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627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单细胞藻类如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四尾栅藻等都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藻类,它们本身既是很好的研究材料,同时也可作为实验生态学研究中浮游动物、鱼、虾、蟹、贝等饵料,随着水产品养殖的发展,对单细胞藻类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规的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式采用开放式或封闭式培养方式。开放式培养方式一般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对单细胞藻类进行培养,虽然有着充足的光照和通风可使单细胞藻类迅速繁殖,但是由于单细胞藻类迅速繁殖,导致增加了添加培 养基的频率,从而增大了工作量,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引起敌害生物的污染,故培养的单细胞藻类纯度不高。封闭式培养方式一般是在封闭的容器中对单细胞藻类进行培养,虽然可以有效减少敌害生物污染,使得单细胞藻类培养纯度高,但是,由于光照不足,单细胞藻类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单细胞藻类生长速度缓慢,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单细胞藻类的自然沉降导致其氧气不足及营养分布不均匀,需每天早、中、晚三次进行人工摇瓶,尤其是在大规模培养时,工作强度大,既费时又费力,且温度也难以控制,不能满足目前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它不但能有效地保障单细胞藻类生长速度,提高培养的单细胞藻类纯度,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它包括一透明有机玻璃的筒体及安置在透明有机玻璃的筒体上的透明有机玻璃的上盖,所述筒体的下端端部为呈锥形状,所述筒体下端端部的周壁上均布有支撑脚,所述筒体的底部处设有一带阀的废液排出口管,所述筒体周壁的右侧壁的下端部处设有依次串接有第一阀及第二阀的培养液取液口管,所述筒体周壁的左、右侧壁的上、下端部处上均分别设有上、下相对的灯夹,所述筒体周壁的左、右侧壁的上、下端部处上的上、下相对的灯夹处分别与所述左、右冷白荧光灯管的两端形成嵌接联接固定,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上设有中心孔,且环绕中心孔处的端面上还均布有带内螺纹的安装孔,所述中心孔处设有一带机架座的电机,所述机架座与所述上盖形成固定联接,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伸出上盖中心孔处的搅拌棒的上端端部形成联接固定,所述搅拌棒的中部、下端部及下端端部的周壁上均布有桨叶,所述带机架座的电机外套装有一呈圆柱形状的无底电源控制箱,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周壁的下端端部设有向外折弯形成的折边,所述折边上均布有螺钉孔,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周壁的下端端部所设的向外折弯形成的折边上均布的螺钉孔与所述上盖上端面上的环绕中心孔处的端面上均布的带内螺纹的安装孔相对并形成螺纹联接固定,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源输出接口、第二电源输出接口、第三电源输出接口、第四电源输出接口及第五电源输出接口,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的一侧壁上还设有一总电源插座,所述上盖上端面上的左、右端部处均分别设有呈倒“L”形状的左、右空气进气管及左、右二氧化碳进气管,所述上盖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均布有加热棒安装孔,所述加热棒安装孔处分别插入有竖向的可调温加热棒并形成紧配固定联接,所述上盖上端面上还设有一竖向的培养基进液口管,所述上盖周壁的下端部处上设有一带O形密封圈的呈环形状的凹槽,所述上盖安置在所述筒体的上端口处,并形成密封固定联接,所述左、右冷白荧光灯管的上端端部处的电源输入接口及所述可调温加热棒的上端端部处的电源输入接口分别依次与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上端面上的第一电源输出接口外端、第二电源输出接口外端、第三电源输出接口外端、第四电源输出接口外端及第五电源输出接口外端均一一通过电缆形成电连接,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内的电机电源输入接口、第一电源输出接口内端、第二电源输出接口内端、第三电源输出接口内端、第四电源输出接口内端及第五电源输出接口内端均一一分别与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一侧壁上所设的总电源插座内端的接线端形成电连接。所述筒体周壁的前端面壁上处设有刻度标记。
所述培养基进液口管内的中部处设有一微孔滤膜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其具有如下特点I、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由透明有机玻璃的筒体及透明有机玻璃的上盖所构成的容器,且可营造封闭培养环境,以防外源微生物对培养液的污染,同时还可满足光照,并在所述的透明有机玻璃的筒体周壁的前端壁上设有刻度标记,即可方便读取培养液的体积,并可根据所读取的培养液的体积来决定添加液体培养基的体积,使得培养基能够优化利用;2、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筒体的下端端部为呈锥形状,且在底部处设有一带阀的废液排出口管,可方便进行清洗及排出老化或死去的藻细胞,保证了培养藻类的质量;3、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筒体周壁的右侧壁的下端部处设有依次串接有第一阀及第二阀的培养液取液口管,通过依次打开第一阀及第二阀后取液,再可依次关闭第一阀及第二阀,如此,可减少取样过程中培养液被污染的机会,保持筒体内部藻类的纯种培养;4、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筒体周壁左、右侧壁的灯夹上分别固定有左、右冷白荧光灯,可提供藻类生长所需光照,根据外界光照情况及不同藻类培养过程中所需光照条件,选择性的开启左、右冷白荧光灯;5、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上盖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的加热棒安装孔处分别插入竖向的可调温加热棒,即能够方便地控制藻类生长所需的最适温度;6、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上盖上端面上的左、右端部处分别设有呈倒“L”形状的左、右空气进气管及左、右二氧化碳进气管,可视培养情况向筒体内通入无菌空气或二氧化碳,如此,提供藻类光合作用所需足够的无菌空气或二氧化碳,有利于藻类生长,同时,也避免了外源微生物对培养液的污染;7、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搅拌棒的中部、下端部及下端端部的周壁上均布有桨叶,可以使藻液得到充分搅拌,避免由于培养过程中藻细胞自然沉降带来的氧气不足及营养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并且可进行连续培养,保证了培养基的混匀,使藻细胞充分吸收营养,同时避免了每天早、中、晚三次的人工摇瓶,降低了工作强度。[0018]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培养的单细胞藻类纯度高,不易被污染,而且,既能提供藻类生长所需的光照强度,又能提供藻类光合作用所需的足够的空气及二氧化碳,满足藻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温度,同时,避免了由于培养过程中藻细胞自然沉降带来的氧气不足及营养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还能及时除去老化的或死去的藻细胞,保证培养藻类的质量以及培养基的优化利用,并能方便读取培养藻液的体积及定量取样,本实用新型的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且易于清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适用于培养单细胞藻类。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的俯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I、图2和图3,该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包含有筒体I及上盖2。所述的筒体I为透明有机玻璃的筒体1,所述筒体I的下端端部为呈锥形状,所述筒体I的底部处设有一带阀14的废液排出口管15,所述筒体I下端端部的周壁上均布有支撑脚11、12、13,所述筒体I周壁的前端面壁上处设有刻度标记19,所述筒体I周壁的右侧壁的下端部处设有依次串接有第一阀16及第二阀17的培养液取液口管18,所述筒体I周壁的左、右侧壁的上、下端部处上均分别设有上、下相对的灯夹110、111、112、113,所述筒体I周壁的左、右侧壁的上、下端部处上的上、下相对的灯夹110、111、112、113处分别与所述左、右冷白突光灯管114、115的两端形成嵌接联接固定。所述上盖2的上端面上设有中心孔21,且环绕中心孔21处的端面上还均布有带内螺纹的安装孔,所述上盖2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均布有加热棒安装孔27、28、29,所述上盖2的上端面上的中心孔21处设有一带机架座22的电机23,所述电机23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4与伸出上盖中心孔21处的搅拌棒25的上端端部形成联接固定,所述搅拌棒25的中部、下端部及下端端部的周壁上均布有桨叶26,所述机架座22与所述上盖2形成固定联接,所述带机架座22的电机23外套装有一呈圆柱形状的无底电源控制箱3,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源输出接口 31、第二电源输出接口 32、第三电源输出接口 33、第四电源输出接口 34及第五电源输出接口 35,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的一侧壁上还设有一总电源插座36,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周壁的下端端部设有向外折弯形成的折边,所述折边上均布有螺钉孔,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周壁的下端端部所设的向外折弯形成的折边上均布的螺钉孔与所述上盖2上端面上的环绕中心孔21处的端面上均布的带内螺纹的安装孔相对并形成螺纹联接固定,所述上盖2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均布的加热棒安装孔27、28、29处分别插入有竖向的可调温加热棒210、211、212并形成紧配固定联接,所述上盖2上端面上的左、右端部处均分别设有呈倒“L”形状的左、右空气进气管4、5及左、右二氧化碳进气管6、7,所述上盖2上端面上还设有一竖向的培养基进液口管213,所述培养基进液口管213内的中部处设有一微孔滤膜层214,所述上盖2周壁的下端部处上设有一带O形密封圈215的呈环形状的凹槽。所述上盖2安置在所述筒体I的上端口处,并形成密封固定联接。所述左、右冷白荧光灯管114、115的上端端部处的电源输入接口及所述可调温加热棒210、211、212的上端端部处的电源输入接口分别依次与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上端面上的第一电源输出接口 31外端、第二电源输出接口 32外端、第三电源输出接口 33外端、第 四电源输出接口 34外端及第五电源输出接口 35外端均一一通过电缆形成电连接,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内的电机23电源输入接口、第一电源输出接口 31内端、第二电源输出接口32内端、第三电源输出接口 33内端、第四电源输出接口 34内端及第五电源输出接口 35内端均一一分别与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 —侧壁上所设的总电源插座36内端的接线端形成电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它包括一透明有机玻璃的筒体(I)及安置在透明有机玻璃的筒体(I)上的透明有机玻璃的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I)的下端端部为呈锥形状,所述筒体(I)下端端部的周壁上均布有支撑脚(11、12、13),所述筒体(I)的底部处设有一带阀(14)的废液排出口管(15),所述筒体(I)周壁的右侧壁的下端部处设有依次串接有第一阀(16)及第二阀(17)的培养液取液口管(18),所述筒体(I)周壁的左、右侧壁的上、下端部处上均分别设有上、下相对的灯夹(110、111、112、113),所述筒体(I)周壁的左、右侧壁的上、下端部处上的上、下相对的灯夹(110、111、112、113)处分别与所述左、右冷白荧光灯管(114、115)的两端形成嵌接联接固定,所述上盖(2)的上端面上设有中心孔(21),且环绕中心孔(21)处的端面上还均布有带内螺纹的安装孔,所述中心孔(21)处设有一带机架座(22)的电机(23),所述机架座(22)与所述上盖(2)形成固定联接,所述电机(23)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4)与伸出上盖中心孔(21)处外的搅拌棒(25)的上端端部形成联接固定,所述搅拌棒(25)的中部、下端部及下端端部的周壁上均布有桨叶(26),所述带机架座(22)的电机(23)外套装有一呈圆柱形状的无底电源控制箱(3),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周壁的下端端部设有向外折弯形成的折边,所述折边上均布有螺钉孔,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周壁的下端端部所设的向外折弯形成的折边上均布的螺钉孔与所述上盖(2)上端面上的环绕中心孔(21)处的端面上均布的带内螺纹的安装孔相对并形成螺纹联接固定,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源输出接口(31)、第二电源输出接口(32)、第三电源输出接口(33)、第四电源输出接口(34)及第五电源输出接口(35),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 )的一侧壁上还设有一总电源插座(36 ),所述上盖(2 )上端面上的左、右端部处均分别设有呈倒“L”形状的左、右空气进气管(4、5)及左、右二氧化碳进气管(6、7),所述上盖(2)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均布有加热棒安装孔(27、28、29),所述加热棒安装孔(27、28、29)处分别插入有竖向的可调温加热棒(210、211、212)并形成紧配固定联接,所述上盖(2 )上端面上还设有一竖向的培养基进液口管(213 ),所述上盖(2 )周壁的下端部处上设有一带O形密封圈(215)的呈环形状的凹槽,所述上盖(2)安置在所述筒体(I)的上端口处,并形成密封固定联接,所述左、右冷白荧光灯管(114、115)的上端端部处的电源输入接口及所述可调温加热棒(210、211、212)的上端端部处的电源输入接口分别依次与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上端面上的第一电源输出接口(31)外端、第二电源输出接口(32)外端、第三电源输出接口(33)外端、第四电源输出接口(34)外端及第五电源输出接口(35)外端均一一通过电缆形成电连接,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内的电机(23)电源输入接口、第一电源输出接口(31)内端、第二电源输出接口(32)内端、第三电源输出接口(33)内端、第四电源输出接口(34)内端及第五电源输出接口(35)内端均一一分别与所述无底电源控制箱(3) —侧壁上所设的总电源插座(36)内端的接线端形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I)周壁的前端面壁上处设有刻度标记(19)。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进液口管(213)内的中部处设有一微孔滤膜层(214)。
专利摘要一种单细胞藻类连续培养装置。它包括筒体及上盖,特征是筒体下端端部呈锥形状且周壁上设支撑脚,底部处设带阀的废液排出口管,右侧壁下端部设带第一、第二阀的培养液取液口管,前端面壁上设刻度标记,左、右侧壁的灯夹上设左、右冷白荧光灯管,上盖中心孔处的带机架座的电机的输出轴由联轴器与伸出中心孔的搅拌棒的上端端部联接,搅拌棒中部、下端部及下端端部上均设桨叶,带机架座的电机外套装有端面上带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电源输出接口的无底电源控制箱,上盖上端面上分别设左、右空气进气管、左、右二氧化碳进气管、可调温加热棒及带微孔滤膜层的培养基进液口管,上盖置在筒体上端口处并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培养单细胞藻类。
文档编号C12M1/02GK202465663SQ201220025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9日
发明者刘其根, 李培培, 杨丽丽, 杨梅岭, 杨洋, 武震, 贾佩峤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