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96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器皿,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培养皿。
背景技术
通常的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底部和培养皿盖,培养皿盖的直径稍稍大于培养皿底部的直径,培养皿盖可盖住培养皿底部;但当培养皿用于培养细胞或者细菌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实验员的操作不当而使培养皿盖露开小缝,甚至在拿取培养皿时,只拿起了培养皿盖而打开了培养皿,由此使外界环境的脏空气进入到培养皿中,使培养细胞或者细菌染菌,由此实验也就半途而废了,而且在培养室或培养箱叠加放置多个培养皿时,由于培养皿之间湿滑且摩擦力小,上方的培养皿很容易滑落,不适合微生物的批量培养操作,具有很大的 使用局限性。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养皿,克服外界空气轻易进入培养皿的难题,同时也避免了多个培养皿叠加时易错位和易滑落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培养皿,主要包括盖体和培养皿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内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培养皿体上凸台相对应的卡槽,培养皿体下端设有底座。培养皿体直径与盖体直径相等。凸台设在培养皿体侧面的上边缘处。本实用新型用于生物实验中,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卡槽和凸台可以使培养皿体与盖体相互卡紧,成为一个基本密闭的空间,同时盖体在移动过程中也不易掉落,移动或放置时更平稳,因此就大大降低了染菌的概率,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制造成本低,且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该培养皿,主要包括盖体I和培养皿体4,其特征在于盖体I内设有凹槽3,凹槽3内设有与培养皿体4上凸台5相对应的卡槽2,培养皿体4下端设有底座6。培养皿体4直径与盖体I直径相等。凸台5设在培养皿体4侧面的上边缘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卡槽2和凸台5可以使使培养体4与盖体I相互卡紧,成为一个基本密闭的空间,同时盖体I在移动过程中也不易掉落,移动或放置时更平稳,因此就大大降低了染菌的概率,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制造成本低,且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培养皿,主要包括盖体(I)和培养皿体(4),其特征在于盖体(I)内设有凹槽(3),凹槽(3)内设有与培养皿体(4)上凸台(5)相对应的卡槽(2),培养皿体(4)下端设有底座(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培养皿体(4)直径与盖体(I)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凸台(5)设在培养皿体(4)侧面的上边缘处。
专利摘要一种培养皿,属于实验用器皿,它主要包括盖体和培养皿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内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培养皿体上凸台相对应的卡槽,培养皿体下端设有底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卡槽和凸台可以使使培养体与盖体相互卡紧,成为一个基本密闭的空间,同时盖体在移动过程中也不易掉落,移动或放置时更平稳,因此就大大降低了染菌的概率,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制造成本低,且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C12M1/22GK202440501SQ2012200651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李慧玉, 董京祥, 郭晓红 申请人:东北林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