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之
O影响榨菜腌制品质及腌制过程安全性的指标有酸度、盐度(氯化钠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氨基态氮含量以及菌落数目变化。榨菜在腌制过程中产酸速率影响榨菜中腐败菌的生长和腌制速度,产酸速度越快,对榨菜中腐败菌的抑制效果越好。盐度是保持榨菜脆度和硬度的重要因素,并且盐分的快速浸入有利于减少腌制时间。榨菜在腌制过程中一些有害微生物能将榨菜中含有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这些亚硝酸盐容易与卤水中的游离氨基酸反应生成有致癌性的亚硝胺,因此,抑制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一直是榨菜腌制中的关键环节。氨基态氮含量与最终风味以及营养流失有关。榨菜腌制过程的后熟阶段以及榨菜特殊香气的形成是有益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作用的结果,榨菜中乳酸菌数的变化,也可以反映榨菜腌制过程的好坏。余姚地区榨菜的腌制方式有自然腌制和人工接种乳酸菌腌制两种,自然腌制即加入大量的食盐,主要是为抑制腐败微生物,但是过多盐分的摄入容易对人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人工接种腌制则采用降低盐量并一次接种乳酸菌进行腌制。研究表明,一次接种腌制要优于传统的自然腌制,一次接种腌制具有减少食盐使用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酸度等优点,但腌制周期长,且一次接种后期易出现PH回升、乳酸菌数量下降、亚硝酸盐峰值再次升高,甚至出现腐败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榨菜腌制工艺,该工艺采用分次接种乳酸菌进行榨菜腌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次接种后期易出现PH回升、乳酸菌数量下降、亚硝酸盐峰值再次升高、腌制周期长等问题。一种榨菜腌制工艺,包括初腌,将洗净的鲜菜头置于腌制容器中,添加食盐和接入乳酸菌后,进行密封腌制;复腌,初腌结束后,再次添加食盐和接入乳酸菌,直至腌制完成。初腌时接种乳酸菌是为了使乳酸菌在腌制初期保持菌群优势,以抑制腐败菌生长;复腌时接种乳酸菌是为了使乳酸菌能在榨菜后熟阶段发挥功能,控制榨菜酸度、亚硝 酸盐含量、益生菌(主要为乳酸菌)数、氨基态氮含量等参数,保证榨菜品质和腌制过程的安全性。所述鲜菜头优选为宁波地区的鲜菜头,更优选为鲜嫩、致密、皮薄、粗纤维少,没有黑心、烂心、黄心,形状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的鲜菜头。剥除鲜菜头基部的粗老皮和筋,尽量不伤及上部青皮,在流动水中洗净。所获得的鲜菜头含有质量分数百分比为87% 91%的水分,符合榨菜腌制要求。发酵用的乳酸菌种类多样,本发明选用菌体浓度为IO6 107cfu/g的植物乳杆菌发酵剂,在该发酵剂中按照100mL/g加入无菌水,在37°C _40°C温水活化半小时后使用。腌制过程中,若菌体含量过少,腌制较为缓慢;若菌体含量过多,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过多乳酸,在乳酸菌中形成种内斗争,影响榨菜风味。以Ikg鲜菜头计,初腌的接种量优选为O. 15 O. 35g,复腌的接种量优选为O. 15 O. 35g ;更优选地,初腌的接种量为O. 35g,复腌的接种量为O. 15g。初腌时接种量较大可使乳酸菌在腌制初期保持菌群优势,以抑制腐败菌生长;复腌时,腌制齒水中已含有一定数量的乳酸菌,因此不必接入太多菌体。再次接种可以使榨菜后熟阶段中腌制卤水PH迅速下降,明显抑制腐败菌,同时降低亚硝酸盐峰值,增加腌制卤水中氨基态氮含量,显著提高榨菜发酵风味。利用乳酸菌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可有效抑制杂菌生长,因此,在本发明的榨菜腌制工艺中可以减少盐的使用量。本发明对所使用的盐没有特殊要求,可以是市售腌制用盐,也可以是精盐,但腌制用盐价格便宜,可节约成本。为使盐分充分快速浸入鲜菜头,入池初腌时,每放置一层鲜菜头就撒一层盐,层层相叠,避免因池中盐分不均匀而出现局部腐败现象。以Ikg鲜菜头计,所述初腌的加盐量优选为30 50g,复腌的加盐量优选为30 50g。更优选地,所述初腌的加盐量为50g,所述复腌的加盐量30g。该含量的腌制用盐可以促进菜头中水分的析出,不会对乳酸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初腌时,加盐和接种乳酸菌完成后,加入适量冷开水。冷开水的添加量以能完全浸没菜头为宜。为避免菜头在腌制过程中浮出水面,产生腐败,可使用重物压住菜头。复腌完成再次加盐和接种乳酸菌后,也可根据需要添加冷开水。分次接种乳酸菌使整个榨菜后熟阶段pH稳定在3. 6 3. 8,降低榨菜的腐败风险,加快了腌制进程。作为优选,所述初腌的腌制天数为14 15天,复腌的腌制天数为12 13天,腌制温度均为25 30°C。为免腌制温度过高,影响榨菜风味,腌制过程宜在阴凉处进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腌制工艺制得的榨菜,该榨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低,氨基态氮含量高,风味极佳,可经清洗后直接烹饪食用,也可经灭菌处理、真空包装,获得榨采制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I)本发明在榨菜腌制过程中,将分次接种乳酸菌与分次加盐相结合,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接种腌制法,复腌时再次接种乳酸菌可防止腌制后期卤水PH回升,增加益生乳酸菌数量,降低亚硝酸盐峰值,更好地防止腐败,并且能增加齒水中氨基态氮含量,显著提高榨菜风味。(2)本发明不仅可以减少食盐使用量,节约成本,还可明显缩短腌制时间。
·
图I为本发明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I、榨菜腌制本发明榨菜腌制工艺的具体步骤为(I)在植物乳杆菌发酵剂(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泡乐美乳酸菌菌粉,活菌数为IO6 107cfu/g)中,按照100mL/g加入无菌水,置于37°C _40°C温水中活化半小时,备用。(2)鲜菜头经冲洗后入池,按比例层层加盐并接种上述活化的植物乳杆菌,封池初腌15天;(3)往腌池中按比例再次加盐并接种经活化的植物乳杆菌,封池复腌12天,得到成品菜胚。榨菜腌制分为6组进行,每组鲜菜头的使用量均为300公斤,每组设置一个平行,各腌制组的加盐量和植物乳杆菌接种量见表I。表I各腌制组的加盐量和植物乳杆菌接种量
权利要求
1.一种榨菜腌制工艺,包括 初腌,将洗净的鲜菜头置于腌制容器中,添加食盐和接入乳酸菌后,进行密封腌制; 复腌,初腌结束后,再次添加食盐和接入乳酸菌,直至腌制完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榨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腌的腌制时间为14 15天,复腌的腌制时间为12 13天。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榨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榨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乳酸菌接种的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发酵剂用37 40°C温水活化后加入腌制容器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榨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发酵剂的菌体浓度为IO6 107cfu/g,初腌接种量为O. 15 O. 35g/kg鲜菜头,复腌接种量为O. 15 O. 35g/kg鲜菜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榨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发酵剂初腌接种量为O. 35g/kg鲜菜头,复腌接种量为O. 15g/kg鲜菜头。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榨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初腌食盐添加量为30 50g/kg鲜菜头,复腌食盐添加量为30 50g/kg鲜菜头。
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榨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初腌食盐添加量为50g/kg鲜菜头,复腌食盐添加量为30g/kg鲜菜头。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榨菜腌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鲜菜头的含水量为87% 91%。
10.如权利要求I 9任一所述的榨菜腌制工艺制得的榨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榨菜腌制工艺,包括初腌,将洗净的鲜菜头置于腌制容器中,添加食盐和接入乳酸菌后,进行密封腌制;复腌,初腌结束后,再次添加食盐和接入乳酸菌,直至腌制完成。本发明在榨菜腌制过程中,将分次接种乳酸菌与分次加盐相结合,相对于现有的一次接种腌制法,复腌时再次接种乳酸菌可防止腌制后期卤水pH回升,增加益生乳酸菌数量,降低亚硝酸盐峰值,更好地防止腐败,并且能增加卤水中氨基态氮含量,显著提高榨菜风味。不仅减少食盐使用量,还明显缩短腌制时间。
文档编号A23L1/218GK102907643SQ20121040814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何国庆, 高世阳, 孙志栋, 陈权辉, 杜新永, 张国华 申请人: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